交与人权外交的结合(238) (242) 主要参考书目 (250) 后记 4
第一章 历史—20世纪以前 美国政教关系的嬗变 一、移民始祖神权政体的兴衰 自中世纪始,政教关系就是欧洲社会发展的主线,从教权与皇权 之争到宗教迫害,从经院哲学到人文主义,欧洲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 宗教与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历史教科书告诉人们:美国是一 个移民国家;它的移民主要来自欧洲:欧洲移民迁居北美的主要原因 之一是欧洲国家的宗教迫害;所以他们到北美寻求宗教信仰自由。 遗憾的是,教科书却没有告诉人们,由于美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亚文 化,欧洲文化中长期以来政教合一的历史使宗教与政治之间建立了 难以割舍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以亚文化的形式移植到北美。也就 是说,那些为了摆脱宗教迫害、追求信仰自由的欧洲移民到达北美之 后并没有马上抛弃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而是继承了欧洲的传统,建 立了与欧洲没有很大差别的神权政体。从整体说,移民始祖所追求 的那种宗教信仰自由被人为地延误了近200年。 宗教移民与清教主义 关于欧洲移民到美洲来的原因,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种:政治的、 经济的或宗教的原因。 一般认为,欧洲国家的宗教迫害,特别是英国劳德大主教的迫 害,是大批英国人移民北美的主要原因,其道理不仅仅在于移民人数 众多,更重要的在于:宗教移民及其思想意识对后来美国民族及民族 1
精神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于政治原因而前往美洲的欧洲移民有冒险家、罪犯、殖民主义 者、契约奴、破产者等等。毫无疑问,这些政治移民从欧洲带来了自 由和民主的意识,这些意识对后来美利坚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说这些人在北美形成的“群体”意识是追求 自由和民主,那么这种意识也是建立在各种不同的基督宗教信仰基 础之上的,因为当时自由和民主的观念还主要是从信仰,特别是宗教 信仰出发的。 从经济原因出发考虑移民问题,英国北美殖民地最突出的代表 是弗吉尼亚。长期以来,许多英国人在不列颠与纽芬兰之间海域从 事捕渔业,他们一般在春天从英国出发,在纽芬兰一带沿海岸住下捕 渔,并往返于英国与纽芬兰之间。这一事业后来发展到北美东海岸, 有人开始在那里搭起简陋的棚子住下来。1607年,他们在切萨皮克 湾建立了一个定居点,这就是后来的弗吉尼亚殖民地。当时,到这里 来的欧洲人既没有妇女,也没有家庭,人数也不多。到1624年,弗吉 尼亚的白人居民才只有1200人左右。1652年才达到2万人。这种 发展状况说明,早期弗吉尼亚经济移民的思想对美国的形成、建立和 发展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比之下,宗教移民及其思想意识的意义和价值更明显,也更重 要。出于宗教原因移民北美的欧洲移民以英国清教徒移民为主,他 们主要定居在新英格兰。这些身带《圣经》而不是英国国教祈祷书的 移民以职业商人、市民、大土地所有者、教会牧师和农民为主,他们从 英国来不是追求世俗生活或发财致富,也不是冒险探索或追逐名利, 而是对上帝的崇拜和事业的渴望。当然,他们并没有建立另一个国 家的远见卓识,而只是想另建一个英格兰。 1620年,一个名叫“新英格兰公司”的移民策划小组取得英王的 特许状,1629年开始组织大移民。早期到达塞勒姆(Salem)的清教徒 移民组织第一个教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定居的宗教团体的政治 2
需要,这样的教会与其说是为了举行宗教仪式,不如说是为了建立世 俗行政机构,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定居者、安排殖民地的事务, 特别是教育问题。后来,他们又建立了学校和新型的自治政府“市镇 会议”。牧师们都是从欧洲来的,他们既是新大陆各个社区领导人的 支持者,又是学校的老师。这样,在新英格兰,宗教、教育和政治从一 开始就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有人总结出清教徒在马萨诸塞的五 个伟大成就:第一,以市镇会议和殖民地中央政府为代表的政治民 主;第二,以自治教会和强调个人意志的最大权利的宗教生活为标志 的精神自主;第三,以建立大学及通过教会牧师布道使年轻人知识化 为标志的教育体制:第四,以建立公立学校和义务教育为标志的一般 教育;第五,以应用印刷技术使人民得到知识和精神上的享受为标志 的出版事业。许多学者认为,新英格兰宗教精神是美国精神的发源 地,新英格兰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摇篮。因此,美国移民始祖到美洲来 主要追求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人生的价值。当时,各级机构,包括 宗教的、政府的和教育团体,都把体现人的价值放在首位。① 清教主义向来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精髓。有美国学者认为,“清 教主义造就了美国”②。17世纪初期,当J.温斯罗普等人去北美建立 “丘阜之城”(A City Upon A Hill)③的时候,他们只是想建立另一个 ① Henry Hallam Saunderson,Puritan Principles and American ideals,Boston, Chicago1930,pp.119,5-6(H.H.桑德森:《清教原则与美国理想》,波士 顿、芝加哥,1930年版). 2 John Stephen Flynn,The Influence of Puritanism on the Political Religious Thought of the English,New York1920,p.100(J.S.弗林:《清教主义对英 国政治和宗教思想的影响》,纽约,1920年版). ③ J.温斯罗普是17世纪英国清教徒向北美大移民时期著名领导人,他要 在北美建立一个给世人作榜样的国家,一个建立在小山上的城市,即他 所说的A City Upon A Hil,本书译作“丘阜之城”,亦有学者译作“山巅之 城”,温斯罗普用“城市”一词,可能是借用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的说法。 3
英格兰并为欧洲树立一个榜样,而没有想成为欧洲传统的叛逆。①因 而,新英格兰等殖民地实行的是僧侣寡头政治体制,这种制度不但全 面承袭了欧洲政教合一的传统,而且更加强化宗教政治,宗教在社会 政治、文化,甚至经济中居于不可替代、不能怀疑的地位。例如,1631 年5月8日,马萨诸塞宣布,除教会成员外,其他人都不能成为自由 人,在这个政体中都不能给予自由,这样,不是教会成员则无权参与 政府事务。②但是,当时,能够成为教会成员的人仅占少数。1784年 新罕布什尔宪法第二部分第十四款规定,国会代表必须是新教徒。③ 因此,以马萨诸塞为代表的北部殖民地的教会被称为“国家教会”; “新英格兰精神”成为宗教与政治的混合体;官方宗教成为殖民地时 代美国政教合一制度的突出代表。④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移民始祖的 神权政体不但继承了欧洲传统,而且有所发展。 在被称为“烟草殖民地”的弗吉尼亚,教会势力虽然不如北部那 样强大,但殖民者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组织与英格兰教会相一致的 教会。从登陆开始,殖民者在那里建立的以国教圣公会为主的教会 ① Perry Miller,The New England Mind from Colony to Province,Havard Press 1953,p叩.5-8(P.米勒:《从殖民地到建州时期的新英格兰精神》,哈佛 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 2 Larzer Ziff,Puritanism in America,New Culture in a New World;New York 1973,p.52(L.齐夫:《美国清教,新世界的新文化》,纽约,1973年版). Isaac A.Comelison,The Relation of Religion to Civi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 State without a Church,but not without a Religion,New Yok1970,p.9(1.A.科内里森:《一个没有教会但不是没有宗教的国 家,美国宗教与世俗政府的关系》,纽约,1970年版). 4 Edwin S.Gaustad,Faith of Our Fathers,Religion and the New Nation,San Francisco1987,pp.20-21(E.S.高斯塔德:《父辈的信仰,宗教与新国 家》,旧金山,1987年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