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现代科学类阅读汇编 一)2009年2月浙江六校联考 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动物的审美,往往仅及皮毛。对蜘蛛的厌恶和对鱼的喜欢,实际都无多少 道理一一我相信对形体构造的美学标准,人类自有先入为主的理念深埋于心 每个人都会自然过渡到不用童话或寓言的眼光去看待其他生物的时代。问题是即使已然长大, 而我们对身边生灵的认识却并未增加多少。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因此 可以毫无愧怍地自命为“灵长”而无须怀疑。 现在,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都知道了生物学是怎么一回事,但实际上很少人了解生物学已经 获得了怎样的进展,当代生物学家正在着力于哪些问题。尤其在中国,更多的人还只是在电 视上为镜头中的“动物世界”而孩子般的啧啧称奇,而并未更多地留心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 的关于生物和生命本质的一些问题。如果只是问穿山甲与乌龟是谁的味道更鲜美,也许能够 回答的人还比前者稍多。 说到这里,我才想起我们真正讨论的那个话题—一纳塔莉·安吉儿的这本《野兽之美》。这是 本关于生物学的普及读本。(这样界定实际是幼稚可笑的。)因为事实上作者讲述的是分子 生物学这个当代最前卫的科学话题。有趣的是,这样一个高深的主题完全隐蔽在作者最生动 最文学的叙述中。我们读到的只是各种生物的趣味生活,它们怎样像人类一样求爱、竞争、 打醋架和生儿育女,怎样自私小气或牺牲贡献。我们从前传说中恩爱贞节的一些飞禽,在实 际生活中可能反而是一个性开放主义者。我们一直偏执相信其贪婪凶残的走兽,却很可能是 一个勇于造福于后代的慈母良父。文学编织了太多谎言,只好由科学揭示真理。当然,如果 仅限于澄清一些动物的事实,这并不足以使本书获得如此多的赞叹。作者实际上是在介绍当 代最伟大的一些生物学发现和成果,这些发现和成果又是怎样在影响人类对自身生命进化的 思考。也就是说,本书早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它更多地还是在关注人类,在思考一些微 不足道的细胞是怎样决定了人及一切动物的爱恨悲欢和生老病死 诚如作者所言,“大自然讲述的每个故事都是令人心悸、美丽无比的。她是人类最有创意的魔 术师,袖子里总能抖出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东西来…”作者在娓娓述说中感到了创生之美, 感到了“生命在基因和形态学尺度上的延续”“地球上所有生灵之间皆有着非常重要的兄弟亲 情。”是的,我们——人,活在一个集体之中,这个集体彼此不能进入对方的思想,却不约而 冋地受制于相似的基因遗传,殊途同归地世代繁衍和走向死亡。在同一方蓝天下,鸟飞过、 鱼游过、虫爬过、兽跑过、人走过,踪迹遍地,交叉纵横,却没有任何一个物种真正解开了 自身行为和全部生命的密码。在这样的不朽竞赛中,人,开始显示出了他的高明,开始磨拭 不同的钥匙以图打开那扇永恒的门锁 这是一本完全有理由视作纯文学来拜读的作品,它讲述动物的奇异故事,也讲述人的故事 谈生物学、DNA,也谈哲学、人生。其叙述语言的优美精彩,文字透出的机智幽默,足以让太 多的文学从业者汗颜。最为重要的是,生物学这样一种严肃尖端的学科,在其笔下成为触处 生情的感伤回顾,使每一个读罢此书的人,都不能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一切—一我们存在的依 据,流动在血液中的固有定式。 8.下列对《野兽之美》这本书的解说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这不是一本围绕生命现象讲述的科普作品
- 1 - 2009 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现代科学类阅读汇编 (一)2009 年 2 月浙 江 六 校 联 考 语 文 试 卷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动物的审美,往往仅及皮毛。对蜘蛛的厌恶和对鱼的喜欢,实际都无多少 道理——我相信对形体构造的美学标准,人类自有先入为主的理念深埋于心。 每个人都会自然过渡到不用童话或寓言的眼光去看待其他生物的时代。问题是即使已然长大, 而我们对身边生灵的认识却并未增加多少。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自己就是地球的主人,因此 可以毫无愧怍地自命为“灵长”而无须怀疑。 现在,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都知道了生物学是怎么一回事,但实际上很少人了解生物学已经 获得了怎样的进展,当代生物学家正在着力于哪些问题。尤其在中国,更多的人还只是在电 视上为镜头中的“动物世界”而孩子般的啧啧称奇,而并未更多地留心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 的关于生物和生命本质的一些问题。如果只是问穿山甲与乌龟是谁的味道更鲜美,也许能够 回答的人还比前者稍多。 说到这里,我才想起我们真正讨论的那个话题——纳塔莉·安吉儿的这本《野兽之美》。这是 一本关于生物学的普及读本。(这样界定实际是幼稚可笑的。)因为事实上作者讲述的是分子 生物学这个当代最前卫的科学话题。有趣的是,这样一个高深的主题完全隐蔽在作者最生动 最文学的叙述中。我们读到的只是各种生物的趣味生活,它们怎样像人类一样求爱、竞争、 打醋架和生儿育女,怎样自私小气或牺牲贡献。我们从前传说中恩爱贞节的一些飞禽,在实 际生活中可能反而是一个性开放主义者。我们一直偏执相信其贪婪凶残的走兽,却很可能是 一个勇于造福于后代的慈母良父。文学编织了太多谎言,只好由科学揭示真理。当然,如果 仅限于澄清一些动物的事实,这并不足以使本书获得如此多的赞叹。作者实际上是在介绍当 代最伟大的一些生物学发现和成果,这些发现和成果又是怎样在影响人类对自身生命进化的 思考。也就是说,本书早已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它更多地还是在关注人类,在思考一些微 不足道的细胞是怎样决定了人及一切动物的爱恨悲欢和生老病死。 诚如作者所言,“大自然讲述的每个故事都是令人心悸、美丽无比的。她是人类最有创意的魔 术师,袖子里总能抖出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东西来……”作者在娓娓述说中感到了创生之美, 感到了“生命在基因和形态学尺度上的延续”“地球上所有生灵之间皆有着非常重要的兄弟亲 情。”是的,我们——人,活在一个集体之中,这个集体彼此不能进入对方的思想,却不约而 同地受制于相似的基因遗传,殊途同归地世代繁衍和走向死亡。在同一方蓝天下,鸟飞过、 鱼游过、虫爬过、兽跑过、人走过,踪迹遍地,交叉纵横,却没有任何一个物种真正解开了 自身行为和全部生命的密码。在这样的不朽竞赛中,人,开始显示出了他的高明,开始磨拭 不同的钥匙以图打开那扇永恒的门锁。 这是一本完全有理由视作纯文学来拜读的作品,它讲述动物的奇异故事,也讲述人的故事。 谈生物学、DNA,也谈哲学、人生。其叙述语言的优美精彩,文字透出的机智幽默,足以让太 多的文学从业者汗颜。最为重要的是,生物学这样一种严肃尖端的学科,在其笔下成为触处 生情的感伤回顾,使每一个读罢此书的人,都不能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一切——我们存在的依 据,流动在血液中的固有定式。 8.下列对《野兽之美》这本书的解说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这不是一本围绕生命现象讲述的科普作品
B.这是一本既寓含科学知识又不失文学情趣的书 C.这是一本可以帮助人类了解自然行为和解读生命密码的书 这是一本旨在用大自然美丽无比的故事来揭露文学谎言的书 9.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基因的延续和形态学尺度上的延续 B.生活在大自然集体中的人类,虽然彼此不能进入对方的思想但均受到基因的制约 C.地球上所有生灵之间都有着相似的兄弟亲情,人和动物是生而平等的 D.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均受制于DNA,均有着兴衰的悲欢和灭绝的宿命。 10.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细胞是人及一切动物的爱恨悲欢和生老病死的决定因素。 B.人之所以自命为灵长而毫无愧怍,可以对“动物世界”啧啧称奇,原因在于人们生物学知 识及对生命本质认识的肤浅。 C.《野兽之美》对当代最伟大的一些生物学发现和成果的介绍影响着人类对自身生命进化的 思考。 D.《野兽之美》对其他生灵的生活、性爱、繁殖乃至死亡的描述,将可能唤醒人类敬畏生命、 平等相处的意识 11.《野兽之美》曾获得了普利策奖。请根据文章说明获奖的原因。(3分) (二)2009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思想的市场,就像股票市场一样,总是过火。某种思想风行起来后,先是得到合理的发扬 接着就过了头,支持者拜倒在“非理性的繁荣”之下。然后就是破灭。 起源于1979年至1980年撒切尔——里根改革时期的保守主义思想,在盛行了近30年后, 目前正在衰落。看—看格林斯潘去年岀版的《动荡的年代》,你就知道思想环境的变化有多快。 格林斯潘在1987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美联储主席,他盛赞金融市场的魔力,斥责呼吁加强 监管的人愚蠢。格林斯潘曾被视为大师,地位无比尊贵,以至于麦凯恩去年提议由格林斯潘 领导—个税务改革委员会。但眼下格林斯潘的声誉正在下滑,而麦凯恩则摇身—变,充当起 监管的拥护者。 当思想牛市崩盘时,就会发生这种思想倒戈。当前的金融危机可溯源到里根一一撒切尔时代 的三种核心思想:提倡拥有住房、放宽金融监管和强烈信奉市场。近30年来,这三种思想都 发挥了出色的作用,增进了繁荣和自由。但这些思想走过头了,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 一场灾难
- 2 - B.这是一本既寓含科学知识又不失文学情趣的书。 C.这是一本可以帮助人类了解自然行为和解读生命密码的书。 D.这是一本旨在用大自然美丽无比的故事来揭露文学谎言的书。 9.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基因的延续和形态学尺度上的延续。 B.生活在大自然集体中的人类,虽然彼此不能进入对方的思想但均受到基因的制约。 C.地球上所有生灵之间都有着相似的兄弟亲情,人和动物是生而平等的。 D.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均受制于 DNA,均有着兴衰的悲欢和灭绝的宿命。 10.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细胞是人及一切动物的爱恨悲欢和生老病死的决定因素。 B. 人之所以自命为灵长而毫无愧怍,可以对“动物世界”啧啧称奇,原因在于人们生物学知 识及对生命本质认识的肤浅。 C. 《野兽之美》对当代最伟大的一些生物学发现和成果的介绍影响着人类对自身生命进化的 思考。 D. 《野兽之美》对其他生灵的生活、性爱、繁殖乃至死亡的描述,将可能唤醒人类敬畏生命、 平等相处的意识。 11.《野兽之美》曾获得了普利策奖。请根据文章说明获奖的原因。(3 分) (二)2009 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 一 11 题。(12 分) 思想的市场,就像股票市场一样,总是过火。某种思想风行起来后,先是得到合理的发扬, 接着就过了头,支持者拜倒在“非理性的繁荣”之下。然后就是破灭。 起源于 1979 年至 1980 年撒切尔——里根改革时期的保守主义思想,在盛行了近 30 年后, 目前正在衰落。看一看格林斯潘去年出版的《动荡的年代》,你就知道思想环境的变化有多快。 格林斯潘在 1987 年至 2006 年期间担任美联储主席,他盛赞金融市场的魔力,斥责呼吁加强 监管的人愚蠢。格林斯潘曾被视为大师,地位无比尊贵,以至于麦凯恩去年提议由格林斯潘 领导一个税务改革委员会。但眼下格林斯潘的声誉正在下滑,而麦凯恩则摇身一变,充当起 监管的拥护者。 当思想牛市崩盘时,就会发生这种思想倒戈。当前的金融危机可溯源到里根——撒切尔时代 的三种核心思想:提倡拥有住房、放宽金融监管和强烈信奉市场。近 30 年来,这三种思想都 发挥了出色的作用,增进了繁荣和自由。但这些思想走过头了,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 一场灾难
次级抵押货款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它助长了无力供房者的购房梦想。2005年4月, 格林斯潘称赞次级抵押贷款帮助更多人拥有了住房,称之为“市场反应的代表,推动了我们 国家整个历史上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作为里根——撒切尔改革的奇袭部队,投资银行家被 容许拿他们的银行在这个新市场上押宝,因为监管者和政治家坚定地认为,市场具有神秘的 自我调节机能。 其他具有里根—撒切尔时代特征的思想,包括私有化和促进民主等,同样经历了过火阶段 撒切尔夫人的支持者最初提岀私有化的想法时,被嘲笑为不切实际的梦想。但英国在航空公 司和电信公司私有化上的初步成功,形成了蔓延至全球的风潮。而英国铁路私有化的失败, 又产生了反冲作用。 同样,在保守主义时代开始时,海外战争在西方被视为过时的东西。但英国的福克兰群岛战 争和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改变了这种情形。上世纪90年代,一系列成功的军事干预行动(第 一次海湾战争、波斯尼亚、科索沃、塞拉利昂),使英美领导人对于动用武力变得更加随意, 过于随意。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汘引起的恐怖情绪,将意味着思想的钟摆未来将摆冋相反的方 向。 促进民主的思想经历了类似的盛衰周期。苏维埃帝国解体被视为右翼普遍主义(这种主义认为 所有人都渴望民主自由的市场制度)的终极证明。民主全球化的拥护者变得更加自信。在上世 纪80年代为欧洲的反苏异议分子提供道义支持的政策,到2003年已变异为用武力向中东输 出民主的政策。一种成功的思想再次从合理走到过头,并再次产生了反冲。 大胆的思想投资者现在应该保持警惕。不久之后,放松监管和促进民主之类的思想又将被看 好。 (《参考消息》2008年10月10日有删节) 8.对文中的“保守主义思想”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起源于1979年至1980年撒切尔——一里根改革时期。 B.核心思想是提倡拥有住房、放宽金融监管和强烈信奉市场
- 3 - 次级抵押贷款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核心问题,它助长了无力供房者的购房梦想。2005 年 4 月, 格林斯潘称赞次级抵押贷款帮助更多人拥有了住房,称之为“市场反应的代表,推动了我们 国家整个历史上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作为里根——撒切尔改革的奇袭部队,投资银行家被 容许拿他们的银行在这个新市场上押宝,因为监管者和政治家坚定地认为,市场具有神秘的 自我调节机能。 其他具有里根——撒切尔时代特征的思想,包括私有化和促进民主等,同样经历了过火阶段。 撒切尔夫人的支持者最初提出私有化的想法时,被嘲笑为不切实际的梦想。但英国在航空公 司和电信公司私有化上的初步成功,形成了蔓延至全球的风潮。而英国铁路私有化的失败, 又产生了反冲作用。 同样,在保守主义时代开始时,海外战争在西方被视为过时的东西。但英国的福克兰群岛战 争和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改变了这种情形。上世纪 90 年代,一系列成功的军事干预行动(第 一次海湾战争、波斯尼亚、科索沃、塞拉利昂),使英美领导人对于动用武力变得更加随意, 过于随意。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引起的恐怖情绪,将意味着思想的钟摆未来将摆向相反的方 向。 促进民主的思想经历了类似的盛衰周期。苏维埃帝国解体被视为右翼普遍主义(这种主义认为 所有人都渴望民主自由的市场制度)的终极证明。民主全球化的拥护者变得更加自信。在上世 纪 80 年代为欧洲的反苏异议分子提供道义支持的政策,到 2003 年已变异为用武力向中东输 出民主的政策。一种成功的思想再次从合理走到过头,并再次产生了反冲。 大胆的思想投资者现在应该保持警惕。不久之后,放松监管和促进民主之类的思想又将被看 好。 (《参考消息》2008 年 10 月 10 日有删节) 8.对文中的“保守主义思想”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起源于 1979 年至 1980 年撒切尔——里根改革时期。 B.核心思想是提倡拥有住房、放宽金融监管和强烈信奉市场
C.政策上对内实行私有化,对外通过动用武力实行民主输入。 D.推崇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反对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9.最能准确概括作者认为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A.次级抵押贷款政策对无力供房者的购房梦的强大刺激。 B.对私有化、放宽金融监管和市场自我调节的过分鼓吹。 ∂.对外肆意地扩张,随意地使用武力,实行民主促进的政策。 D.格林斯潘等人的误导及投资银行家在新市场上的错误押宝。 10.下列不属于“思想的钟摆将朝相反方向摆动”依据的一项是 A.曾推动过社会繁荣和自由的保守主义思想,在盛行了近30年后,目前正在衰落。 B.英国在航空公司和电信公司私有化上的初步成功,使倡导私有化成了蔓延至全球的风潮。 c.被英国的福克兰群岛战争和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激励着肆意扩张的海外战争,正受到来自入 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引起的恐怖情绪的困扰。 D.上世纪80年代为欧洲的反苏异议分子提供道义支持促进民主的政策,在2003年变异为用 武力向中东输出民主的政策后,再次产生了反冲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3分) (三)杭高2009年月考6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目。(12分) 城市一向都是人类智力生命的原动力。但是,对于城市如何作用于人的大脑,我们却知之甚 少 美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证明,人的城市生活会对思维产生影响 美国密歇根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马克·伯曼指出,在一条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行走几分钟之后,人的大脑在组织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方面的能力大大降低。 大自然则对大脑健康非常有益。一些研究甚至证明,那些能够透过病房窗户看到树木的住院 患者康复速度比那些看不到树木的患者快得多。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城市中,钢筋水泥的建筑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构成的城市风貌对人的身体和 思维健康都会产生影响,甚至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开始参与 到城市规划当中,希望减少城市对人的大脑的损伤。 在市中心种植树木,或者建造城市公园都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我们漫 步在城市当中,大脑总在高度关注着各种潜在威胁,它必须处理与交通和城市生活相关的纷 繁复杂的信息。这一过程看似平常,但却会使人筋疲力尽,因为它消耗的是大脑最为脆弱的 种能力,即集中精力 城市提供的信息五花八门,对大脑产生无序的刺激,我们必须不断调整,避免被一些无关紧 要的事物分解注意力,如闪亮的霓虹灯和支离破碎的与人交谈的片断。 相反,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就不需要大脑付出这些认知上的努力。大自然中也充满着各种吸引 我们注意力的东西,但是它们却不会引起负面的情绪反应,这与城市中的汽车或人群截然不 同。因此,大自然可以使人的思维彻底放松。 紧张的城市生活还会影响人的自我控制力。例如,我们必须抵御各种消费广告的吸引,这就 需要用到大脑前皮层,这是负责调整注意力的一个大脑区域。此外,城市生活还会导致情绪 失控。专家指出,住在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的人发生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低于那些只能看到 钢筋水泥建筑的人。交通堵塞和城市噪音也会增加人的攻击性。 也许我们无法轻易地回归乡村生活,但是一定要学会建设一个自然的城市。 (《参考消息》2009年2月)
- 4 - C.政策上对内实行私有化,对外通过动用武力实行民主输入。 D.推崇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反对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9.最能准确概括作者认为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A.次级抵押贷款政策对无力供房者的购房梦的强大刺激。 B.对私有化、放宽金融监管和市场自我调节的过分鼓吹。 C.对外肆意地扩张,随意地使用武力,实行民主促进的政策。 D.格林斯潘等人的误导及投资银行家在新市场上的错误押宝。 10.下列不属于“思想的钟摆将朝相反方向摆动”依据的一项是 A.曾推动过社会繁荣和自由的保守主义思想,在盛行了近 30 年后,目前正在衰落。 B.英国在航空公司和电信公司私有化上的初步成功,使倡导私有化成了蔓延至全球的风潮。 c.被英国的福克兰群岛战争和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激励着肆意扩张的海外战争,正受到来自入 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引起的恐怖情绪的困扰。 D.上世纪 80 年代为欧洲的反苏异议分子提供道义支持促进民主的政策,在 2003 年变异为用 武力向中东输出民主的政策后,再次产生了反冲。 1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3 分) (三)杭高 2009 年月考 6 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1 题目。(12 分) 城市一向都是人类智力生命的原动力。但是,对于城市如何作用于人的大脑,我们却知之甚 少。 美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证明,人的城市生活会对思维产生影响。 美国密歇根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马克·伯曼指出,在一条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行走几分钟之后,人的大脑在组织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方面的能力大大降低。 大自然则对大脑健康非常有益。一些研究甚至证明,那些能够透过病房窗户看到树木的住院 患者康复速度比那些看不到树木的患者快得多。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城市中,钢筋水泥的建筑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构成的城市风貌对人的身体和 思维健康都会产生影响,甚至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开始参与 到城市规划当中,希望减少城市对人的大脑的损伤。 在市中心种植树木,或者建造城市公园都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我们漫 步在城市当中,大脑总在高度关注着各种潜在威胁,它必须处理与交通和城市生活相关的纷 繁复杂的信息。这一过程看似平常,但却会使人筋疲力尽,因为它消耗的是大脑最为脆弱的 一种能力,即集中精力。 城市提供的信息五花八门,对大脑产生无序的刺激,我们必须不断调整,避免被一些无关紧 要的事物分解注意力,如闪亮的霓虹灯和支离破碎的与人交谈的片断。 相反,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就不需要大脑付出这些认知上的努力。大自然中也充满着各种吸引 我们注意力的东西,但是它们却不会引起负面的情绪反应,这与城市中的汽车或人群截然不 同。因此,大自然可以使人的思维彻底放松。 紧张的城市生活还会影响人的自我控制力。例如,我们必须抵御各种消费广告的吸引,这就 需要用到大脑前皮层,这是负责调整注意力的一个大脑区域。此外,城市生活还会导致情绪 失控。专家指出,住在能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的人发生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低于那些只能看到 钢筋水泥建筑的人。交通堵塞和城市噪音也会增加人的攻击性。 也许我们无法轻易地回归乡村生活,但是一定要学会建设一个自然的城市。 (《参考消息》2009 年 2 月)
8.文中说,“人的城市生活会对思维产生影响。”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这种影响?() A、容易分散注意力,甚至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B、大脑在处理各种信息方面的能力会有所降低。 C、透过病房窗户能看到树木的住院患者康复速度较快。 D、自我控制力会降低,甚至导致情绪失控。 9城市生活对人的大脑产生损伤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消耗了大脑需要集中精力的能力,使人筋疲力尽。 B、钢筋水泥的建筑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构成的城市风貌 C、交通堵塞和城市噪音 D、大脑前皮层是负责调整注意力的一个大脑区域。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市中心种植树木、建造城市公园、有效控制车流量就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生活给大脑健康 带来负面的影响力。 B、闪亮的霓虹灯、城市里的各种信息,会对大脑产生无序的刺激,从而分散注意力,时间长 了,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 C、如果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能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一定作用,就有可能减少城市对人的大脑 的损伤。 D、住在钢筋水泥建筑里的人容易发生家庭暴力,反之,发生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就不大 11.请简要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超过40字)(3分) (四)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卷2009.0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人有两个“大脑” 王江 ①在生命体的活动中,除大脑外,脊髓的作用也极其重要。如果把大脑比喻成生命指挥中心, 那么脊髓便是大脑与四肢唯一的信息交换通道。但是,通常并不能把脊髓称作人的第二大脑。 那么,人体内真有第二个大脑吗?对这一听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问题,科学家得出的结论 却出乎许多人意料—答案是肯定的。 ②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格尔松教授经硏究确定,在人体胃肠道组织的褶皱中有一个“组织机 构”,即神经细胞综合体。在专门的物质——神经传感器的帮助下,该综合体能独立于大脑工 作并进行信号交换,它甚至能像大脑一样参加学习等智力活动。迈克格尔松教授由此创立了 神经胃肠病学学科。 ③同大脑一样,为第二大脑提供营养的是神经胶质细胞。第二大脑还拥有属于自己的负
- 5 - 8.文中说,“人的城市生活会对思维产生影响。”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这种影响?( ) A、容易分散注意力,甚至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B、大脑在处理各种信息方面的能力会有所降低。 C、透过病房窗户能看到树木的住院患者康复速度较快。 D、自我控制力会降低,甚至导致情绪失控。 9.城市生活对人的大脑产生损伤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消耗了大脑需要集中精力的能力,使人筋疲力尽。 B、钢筋水泥的建筑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构成的城市风貌。 C、交通堵塞和城市噪音。 D、大脑前皮层是负责调整注意力的一个大脑区域。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市中心种植树木、建造城市公园、有效控制车流量就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生活给大脑健康 带来负面的影响力。 B、闪亮的霓虹灯、城市里的各种信息,会对大脑产生无序的刺激,从而分散注意力,时间长 了,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 C、如果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能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一定作用,就有可能减少城市对人的大脑 的损伤。 D、住在钢筋水泥建筑里的人容易发生家庭暴力,反之,发生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就不大。 11.请简要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超过 40 字)(3 分) (四)浙江省杭州二中 2009 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卷 2009.03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人有两个“大脑” 王江 ①在生命体的活动中,除大脑外,脊髓的作用也极其重要。如果把大脑比喻成生命指挥中心, 那么脊髓便是大脑与四肢唯一的信息交换通道。但是,通常并不能把脊髓称作人的第二大脑。 那么,人体内真有第二个大脑吗?对这一听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问题,科学家得出的结论 却出乎许多人意料——答案是肯定的。 ②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格尔松教授经研究确定,在人体胃肠道组织的褶皱中有一个“组织机 构”,即神经细胞综合体。在专门的物质——神经传感器的帮助下,该综合体能独立于大脑工 作并进行信号交换,它甚至能像大脑一样参加学习等智力活动。迈克·格尔松教授由此创立了 神经胃肠病学学科。 ③同大脑一样,为第二大脑提供营养的是神经胶质细胞。第二大脑还拥有属于自己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