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3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脾性/稗草 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 肋骨/勒索 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 砧板/粘贴 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 逶迤/倭寇 重量/量力而行 1. C(A pi/ bai, zu/ju, xiao; B tang/chang, lei/le, long, C qian/jian,, zhen/zh an, hong/hong; D bao/pu, wei/wo, lia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3月16日,美国NBA火箭队取得了在西部联赛中连赢第22场的佳绩,其雄 厚的实力令其他队只能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个濒临倒闭的工厂,新厂长想尽办法,狠抓内部管理的优化和产 品质量的提高,可谓处心积虑 C.受雪灾影响,广东今年冬天的物价同比上涨幅度超过8%,这对商家来说倒是 正好可以火中取栗,获得较好效益。 D.几位从一线退下的老干部,对当今不良的社会风气很是看不顺眼,整天慨叹 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2.D(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的醇厚,多用于感叹世风不正。A.“望 其项背”意为能够望见别人的项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里的意思正好相 反,应改为“望尘莫及”或加上“难以”。B.“处心积虑”是蓄谋已久的意思 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火中取栗”常比喻为别人冒险,徒然吃苦 而得不到好处;此处表意相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 腐烂的能力才不腐烂的。 B.1932年,他的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不仅填补了国内地质学领域的空 白,还一跃成为国际领先地位 C.现代生活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过度使用生命,不 懂得节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 D.余华的《兄弟》不惜笔墨地渲染暴发户李光头的种种劣迹:玩世不恭,下作 粗俗,丑陋。作家对此态度很暧昧,是客观展示还是玩味? 3.D(A句重复累赘,应删去“才不腐烂的”;B句“成为国际领先地位”搭配 不当:C句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造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窗口定在凌晨。 。火箭 ,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 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 ,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 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广东省揭阳市 2013 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脾性/稗草 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肖 B.倘若/徜徉 肋骨/勒索 笼罩/笼络人心 C.迁徙/歼灭 砧板/粘贴 哄骗/哄堂大笑 D.暴发/瀑布 逶迤/倭寇 重量/量力而行 1.C(A.pí/ bài,zǔ/jǔ,xiào; B.tǎng/cháng,lèi/lè,lǒng,; C.qiān/jiān,,zhēn/zh ān,hǒng/hōng; D.bào/pù,wēi/wō,li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3 月 16 日,美国 NBA 火箭队取得了在西部联赛中连赢第 22 场的佳绩,其雄 厚的实力令其他队只能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个濒临倒闭的工厂,新厂长想尽办法,狠抓内部管理的优化和产 品质量的提高,可谓处心积虑。 C.受雪灾影响,广东今年冬天的物价同比上涨幅度超过 8%,这对商家来说倒是 正好可以火中取栗,获得较好效益。 D.几位从一线退下的老干部,对当今不良的社会风气很是看不顺眼,整天慨叹 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2.D(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的醇厚,多用于感叹世风不正。A.“望 其项背”意为能够望见别人的项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里的意思正好相 反,应改为“望尘莫及”或加上“难以”。B.“处心积虑”是蓄谋已久的意思 (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火中取栗”常比喻为别人冒险,徒然吃苦 而得不到好处;此处表意相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 腐烂的能力才不腐烂的。 B.1932 年,他的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不仅填补了国内地质学领域的空 白,还一跃成为国际领先地位。 C.现代生活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我们过度使用生命,不 懂得节制与生生不息的道理。 D.余华的《兄弟》不惜笔墨地渲染暴发户李光头的种种劣迹:玩世不恭,下作, 粗俗,丑陋。作家对此态度很暧昧,是客观展示还是玩味? 3.D(A 句重复累赘,应删去“才不腐烂的”;B 句“成为国际领先地位”搭配 不当;C 句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造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射窗口定在凌晨。_____________。火箭____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 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__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 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_________________……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 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 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 A.①④⑤⑦ B.①③⑤⑧C.②③⑥⑦D.②④⑥⑧ 4.A(从强调发射环境(上文的“凌晨”)考虑,第一处空选①,从突出气势 并与下文衔接考虑,第2处空选④;第3处空选⑤,与句①的句式一致,第4 处空选⑦,既有事理顺序,句意也给人以回味)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 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 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 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 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 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 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 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 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 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 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 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 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 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 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 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误置其籍代伍中 藉:登记 B.比灵文园法 比:比照 C.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更:更加 D.识其县名及姓 识:懂得 5.B(A.藉:名册。C.更:接连。D.识:记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 B.家贫,为人所略卖 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C.识其县名及姓 从其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于文帝 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 ⑤喷射的火焰 ⑥火焰喷射 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 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 A.①④⑤⑦ B.①③⑤⑧ C.②③⑥⑦ D.②④⑥⑧ 4.A(从强调发射环境(上文的“凌晨”)考虑,第一处空选①,从突出气势 并与下文衔接考虑,第 2 处空选④;第 3 处空选⑤,与句①的句式一致,第 4 处空选⑦,既有事理顺序,句意也给人以回味)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 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 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 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 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 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 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 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 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 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 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 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 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 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 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 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误置其籍代伍中 藉:登记 B.比灵文园法 比:比照 C.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更:更加 D.识其县名及姓 识:懂得 5.B(A.藉:名册。C.更:接连。D.识:记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 B.家贫,为人所略卖 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C.识其县名及姓 从其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于文帝 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6.C(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少君的”。A.以:介词,凭借;介词, 把。B.为:介词,表被动;介词,替,给。D.于:介词,对,向;介词,在。) 7.下面各组内容,都能体现窦后“孝悌”品格的是(3分) ①“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②代王独幸窦姬 ③欲如赵近家 ④丐沐沐我 ⑤请食饭我 ⑥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 A.①④⑥ 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 7.D(②窦姬受到代王的专宠,⑥窦后信奉黄老学说,都不属孝悌品格。)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 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 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C.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 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D.窦皇后进宫之前,家道艰难,曾带幼弟上山采桑,其弟跌伤,与弟诀别于驿 站宿舍,讨来米汁给幼弟洗头,又要来食物给幼弟充饥,然后才离去 8.C(C项中,“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由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错。 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9.(1)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 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每错断、漏断一处扣0.5;以整数计分,如1.5分计2分,余类推。)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3分) ①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①“涕”1 分、“相”1分,句意1分;) ②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3分) ②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①“涕”1 分、“相”1分,句意1分;②“明年”1分,“已而”1分,“是”1分。) 【参考译文】 窦太后,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的时候,窦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选入宫中服侍 太后。后来太后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 女之中。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那个主管遣送的宦官:“ 定把我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 代国的队伍中了 名册上奏,诏令说可以,应该启程了。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 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只宠爱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
6.C(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少君的”。A.以:介词,凭借;介词, 把。B.为:介词,表被动;介词,替,给。D.于:介词,对,向;介词,在。) 7.下面各组内容,都能体现窦后“孝悌”品格的是(3 分) ①“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②代王独幸窦姬 ③欲如赵近家 ④丐沐沐我 ⑤请食饭我 ⑥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7.D(②窦姬受到代王的专宠,⑥窦后信奉黄老学说,都不属孝悌品格。)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 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 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C.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 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D.窦皇后进宫之前,家道艰难,曾带幼弟上山采桑,其弟跌伤,与弟诀别于驿 站宿舍,讨来米汁给幼弟洗头,又要来食物给幼弟充饥,然后才离去。 8.C(C 项中,“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由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错。 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9.(1)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 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每错断、漏断一处扣 0.5;以整数计分,如 1.5 分计 2 分,余类推。)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3 分) ①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①“涕”1 分、“相” 1 分,句意 1 分;) ②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3 分) ②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①“涕”1 分、“相” 1 分,句意 1 分;②“明年”1 分,“已而”1 分,“是”1 分。) 【参考译文】 窦太后,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的时候,窦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选入宫中服侍 太后。后来太后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 女之中。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那个主管遣送的宦官:“一 定把我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 代国的队伍中了。 名册上奏,诏令说可以,应该启程了。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 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只宠爱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
又生了两个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 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子也接连病死。孝文帝即位几 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 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 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 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 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 被人掠去后出卖,他家中不知他被卖在何处。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 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 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 侯,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 窦氏。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 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 文帝,广国即被召见,问他,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又问他还能用什么 来验证,他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 来米汁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 起来,涕泪纵横流下。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于是赏 赐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与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窦太后爱好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窦氏子弟都不得不读《黄帝》 和《老子》,尊奉黄老学术。窦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与文帝合葬在霸陵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①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①云和:乐器 (1)试赏析“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的妙处。(4分) 1)“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既点明季节,又点明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 花气袭人的春夜。(2分)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运用反衬手法,衬出诗中人 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 心情和无限幽恨。(2分)(共4分) (2)诗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3分) (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想赏春景而怕添愁怀,欲弹奏而只能抱云和的百无聊赖、 无限幽怨的宫妃形象。(3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论语》)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 表》)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又生了两个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 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子也接连病死。孝文帝即位几 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 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 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 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 一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 被人掠去后出卖,他家中不知他被卖在何处。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 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 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 侯,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 窦氏。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 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 文帝,广国即被召见,问他,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又问他还能用什么 来验证,他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 来米汁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 起来,涕泪纵横流下。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于是赏 赐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与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窦太后爱好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窦氏子弟都不得不读《黄帝》 和《老子》,尊奉黄老学术。窦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与文帝合葬在霸陵。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①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①云和:乐器 (1)试赏析“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的妙处。(4 分) (1)“西宫夜静百花香”一句,既点明季节,又点明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 花气袭人的春夜。(2 分)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运用反衬手法,衬出诗中人 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 心情和无限幽恨。(2 分)(共 4 分) (2)诗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3 分) (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想赏春景而怕添愁怀,欲弹奏而只能抱云和的百无聊赖、 无限幽怨的宫妃形象。(3 分) 11.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前 3 题计分)(6 分)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论语》)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 表》)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论幸福 莫罗阿(法) 何谓幸福?方登纳在《幸福论》那册小书中所假设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 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当然,如果我们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 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如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留着罢,你, 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了 但我们知道,即在我们愿望之时,那种不变,那种稳定,已经是不可能 的了。且就令“瞬间”能够加以巩固,它所给予我们的幸福,亦将因新故事的发 生而归于消灭。 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目中自有的美点 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也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 繁的世事。在确定幸福的性质(这是我们真正的论题)之前,先让我们把幸福所 有的障碍加以考察,以便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接踵而至的灾祸与疾病。禁欲派曾说:“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 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事实可不然,我们着实无法把 那些连续随着分解开来。过去的痛苦回忆,能把现在的感觉继续加强,更何况精 神影响肉体的力量,令人难以置信。有真病的人,亦有自以为病的人,更有自己 致病的人。 其次便是失败:爱情的失败,事业的失败,行动的失败。愿望受挫了,计划搁浅 了,机会错过了,希望毁灭了。但如果人们对于自己一生的事故,用更自由的精 神去观察时,往往会识得他们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的。我屡屡听到作家们 说:“我要写某一部书,但我所过的生活不允许”,这是真情。但若他热烈地要 写那部书,他定会过另一种生活。 野心与贪心使我们与别人冲突,但还有更坏的灾祸的成因:即是和我们自己的冲 突。“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当我们回顾昨日的行 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而能说这种坦白的话时,那么,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有此内在 的调和,多少苦恼都可消灭 可事实告诉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协调是稀有的。我们中每个人的内部都有一个 “社会人”与情欲炽盛的“个人”,即灵与肉、神与兽。在此,苏格拉底的“认 识你自己”的教训就变得重要了。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 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可以与人交换向人倾吐的思想。 此外,是幻想未来:在危险未曾临到先自害怕,先自想象危险的境况,是“不幸” 的又一原因。 对于这些或实在或幻想的病,有没有逃避之所或补救的良方呢? 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故旅行是救治精神病苦的良药。痛苦的人所能 栖息的另一处所,便是音乐世界 还有一种“幸福练习”虽不能积极产生幸福,却能助你达到幸福。试举几条秘诀: 对于过去避免作过于深长的沉思。对一切无可补救的事情,不要反复不已的 咀嚼。精神应时常加以冲刷、荡涤、更新。无遗忘即无幸福 精神的欢乐在于行动之中。对于聪慧之士,行动往往是为逃避思想,但这种 逃避是合理的健全的。 选择努力方向与你相同,并对你的行动表示关心的环境。 不要想象那些遥远的无可预料的灾祸而自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 论幸福 莫罗阿(法) 何谓幸福?方登纳在《幸福论》那册小书中所假设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 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当然,如果我们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 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如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留着罢,你, 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了。 但我们知道,即在我们愿望之时,那种不变,那种稳定,已经是不可能 的了。且就令“瞬间”能够加以巩固,它所给予我们的幸福,亦将因新故事的发 生而归于消灭。 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目中自有的美点 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也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 繁的世事。在确定幸福的性质(这是我们真正的论题)之前,先让我们把幸福所 有的障碍加以考察,以便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接踵而至的灾祸与疾病。禁欲派曾说:“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 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事实可不然,我们着实无法把 那些连续随着分解开来。过去的痛苦回忆,能把现在的感觉继续加强,更何况精 神影响肉体的力量,令人难以置信。有真病的人,亦有自以为病的人,更有自己 致病的人。 其次便是失败:爱情的失败,事业的失败,行动的失败。愿望受挫了,计划搁浅 了,机会错过了,希望毁灭了。但如果人们对于自己一生的事故,用更自由的精 神去观察时,往往会识得他们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的。我屡屡听到作家们 说:“我要写某一部书,但我所过的生活不允许”,这是真情。但若他热烈地要 写那部书,他定会过另一种生活。 野心与贪心使我们与别人冲突,但还有更坏的灾祸的成因:即是和我们自己的冲 突。“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当我们回顾昨日的行 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而能说这种坦白的话时,那么,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有此内在 的调和,多少苦恼都可消灭。 可事实告诉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协调是稀有的。我们中每个人的内部都有一个 “社会人”与情欲炽盛的“个人”,即灵与肉、神与兽。在此,苏格拉底的“认 识你自己”的教训就变得重要了。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 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可以与人交换向人倾吐的思想。 此外,是幻想未来:在危险未曾临到先自害怕,先自想象危险的境况,是“不幸” 的又一原因。 对于这些或实在或幻想的病,有没有逃避之所或补救的良方呢? 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故旅行是救治精神病苦的良药。痛苦的人所能 栖息的另一处所,便是音乐世界。 还有一种“幸福练习”虽不能积极产生幸福,却能助你达到幸福。试举几条秘诀: ——对于过去避免作过于深长的沉思。对一切无可补救的事情,不要反复不已的 咀嚼。精神应时常加以冲刷、荡涤、更新。无遗忘即无幸福。 ——精神的欢乐在于行动之中。对于聪慧之士,行动往往是为逃避思想,但这种 逃避是合理的健全的。 ——选择努力方向与你相同,并对你的行动表示关心的环境。 ——不要想象那些遥远的无可预料的灾祸而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