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一中2014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语文 命题人:余娟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癖(pi)好 舶(bo)品 佝(gou)偻 歼 (qian)灭 B.龌龊(chuo) 看(kan)管 黑黝黝(yu)驯(xun)服 C.瞥(bi)见 痉(jng)挛 压轴(zhou)戏大腹便便 (pian D.滂(pang)沱 内疚(ji) 赝(yan) 品 哄(hong)而上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慰籍焕然冰释 偃旗息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B端祥天随人愿 真知灼见上粱不正下粱歪 C繁琐海市蜃楼 卷帙浩繁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D题纲和盘托出 磨拳擦掌马尾巴串豆腐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初春时节,天气常常阴晴不定,乍暖还寒,五风十雨,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 厚重冬装的青年人捉摸不透,不知所措 B.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一尺水十丈波。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已在政坛 造成一股旋风。 C.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应对民工集体追索欠款,德隆建筑公 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科比的个人能力是很强,但如果他能意识到篮球是五个人的游戏,能和队友 精诚合作,那么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新赛季获得总冠军就变得容易多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塌方,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 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B.12月4日,2013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顺利闭幕,各企业通过十四天 的展销活动,最后“金霞”生态米、金井牌毛尖等98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本届 农博会的产品金奖。 C.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披露了高考改革 七大举措和改革亮点。报道称,改革拟对外语考试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不再统 高考时举行。 D.《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开播,带动了中国婚恋节目热潮, 而精明的电视人在充分挖掘出中国人情感婚恋话题价值之后,又紧锣密鼓地开采 中国人求职就业这一永不过时的题材。 5、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也许是山边小餐馆的笑眯眯老板,或是恒河畔凝视落日的独眼老妇 ②毕竟,再怎么风光明媚的自家山川,总会有看腻的时候 ③旅行,是从固体的生活中抽离去异地寻觅另一个自己的活动吧! ④另一个自己是什么样呢? ⑤旅行迷人之处正在这里,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与世
浏阳一中 2014 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语 文 命题人:余 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癖(pì )好 舶(bó )品 佝(goū)偻 歼 (qiān)灭 B.龌龊(chuò) 看(kān)管 黑黝黝(yǒu) 驯(xùn)服 C.瞥(biě)见 痉(jīng)挛 压轴(zhòu)戏大腹便便 (pián) D.滂(páng)沱 内疚(jiù) 赝(yàn) 品 一哄(hòng)而上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慰籍 焕然冰释 偃旗息鼓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B 端祥 天随人愿 真知灼见 上粱不正下粱歪 C 繁琐 海市蜃楼 卷帙浩繁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D 题纲 和盘托出 磨拳擦掌 马尾巴串豆腐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初春时节,天气常常阴晴不定,乍暖还寒,五风十雨,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 厚重冬装的青年人捉摸不透,不知所措。 B.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一尺水十丈波。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已在政坛 造成一股旋风。 C.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应对民工集体追索欠款,德隆建筑公 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D.科比的个人能力是很强,但如果他能意识到篮球是五个人的游戏,能和队友 精诚合作,那么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新赛季获得总冠军就变得容易多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塌方,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 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B.12 月 4 日,2013 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顺利闭幕,各企业通过十四天 的展销活动,最后“金霞”生态米、金井牌毛尖等 98 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本届 农博会的产品金奖。 C.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完成》,披露了高考改革 七大举措和改革亮点。报道称,改革拟对外语考试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不再统 一高考时举行。 D. 《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相亲节目开播,带动了中国婚恋节目热潮, 而精明的电视人在充分挖掘出中国人情感婚恋话题价值之后,又紧锣密鼓地开采 中国人求职就业这一永不过时的题材。 5、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也许是山边小餐馆的笑眯眯老板,或是恒河畔凝视落日的独眼老妇。 ②毕竟,再怎么风光明媚的自家山川,总会有看腻的时候。 ③旅行,是从固体的生活中抽离去异地寻觅另一个自己的活动吧! ④另一个自己是什么样呢? ⑤旅行迷人之处正在这里,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处浏览自己的前生与世
⑥旅行,正好让人从自身的禁锢中放飞,歇够了,再飞回。 A.④③①⑤②⑥B.③②⑥④①⑤C.④①③②⑥⑤D.③④①②⑥⑤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先君序略 戴名世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 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与人语, 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 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 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 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 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 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馀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 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 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 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 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 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请, 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 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 可起,始使人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 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 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 也 节选自《戴名世文集》) [注]①畛城:范围,界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 赀资财 B.不敢犯;犯之亦不校 校:计较 C.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 遇:待遇 D.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 恨:遗憾 7、以下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 樊将军以穷困归 丹 D.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 秦王恐其破壁
⑥旅行,正好让人从自身的禁锢中放飞,歇够了,再飞回。 A.④③①⑤②⑥ B.③②⑥④①⑤ C.④①③②⑥⑤ D.③④①②⑥⑤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先君序略 戴名世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 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①;与人语, 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 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 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 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 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 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馀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 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 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 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 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 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请, 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 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 可起,始使人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 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 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 也。 (节选自《戴名世文集》) [注]①畛城:范围,界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 赀 资财 B.不敢犯;犯之亦不校 校:计较 C.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 遇:待遇 D.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 恨:遗憾 7、以下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 樊将军以穷困归 丹 D.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 秦王恐其破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A.戴氏家族世代讲究孝悌之义,勤勉劳作,在乡里被人称道。县里的官员常去 戴家赠送财物表达问候,借以教诲县邑里的百姓。 B.戴硕为人忠厚谦让,从不说人坏话,也不曾和人闹翻过脸或恶语相向,即使 被人侵犯也不计较他人过失。因为他的醇厚谨慎,在二十一岁时,补官博士弟子 C.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是科举考试历尽坎坷,所以,常常感到忧 伤愤懑,诗文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 D.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时穷困忧患,又客死他乡。作者借 洲人哭“天无眼”,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愧悔和悲痛之情。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A.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B.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C.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D.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兴起者,辄喜不寐(3分) (2)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4分) (3)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 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 (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 之于国也》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 表》) (5)子曰:“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 A. 戴氏家族世代讲究孝悌之义,勤勉劳作,在乡里被人称道。县里的官员常去 戴家赠送财物表达问候,借以教诲县邑里的百姓。 B. 戴硕为人忠厚谦让,从不说人坏话,也不曾和人闹翻过脸或恶语相向,即使 被人侵犯也不计较他人过失。因为他的醇厚谨慎,在二十一岁时,补官博士弟子。 C. 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是科举考试历尽坎坷,所以,常常感到忧 伤愤懑,诗文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 D. 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时穷困忧患,又客死他乡。作者借 洲人哭“天无眼”,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愧悔和悲痛之情。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A.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B.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C.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D.十日前/有书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兴起者,辄喜不寐(3 分) (2)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4 分) (3)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 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同友人游青溪 【清】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1)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4 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请结 合颈联和尾联作简要赏析。(4 分) 12、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虞美人》) (2 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 之于国也》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 表》)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
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伪书”并不全伪 任继愈 中华民族文化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物、典籍。有些文物、典籍的内容、 作者与产生它的时代不符,称为赝品。典籍中的赝品,学术界称为“伪书”。 伪书的出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有伪造假古董以谋利的:有的为了传播某种观点 挟古人以自重的;宗教经典多假托得自龙宫、仙山洞府以骗取信徒的。如果揭示 出伪书出现的时代,伪书即成为可信的材料。《列子》一书托名列御寇作,经过 研究,此书非列御寇作,它出于魏晋时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一种流派的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子》一书用作研究魏晋时代思潮,有它不可取代的价值。 放在先秦是伪书,放在魏晋就不伪。 与世俗典籍并行的佛教、道教典籍中也有不少“伪经”。持正统观念的 信仰者,为了保持宗教的纯洁性,不能容忍“泾渭杂流,龙蛇并进”的现象存在。 如果抛开正统观点,从客观研究的立场着眼,查明伪经出现的时代、作者,用它 说明作伪的时代以论证某时代思潮,找出它流行的地区以了解其传播的范围,其 史料价值比号称“真经”的还矜贵。 有幸生为近代人,可以不受古人旧传统的局限,有可能从文化整体的高 度看待一切“伪书”“伪文献”,从而剖析它、驾驭它,使它为我所用。俘虏兵 用好了,和正规军同样发挥战斗作用。好像对待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液、废渣三 废一样,经过综合治理,收回利用,即可变废为宝。一切物质都在元素周期表中 占有自己的位置。谁要说某种元素是有害元素、无用元素,那是无知 人们习惯所指的伪书、伪经,无非是说它不是所标榜的那种作品。如确 凿地指出它的历,摆在应当安放的位置上,它就是“真书”“真经”,一点也不 伪。《老子》说过:“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是 说,只要善于用人,根本没有无用的人;只要善于用物,根本没有无用的物。弃 人和弃物,不过是那些未被认识,未被发现,没有派上用场的人和物罢了。这 层道理,一经说破,不难理解 伪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在于它的伪,而在于它有充实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不可代替的。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最后找到归宿,在历史文献中占有 席之地,并从此摘去了伪书的帽子。 历史上有更多的不伪的书,号称学术著作,却没有学术性;号称科学著 作,却缺乏科学性。因缘时会,也曾行时过一阵子。时过境迁,便被人遗忘得干 干净净,因为这类“真作品”内容空洞,价值不高,不具备充当“伪书”的资格, 日后自然无人提起。这种自生自灭的不伪的作品是大量的,它曾大量产生,大批 消逝。主持这个淘汰选择的就是广大读者。靠了这个权威最大的裁判者,才使得 伪书得以正位,劣而真的作品得以自然消亡。天地间之大公无过于是者。 13、下列关于“‘伪书’并不全伪”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子》托名先秦列御寇作,实际产生于魏晋时期,是典籍中的赝品,但从 研究魏晋时代思潮这个意义上说,有不能替代的价值。 B.佛教、道教典籍中的“伪经”,如果能够査明它出现的时代,以论证某个时 代的思潮,从客观研究的角度看,是很有史料价值的
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伪书”并不全伪 任继愈 中华民族文化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物、典籍。有些文物、典籍的内容、 作者与产生它的时代不符,称为赝品。典籍中的赝品,学术界称为“伪书”。 伪书的出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有伪造假古董以谋利的;有的为了传播某种观点, 挟古人以自重的;宗教经典多假托得自龙宫、仙山洞府以骗取信徒的。如果揭示 出伪书出现的时代,伪书即成为可信的材料。《列子》一书托名列御寇作,经过 研究,此书非列御寇作,它出于魏晋时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一种流派的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子》一书用作研究魏晋时代思潮,有它不可取代的价值。 放在先秦是伪书,放在魏晋就不伪。 与世俗典籍并行的佛教、道教典籍中也有不少“伪经”。持正统观念的 信仰者,为了保持宗教的纯洁性,不能容忍“泾渭杂流,龙蛇并进”的现象存在。 如果抛开正统观点,从客观研究的立场着眼,查明伪经出现的时代、作者,用它 说明作伪的时代以论证某时代思潮,找出它流行的地区以了解其传播的范围,其 史料价值比号称“真经”的还矜贵。 有幸生为近代人,可以不受古人旧传统的局限,有可能从文化整体的高 度看待一切“伪书”“伪文献”,从而剖析它、驾驭它,使它为我所用。俘虏兵 用好了,和正规军同样发挥战斗作用。好像对待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液、废渣三 废一样,经过综合治理,收回利用,即可变废为宝。一切物质都在元素周期表中 占有自己的位置。谁要说某种元素是有害元素、无用元素,那是无知。 人们习惯所指的伪书、伪经,无非是说它不是所标榜的那种作品。如确 凿地指出它的历,摆在应当安放的位置上,它就是“真书”“真经”,一点也不 伪。《老子》说过:“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是 说,只要善于用人,根本没有无用的人;只要善于用物,根本没有无用的物。弃 人和弃物,不过是那些未被认识,未被发现,没有派上用场的人和物罢了。这一 层道理,一经说破,不难理解。 伪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在于它的伪,而在于它有充实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不可代替的。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最后找到归宿,在历史文献中占有 一席之地,并从此摘去了伪书的帽子。 历史上有更多的不伪的书,号称学术著作,却没有学术性;号称科学著 作,却缺乏科学性。因缘时会,也曾行时过一阵子。时过境迁,便被人遗忘得干 干净净,因为这类“真作品”内容空洞,价值不高,不具备充当“伪书”的资格, 日后自然无人提起。这种自生自灭的不伪的作品是大量的,它曾大量产生,大批 消逝。主持这个淘汰选择的就是广大读者。靠了这个权威最大的裁判者,才使得 伪书得以正位,劣而真的作品得以自然消亡。天地间之大公无过于是者。 13、下列关于“‘伪书’并不全伪”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子》托名先秦列御寇作,实际产生于魏晋时期,是典籍中的赝品,但从 研究魏晋时代思潮这个意义上说,有不能替代的价值。 B.佛教、道教典籍中的“伪经”,如果能够查明它出现的时代,以论证某个时 代的思潮,从客观研究的角度看,是很有史料价值的
C.作为近代人,如果从文化整体的髙度看待“伪书”“伪文献”,则能发现它 们的价值,使伪书得以正位,从而摘去“伪书”的帽子 D.学术界所称的“伪书”是指内容、作者与产生它的时代不符的典籍,如果能 确凿地指出其历,将其放在产生的时代中,它就不伪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于“伪经”,持正统观点的信仰者是不能容忍的。而作者不受古人旧传统 的局限,认为它比“真经”矜贵 B.劣而真的作品不能称作“伪书”,这些内容空洞、价值不高的作品大批消逝 了,主持这一淘汰的裁判是读者 C.伪书好像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液、废渣一样,虽然有害无用,但是经过综合 治理,收回利用,可以变废为宝 D.老子认为伪书本身有可以利用的价值,弃之不用,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 发现伪书的价值,不善于利用它。 15、作者认为“伪书的出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 著作《黄帝内经》是一本伪书,你认为它的出现属于“为了传播某种观点,挟古 人以自重”情况,反映了当时 著书立说风气。(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 斯 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 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 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 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 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 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 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 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 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 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 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 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
C.作为近代人,如果从文化整体的高度看待“伪书”“伪文献”,则能发现它 们的价值,使伪书得以正位,从而摘去“伪书”的帽子。 D.学术界所称的“伪书”是指内容、作者与产生它的时代不符的典籍,如果能 确凿地指出其历,将其放在产生的时代中,它就不伪。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对于“伪经”,持正统观点的信仰者是不能容忍的。而作者不受古人旧传统 的局限,认为它比“真经”矜贵。 B.劣而真的作品不能称作“伪书”,这些内容空洞、价值不高的作品大批消逝 了,主持这一淘汰的裁判是读者。 C.伪书好像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液、废渣一样,虽然有害无用,但是经过综合 治理,收回利用,可以变废为宝。 D.老子认为伪书本身有可以利用的价值,弃之不用,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 发现伪书的价值,不善于利用它。 15、作者认为“伪书的出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 著作《黄帝内经》是一本伪书,你认为它的出现属于“为了传播某种观点,挟古 人以自重”情况,反映了当时________著书立说风气。(4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 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 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 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 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 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 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 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 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 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 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 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 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 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