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要热读 梦想与梦魇 六十年代给下层阶级留下的遗产 美】麦隆·马格尼特著 THE DREAM AND THE NIGHTMARE The Sixties'Legacy to the Underclass ◇北京古社出版集团 浴文津出服社
内容提要 《梦想与梦魇一60年代给下层阶级留下的遗产》(The Dream and The Nightmare:The Sixties'Legacy to the Under- class).被誉为“帮助乔治·W·布什成为总统的一本书”,这一评 价绝非言过其实。 2001年1月5日,布什对《华尔街日报》记者说,《梦想与梦 魔》是除了《圣经》之外他所读到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布什的主要 战略顾问卡尔·罗夫则称本书是“指引布什形成‘有同情心的保 守主义’哲学的地图”。 布什曾这样评价本书:“《梦想与梦魇》为我清晰地勾画了60 年代失败的文化对美国价值观和社会的严重影响。所谓的新文化 助长了依赖政府、破坏家庭、败坏道德的社会风气,冲击了那些 曾经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对每一个向往美好未来的美国人来说都 至关重要的价值观。”本书使得布什下决心重新审视政府的作用。 所谓“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实际上就是要政府尽可能地少管 事。 “下层阶级”指的是一种心境和生活方式,是文化状态而不
是经济条件。“下层阶级”的贫穷问题不是简单的缺钱,而是一 种道德和精神上的贫穷。因此,属于非“下层阶级”的穷人可能 通过努力摆脱贫穷,但“下层阶级”的贫穷却往往数代相传。城 市中心日益被迅速扩大的“下层阶级”蚕食(其中60%是黑人、 20%是拉美后裔),这已成为美国最令人警觉的一大社会问题。 本书作者麦隆·马格尼特曾任《财富》杂志编辑,现任纽约曼 哈顿研究所《城市》季刊主编,专门研究城市及贫穷问题
序 言 《梦想与梦魇》这本书首次提出,是-一种文化,而不是种族主 义、失业或缺乏福利制度造就了下层阶级。我并不是说犯罪分子 代表了“贫穷文化”或“贫民区文化”,问题在于文化的主流。 20世纪60年代,在大学、司法界、新闻界、基金会、教会等精 英组织的领导下,美国文化经历了一场革命,从而改变了某些最 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其中也包括对贫穷的根源的看法。当这些 新的理念被穷人,特别是那些居住在城市的少数民族穷人认同的 时候,便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许多新文化理念忽视个人责任和 自我调控,否认成功需要耐心。与此同时,新文化向穷人鼓吹自 我放纵一“感觉好的事情就去做好啦!”但是,实际上穷人比 富人更犯不起错,一旦犯错结果往往就是灾难性的。由这些新理 念产生的社会政策实际上增加了社会灾难。 1993年,上述观点成为一个引起争议的热门话题。左派和 右派的思想家们都认为,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几代人持续贫穷势 必有经济上的原因。其后几年里,我的文化决定论改变了许多人 的信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志问鼎白宫的乔治·W·布什先
002梦想与梦顾 生。他的政治战略顾问最近向新闻界透露,《梦想与梦魇》一书 “是州长看待政府作用问题的指南”。甚至反对本书观点的两大经 济理论的拥护者,包括查尔斯·莫雷和威廉·朱利叶·威尔逊, 也都开始认识到了文化在形成下层阶级方面的巨大力量。 其中最有教育意义的转变发生在多伊基金会主席乔治·麦克 唐纳身上。众所周知,1993年他曾经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呐喊。 在一次电视辩论中,他大力宣传当时颇为流行的一个观点,即无 家可归者都是缺乏同情心的社会造成的,因此只需用住房就能解 决他们的问题。在后来的岁月里,那些熟知无家可归者境遇的人 使麦克唐纳改变了原来的观点:经过对庇护所里的房客进行调 查,他发现五分之四的无家可归者都是瘾君子;他们的问题不是 住不起房子,而是源自自我毁灭的行为;这些行为恰恰是由一种 能向他们提供住房、衣食救助和同情的文化所造成的。他最终认 识到,无家可归者需要的是周围的文化向他们传递一种自食其 力、处事冷静、注重个人责任的信息。依据上述原则,他随即对 无家可归者展开了名为“做好准备,下定决心,必能成功”的拯 救运动。可惜该计划在美国电视辩论中受到了强烈的抨击。 在我写《梦想与梦魇》一书的时候,我曾经认为既然是精英文 化导致了某些社会问题,因此也只有通过精英文化才最可能解决 这些问题。在这一点上我错了。从乔治·麦克唐纳转变的心路历 程来看,必须贴近社会实际和平民百姓才能了解社会。美国已经 对60年代精英文化提倡的价值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比如说降 低了打击犯罪的力度、放松了福利政策、迅速进行了性观念的革 命、把大学变成了新文化的研究场所等等,从上到下,用实际行 动对新理念加以确认。这一切造成了切实的显而易见的后果:下 层阶级的大量犯罪、粗暴行为、脏乱差等问题使得城市变得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