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暑假联考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诚挚/耸峙佝偻/抖擞卷轴/卷土重来 B.挑剔/孝悌妖娆/缭绕铜臭/臭名昭著 C.灼热/茁壮偕同/揩油背负/背道而驰 D.赡养/潸然向隅/寓所隐秘/秘而不宣 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乡愁”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一种怀着乡 愁寻找家园的冲动。”毋庸讳言,随着农耕时代的渐渐逝去,工业时代、信息时 代的到来,一些城镇尤其是古城镇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多已破败,重修无力 有的在匆匆忙忙开发旅游;更有的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而实施“推倒重来”之策 殊不知,被任何新建筑新景观唤起的一时兴奋,终弥补不了城镇应有的“乡愁” 的失去。 A.毋庸讳言 尤其 C.风雨飘摇 D.殊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分) 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4名热心乘客 起将患者送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赢来了网友一片 点赞。 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 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 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 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4.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机也更明确 ②学前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积累感性的经验,丰富处理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智 能上的提高 ③才有利于提高智能,也有助于进入小学后系统地学习其他知识 ④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并未发展出足够的抽象性、概念性思维 ⑤所以只有从游戏的亲身体验中获取渗透性、经验性的知识和技能 ⑥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在游戏中积累零散经验越丰富,在上小学后学习的效 果就越好 A.①④⑥⑤②③B.②⑥①④⑤③C.④⑥②①⑤③D.⑥ ⑤④③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属文,上书李煜,署弘文馆校书郎。 时改当涂县为雄远军,以羽为判官。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
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 2015 届高三暑假联考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诚挚/耸峙 佝偻/抖擞 卷轴/卷土重来 B.挑剔/孝悌 妖娆/缭绕 铜臭/臭名昭著 C.灼热/茁壮 偕同/揩油 背负/背道而驰 D.赡养/潸然 向隅/寓所 隐秘/秘而不宣 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乡愁”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一种怀着乡 愁寻找家园的冲动。”毋庸讳言,随着农耕时代的渐渐逝去,工业时代、信息时 代的到来,一些城镇尤其是古城镇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多已破败,重修无力; 有的在匆匆忙忙开发旅游;更有的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而实施“推倒重来”之策。 殊不知,被任何新建筑新景观唤起的一时兴奋,终弥补不了城镇应有的“乡愁” 的失去。 A.毋庸讳言 B.尤其 C.风雨飘摇 D.殊不 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 4 名热心乘客一 起将患者送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赢来了网友一片 点赞。 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 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 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 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4.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机也更明确 ②学前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积累感性的经验,丰富处理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智 能上的提高 ③才有利于提高智能,也有助于进入小学后系统地学习其他知识 ④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并未发展出足够的抽象性、概念性思维 ⑤所以只有从游戏的亲身体验中获取渗透性、经验性的知识和技能 ⑥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在游戏中积累零散经验越丰富,在上小学后学习的效 果就越好 A.①④⑥⑤②③ B.②⑥①④⑤③ C.④⑥②①⑤③ D.⑥ ⑤④③②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魏羽者,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少能属文,上书李煜,署弘文馆校书郎。 时改当涂县为雄远军,以羽为判官。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 中舍
太平兴国六年,受诏诣瀛州覆军市租,得隐漏数万计。因上言:“本州录事参 军郭震十年未代洄间令即墨未淸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 肃欺弊。”上賜诏褒谕。复命,迁太常博士,改膳部员外郎。丁外艰,起复 莅事,入判大理寺。因上疏言三司职官颇众,愿省口半,可以责成,仍条列利病 凡二十事。诏下有司详议,皆以为便。时北边多警,朝议耕战之术,以羽为河北 东路营田副使。 淳化四年,并三部为一司,以羽判三司。先是,三司簿领堆积,吏掾为 奸,虽尝更立新制,未为适中。是冬,羽上言:“依唐制,天下郡县为十道,两 京为左右计,各署判官领之。”制三司使二员,以羽为左计使,董俨为右计使 中分诸道以隶焉。未久,以非便罢。丁内艰°,起复,加给事中 【注】①丁外艰:子遭父丧或重孙遭祖父丧;丁内艰:子遭母丧或重孙遭祖母丧 ②起复:官员因父母丧而辞官守制,未满期而奉召任职。③计司:古代掌管财政、 赋税等事务官署的统称。④烦急:苛细峻急。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羽判三司 判:掌管 B.追捕僚吏,将 穷究之究:推究 有非便者许其封驳许:允许 D.各署判官领 领:兼任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因上疏言三司职官颇众,愿省口半,可以责成 ②谢日,召升便殿,勉口医药 ③汉戾太子窃弄父兵,当时言者口其罪当笞耳 A.①其②以③以 B.①其②而③以 C.①之②以③因 D.①之②而③因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 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B.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 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C.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 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D.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 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羽少时便能写文章,后来通过上书给李煜而得到赏识,获得弘文馆校书 郎的职务,又因会写文章做了雄远军的判官 B.魏羽在做官的过程中,曾经先后遭父丧、母丧,但朝廷器重他,每次都在 他守丧期未满时便下诏令他赴任做官。 C.淳化四年,朝廷将三部并为一司,虽采纳了魏羽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能 解决过去三司公务堆积、官员犯科的弊病。 D.魏羽为人坚忍有毅力,做事谨慎。皇上认为他有智谋,也熟悉当官的方法 只是缺少操守,容易受到钱财的影响。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太平兴国六年,受诏诣瀛州覆军市租,得隐漏数万计。因上言:“本州录事参 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 肃欺弊。”上赐诏褒谕。复命,迁太常博士,改膳部员外郎。丁外艰①,起复② 莅事,入判大理寺。因上疏言三司职官颇众,愿省□半,可以责成,仍条列利病 凡二十事。诏下有司详议,皆以为便。时北边多警,朝议耕战之术,以羽为河北 东路营田副使。 淳化四年,并三部为一司,以羽判三司。先是,三司簿领堆积,吏掾为 奸,虽尝更立新制,未为适中。是冬,羽上言:“依唐制,天下郡县为十道,两 京为左右计,各署判官领之。”制三司使二员,以羽为左计使,董俨为右计使, 中分诸道以隶焉。未久,以非便罢。丁内艰①,起复,加给事中。 【注】①丁外艰:子遭父丧或重孙遭祖父丧;丁内艰:子遭母丧或重孙遭祖母丧。 ②起复:官员因父母丧而辞官守制,未满期而奉召任职。③计司:古代掌管财政、 赋税等事务官署的统称。④烦急:苛细峻急。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羽判三司 判:掌管 B.追捕僚吏,将 穷究之 究:推究 C.有非便者许其封驳 许:允许 D.各署判官领 之 领:兼任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因上疏言三司职官颇众,愿省□半,可以责成 ②谢日,召升便殿,勉□医药 ③汉戾太子窃弄父兵,当时言者□其罪当笞耳。 A. ①其 ②以 ③以 B. ①其 ②而 ③以 C. ①之 ②以 ③因 D. ①之 ②而 ③因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 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B.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 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C.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远 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D. 本州录事参军郭震十年未代/河间令即墨未满岁迁秩/有司调选失平/疏 远何由闻达/请罪典司/以肃欺弊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魏羽少时便能写文章,后来通过上书给李煜而得到赏识,获得弘文馆校书 郎的职务,又因会写文章做了雄远军的判官。 B.魏羽在做官的过程中,曾经先后遭父丧、母丧,但朝廷器重他,每次都在 他守丧期未满时便下诏令他赴任做官。 C.淳化四年,朝廷将三部并为一司,虽采纳了魏羽的建议,但最终还是没能 解决过去三司公务堆积、官员犯科的弊病。 D.魏羽为人坚忍有毅力,做事谨慎。皇上认为他有智谋,也熟悉当官的方法, 只是缺少操守,容易受到钱财的影响。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中舍。(4分) ②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3分)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魏羽“有吏干”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 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列诗歌,解答后面问题 晚步① 【清】历鹗 斜景忽已暝,流莺时一鸣。水光知月出,花落见风行。 僻地非遗世,新畦欲耦耕。孤吟少俦侣,发兴自江城。 ①此诗写于厉鹗因家贫租屋东园读书时,两年后,他考中举人 ②发兴:激发意兴。 (1)简析颔联是怎样写出诗人散步时的环境的特点的。(4分) (2)请结合后两联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6分) (1)故不积跬步, 无以成江海。 (《荀子》) (2)且夫天地之间, ,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赤壁赋》) (3)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 《蜀道难》)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 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单一语境中自给自足,不同文明的交流是 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传统 文化中所蕴涵的“包容”精神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包容,既是“和 谐”的表现形式,也是达成“和谐”的基本前提。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的先 哲就已经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将“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政 治状态。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无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社 会的发展。在治国上,要做到海涵大量,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 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具体到文化选择上,便是在坚持思想主体性的同时,以 开放的心态,充分汲取其他学派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构建 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保持更为积极的活力。 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凡是提倡包容、立足和谐的时代,多是世界处于相 对和平,社会经济走向繁荣,国际关系相对缓和,民众生活安宁平静的时代,多
①宋师渡江出其境,羽以城降,太祖擢为太子中舍。(4 分) ②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3 分) (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魏羽“有吏干”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 引用原文)(3 分) 10、阅读下列诗歌,解答后面问题 晚步① 【清】历鹗 斜景忽已暝,流莺时一鸣。水光知月出,花落见风行。 僻地非遗世,新畦欲耦耕。孤吟少俦侣,发兴②自江城。 ①此诗写于厉鹗因家贫租屋东园读书时,两年后,他考中举人。 ②发兴:激发意兴。 (1)简析颔联是怎样写出诗人散步时的环境的特点的。(4 分) (2)请结合后两联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1)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荀子》) (2)且夫天地之间, , ,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赤壁赋》) (3)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 《蜀道难》)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 (姜夔《扬州慢》)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 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单一语境中自给自足,不同文明的交流是 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传统 文化中所蕴涵的“包容”精神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包容,既是“和 谐”的表现形式,也是达成“和谐”的基本前提。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的先 哲就已经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将“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政 治状态。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无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社 会的发展。在治国上,要做到海涵大量,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 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具体到文化选择上,便是在坚持思想主体性的同时,以 开放的心态,充分汲取其他学派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构建 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保持更为积极的活力。 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凡是提倡包容、立足和谐的时代,多是世界处于相 对和平,社会经济走向繁荣,国际关系相对缓和,民众生活安宁平静的时代,多
是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时代。历史上也不时出现过以自我为天下中心,企图垄 断真理、垄断思想、垄断言论、垄断利益的现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拒 绝包容,拒绝交流,这样的立场、态度、做法,曾使民族陷于巨大的灾难,导致 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争斗纷至沓来,后果极其严重,教训至为深刻。 可惜,直到今日,那种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依然还有市 场。在一些人那里,文化自大症,文明优越感,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改变, 他们总以为真理在握,总是热衷于扮演“教师爷”的角色,总是喜欢占据着道德 与政治的制高点对其他国家与其他民族指手画脚。这样一来,导致正常的文化对 话与交流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对弱势一方来说,他们主张对话,却无法赞成居 高临下式的不平等对话:他们希望交流,却难以认同只有被动妥协式的单向型接 受。所以,这种罔顾历史教训与文明发展规律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世界文明的对 话与交流,而且也会阻碍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在对中国发展道路怀有疑虑、对中国现实政治抱有抵触、对中国文化 传统展示存有偏见的人之中,真正持敌视的立场与态度、总在“妖魔化”中国的 只是极少数。而这“极少数”之所以会如此,恐怕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包容的思想 有关。因为没有包容之心,就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愿,很难去理解并 接受异质的文化,就一定会常常处在隔膜与误解之中,也就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去 认同并开展正常的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于“和而不同”基础上的包 王弼释云:“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别天下流之”, 其中所揭示的包容之核心价值观,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完全值得令人 思考与借鉴。 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 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们也要明白:“各美其美 与“美人之美”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各美其美”而不能 “美人之美”,甚至还竭力丑化他人,那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美美与共”的。我 们更要警惕: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包容”不能成为迷失自我的迷魂汤,包 容与坚守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 衷心期待,“包容”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 值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4日24版,作者纪宝成)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 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得到了更 多的重视 B.在治国上的包容,就是要海涵大量,虚怀若谷,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 众人之智为智。 C.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各种矛盾争斗的产生,往往与拒绝包容不无关系 D.一些拥有“西方文明优越感”的民族,总是喜欢占据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 对其他民族指手画脚,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 E.今天,“包容”已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 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是充满生命力、创造力的时代。历史上也不时出现过以自我为天下中心,企图垄 断真理、垄断思想、垄断言论、垄断利益的现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拒 绝包容,拒绝交流,这样的立场、态度、做法,曾使民族陷于巨大的灾难,导致 各种矛盾愈演愈烈,争斗纷至沓来,后果极其严重,教训至为深刻。 可惜,直到今日,那种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依然还有市 场。在一些人那里,文化自大症,文明优越感,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改变, 他们总以为真理在握,总是热衷于扮演“教师爷”的角色,总是喜欢占据着道德 与政治的制高点对其他国家与其他民族指手画脚。这样一来,导致正常的文化对 话与交流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对弱势一方来说,他们主张对话,却无法赞成居 高临下式的不平等对话;他们希望交流,却难以认同只有被动妥协式的单向型接 受。所以,这种罔顾历史教训与文明发展规律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世界文明的对 话与交流,而且也会阻碍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在对中国发展道路怀有疑虑、对中国现实政治抱有抵触、对中国文化 传统展示存有偏见的人之中,真正持敌视的立场与态度、总在“妖魔化”中国的 只是极少数。而这“极少数”之所以会如此,恐怕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包容的思想 有关。因为没有包容之心,就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愿,很难去理解并 接受异质的文化,就一定会常常处在隔膜与误解之中,也就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去 认同并开展正常的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于“和而不同”基础上的包 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了。老子有云:“大邦者下流”,“大者宜为下”, 王弼释云:“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别天下流之”, 其中所揭示的包容之核心价值观,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完全值得令人 思考与借鉴。 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 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们也要明白:“各美其美” 与“美人之美”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各美其美”而不能 “美人之美”,甚至还竭力丑化他人,那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美美与共”的。我 们更要警惕: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包容”不能成为迷失自我的迷魂汤,包 容与坚守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 衷心期待,“包容”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 值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选自《人民日报》2013 年 10 月 24 日 24 版,作者纪宝成)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得到了更 多的重视。 B.在治国上的包容,就是要海涵大量,虚怀若谷,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 众人之智为智。 C.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各种矛盾争斗的产生,往往与拒绝包容不无关系。 D.一些拥有“西方文明优越感”的民族,总是喜欢占据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 对其他民族指手画脚,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 E.今天,“包容”已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 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不懂得包容,会影响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会阻碍文化的繁荣 B.在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的同时,亦要坚持自己思想 的主体性 C.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已被东 西方国家抛弃 D.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包容的核心价值观,也适用于当今世界。 14.为什么说“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15.“1656年,俄国特使巴依科夫受沙皇委托准备向中国皇上提交国书,因拒 绝行跪拜礼而始终未获准觐见皇帝。时值东正教斋期,作为虔诚信徒的巴依科夫 严守教规拒绝饮朝廷赐给的奶茶,进一步激怒了朝廷。”这一著名的外交事件以 失败告终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 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 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原始胡杨林 进入到这一大片原始胡杨林里——哪怕是仅只涉足于它的边缘,也是相 当费力的一件事。它具有所有的原始事物共有的那种远避、拒绝的特性。它不想 见谁,更不想被人探访和宣传,结果,这些特性反而加强了它的神秘感和诱惑力 有四台经过长距离奔波的汽车已经出现在它的一侧。那些汽车风尘仆仆, 披满了大戈壁的干燥的沙尘。车上的人己经看见了这一片胡杨林,而且感到很近。 沿着汽车行来的方向,整片胡杨林的形势和布局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一这 片坐落于北塔山一侧戈壁深处的原始自然林,呈现出大面积的深褐、暗红、灰黄、 浅绿的颜色。它的生态形势正与北塔山每年春夏雪水漫流而成的沟道相呼应,原 因和结果就这样清晰地写在北塔山下,证明着世间没有什么奇迹会无缘无故地发 生 在戈壁上,孤立的胡杨往往会成为一种景观,似乎隐藏着某种含意、寓 意或天意。百里空旷的大戈壁上,突兀地出现这样一个存在,而且往往特别高大, 周围连一棵矮树都不长,这很容易引起人的敬畏,仿佛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伟大 和孤独。 但是要是不只是一棵树,而是片林子;不只是一片一般的林子,而是漫 进戈壁深处、接连远处地平线的大片原始胡杨林生长区域的话,它给人带来的就 不仅仅是敬畏了。 那是宇宙洪荒的感觉,或许还应该是太空人初次踏上月球的感觉。 非常陌生,十分寂静.仿佛进入了一个你不应该进入的领域,你觉得你在冒犯什 么,随时都可能会有意料不到的奇怪事物发生。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 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不懂得包容,会影响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会阻碍文化的繁荣。 B.在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的同时,亦要坚持自己思想 的主体性。 C.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已被东 西方国家抛弃。 D.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包容的核心价值观,也适用于当今世界。 14.为什么说“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请结合文意概括。(4 分) 15.“1656 年,俄国特使巴依科夫受沙皇委托准备向中国皇上提交国书,因拒 绝行跪拜礼而始终未获准觐见皇帝。时值东正教斋期,作为虔诚信徒的巴依科夫 严守教规拒绝饮朝廷赐给的奶茶,进一步激怒了朝廷。”这一著名的外交事件以 失败告终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分析。(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 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 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原始胡杨林 周 涛 进入到这一大片原始胡杨林里——哪怕是仅只涉足于它的边缘,也是相 当费力的一件事。它具有所有的原始事物共有的那种远避、拒绝的特性。它不想 见谁,更不想被人探访和宣传,结果,这些特性反而加强了它的神秘感和诱惑力。 有四台经过长距离奔波的汽车已经出现在它的一侧。那些汽车风尘仆仆, 披满了大戈壁的干燥的沙尘。车上的人已经看见了这一片胡杨林,而且感到很近。 沿着汽车行来的方向,整片胡杨林的形势和布局可以看得很清楚——这 片坐落于北塔山一侧戈壁深处的原始自然林,呈现出大面积的深褐、暗红、灰黄、 浅绿的颜色。它的生态形势正与北塔山每年春夏雪水漫流而成的沟道相呼应,原 因和结果就这样清晰地写在北塔山下,证明着世间没有什么奇迹会无缘无故地发 生。 在戈壁上,孤立的胡杨往往会成为一种景观,似乎隐藏着某种含意、寓 意或天意。百里空旷的大戈壁上,突兀地出现这样一个存在,而且往往特别高大, 周围连一棵矮树都不长,这很容易引起人的敬畏,仿佛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伟大 和孤独。 但是要是不只是一棵树,而是片林子;不只是一片一般的林子,而是漫 进戈壁深处、接连远处地平线的大片原始胡杨林生长区域的话,它给人带来的就 不仅仅是敬畏了。 那是宇宙洪荒的感觉,或许还应该是太空人初次踏上月球的感觉。 非常陌生,十分寂静.仿佛进入了一个你不应该进入的领域,你觉得你在冒犯什 么,随时都可能会有意料不到的奇怪事物发生。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 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