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高级中学2008学年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卷2008.10.4 注意事项:1.本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编辑贫瘠诘屈聱牙吉光片羽 B、蒙古盟友故态复萌暮色朦胧 钦敬亲本钦差大臣美芹之献 D、驿站贻赠光彩熠熠嘉言懿旨 2、下列各句中字形都是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趋之若骛不经之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B、逃之天天前仆后继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C、鼠目寸光满不在乎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 D、疾恶如仇记忆尤新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光芒 就好像是彩虹织成似的。 B、这只是一个生活在乡间的普通老人,但是他写的诗却很好,有人说,这是他善于在 田间地头捕风捉影的缘故。 C、他一直生活在窘迫和屈辱当中,写出的诗,没人喝彩,写出的文,没人欣赏,无出 其右的痛楚让他苦不堪言 D、踢了半天足球,虽然没有进半只球,但队员们奋力拼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 其表现还可用差强人意来评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阳光融化了冰雪,细雨润泽了山色,春风吹绿了柳枝,造化多么地令人惊异! B、登山运动员不顾风雪的袭击,不顾低温的炙烤,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的山峰一一珠 穆朗玛峰。 C、校门口停着一辆没有锁的自行车,保安看到了后迅速向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了相应 的保护工作。 D、我们已经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了,就等着8月13号举行的浙江省统 英语听力考试了 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四季景物,分类 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浙江杭州高级中学 2008 学年高三 10 月月考 语文试卷 2008.10.4 注意事项:1. 本卷答题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 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24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的一组是(3 分) A、编辑. 贫瘠. 诘.屈聱牙 吉.光片羽 B、蒙.古 盟.友 故态复萌. 暮色朦.胧 C、钦.敬 亲.本 钦.差大臣 美芹.之献 D、驿.站 贻.赠 光彩熠.熠 嘉言懿.旨 2、下列各句中字形都是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趋之若骛 不经之谈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B、逃之夭夭 前仆后继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C、鼠目寸光 满不在乎 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D、疾恶如仇 记忆尤新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 ....的光芒, 就好像是彩虹织成似的。 B、这只是一个生活在乡间的普通老人,但是他写的诗却很好,有人说,这是他善于在 田间地头捕风捉影 ....的缘故。 C、他一直生活在窘迫和屈辱当中,写出的诗,没人喝彩,写出的文,没人欣赏,无出.. 其右..的痛楚让他苦不堪言。 D、踢了半天足球,虽然没有进半只球,但队员们奋力拼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 其表现还可用差强人意 ....来评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A、阳光融化了冰雪,细雨润泽了山色,春风吹绿了柳枝,造化多么地令人惊异! B、登山运动员不顾风雪的袭击,不顾低温的炙烤,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的山峰——珠 穆朗玛峰。 C、校门口停着一辆没有锁的自行车,保安看到了后迅速向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了相应 的保护工作。 D、我们已经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了,就等着 8 月 13 号举行的浙江省统 一英语听力考试了。 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四季景物,分类 正确的一组是(3 分) ①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②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a)④(b)③ 1)①⑥ B、(a)①(b)③④(c)② (d)⑤⑥ C、(a)⑥(b)③④(c)②(d)①⑤ D、(a)①④(b)③(c)⑤(d②⑥ 6、以下是有关中国古典诗歌文学知识的讲话,有错的一项是(3分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 重要的一个源头。其内容按音乐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从表现手法入手,后人又归纳为 赋、比、兴三种类型 B、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其成就最大的是三 曹父子和建安七子,他们的诗作一扫汉末文人的颓唐,学习乐府民歌,通过亲身体验来反映 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C、唐宋两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 烂的两朵奇葩。唐代诗人中,李白为浪漫主义的代表,杜甫为现实主义的代表;在宋代词人 中,苏轼为豪放派的代表,柳永为婉约派的代表。 D、同唐代和宋代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一一小令。如南唐后主李煜写 的《虞美人》就是小令中的精品,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慨叹,更 是令人抚今追夕,思绪万千。 7、根据下面的要求写文字。(6分) (1)为下面一段新闻加写一个标题 标题: (不超过15字) 昨日18时,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第13号台风“森拉克”的最新情况。强台风“森拉克” 中心位置在距离杭州东南方向约286公里的洋面上,也就是在北纬235度,东经1236度, 中心气压94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50米/秒(15级 目前,强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缓慢向浙江沿海靠近 强度强、范围大、移速慢、雨量大是这次台风的最大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台风的移动路径复杂,不排除直面农历八月中旬的天文大潮,产生 风助潮势,风、雨、潮三碰头的现象 (选自2008年9月13日《青年时报》) (2)模仿下面的小诗,另以“路”为题写一首类似的诗(不求结构形似,但求表意 神似)。 竹 路 每攀登一步, 都做一次小结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 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 以又高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 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 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 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 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运有无
⑤ 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a) ④ (b) ③ (c) ②⑤ (d)①⑥ B、(a) ① (b) ③④ (c) ② (d)⑤⑥ C、(a) ⑥ (b) ③④ (c) ② (d)①⑤ D、(a) ①④ (b) ③ (c) ⑤ (d)②⑥ 6、以下是有关中国古典诗歌文学知识的讲话,有错..的一项是(3 分) A、《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 重要的一个源头。其内容按音乐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从表现手法入手,后人又归纳为 赋、比、兴三种类型。 B、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其成就最大的是三 曹父子和建安七子,他们的诗作一扫汉末文人的颓唐,学习乐府民歌,通过亲身体验来反映 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C、唐宋两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 烂的两朵奇葩。唐代诗人中,李白为浪漫主义的代表,杜甫为现实主义的代表;在宋代词人 中,苏轼为豪放派的代表,柳永为婉约派的代表。 D、同唐代和宋代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如南唐后主李煜写 的《虞美人》就是小令中的精品,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慨叹,更 是令人抚今追夕,思绪万千。 7、根据下面的要求写文字。(6 分) (1)为下面一段新闻加写一个标题。 标题: (不超过 15 字) 昨日 18 时,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第 13 号台风“森拉克”的最新情况。强台风“森拉克” 中心位置在距离杭州东南方向约 286 公里的洋面上,也就是在北纬 23.5 度,东经 123.6 度, 中心气压 940 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 50 米/秒(15 级)。 目前,强台风中心正以每小时 10 公里左右的速度缓慢向浙江沿海靠近。 强度强、范围大、移速慢、雨量大是这次台风的最大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台风的移动路径复杂,不排除直面农历八月中旬的天文大潮,产生 风助潮势,风、雨、潮三碰头的现象。 (选自 2008 年 9 月 13 日《青年时报》) (2)模仿下面的小诗,另以“路”为题写一首类似的诗(不求结构形似,但求表意 神似)。 竹 路 每攀登一步, 都做一次小结。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 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 以又高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 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 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 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 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运有无
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 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 要宽让他。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 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呈象昭 昭可鉴矣。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近日颇有听鼓 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有删减)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头锐面,更不可当 小头:削尖脑袋钻营 B、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抗怀:抗击或者怀念 C、要体貌他,要怜悯他 体貌:以礼相待,尊重 D、皆作会别可怜之语 会别:相会和别离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对读书人持批评态度的一组是(3分) ①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 ②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 ③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 ④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 ⑤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⑥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0、下列是对本文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燮清朝人,这是他写给弟弟郑墨的一封家书,他用生活化的语言谆谆教导家人, 表现了一种亲民近农的思想。 B、对于种田之人,郑板桥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 正表述了他的这一份情感 C、文中也表现了作者对读书人的看法,他反对读书人一心追求利禄的思想,也表达了 好人为坏人所累”的担心 D、郑板桥也自责自己只知“命名本旨”而不知“会别可怜之语”,对此他作了内省和 反思,显现了“民本”思想。 ll、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2)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 (3)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 三、古诗鉴赏(8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忆昔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西园公子”指魏文帝曹丕及其弟曹植等:“无忌”,是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
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 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 要宽让他。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 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呈象昭 昭可鉴矣。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近日颇有听鼓 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有删减)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小头..锐面,更不可当 小头:削尖脑袋钻营 B、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抗怀:抗击或者怀念 C、要体貌..他,要怜悯他 体貌:以礼相待,尊重 D、皆作会别..可怜之语 会别:相会和别离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对读书人持批评态度 .........的一组是(3 分) ①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 ②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 ③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 ④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 ⑤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⑥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0、下列是对本文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郑燮清朝人,这是他写给弟弟郑墨的一封家书,他用生活化的语言谆谆教导家人, 表现了一种亲民近农的思想。 B、对于种田之人,郑板桥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 正表述了他的这一份情感。 C、文中也表现了作者对读书人的看法,他反对读书人一心追求利禄的思想,也表达了 “好人为坏人所累”的担心。 D、郑板桥也自责自己只知“命名本旨”而不知“会别可怜之语”,对此他作了内省和 反思,显现了“民本”思想。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2)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 (3)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 三、古诗鉴赏(8 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忆昔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①, 南国佳人号莫愁②。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 ① “西园公子”指魏文帝曹丕及其弟曹植等;“无忌”,是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
陵君的名号。②传说中一位美丽歌女的名字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尾联“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并说说其中寄寓 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4分) (2)此诗意在言外,有诗家评曰此诗有一种“婉而多讽”的情韵风调,结合你的阅读 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人生亦有命 隔叶黄鹂空好音。 (3)楼船夜雪瓜洲渡 ,惟有幽人自来去。 (5)吴楚东南坼, (6) ,使我不得开心颜 (7)女娲炼石补天处, 人事音书漫寂寥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雪夜 日]星新 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 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晩,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 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 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 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罗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陵君的名号。②传说中一位美丽歌女的名字。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尾联“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并说说其中寄寓 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4 分) (2)此诗意在言外,有诗家评曰此诗有一种“婉而多讽”的情韵风调,结合你的阅读 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人生亦有命, 。 (2) ,隔叶黄鹂空好音。 (3)楼船夜雪瓜洲渡, 。 (4) ,惟有幽人自来去。 (5)吴楚东南坼, 。 (6) ,使我不得开心颜。 (7)女娲炼石补天处, 。 (8) ,人事音书漫寂寥。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7 题。 雪 夜 [日]星新一 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 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 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 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 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 来。 “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罗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 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 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 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 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 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4、小说在开头和结尾都描画了冬夜的雪花,这有何作用?(3分) 15、小说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两口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深沉的爱,这种爱主要体现 在哪些方面?(4分) 16、日本作家星新一是位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请简要分析小说在结构上的特点。(3 分) 17、“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请结合你的阅读体 验,探究这篇小说的可能有的多种主题。(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我的三种读书法 开始的时候,我是“狼式读法”,此话怎讲?就是拿到想读的书,心急火燎,在好奇心 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亚赛虎咽,家里人唤吃饭迟迟不动,睡觉时在 枕上灯下还要久读不舍。往往是一本二三百页的书,一两天便可读完,读完后见了兄姊同学, 还很喜欢复述其中有趣之处,高谈阔论,洋洋自得。这种读法,似也不好一笔抹煞其益处, 尤其是一些本不必细读深想的书。直到今天,我对之也还是如“狼”似“虎”,这样匆匆翻 过后,总算能知道个大概,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算是填补了某些空白。但这种囫囵吞枣的 读法,往往造成消化不良,而且因为翻阅仓促,何尝真能过目成诵?储留在记忆里的,多是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 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 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 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 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 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14、小说在开头和结尾都描画了冬夜的雪花,这有何作用?(3 分) 15、小说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两口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深沉的爱,这种爱主要体现 在哪些方面?(4 分) 16、日本作家星新一是位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家,请简要分析小说在结构上的特点。(3 分) 17、“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谜,它有许多种解”,小说最忌讳主题鲜明,请结合你的阅读体 验,探究这篇小说的可能有的多种主题。(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 我的三种读书法 开始的时候,我是“狼式读法”,此话怎讲?就是拿到想读的书,心急火燎,在好奇心 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亚赛虎咽,家里人唤吃饭迟迟不动,睡觉时在 枕上灯下还要久读不舍。往往是一本二三百页的书,一两天便可读完,读完后见了兄姊同学, 还很喜欢复述其中有趣之处,高谈阔论,洋洋自得。这种读法,似也不好一笔抹煞其益处, 尤其是一些本不必细读深想的书。直到今天,我对之也还是如“狼”似“虎”,这样匆匆翻 过后,总算能知道个大概,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算是填补了某些空白。但这种囫囵吞枣的 读法,往往造成消化不良,而且因为翻阅仓促,何尝真能过目成诵?储留在记忆里的,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