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纪 美 国 宗教与政治 董小川 著 人不,女 版社
序 言 1897年3月4日,20世纪美国最初一位总统麦金莱在就职演说 的开头就强调:“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懂得,惟有我们的先辈们信奉的 上帝最值得信赖,在我们祖国每一次面临考验时,上帝对美国人民总 是特别偏爱。只要我们谨守上帝的戒律,谦卑地踏着上帝的足迹前 进,上帝是不会瞥下我们不管的。”① 1997年1月20日,20世纪美国最后--位总统克林顿在就职演 说的结尾又提出:“让我们从现在所处的这个高处和这世纪的最后年 代迈步出发吧!愿上帝赐予我们力量,使我们做好即将到来的美好 工作。愿上帝永远、永远保佑我们美国。”② 在20世纪这100年间,美国人着实取得了某种成功。克林顿总 统在就职演说中把20世纪称为“美国世纪”,正是出于20世纪美国 国家的昌盛和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当人们冷静地思考一下20世纪美国人成功的原因时,不 禁心怀疑虑:美国的事业是上帝保佑的结果吗? 答案要从紧密相连的两个领域及其关系中得出:那就是宗教与 政治。 有史以来,宗教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美国。它曾给某些人带来 精神上的寄托,也曾给某些人带来心灵上的摧残;它曾为某些人解除 痛苦,也曾使某些人蒙受灾难。到如今,宗教的魔力在美国有增无 ①②李剑鸣等译:《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252、491页
已、有恃无恐:信仰上帝的人数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上帝的地位 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宗教在美国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是越 来越小了而是越来越大了。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人真的那样痴迷宗 教吗? 有史以来,政治就像魔棒一样纠缠着美国。它曾经使民族间相 互残杀,也曾经让种族间和平共处;它曾经把孤立与实用写在脸上, 也曾经把自由和民主赐给人民。不幸的是所有这些政治表现都有宗 教从中作祟。例如,19世纪下半叶,美国对外领土扩张从北美西海 岸延伸到太平洋地区并到达东亚,这种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和民族 的反对和谴责,无疑是国际关系中的重大政治事件。但是,美国人却 说这是在履行上帝赋予的宗教使命,麦金莱总统在1901年第二次就 职演说中就曾提出:“出于对上帝的敬畏,‘抓住一切机会去扩大自由 的疆域'。”人们不禁要问:难道这就是美国人从上帝那里接受的使命 吗?① 宗教是美国民族的精神源泉;世俗化了的宗教是美国国家政治 的基本依托。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一定还是 密不可分的:研究和探索美国宗教与政治及其相互关系是我们了解 美国文化和美国文明的基础和钥匙。 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美国人信仰上帝。据统计,有史以来 43位美国总统中有39位是基督教教会的成员,其余四位也与教会 关系密切。这种状况影响美国人衡量一个人特别是精英人物的道德 和价值的标准。例如,1987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美国人不希 望有一个无神论总统。美国人民之所以不想要一个无神论总统,是 ①李剑鸣等译:《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265页。 2
因为他们相信一个与他们有共同价值观念的人为总统。有美国学者 认为:“宗教关系是最准确的,至少是最有价值的政治衡量标准之 一。”①这使得宗教成为美国文化的基础与核心。法国著名学者托 克维尔在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曾把美国人的宗教 观分析得淋漓尽致。他认为,美国的教派虽多,但人们对国家事业和 制度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在美国,有虔诚的信徒,也有伪装的信徒;宗 教从来不参加社会管理,但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统治工具;美国人以 他们的行动证明,他们必须依靠宗教,才能使民主制度具有德化的性 质。② 美国学者R.B.福勒认为,美国宗教有一个特征,表现在三个方 面:第一,美国教会的宗教实践主义者特别活跃,传统的基督教徒都 通过福音传播寻求灵魂的拯救,所以美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基督教 国家,而且越来越基督教化,特别是福音主义在各种教派中占有绝对 优势,新教尤为突出。近几十年来,新教福音主义和基要主义的成功 发展是最重要的变化,这是美国当代宗教问题的核心。第二,现代宗 教实践主义活动具有社会化的特征。所谓社会化,一是指各种宗教 组织和教派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二是说这些宗教组织和教派关注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社会实践主义深深扎根于美国当今自由 派新教之中。但这并不是说在社会活动中个人行为对福音传播不重 要,而是说在社会改革团体中个人的作用不那么普遍了。应该说,自 60年代以来就存在一种所谓“福音定位”问题。第三,美国新教福音 派和基要派宗教实践主义最引人注意的是转向政治,卷入政治是美 ① George Gallup,Jr.,Jim Castelli,The People's Religion:American Faith in the90's,MacMillan1989,pp.227,294(G.小盖洛普、J.卡斯特利:《人民 的宗教:90年代的信仰》,麦克米兰公司,1989年版)。 ②[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上卷,第 335-339页,下卷,676页。 3
国宗教变迁的突出特征。道德多数派、基督教之声等政治组织的形 成,各派在反堕胎等政治运动中的合作,以及竞选意识的增强,都反 映了福音主义和基要主义的急剧变化。最后,连保守主义新教也发 现自己参加了美国宗教的另一些方面,即宗教在美国政治中的强有 力的作用。当今,来自各种宗教组织的院外集团的代表充斥白宫,他 们提出的动议涉及方方面面,从为饥饿者提供食品、为天主教学校提 供帮助,到反对堕胎和要求停止核试验等等。教会、教派和宗教组织 政治实践主义像苹果酱一样搅合在一起。① 综合上面的这些论述,我们可以把宗教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归结 为如下五点:第一,从人的精神世界出发,宗教是美国人个人的心灵 慰藉:第二,从社会政治出发,宗教是美国国家的意识形态:第三,从 群体心理意识出发,宗教是美国民族的统一道德观和价值观;第四, 从宗教的社会价值出发,宗教是美国政治生活的添加剂;第五,从民 族精神出发,宗教是美国事业的精神支柱。由此可以认为,没有宗教 就没有美国精神世界的一切,也就不会有美国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 展。在美国,当人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求助于神 (上帝),似乎神(上帝)的意志和决定是解决人类基本问题的惟一的 或主要的途径;可是,问题最终却总是由人自己解决,而当人们自己 解决了问题之后,又把这份成绩毫不迟疑地归功于上帝的保佑,并认 为自己是在荣耀上帝的事业。 宗教是那么的重要,重要到了没有它就可能没有美国的一切。 然而,如果您考察一下美国历史,您会惊奇地发现,由宗教界发起的 多次大觉醒运动不但没有振兴宗教事业,反而加速了美国的世俗化; 在殖民地时期以来的多次大觉醒运动中,没有哪次宗教运动达到了 D Robert Booth Fowler,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merica,The Scarecrow Press, Inc.Metuchen,N.J.&London 1985,pp.3-5(R.B.福勒:《美国宗教与 政治》,稻草人出版公司,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