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0 巢湖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 1.巢湖市总体状况分析 1.1巢湖市概况 1.1.1地理环境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地跨东经117°00'一118°29'、北纬30°56 32°02',南滨长江,怀抱巢湖,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与合肥、六安、安庆、 滁州、南京等市接,隔江与马山、芜湖、铜陵三市相望。地势由北而南渐低,地貌类型 复杂多样,全市山丘、岗台、圩畈三者之比为123:48.9: 38.8,其中河湖水域126.7 方公里。巢湖市地处皖江开发开放的中心地带,是安微“金三角”的腹地。淮南铁路、合九 铁路、合裕、合浦、合铜、军二等高等级公路及合安、合巢芜、合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芜 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大大缩短了巢湖至江、浙、沪等沿海省市的时间:合肥 机场南言机场。芙湖外留事巢湖捷的中、水上外群通道,培内长岸线长1 公里,系皖江的 “黄金地段”,巢湖、西河 裕溪河等水运航道四通八达 水陆交通快徒 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 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454万。 1.1.2经济·环境 2003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49.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 产业增加值60.6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42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 增加值86.66亿元,增长10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5553元,比上年增加 650元。巢湖市若力打浩建材、医药、合含品、机械、纺织、轻工竿六大支柱产业,2004年全 部工业增加值9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 有工业完成增加值43.41亿元,增长4.4%,其中,国有工业增长21.1%, 股份制工业增长 51.4%,农村工业增长62.4%。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1.0%,重工业增长19.3%,我 市有皖维高新、巢东水泥、丰源药业、华星华工等4家上市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 业达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361户。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9%,比上年提高0.03 个百分点 1.1.3交通·通讯 2005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8.32亿元,增长14.9%。全市地方 公路货物运输量2054万吨,比上年增长3.7%,货物周转量20014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18.8%:旅客运输量5373万人,下降11.5%,旅客周转量294830万人公里,下降2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9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年 城镇电话用户20.3万户,农村 电话用户51万户,分别增长5.7%和13.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8.5万户,增长20.5%, 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快速发展,年末己达到4.2万户。 1
2006/07/04 1 巢湖市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 1.巢湖市总体状况分析 1.1 巢湖市概况 1.1.1 地理环境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地跨东经 117°00′~118°29′、北纬 30°56′~ 32° 02′,南滨长江,怀抱巢湖,巢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与合肥、六安、安庆、 滁州、南京等市接壤,隔江与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相望。地势由北而南渐低,地貌类型 复杂多样,全市山丘、岗台、圩畈三者之比为 12.3:48.9: 38.8,其中河湖水域 1266.7 平 方公里。巢湖市地处皖江开发开放的中心地带,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淮南铁路、合九 铁路、合裕、合浦、合铜、军二等高等级公路及合安、合巢芜、合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芜 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大大缩短了巢湖至江、浙、沪等沿海省市的时间;合肥 机场、南京机场、芜湖外贸码头更是巢湖便捷的空中、水上外联通道;境内长江岸线长 182 公里,系皖江的“黄金地段”,巢湖、西河、裕溪河等水运航道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快捷。 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 9423 平方公里,2004 年末总人口 454 万。 1.1.2 经济·环境 2003 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249.7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9.6%,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 60.67 亿元,增长 4.0%;第二产业增加值 102.42 亿元,增长 12.7%;第三产业 增加值 86.66 亿元,增长 10.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 5553 元,比上年增加 650 元。巢湖市着力打造建材、医药、食品、机械、纺织、轻工等六大支柱产业,2004 年全 部工业增加值 96.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8 %。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非国 有工业完成增加值 43.41 亿元,增长 44.4%,其中,国有工业增长 21.1%,股份制工业增长 51.4%,农村工业增长 62.4%。 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 21.0 %,重工业增长 19.3%,我 市有皖维高新、巢东水泥、丰源药业、华星华工等 4 家上市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 业达 35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 361 户。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97.39%,比上年提高 0.03 个百分点。 1.1.3 交通·通讯 2005 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28.32 亿元,增长 14.9%。全市地方 公路货物运输量 2054 万吨,比上年增长 3.7% ,货物周转量 200145 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18.8%;旅客运输量 5373 万人,下降 11.5 %,旅客周转量 294830 万人公里,下降 26.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5%.年末城镇电话用户 20.3 万户,农村 电话用户 51 万户,分别增长 5.7%和 13.3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 48.5 万户,增长 20.5%, 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快速发展,年末已达到 4.2 万户
2006107104 1.1.4自然资源 巢湖市河流主要属于巢湖一裕溪河水系,流入巢湖的主要有柘皋河、白山河、兆河、杭 埠河、火同场河等,呈向心状分布:其余如裕溪河、滁河、姥下河、石跋河等直接接入长江 呈平行分布。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0.67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40.07亿m3,地下水资 源量为8.5亿m3(重复计算量7.94亿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962m3,约为全国人 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低于全省人均占有量(1100m3)的12.5%:亩均水资源量为763m3, 也低于全省亩均水资源量(1050m3)的27.3%。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巢湖市过境水量丰 富,其主要来源是巢湖上游来水和长江径流,其次是滁河径流 巢湖 上游多年平均入湖径济 量为36.51亿m3,最大年径流量为77.77亿m3,是我市沿湖城乡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开 发利用较为便利的过境水资源。长江是流经我市的又一大水源,其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 8400亿3,水资源极其富裕。我市沿江建成了裕溪阐、新桥闸、金河口等自流引灌控制 工程,同时有风凰颈、金河口电力排灌站等提水工程,为利用长江过境水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另外,巢湖市地下热水、矿水较为丰富,半汤、汤池、香泉三大温泉为皖中重要疗养度 假胜地。 巢湖市土地类型多样,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但人均占有 土地面积较小,且利用不够充分。据统计,全市土地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 面积的6%,其中耕地442万亩,人均耕恤面积1亩。全市十地构成大体为=二山二水四分 二分道路和庄园”。全市士壤质地较为适中 PH值一般在52-80之间, 其中高产土壤约占耕地面积的33%,这些士壤理化性状良好,土体内水、肥、气、热四大 肥力要素供贮协调一致,适应性广,适耕期长,缓冲能力大。 巢湖市是省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发现的主要矿种有煤、铁、铜、铅锌 银、硫铁、明矾石、耐火粘土、高龄十、石灰岩、白云岩、石音、建筑用砂、地热、矿泉 水等30多种。探明储量的(截至1999年底)有11种,其中:煤935万吨、铁矿5.7亿吨、 铜金属21.7万吨 铅锌金属40万吨、硫铁矿2.3亿吨 、明矾石矿物0.5亿吨、各类灰岩8 亿吨(远景储量达170亿吨)、白云岩4亿吨、耐火粘土900万吨。此外,含山陶厂石膏和 预计储量可达50亿吨。目前,主要大中型金属矿床如庐江罗河铁矿广、龙桥铁矿、大鲍庄硫 铁矿、沙溪铜矿、岳山铅锌银矿等均未开发。 截至1999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752个,矿业从业人员25236人,99年度产矿石 量1804万吨,矿业总产值110698万元,年利润3832万元,年税金8626 万元,开发利用矿 种25种 巢湖市生物资源丰富,素称"鱼米之乡”,农作物品种资源达1300多种,其中主要的就 有280种。粮食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瓜菜为主。畜禽主要有牛、猪、鹅、 鹏,特别是鹅、鸭饲养量较大,居全省前列。角类品种达90种,长江创色、巢湖银角、刀 鱼、河豚、螃蟹、秀丽白虾均为水上佳品,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林木植被类型为 北亚热带落叶 长绿针阔叶混交林,共有树种350多种。其中有木本植 物72科182属322种。草本植物以禾本科、菊科、酱薇科、毛茛科为主。药用植物有滁菊、 桔梗、夏枯草、金银花、党参、何首乌、百合、丹皮等。并拥有青檀、铜线树、大叶榉、精 米椴、苦储、炸木、紫楠、银杏、楸树等乡土稀有树种。截止99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161.65 万亩,林木蓄积量363.85万立方米, 全市有陆生野生动物269种。其中:两柄类9种,爬行类22种,兽类38种,鸟类20( 种。并拥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白暨豚(水生普类)、白鹤、大鸨、中华鲟(鱼类) 达氏鲟(鱼类)、白鲟(鱼类):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5种:穿山甲、水獭、小灵猫、江 豚、白尾鹏、胭脂鱼等
2006/07/04 2 1.1.4 自然资源 巢湖市河流主要属于巢湖-裕溪河水系,流入巢湖的主要有柘皋河、白山河、兆河、杭 埠河、火同炀河等,呈向心状分布;其余如裕溪河、滁河、姥下河、石跋河等直接接入长江, 呈平行分布。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40.67 亿 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 40.07 亿 m3,地下水资 源量为 8.5 亿 m3(重复计算量 7.94 亿 m3)。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 962 m3,约为全国人 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低于全省人均占有量(1100 m3)的 12.5%;亩均水资源量为 763 m3, 也低于全省亩均水资源量(1050 m3)的 27.3%。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巢湖市过境水量丰 富,其主要来源是巢湖上游来水和长江径流,其次是滁河径流。巢湖上游多年平均入湖径流 量为 36.51 亿 m3,最大年径流量为 77.77 亿 m3,是我市沿湖城乡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开 发利用较为便利的过境水资源。长江是流经我市的又一大水源,其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 8400 亿 m3,水资源极其富裕。我市沿江建成了裕溪闸、新桥闸、金河口闸等自流引灌控制 工程,同时有凤凰颈、金河口电力排灌站等提水工程,为利用长江过境水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另外,巢湖市地下热水、矿水较为丰富,半汤、汤池、香泉三大温泉为皖中重要疗养度 假胜地。 巢湖市土地类型多样,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但人均占有 土地面积较小,且利用不够充分。据统计,全市土地总面积 9423 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 面积的 6.7%,其中耕地 442 万亩,人均耕地面积 1 亩。全市土地构成大体为"二山二水四分 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全市土壤质地较为适中,PH 值一般在 5.2-8.0 之间,多数中性偏酸。 其中高产土壤约占耕地面积的 33%,这些土壤理化性状良好,土体内水、肥、气、热四大 肥力要素供贮协调一致,适应性广,适耕期长,缓冲能力大。 巢湖市是省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发现的主要矿种有煤、铁、铜、铅锌 银、硫铁矿、明矾石、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建筑用砂、地热、矿泉 水等 30 多种。探明储量的(截至 1999 年底)有 11 种,其中:煤 935 万吨、铁矿 5.7 亿吨、 铜金属 21.7 万吨、铅锌金属 40 万吨、硫铁矿 2.3 亿吨、明矾石矿物 0.5 亿吨、各类灰岩 8.4 亿吨(远景储量达 170 亿吨)、白云岩 4 亿吨、耐火粘土 900 万吨。此外,含山陶厂石膏矿 预计储量可达 50 亿吨。目前,主要大中型金属矿床如庐江罗河铁矿、龙桥铁矿、大鲍庄硫 铁矿、沙溪铜矿、岳山铅锌银矿等均未开发。 截至 1999 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 752 个,矿业从业人员 25236 人,99 年度产矿石 量 1804 万吨,矿业总产值 110698 万元,年利润 3832 万元,年税金 8626 万元,开发利用矿 种 25 种。 巢湖市生物资源丰富,素称"鱼米之乡"。农作物品种资源达 1300 多种,其中主要的就 有 280 种。粮食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瓜菜为主。畜禽主要有牛、猪、鹅、 鸭,特别是鹅、鸭饲养量较大,居全省前列。鱼类品种达 90 种,长江鲥鱼、巢湖银鱼、刀 鱼、河豚、螃蟹、秀丽白虾均为水上佳品,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林木植被类型为北亚热带落叶、长绿针阔叶混交林,共有树种 350 多种。其中有木本植 物 72 科 182 属 322 种。草本植物以禾本科、菊科、蔷薇科、毛茛科为主。药用植物有滁菊、 桔梗、夏枯草、金银花、党参、何首乌、百合、丹皮等。并拥有青檀、铜线树、大叶榉、糯 米椴、苦槠、柞木、紫楠、银杏、楸树等乡土稀有树种。截止 99 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 161.65 万亩,林木蓄积量 363.85 万立方米。 全市有陆生野生动物 269 种。其中:两栖类 9 种,爬行类 22 种,兽类 38 种,鸟类 200 种。并拥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6 种:白暨豚(水生兽类)、白鹳、大鸨、中华鲟(鱼类)、 达氏鲟(鱼类)、白鲟(鱼类);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 15 种:穿山甲、水獭、小灵猫、江 豚、白尾鹞、胭脂鱼等
2006/07104 1.1.5气候条件 巢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 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巢湖市光热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动植物生长。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5一23千卡平方甲 米。全市年均日照时数为2035~227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6~51%,夏季六~八月份都在 200小时以上,冬季十一~十二月份在150小时以下。年平均气温在15.7~16.1℃,南北差 异较小。最执月(七月)平均气温282284℃最冷月(元月)2428℃.年均最低气温在 -75C左右:稳定通过0℃积温5285809℃,以上为341~34天:10℃的积温5031~5103 ℃,230~233天。全年无霜期在232~247天。 年降水量在1000~1158毫米之间,降水日数年均为123.5日,地域分布为北部偏少南 部稍多。季节分配不均,春季(三一五月)占年降水量28一32%,夏季(六一八月)占38一 44%,秋季(九~十一月)占18~19%,冬季(十二~二月)占10~11%,一年内7月降水 最多,12月最少。年均蒸发量为1469~1629毫米,七~八月份在800毫米以上,十 月在100毫米以下。 春季连阴雨天较多,不利春播。夏季梅雨特征显著,全市大致在六月十七日入梅,七月 十一日出梅,持续25天左右,梅雨量240-260毫米。我市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丰梅年。 巢湖市属委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委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 主。年平均风速3.03.4米/秒,春季最大,为3.43.7米/秒,秋季最小,为2.63.2 米/秒 1.1.6农业 巢湖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蔬莱生产基地、安徽最大的特 种水产品养殖基地。名、优、特 稀产品50多种 巢湖三珍”远近闻名,珍珠、鹿聋、 产品等畅销海内外。形成了水稻、油菜、棉花、水禽、水产、蔬菜六大优势产业,建成了】 个国家级、10个省级、40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107万 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50万亩,获得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志的 农产品62个,蒸菜、瓜果面积首次突破100万亩,水盒出栏4300万只,水产品产量185 万吨 ,“两水一菜”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务经济蓬勃发展,年输出近百万人,创收入40多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民负担大为减轻。200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3.50亿元,增长4.9%。 1.1.7旅游业 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6.99亿元, 比上年增长27.1%,其中,旅游外 汇收入650万美元,增长16.1%,接待海外游客5860人次,比上年增长27.5%,接待国内游 客1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6%。巢湖旅游资原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是皖中旅游胜地 境内有山、有水、有岛、有泉、有洞。江涛、湖光、温泉、是巢湖“水景三绝”。长江流经 市内182公里,江涛拍岸,气势磅磷:八百里巢湖波光帆影,景色万千。五大精华景观更是 闻名遐迩。 一是“一面宝境”一巢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 水域辽阔,沿湖山峦耸 立,湖中孤岛突兀,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二是“两颗宝石 姥山岛、天门山岛。两岛 犹如两颗宝石,分别镶嵌于巢湖之中和长江北岸。三是“三串珍珠”一半汤、汤池、香泉三 大温泉。四是“四块翡翠”一太湖山、天井山、鸡笼山、冶父山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是 3
2006/07/04 3 1.1.5 气候条件 巢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分, 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巢湖市光热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动植物生长。全年太阳辐射总量 115~123 千卡/平方厘 米。全市年均日照时数为 2035~2270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46~51%,夏季六~八月份都在 200 小时以上,冬季十一~十二月份在 150 小时以下。年平均气温在 15.7~16.1℃,南北差 异较小。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28.2~28.4℃,最冷月(元月)2.4~2.8℃;年均最低气温在 -7.5℃左右;稳定通过 0℃积温 5728~5809℃,以上为 341~344 天;10℃的积温 5031~5103 ℃,230~233 天。全年无霜期在 232~247 天。 年降水量在 1000~1158 毫米之间,降水日数年均为 123.5 日,地域分布为北部偏少南 部稍多。季节分配不均,春季(三~五月)占年降水量 28~32%,夏季(六~八月)占 38~ 44%,秋季(九~十一月)占 18~19%,冬季(十二~二月)占 10~11%,一年内 7 月降水 最多,12 月最少。年均蒸发量为 1469~1629 毫米,七~八月份在 800 毫米以上,十一~二 月在 100 毫米以下。 春季连阴雨天较多,不利春播。夏季梅雨特征显著,全市大致在六月十七日入梅,七月 十一日出梅,持续 25 天左右,梅雨量 240~260 毫米。我市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丰梅年。 巢湖市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 主。年平均风速 3.0~3.4 米/秒,春季最大,为 3.4~3.7 米/秒,秋季最小,为 2.6~3.2 米/秒。 1.1.6 农业 巢湖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安徽最大的特 种水产品养殖基地。名、优、特、稀产品 50 多种。“巢湖三珍”远近闻名,珍珠、鹿茸、蜂 产品等畅销海内外。形成了水稻、油菜、棉花、水禽、水产、蔬菜六大优势产业,建成了 1 个国家级、10 个省级、40 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 107 万 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50 万亩,获得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志的 农产品 62 个,蔬菜、瓜果面积首次突破 100 万亩,水禽出栏 4300 万只,水产品产量 18.5 万吨,“两水一菜”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务经济蓬勃发展,年输出近百万人,创收入 40 多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5%以上;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民负担大为减轻。2004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73.50 亿元,增长 4.9%。 1.1.7 旅游业 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 6.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1%,其中,旅游外 汇收入 650 万美元,增长 16.1%,接待海外游客 5860 人次,比上年增长 27.5%,接待国内游 客 18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8.6% 。巢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是皖中旅游胜地。 境内有山、有水、有岛、有泉、有洞。江涛、湖光、温泉、是巢湖“水景三绝”。长江流经 市内 182 公里,江涛拍岸,气势磅礴;八百里巢湖波光帆影,景色万千。五大精华景观更是 闻名遐迩。一是“一面宝境”-巢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辽阔,沿湖山峦耸 立,湖中孤岛突兀,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二是“两颗宝石”-姥山岛、天门山岛。两岛 犹如两颗宝石,分别镶嵌于巢湖之中和长江北岸。三是“三串珍珠”-半汤、汤池、香泉三 大温泉。四是“四块翡翠”-太湖山、天井山、鸡笼山、冶父山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是
2006/07104 “五座龙宫”一一王乔洞、紫藏洞、仙人洞、华阳洞、泊山洞。 鉴于巢湖市的独特优势,安徽省委、省政府为了建立安徽”名山名水“的旅游新格局。作 出了“发展巢 大旅满 大市场、大产 业 “建设合肥和沿江城市后花园“的重大决策。巢湖 正着力于“打响巢湖牌、做活水文章”,经过几年来的不努力,目前全市已建成并开放100 余处旅游景区、景点,拥有0多家旅游宾馆、星级饭店和多家旅行社,降重推出“巢湖水上 浪漫游”、“湖岛娱乐休闲游“、“”温泉保健度假游”、“牡丹花观赏节“等特色旅游项目。现己 开通了上海、南京、合肥至巢湖的旅游线,开始脸入华东和国际旅游网。 1.1.8金融 巢湖市辖内共有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58个,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为农业 发展银行巢湖分行,在四县一区设5个支行:国有商业银行4家,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 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四行分支机构153个, 其中 级分行4个,支行级 机构23个,分理处(营业所)102个,储蓄所24个:除此以外在市内设立24小时自助银行 服务点1个,离行式和在行式ATM53台、布放P0S146台,建立特约商户406家:邮政储蓄 网点99个: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300个,其中农村信用联社5家,法人信用社98家,非法 人信用分社、储蓄所193个 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5.5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23亿元,其中 企业存款36.84亿元,增加6.39亿元,居民储蓄存款178.93亿元,增加30.45亿元,年末 居民人均储蓄达3949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7.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9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33.06亿元,增加9.25亿元,中长期贷款26.86亿元,增加6.47 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5.28亿元,减少0.34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大收大支,现金 总收入644.70亿元,现金总支出639.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0%和49.0%,收支相 抵净回笼5.2亿元,比上年多回笼6.46亿元 1.1.9城市建设 镇规模不断扩大。 至2002年底,全市25个中心镇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初的34.7平方 公里增加到39.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2000年初的27.8万人增加到32.2万人。2000年 初,全市没有一个中心镇镇区人口达2万人,2003年底有3个镇镇区人口在2万人以上 镇区人口超过1万人的中心镇由2000年初的11个发展到2003年的32个。 镇建设成效显著。2002年,全市25个中心镇新增建设项目120个,完成总投资4亿元 城镇化率为24%.2003年,全市小城镇建设完成总投资9.225亿元,新修建道路48.8公里 61.2万平方米,新建住宅118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8公顷,小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了 420公顷,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较2002年新增3.7万人,其中25个中心镇新增人口1.6万 人,城镇化水平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26.2%。 2003年是实施“十五”环保计划的关键 ,巢湖市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实现由工业 染防治向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向综合污染防治转变、从点源污染防治向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治理转变。巢湖东半湖水质略有好转,总磷浓度均值由0.113g/1下降到 0.104mg/1,总氨浓度由1.52mg/1下降到1.49雕g/1,东半湖湖区富营养化程度呈现缓慢下
2006/07/04 4 “五座龙宫”-王乔洞、紫薇洞、仙人洞、华阳洞、泊山洞。 鉴于巢湖市的独特优势,安徽省委、省政府为了建立安徽"名山名水"的旅游新格局。作 出了"发展巢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建设合肥和沿江城市后花园"的重大决策。巢湖 正着力于"打响巢湖牌、做活水文章",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全市已建成并开放 100 余处旅游景区、景点,拥有 30 多家旅游宾馆、星级饭店和多家旅行社,隆重推出"巢湖水上 浪漫游"、"湖岛娱乐休闲游"、"温泉保健度假游"、"牡丹花观赏节"等特色旅游项目。现已 开通了上海、南京、合肥至巢湖的旅游线,开始融入华东和国际旅游网。 1.1.8 金融 巢湖市辖内共有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 258 个,其中政策性银行 1 家,为农业 发展银行巢湖分行,在四县一区设 5 个支行;国有商业银行 4 家,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 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行分支机构 153 个,其中二级分行 4 个,支行级 机构 23 个,分理处(营业所)102 个,储蓄所 24 个;除此以外在市内设立 24 小时自助银行 服务点 1 个,离行式和在行式 ATM53 台、布放 P0S146 台,建立特约商户 406 家;邮政储蓄 网点 99 个;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 300 个,其中农村信用联社 5 家,法人信用社 98 家,非法 人信用分社、储蓄所 193 个。 2005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95.50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37.23 亿元,其中, 企业存款 36.84 亿元,增加 6.39 亿元,居民储蓄存款 178.93 亿元,增加 30.45 亿元,年末 居民人均储蓄达 3949 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67.07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5.9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 133.06 亿元,增加 9.25 亿元,中长期贷款 26.86 亿元,增加 6.47 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5.28 亿元,减少 0.34 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大收大支,现金 总收入 644.70 亿元,现金总支出 639.50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51.0 %和 49.0 %,收支相 抵净回笼 5.2 亿元,比上年多回笼 6.46 亿元。 1.1.9 城市建设 镇规模不断扩大。至 2002 年底,全市 25 个中心镇建成区面积由 2000 年初的 34.7 平方 公里增加到 39.6 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 2000 年初的 27.8 万人增加到 32.2 万人。2000 年 初,全市没有一个中心镇镇区人口达 2 万人,2003 年底有 3 个镇镇区人口在 2 万人以上, 镇区人口超过 1 万人的中心镇由 2000 年初的 11 个发展到 2003 年的 32 个。 镇建设成效显著。2002 年,全市 25 个中心镇新增建设项目 120 个,完成总投资 4 亿元, 城镇化率为 24%。2003 年,全市小城镇建设完成总投资 9.225 亿元,新修建道路 48.8 公里, 61.2 万平方米,新建住宅 118 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 68 公顷,小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了 420 公顷,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较 2002 年新增 3.7 万人,其中 25 个中心镇新增人口 1.6 万 人,城镇化水平提高 2.2 个百分点,达到 26.2%。 2003 年是实施“十五”环保计划的关键一年,巢湖市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实现由工业污 染防治向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向综合污染防治转变、从点源污染防治向 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治理转变。巢湖东半湖水质略有好转,总磷浓度均值由 0.113mg/l 下降到 0.104mg/l,总氮浓度由 1.52mg/l 下降到 1.49mg/l,东半湖湖区富营养化程度呈现缓慢下
2006/0710 降趋势:饮用水源地质较好,除总磷、总氮外,其他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环境 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监测的三项污垫物中,可吸入项粒物与2002年相比有所下降,二氧化 硫 二氧化氯年均值均达到二级标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有所改善。2003年平均 值为71.2分贝,比上年下降0.6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有所改善,2003年平均 值为52.6分贝,比上年下降0.8分贝。 城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12平方米,住宅成套率 秋85%。当年右18个规别好、设计结、配在全的住字小风相继开工和橡工:农村球房档次 逐年提高,人均住房面积23.5平方米,住房质量和配套功能不断增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469 元,比上年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6元,增长10.3%,人均消费性支出 4533元,增长7.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737元,增长10.3%,人均消费性支出2121元, 增长20.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949元,比上年末净增加669元。城乡居民电话基本 普及,移动电话、空调等开始大量进入农村家庭,电脑、汽车有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1.10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迅速增长。2005年,巢湖市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经济外向度有所提高。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 98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9 %,其中,出口9254万美元,增长47.7%, 分贸易方式看 一般贸易出口7193万美元,增长40.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1.3%,加工贸易出口688 万美元,增长228.9%,占出口总额的8.7%:分国别看,对亚洲出口3270万美元,增长49.8%, 对欧洲出口2268万美元,增长90.6%,对美洲出口1844万美元,增长19.7%,对大洋洲 出口32万美元,下降36.0%,对非洲6.6万美元,增长24.7%。在出口的产品中,出口额超 200万美元的商品有12种, 1.1.11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内资52.2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利用省外 路35.26亿元.长645g。2004年 ,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家,实际利用外资4972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726万美元,下降27.7% 1.1.12酒店业 2005年,全市共有旅游星级定馆饭店19家,其中:三星级能馆饭店9家.即望湖定馆 临湖宾馆、陋室宾馆、庐江宾馆、金泉山庄、温 宾馆等 二星级宾馆饭店10家,即玉龙 大酒店、银泉宾馆、昭关宾馆、冠圣大酒店、银都大酒店等。 1.1.13友好往来 2002年1月,巢湖市与意大利拉蒂纳省正式签订友好城市协议书,开创了巢湖市对外交 往的新局面,实现了巢湖市友城交往零的突破。2003年,巢湖市与法国多尔市缔结友好城 市的申请已获全国友协审批通过
2006/07/04 5 降趋势;饮用水源地质较好,除总磷、总氮外,其他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环境 空气质量保持稳定,监测的三项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与 2002 年相比有所下降,二氧化 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均达到二级标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有所改善。2003 年平均 值为 71.2 分贝,比上年下降 0.6 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有所改善,2003 年平均 值为 52.6 分贝,比上年下降 0.8 分贝。 城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5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35.12 平方米,住宅成套率 达 85%,当年有 18 个规划好、设计精、配套全的住宅小区相继开工和竣工;农村建房档次 逐年提高,人均住房面积 23.5 平方米,住房质量和配套功能不断增强。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 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4469 元,比上年增长 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746 元,增长 10.3 %,人均消费性支出 4533 元,增长 7.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2737 元,增长 10.3%,人均消费性支出 2121 元, 增长 20.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 3949 元,比上年末净增加 669 元。城乡居民电话基本 普及,移动电话、空调等开始大量进入农村家庭,电脑、汽车有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1.10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迅速增长。2005 年,巢湖市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经济外向度有所提高。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 9826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47.9 %,其中,出口 9254 万美元,增长 47.7%,分贸易方式看, 一般贸易出口 7193 万美元,增长 40.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91.3 %, 加工贸易出口 688 万美元,增长 228.9%,占出口总额的 8.7 %;分国别看,对亚洲出口 3270 万美元,增长 49.8%, 对欧洲出口 2268 万美元,增长 90.6 %,对美洲出口 1844 万美元,增长 19.7%,对大洋洲 出口 32 万美元,下降 36.0%,对非洲 6.6 万美元,增长 24.7%。在出口的产品中,出口额超 200 万美元的商品有 12 种。 1.1.11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内资 5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8%,其中利用省外 资金 35.36 亿元,增长 64.5%。2004 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14 家,实际利用外资 4972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4.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1726 万美元,下降 27.7%。 1.1.12 酒店业 2005 年,全市共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 19 家,其中:三星级宾馆饭店 9 家,即望湖宾馆、 临湖宾馆、陋室宾馆、庐江宾馆、金泉山庄、温泉宾馆等;二星级宾馆饭店 10 家,即玉龙 大酒店、银泉宾馆、昭关宾馆、冠圣大酒店、银都大酒店等。 1.1.13 友好往来 2002 年 1 月,巢湖市与意大利拉蒂纳省正式签订友好城市协议书,开创了巢湖市对外交 往的新局面,实现了巢湖市友城交往零的突破。2003 年,巢湖市与法国多尔市缔结友好城 市的申请已获全国友协审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