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大题3小题,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琴弦(xuin)抠门(kσu)棱柱体(leng)喁喁私语(yu) B、泯灭(min)脑髓(sui)文绉绉(zhou)怙恶不悛(quan) C、滂沱(pang)编纂(zudn)冠心病(guan)同仇敌忾(kdi) D、伉俪(kang)棒槌(chui)擂台(lei) 矢志不渝(y)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该剧讲述的是一个老母亲和由她拉扯大的3个女儿之间的故事,其 中 的是深深的母女亲情。 ②张学友济南演唱会曲目在大众网上评选的消息公布以后,歌迷们纷纷打来电 话 情况并提出建议。 ③所谓意想不到的问题,就是那些平时忽略了的隐患、征兆等引发产生的感到 很 的问题 A、贯穿访问偶尔 B、贯串询问偶然 C、贯串询问偶尔 D、贯穿访问偶然 3、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她已经陶醉在欢乐之中,什么也不想,只是兴奋地、发狂地跳舞。 她 ①陶醉于成功的自豪中②陶醉于妇人们所认为最甜美最美满的胜利中③陶醉于 这些人对自己的殷勤献媚、阿谀奉承、垂涎欲滴④陶醉于艳压群芳的美丽之中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④①③② 、本大题8小题,共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4-7题。(13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 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 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 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 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 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 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 合而响应,嬴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 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梫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 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 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 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
广东省揭阳市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3 小题,9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琴弦(xuān) 抠门(kōu) 棱柱体(léng)喁喁私语(yú) B、泯灭(mǐn) 脑髓(suí) 文绉绉(zhōu) 怙恶不悛(quān) C、滂沱(pāng) 编纂(zuǎn) 冠心病(guān) 同仇敌忾(kài) D、伉俪(kàng)棒槌(chuí)擂台(lèi) 矢志不渝(yù)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该剧讲述的是一个老母亲和由她拉扯大的 3 个女儿之间的故事,其 中 的是深深的母女亲情。 ②张学友济南演唱会曲目在大众网上评选的消息公布以后,歌迷们纷纷打来电 话 情况并提出建议。 ③所谓意想不到的问题,就是那些平时忽略了的隐患、征兆等引发产生的感到 很 的问题。 A、贯穿 访问 偶尔 B、贯串 询问 偶然 C、贯串 询问 偶尔 D、贯穿 访问 偶然 3、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她已经陶醉在欢乐之中,什么也不想,只是兴奋地、发狂地跳舞。 她 。 ①陶醉于成功的自豪中②陶醉于妇人们所认为最甜美最美满的胜利中③陶醉于 这些人对自己的殷勤献媚、阿谀奉承、垂涎欲滴④陶醉于艳压群芳的美丽之中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 ④①③② 二、本大题 8 小题,共 39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 4—7 题。(13 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 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 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 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 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 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 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 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 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 众,非亢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 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 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
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 施,攻守之势异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始皇既 没(死) B、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锋利) 才能不及中 人(普通人)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认为) 自以为关中之固(认为) D、收天下之兵(兵器) 崤函 之固,自若也(险要的地势)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因”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各句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明秦 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 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最后一自然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 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 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 义 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9题。(11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选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父母唯其疾之忧。(2分) 译 文 (2)曾是以为孝乎?(2分)
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 施,攻守之势异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始皇既 没(死) B、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锋利) 才能不及中 人(普通人)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认为) 自以为关中之固(认为) D、收天下之兵(兵器) 崤函 之固,自若也(险要的地势)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因”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各句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明秦 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 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最后一自然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 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 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 义。 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8—9 题。(11 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选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父母唯其疾之忧。(2 分) 译 文: (2)曾是以为孝乎?(2 分)
译 文 9、思考下列问题。 (1)请完整叙述孔子对“孝”的理解。(4分) 答 (2)课文中“子曰:色难”,请问难在哪里?(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晩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1)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是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题旨的?(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2分,共8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 宴 (白居易《琵琶行》) (4)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 (荀子《劝学》) 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14题。 嘱咐 孙犁 ①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他在门口遇见 了水生嫂,亲热地喊了一声:“你!
译 文: 9、思考下列问题。 (1)请完整叙述孔子对“孝”的理解。(4 分) 答: (2)课文中“子曰:色难”,请问难在哪里?(3 分)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1)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2)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是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题旨的?(4 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 2 分,共 8 分) (1) ,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 宴。 , 。 (白居易《琵琶行》) (4)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 , 。 (荀子《劝学》) 三、本大题 3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 12—14 题。 嘱 咐 孙 犁 ①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他在门口遇见 了水生嫂,亲热地喊了一声:“你!
②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 看见她的白布鞋,知道父亲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他走进屋,女 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眼泪水笑着说:“这是你爹,成天说人家有爹, 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水生抱了一会儿孩子,女人又哄 她睡了。孩子的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的升起了又 幸福的降落。她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 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 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 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是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 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你 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 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想起了过去的 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③水生看着她。离别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今年29岁,头发虽乱而 黑,脸孔苍白可两眼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织自纺的棉衣和屋 里的陈设,身上心里,都表现出是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关口。水生 告诉女人,自己在外想家。“我们可常想你,黑夜白日,你能猜猜我们想你的苦 情吗?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日本人在村边。可夜里一觉醒来,我 就想,你能像天上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能够吗? ④“这不回来晃一晃吗?明天早上起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同志们都来 了。”女人一听呆了,低下头,好半天才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 ⑤鸡叫三遍,女人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自己照顾全家,每逢 夜里有风声,就不管风里雨里,多冷多热,老人背上孩子跑,累得哮喘咳嗽。是 这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⑥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轻轻跳上后尾,像只蜻蜓爬上草。轻轻用竿 子一点,冰床就飞起来,像离开冰面行走,摧起的冰屑打起团团旋花。她的围巾 向后飘起来,脸冻得通红。前面一条窄小的冰缝,水在里面汹汹的流,她只说了 声“小心”,两脚轻轻用劲,冰床像受惊的蛇,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 “你疯了吗?慢些!”女人没言语,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轻轻的喘了两口 气,说:“你知道,我心里很乱。八年我才见到你,又送你去。我为什么撑得这 么快?为什么急着把你送到战场去?是想你快去打鬼子,打败我们的敌人,你才 能再快回来,和我见面。我们这些留家里的女人,最盼胜利。我们在地洞里、在 高粱地里等这一天,这天来了,我们的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 ⑦“进攻我们的敌人,是坐飞机来的;他们躲在后方,妻子团聚了八九年 他们来了,可把我们的幸福打破了,他们打破了我们的心,他们罪孽这么重, 定要把他们全消灭 ⑧太阳从冰面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 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时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 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能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八年来,他老人家焦愁死了。 如今国民党又和日本人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逼死。你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 不要分心,好好的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 死
②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 看见她的白布鞋,知道父亲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他走进屋,女 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眼泪水笑着说:“这是你爹,成天说人家有爹, 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水生抱了一会儿孩子,女人又哄 她睡了。孩子的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的升起了又 幸福的降落。她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 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 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 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是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 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你 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 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想起了过去的 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③水生看着她。离别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今年 29 岁,头发虽乱而 黑,脸孔苍白可两眼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织自纺的棉衣和屋 里的陈设,身上心里,都表现出是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关口。水生 告诉女人,自己在外想家。“我们可常想你,黑夜白日,你能猜猜我们想你的苦 情吗?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日本人在村边。可夜里一觉醒来,我 就想,你能像天上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能够吗?” ④“这不回来晃一晃吗?明天早上起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同志们都来 了。”女人一听呆了,低下头,好半天才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 ⑤鸡叫三遍,女人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自己照顾全家,每逢 夜里有风声,就不管风里雨里,多冷多热,老人背上孩子跑,累得哮喘咳嗽。是 这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⑥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轻轻跳上后尾,像只蜻蜓爬上草。轻轻用竿 子一点,冰床就飞起来,像离开冰面行走,摧起的冰屑打起团团旋花。她的围巾 向后飘起来,脸冻得通红。前面一条窄小的冰缝,水在里面汹汹的流,她只说了 声“小心”,两脚轻轻用劲,冰床像受惊的蛇,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 “你疯了吗?慢些!”女人没言语,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轻轻的喘了两口 气,说:“你知道,我心里很乱。八年我才见到你,又送你去。我为什么撑得这 么快?为什么急着把你送到战场去?是想你快去打鬼子,打败我们的敌人,你才 能再快回来,和我见面。我们这些留家里的女人,最盼胜利。我们在地洞里、在 高粱地里等这一天,这天来了,我们的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 ⑦“进攻我们的敌人,是坐飞机来的;他们躲在后方,妻子团聚了八九年。 他们来了,可把我们的幸福打破了,他们打破了我们的心,他们罪孽这么重,一 定要把他们全消灭。” ⑧太阳从冰面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 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时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 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能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八年来,他老人家焦愁死了。 如今国民党又和日本人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逼死。你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 不要分心,好好的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 死!
⑨到了目的地,水生上了岸,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村里去暖和暖和 吧。”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 着你胜利的消息 12、第②段写水生嫂“呆望”着孩子健康幸福的甜睡,是因为什么?(3分) 答 13、第②段写生水生嫂“抽抽搭搭地哭”“含着眼泪水”“不成声音”,第⑨自 然段写水生嫂“忍住泪”,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4、第③段中水生嫂既盼丈夫如星星一样在眼前晃一晃,又并不想叫他回来,这 是为什么?(6分) 答 四、本大题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15分 寂静的独语 纪念肖邦逝世150周年 肖邦的音乐具有一种无法道明的特别气质。乐声悠扬飘来,听上去似乎 是作曲家一不小心,让人窥见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寂沉思。当然,音乐没有具体 明确的语义,谁也说不清楚肖邦的自言自语究竟说了什么,但肖邦音乐所独具的 表达口吻,几乎一开始就会在听者的音乐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迹。 肖邦所钟情的表达媒介只有一个一一独奏钢琴。一个人独自坐在钢琴键 盘前,从手下流出的音符自然具备私密性,与上百人合奏交响曲的千军万马之势 迴然相异。虽然肖邦远非首创钢琴独奏的第一人,但在他的手下,钢琴在历史中 第一次被转型一一成了倾诉个人心境的最佳手段。 交响曲、歌剧这类“宏大叙事”的代表性体裁因而在肖邦的创作视野中 全然消失,就连奏鸣曲、协奏曲、变奏曲这些在传统中占据钢琴作品中心地位的 大型曲体,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也一律被置于边缘地带,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有
⑨到了目的地,水生上了岸,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村里去暖和暖和 吧。”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 着你胜利的消息。” 12、第②段写水生嫂“呆望”着孩子健康幸福的甜睡,是因为什么?(3 分) 答; 13、第②段写生水生嫂“抽抽搭搭地哭”“含着眼泪水”“不成声音”,第⑨自 然段写水生嫂“忍住泪”,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6 分) 答: 14、第③段中水生嫂既盼丈夫如星星一样在眼前晃一晃,又并不想叫他回来,这 是为什么?(6 分) 答: 四、本大题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15 分) 寂静的独语 ——纪念肖邦逝世 l50 周年 肖邦的音乐具有一种无法道明的特别气质。乐声悠扬飘来,听上去似乎 是作曲家一不小心,让人窥见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寂沉思。当然,音乐没有具体 明确的语义,谁也说不清楚肖邦的自言自语究竟说了什么,但肖邦音乐所独具的 表达口吻,几乎一开始就会在听者的音乐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迹。 肖邦所钟情的表达媒介只有一个——独奏钢琴。一个人独自坐在钢琴键 盘前,从手下流出的音符自然具备私密性,与上百人合奏交响曲的千军万马之势 迥然相异。虽然肖邦远非首创钢琴独奏的第一人,但在他的手下,钢琴在历史中 第一次被转型——成了倾诉个人心境的最佳手段。 交响曲、歌剧这类“宏大叙事”的代表性体裁因而在肖邦的创作视野中 全然消失,就连奏鸣曲、协奏曲、变奏曲这些在传统中占据钢琴作品中心地位的 大型曲体,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也一律被置于边缘地带,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