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2015.4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蓦(m)然吐(tu)槽眩(xudn)晕屡见不鲜(xian) B.绯(fei)闻号召(zhao)唆(suo)使噤(jn)若寒蝉 C.布衾(qin)荸(bi)荠跻(j)身前倨(j)后恭 D.蹩(bie)脚发酵(jiao)泥淖(zhao)心广体胖(pa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央视播出专题节目,揭露过多的垃圾文件是导致智能手机运行速度变慢的原 凶,并采访猎豹清理大师的工程师,请他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 B.女子就像散文,她一定是安详和美丽的;即使没有雍容华丽的外表,眉宇间 流淌的气质一定会淡雅、简约,给人一种非常愉悦的视觉享受。 C.传统产业是否日薄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国人蜂涌去日本买 马桶盖一事说明,世上本没有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 D.腾讯产品占领市场份额的秘密在于通过帐号的捆绑,把数据输送到后台进行 统计分析,第一时间就知道你喜欢听怎样的歌、玩怎样的游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观影抒言,各谈体会,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文艺交流,如今却裹挟了太多的不 满、辱骂和对抗,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在开放的网络世界似乎难觅形迹。 B.当你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所有的凄苦都集中在一人身上时,你可否知 道,真正带给你巨大痛苦的,常常不是发生的事情,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C.除了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巴黎木十字合唱团外,圣菲利浦男孩合唱团是当今 全球最受瞩目的新起之秀,目前正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与魅力席卷欧美日本。 D.这份调查报告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 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谣言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会使整个群体处于一种恐慌状 态,对公众造成的创伤,乃至引起社会动荡,也不是不可能的。 B.实践表明,一个人即使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对自己心灵的养护, 缺乏对自我的驾驭,那么不知在什么时候他也会跌跟头。 C.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民享受其带来的便捷和自由,但并不需要知道对方究 竟是谁,这也反过来降低了造谣者造谣的门槛与成本。 D.我们遵守的第一个诺言,就是对朋友的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和支 持,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 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给“央视”“商家”“网友”中任意二者各拟写一条 建议,每条不超过40字。(4分) 边看春晚边抢红包,已经成为很多网友的“年夜饭”,一家子团坐在一起各自埋 头抢红包成了大年夜的统一姿势。据新浪微博负责人介绍,今年联合支付宝和央 视春晚官微,在春晚的整点时段分5次发出3亿红包。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 亿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全球共有185个国家的用户做了110亿次“摇一摇 抢红包动作,共摇出5亿元人民币红包。上亿人“抢红包”的火爆局面,让春晚 遭遇了“看春晚看得手累”的尴尬,也向人们预示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 对象一()
浙江温州市 2015 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2015.4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蓦(mò)然 吐(tù)槽 眩(xuàn)晕 屡见不鲜(xiān) B.绯(fēi)闻 号召(zhà o) 唆(suō)使 噤(jīn)若寒蝉 C.布衾(qīn) 荸(bí)荠 跻(jī)身 前倨(jù)后恭 D.蹩(bié)脚 发酵(jiào) 泥淖(zhào) 心广体胖(pá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央视播出专题节目,揭露过多的垃圾文件是导致智能手机运行速度变慢的原 凶,并采访猎豹清理大师的工程师,请他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 B.女子就像散文,她一定是安详和美丽的;即使没有雍容华丽的外表,眉宇间 流淌的气质一定会淡雅、简约,给人一种非常愉悦的视觉享受。 C.传统产业是否日薄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国人蜂涌去日本买 马桶盖一事说明,世上本没有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 D.腾讯产品占领市场份额的秘密在于通过帐号的捆绑,把数据输送到后台进行 统计分析,第一时间就知道你喜欢听怎样的歌、玩怎样的游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观影抒言,各谈体会,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文艺交流,如今却裹挟了太多的不 满、辱骂和对抗,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在开放的网络世界似乎难觅形迹。 B.当你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所有的凄苦都集中在一人身上时,你可否知 道,真正带给你巨大痛苦的,常常不是发生的事情,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C.除了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巴黎木十字合唱团外,圣菲利浦男孩合唱团是当今 全球最受瞩目的新起之秀,目前正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与魅力席卷欧美日本。 D.这份调查报告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 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谣言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会使整个群体处于一种恐慌状 态,对公众造成的创伤,乃至引起社会动荡,也不是不可能的。 B.实践表明,一个人即使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对自己心灵的养护, 缺乏对自我的驾驭,那么不知在什么时候他也会跌跟头。 C.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民享受其带来的便捷和自由,但并不需要知道对方究 竟是谁,这也反过来降低了造谣者造谣的门槛与成本。 D.我们遵守的第一个诺言,就是对朋友的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和支 持,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 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给“央视”“商家”“网友”中任意二者各拟写一条 建议,每条不超过 40 字。(4 分) 边看春晚边抢红包,已经成为很多网友的“年夜饭”,一家子团坐在一起各自埋 头抢红包成了大年夜的统一姿势。据新浪微博负责人介绍,今年联合支付宝和央 视春晚官微,在春晚的整点时段分 5 次发出 3 亿红包。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 10.1 亿次,是去年除夕的 200 倍,全球共有 185 个国家的用户做了 110 亿次“摇一摇” 抢红包动作,共摇出 5 亿元人民币红包。上亿人“抢红包”的火爆局面,让春晚 遭遇了“看春晚看得手累”的尴尬,也向人们预示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 对象一( )
对象二() 6.请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表述划线句的意思。(4分) 你心里有了许多话,你要描写一件事,这件事老在你的心里打转,它一切都准备 好了,单等你拿语言把它送出来。那你就把它送出来吧,不要怕你的文字不 “美”,言语不“文”。用花轿送出姑娘固然好看,初学写作好比穷人,把你的 姑娘用牛车拉出去吧。只要文章的内容好,语言笨一些没关系一一但记住这是说 初写,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就好了;我永远运用牛车往外送姑娘了。这样下去,会 弄成车上已经不是姑娘而是粪草了。(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7.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播出后,引起各方强烈反响,一时间,各大微信 公众号纷纷推送相关文章。搜狗搜索对一周热门微信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各类 文章内容占比如下图所示 2% 4% A.概要评论 4% B.雾霾原因 c.雾霾防治 41% 数据解读 E.环境保护 5%E F.纪录片逻辑 G.营销推广 7% H.环保法规 B 1.八卦内幕 11% J.其他 14% 请根据上图就该纪录片所产生的影响写两点结论。(4分) 结论 结论二: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史与志是两种不同的文本,从性质上说,史厚古薄今,志厚今薄古,两者在书写 过程中所采用的视角有所不同:史注重时序排列中的人物事件,注重兴衰成败及 其价值意义;志则注重广泛的当下社会形态,意在记录文化模式和现象,采用第 手资料,不涉及是非价值评断。在研究领域,历史的定义被限定在距离当下 30年到50年以上,写史所遵循的规则应当是“后人评说”,而非“今日评断” 当代不能成史,几乎是学术纪律严明的当代史学和美术史学共同遵循的规则,对 书写当代史的这种普遍戒心来源于近代科学史学中的这类逻辑:“当代”不仅因 为离我们的价值世界太近而缺乏历史判断所必需的距离感,而且由于对它的史料 运用缺少时间的甄别和筛选而显得过于随机和主观。 中国史家历来所主张的“隔代修史,当代修志”对当代美术史和美术志的撰写有 着极大的启示意义。正在进行的当代美术是一个有着诸多变化的动态潮流,它延
对象二( ) 6.请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表述划线句的意思。(4 分) 你心里有了许多话,你要描写一件事,这件事老在你的心里打转,它一切都准备 好了,单等你拿语言把它送出来。那你就把它送出来吧,不要怕你的文字不 “美”,言语不“文”。用花轿送出姑娘固然好看,初学写作好比穷人,把你的 姑娘用牛车拉出去吧。只要文章的内容好,语言笨一些没关系——但记住这是说 初写,你千万不要认为这就好了:我永远运用牛车往外送姑娘了。这样下去,会 弄成车上已经不是姑娘而是粪草了。(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7.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播出后,引起各方强烈反响,一时间,各大微信 公众号纷纷推送相关文章。搜狗搜索对一周热门微信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各类 文章内容占比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上图就该纪录片所产生的影响写两点结论。(4 分) 结论一: 结论二: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史与志是两种不同的文本,从性质上说,史厚古薄今,志厚今薄古,两者在书写 过程中所采用的视角有所不同:史注重时序排列中的人物事件,注重兴衰成败及 其价值意义;志则注重广泛的当下社会形态,意在记录文化模式和现象,采用第 一手资料,不涉及是非价值评断。在研究领域,历史的定义被限定在距离当下 30 年到 50 年以上,写史所遵循的规则应当是“后人评说”,而非“今日评断”。 当代不能成史,几乎是学术纪律严明的当代史学和美术史学共同遵循的规则,对 书写当代史的这种普遍戒心来源于近代科学史学中的这类逻辑:“当代”不仅因 为离我们的价值世界太近而缺乏历史判断所必需的距离感,而且由于对它的史料 运用缺少时间的甄别和筛选而显得过于随机和主观。 中国史家历来所主张的“隔代修史,当代修志”对当代美术史和美术志的撰写有 着极大的启示意义。正在进行的当代美术是一个有着诸多变化的动态潮流,它延
续而又易变的脉络,要求身处同时代的书写者记录现状,而非急于做出价值判断。 故而,当代人对事实的记录,应当是“志”的书写方式。当代可做美术志,此美 术志会辅助后人书写未来的美术史。美术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图像志,但又不 应当拘泥于美术作品“表面”的机械记载,尤其在当代美术中,“表面”概念与 传统绘画大不相同,已经延伸到三维空间之中,单纯的符号美学式图像志已不能 满足对当代美术的描述。美术志在图像志的视觉记录基础上,还应当加入对美术 家创作动机、理念价值的描述,而笔者认为这种动机与理念陈述最好能够由美术 家和美术史家共同完成,尽可能实现价值中立,为后人提供多个维度的参考 从本质上讲,美术志强调了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强调了尽可能即时保存“第 历史”,把“第二历史”(美术史)的书写交给未来,把评判的公信力交给时间 8.下列对文中“美术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美术志编写遵循的规则应当是“今日评断”,而非“后人评说”。 B.美术志的内容包括图像和对美术家创作动机、理念价值的描述 C.美术志是当代人对美术事实的客观记录,不涉及任何是非价值。 D.美术志即第一历史,看重“即时”,强调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修美术志对编撰美术史很重要,若没有对当代的美术做广泛的记录,美术史 是不能编成的 B.因为历史学家没有时间甄别和筛选史料,所以在编撰历史的过程中往往显得 过于随机主观。 C.在“隔代修史,当代修志”和“正在进行的当代美术”中,两个“当代”所 指完全相同。 D.因为修美术志涉及到对当代美术的描述,所以美术志最好由美术家和美术史 家共同来完成。 10.联系全文,概括在当代只能修美术志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箫声 阿成 德莫利是一个颇有特点的镇子。几年前我去过那里。正是晚秋时节,将车开上轮 渡船过江的时候,那种江风的湛凉,只要想起来,依然水气弥重地冷在身上 镇子并不大,被乡间的公路分成两爿,大大小小的木房子和石头房子,顺着公路 的坡,次第地排下去,然后进入那片白桦林。德莫利镇的背后,是那条河道很宽 的松花江。江面上,或早或晚,云里雾里,常有远程的驳船通过。江的对岸似乎 是竖立起来的山壁。驳船从那儿通过时,总要拉响汽笛。汽笛声从山壁上空洞地 回荡起来,确有一种失魂的感受。 德莫利镇是张广才岭的一部分。深秋时节,山上的树叶经冷霜一煞,变成了多种 颜色,红红黄黄,深深浅浅地一配,很绚丽,让人有万分的慨叹。 先前,齐先生在镇政府工作。我去的时候,便是他陪我。我看出来他很喜欢喝酒。 好在他并不请我喝,只是说,你吃菜,你吃菜。然后独自大口地喝酒。齐先生的 脸色很苍白。常下意识地用手揩嘴角。总觉得他身上有很多事。但一时又说不清 齐先生很腼腆,不善谈。看出这一层之后,我同他讲话便很注意分寸,态度也很 客气。吃过晚饭之后,他固执地留在招待所陪我一会儿。无话可说时,两个人便 呆呆地看电视,间或凝神地听从江面上传来的汽笛声。我觉得有些尴尬,便买酒
续而又易变的脉络,要求身处同时代的书写者记录现状,而非急于做出价值判断。 故而,当代人对事实的记录,应当是“志”的书写方式。当代可做美术志,此美 术志会辅助后人书写未来的美术史。美术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图像志,但又不 应当拘泥于美术作品“表面”的机械记载,尤其在当代美术中,“表面”概念与 传统绘画大不相同,已经延伸到三维空间之中,单纯的符号美学式图像志已不能 满足对当代美术的描述。美术志在图像志的视觉记录基础上,还应当加入对美术 家创作动机、理念价值的描述,而笔者认为这种动机与理念陈述最好能够由美术 家和美术史家共同完成,尽可能实现价值中立,为后人提供多个维度的参考。 从本质上讲,美术志强调了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强调了尽可能即时保存“第一 历史”,把“第二历史”(美术史)的书写交给未来,把评判的公信力交给时间。 8.下列对文中“美术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美术志编写遵循的规则应当是“今日评断”,而非“后人评说”。 B.美术志的内容包括图像和对美术家创作动机、理念价值的描述。 C.美术志是当代人对美术事实的客观记录,不涉及任何是非价值。 D.美术志即第一历史,看重“即时”,强调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修美术志对编撰美术史很重要,若没有对当代的美术做广泛的记录,美术史 是不能编成的。 B.因为历史学家没有时间甄别和筛选史料,所以在编撰历史的过程中往往显得 过于随机主观。 C.在“隔代修史,当代修志”和 “正在进行的当代美术”中,两个“当代”所 指完全相同。 D.因为修美术志涉及到对当代美术的描述,所以美术志最好由美术家和美术史 家共同来完成。 10.联系全文,概括在当代只能修美术志的原因。(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箫 声 阿 成 德莫利是一个颇有特点的镇子。几年前我去过那里。正是晚秋时节,将车开上轮 渡船过江的时候,那种江风的湛凉,只要想起来,依然水气弥重地冷在身上。 镇子并不大,被乡间的公路分成两爿,大大小小的木房子和石头房子,顺着公路 的坡,次第地排下去,然后进入那片白桦林。德莫利镇的背后,是那条河道很宽 的松花江。江面上,或早或晚,云里雾里,常有远程的驳船通过。江的对岸似乎 是竖立起来的山壁。驳船从那儿通过时,总要拉响汽笛。汽笛声从山壁上空洞地 回荡起来,确有一种失魂的感受。 德莫利镇是张广才岭的一部分。深秋时节,山上的树叶经冷霜一煞,变成了多种 颜色,红红黄黄,深深浅浅地一配,很绚丽,让人有万分的慨叹。 先前,齐先生在镇政府工作。我去的时候,便是他陪我。我看出来他很喜欢喝酒。 好在他并不请我喝,只是说,你吃菜,你吃菜。然后独自大口地喝酒。齐先生的 脸色很苍白。常下意识地用手揩嘴角。总觉得他身上有很多事。但一时又说不清。 齐先生很腼腆,不善谈。看出这一层之后,我同他讲话便很注意分寸,态度也很 客气。吃过晚饭之后,他固执地留在招待所陪我一会儿。无话可说时,两个人便 呆呆地看电视,间或凝神地听从江面上传来的汽笛声。我觉得有些尴尬,便买酒
款待他。我吸烟,喝热茶,他一个人一杯连一杯地喝酒,他一边喝酒,一边不时 地看着我脸上的反应。我就给他讲我的过去,笑呵呵地讲那些被人欺负的事 酒喝光,他就准备告辞。院子里的月光很好,兼有几片红叶的点缀,别有一种神 奇。他有点犹豫,转过身来对我说,我,我会吹箫,要不我去,去取来,给你吹 曲?我抓了抓他的胳膊,说,明天吧,早点回去休息吧。还要过一个山呢,你 家不是在山那头么?霜重道滑,路上小心。 回来,我就歇下了。的确是累了。后来,我在梦里梦见齐先生在廊下吹箫。齐先 生吹的是《春江花月夜》,很柔,很动情,把我的泪水都吹下来了。 翌日起来,来到院子里。院子里是厚厚的一层红红黄黄的落叶。踩在落叶上面, 看远处的张广才岭,感觉那一层淡雾似有魂灵一般在那儿漂着。招待所的那个女 服务员挑水进了院子,见了我的面儿就说,昨黑,老齐过来给你吹箫,你听见了 吗? 我说,不知道啊… 你没听见? 听见了,以为是做梦呢。 女服务员说,他坐在院子里吹了一曲,然后,就挟着箫走了。 噢,那我可真有点失礼了 她说,一个酒鬼,没什么可失礼的。真的。 我很快知道,齐先生的妻子经过几次的反反复复,还是同齐先生离婚了。齐先生 将妻子临行前骂他那些刻薄的话,都偷偷地用录音机录了下来。一个人在家没事 儿的时候,常放着听,边听边流泪。我还听说,齐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后来,手 抖得厉害,写不成了。可惜。我以为第二天齐先生会过来,陪我一块吃德莫利鱼 这是头一天约好的。结果换了一个年岁较大的人过来陪我,说齐先生另有公务 我没说什么。 去年听德莫利来省城办事的人说,齐先生自杀了。那人说,喝酒这事儿,他就是 控制不住自己,于是他就把自己杀了……那人又说,齐先生箫吹得好,他一死, 夜里没人吹箫了,德莫利好像也死了一样。说着,那人掼下茶杯,说,夜里失眠, 听听他的箫声,能像个真正的人似的想好多事哪一一那样的日子有滋味呀。 齐先生终年46岁 (本文有删改) 11.概括齐先生自杀的性格原因。(3分)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3.开头三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我”在梦里梦见齐先生在吹箫这一细节?(4分) 15.作者借“箫声”写出齐先生的“魂”。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齐先生之“魂” 的内涵。(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赠丁掾序 [清]侯方域 丁掾治其室成,其僚若友相与贺焉,而请于侯子为之文。曰: 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若丁掾°者,可谓能佐其上矣。先是, 太守徐公来莅是郡,洁清而威严,犂然不可欺,于是畏犯法者,皆缩不敢前。 徐公明而善知人,独谓丁掾循循者可用也。终徐公之治,掾自守廉,而事上官谨
款待他。我吸烟,喝热茶,他一个人一杯连一杯地喝酒,他一边喝酒,一边不时 地看着我脸上的反应。我就给他讲我的过去,笑呵呵地讲那些被人欺负的事。 酒喝光,他就准备告辞。院子里的月光很好,兼有几片红叶的点缀,别有一种神 奇。他有点犹豫,转过身来对我说,我,我会吹箫,要不我去,去取来,给你吹 一曲?我抓了抓他的胳膊,说,明天吧,早点回去休息吧。还要过一个山呢,你 家不是在山那头么?霜重道滑,路上小心。 回来,我就歇下了。的确是累了。后来,我在梦里梦见齐先生在廊下吹箫。齐先 生吹的是《春江花月夜》,很柔,很动情,把我的泪水都吹下来了。 翌日起来,来到院子里。院子里是厚厚的一层红红黄黄的落叶。踩在落叶上面, 看远处的张广才岭,感觉那一层淡雾似有魂灵一般在那儿漂着。招待所的那个女 服务员挑水进了院子,见了我的面儿就说,昨黑,老齐过来给你吹箫,你听见了 吗? 我说,不知道啊…… 你没听见? 听见了,以为是做梦呢。 女服务员说,他坐在院子里吹了一曲,然后,就挟着箫走了。 噢,那我可真有点失礼了。 她说,一个酒鬼,没什么可失礼的。真的。 我很快知道,齐先生的妻子经过几次的反反复复,还是同齐先生离婚了。齐先生 将妻子临行前骂他那些刻薄的话,都偷偷地用录音机录了下来。一个人在家没事 儿的时候,常放着听,边听边流泪。我还听说,齐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后来,手 抖得厉害,写不成了。可惜。我以为第二天齐先生会过来,陪我一块吃德莫利鱼, 这是头一天约好的。结果换了一个年岁较大的人过来陪我,说齐先生另有公务。 我没说什么。 去年听德莫利来省城办事的人说,齐先生自杀了。那人说,喝酒这事儿,他就是 控制不住自己,于是他就把自己杀了……那人又说,齐先生箫吹得好,他一死, 夜里没人吹箫了,德莫利好像也死了一样。说着,那人掼下茶杯,说,夜里失眠, 听听他的箫声,能像个真正的人似的想好多事哪——那样的日子有滋味呀。 齐先生终年 46 岁。 (本文有删改) 11.概括齐先生自杀的性格原因。(3 分)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13.开头三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4.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我”在梦里梦见齐先生在吹箫这一细节?(4 分) 15.作者借“箫声”写出齐先生的“魂”。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齐先生之“魂” 的内涵。(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赠丁掾序 [清]侯方域 丁掾治其室成,其僚若友相与贺焉,而请于侯子为之文。曰: 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若丁掾①者,可谓能佐其上矣。先是, 太守徐公来莅是郡,洁清而威严,犂然②不可欺,于是畏犯法者,皆缩不敢前。 徐公明而善知人,独谓丁掾循循者可用也。终徐公之治,掾自守廉,而事上官谨
徐公去,其所以事其后之太守者亦然。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迄无赫赫名,当世 以此贤之。呜呼!掾者,郡邑所推择以佐其上者也,使尽若此,吏治其有不古哉!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 其流连上,吏不散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 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 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 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竭其力于文学,而又束之以律令,其于一切 之章程,皆口能熟之,而手能习之,上呼则胥趋,上画则胥诺而已。行之百年, 而其势积轻°,而杂于是,其中虽有杰异可自见者,亦遂不自爱惜,而消磨无余。 故其政之得失不在吏。 然则由今之俗而欲如昔者,用所不择之吏,未有不败者矣。何也?得非其独得, 而失非其独失也,且天下殆未睹廉谨之效也。由今思之,果自守廉,则于人无多 求;果其事上官者谨,则不依倚于非其道。无多求,则其俗安;不依倚于非其道, 则其政肃。政肃而俗安,虽天下盛治,可想见也。故效于其职,无大小也,惟效 其职则理。苟身实任其职,而以为小者不足为,则进而一邑之令,进而一郡之守 更进而天子之相,位愈尊则愈易旷,名愈高则愈易诿,又岂有绩用之可见耶? 掾,敬勖矣!苟能守其廉谨而勿失,则所成就殆未可量也,区区以其居室长子孙 已哉?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 【注】①丁掾(yuan):其人不详。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 员的通称。②犂(l1)然:明察,明辨貌。③骰(吣i)法:枉法。④积轻:积久 (或时间长了)而被轻视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掾治其室成治:修建 B.当世以此贤之贤:尊重 C.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不肖:没有才能 D.故效于其职,无大小也效:尽力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而君幸于赵王 B.吏治其有不古哉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C.最少者亦且十余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政肃而俗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作者写丁掾的笔墨不多,但通过描写徐太守的清正威严、明察秋毫,从 侧面烘托出丁掾廉洁正直、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B.朝廷、官员、吏胥之间互为关系,相互影响,而朝廷是弊端产生的根源,因 此治理要取得成功必须自上而下地革除官场弊端 C.与现在平庸的吏胥不同,过去的吏胥经过长时间的官场历练,重视文章修养, 用法律政令来自我约束,熟悉为官做事的章程。 D.作者通过盛赞一位吏胥,而生发出一番吏治得失成败的道理,无论官职大小, 都要廉洁奉公,恪尽职守,表达了作者革新吏治的愿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 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
徐公去,其所以事其后之太守者亦然。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迄无赫赫名,当世 以此贤之。呜呼!掾者,郡邑所推择以佐其上者也,使尽若此,吏治其有不古哉!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 其流连上,吏不骫法③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 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 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 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竭其力于文学,而又束之以律令,其于一切 之章程,皆口能熟之,而手能习之,上呼则胥趋,上画则胥诺而已。行之百年, 而其势积轻④,而杂于是,其中虽有杰异可自见者,亦遂不自爱惜,而消磨无余。 故其政之得失不在吏。 然则由今之俗而欲如昔者,用所不择之吏,未有不败者矣。何也?得非其独得, 而失非其独失也,且天下殆未睹廉谨之效也。由今思之,果自守廉,则于人无多 求;果其事上官者谨,则不依倚于非其道。无多求,则其俗安;不依倚于非其道, 则其政肃。政肃而俗安,虽天下盛治,可想见也。故效于其职,无大小也,惟效 其职则理。苟身实任其职,而以为小者不足为,则进而一邑之令,进而一郡之守, 更进而天子之相,位愈尊则愈易旷,名愈高则愈易诿,又岂有绩用之可见耶? 掾,敬勖矣!苟能守其廉谨而勿失,则所成就殆未可量也,区区以其居室长子孙 已哉?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 【注】①丁掾(yuàn):其人不详。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 员的通称。②犂(lí)然:明察,明辨貌。③骫(wěi)法:枉法。④积轻:积久 (或时间长了)而被轻视。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掾治其室成 治:修建 B.当世以此贤之 贤:尊重 C.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 不肖:没有才能 D.故效于其职,无大小也 效:尽力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 而君幸于赵王 B.吏治其有不古哉 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C.最少者亦且十余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政肃而俗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作者写丁掾的笔墨不多,但通过描写徐太守的清正威严、明察秋毫,从 侧面烘托出丁掾廉洁正直、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B.朝廷、官员、吏胥之间互为关系,相互影响,而朝廷是弊端产生的根源,因 此治理要取得成功必须自上而下地革除官场弊端。 C.与现在平庸的吏胥不同,过去的吏胥经过长时间的官场历练,重视文章修养, 用法律政令来自我约束,熟悉为官做事的章程。 D.作者通过盛赞一位吏胥,而生发出一番吏治得失成败的道理,无论官职大小, 都要廉洁奉公,恪尽职守,表达了作者革新吏治的愿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 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