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3届高中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本火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隔阂/干涸 跻身/侪辈 着陆/着凉 B。拜谒/笑靥 馅饼/谄媚 调研/调控 c。盘踞/诘问 联袂/抉择 拾级/拾遗 D。皈依/岿然 讴歌/斗殴 卡片/关卡 1.C(A项he,j/chdi,zhuo/zho;B项ye,xian/chan,diao/tiao;C项j/jie, mei/jue,she/shiD项gui/kui,ou,ka/qia。) 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第49届世乒赛中国队派出的兵团男女队都是强强组合,人才济济,我队 终于因人成事,稳拿冠军。 B。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愿意搬 家,有在一拿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住几辈了的。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和朝鲜的关系想要取得变化和进展,必 须通过双方的平等对话,充分表达诚意、释放善意,用耐心积累变化,以努力争 取进展 D.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 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2.C(C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 积累、酝酿的,符合原句的意义。A因人成事:是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B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在此与语境 不符。D耸人听闻,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事,使人听了感到震惊。应改为“骇 人听闻”,属不理解成语含义用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勺是 A、得益于中国廉价商品及食品的丰富供应,中饿边境居民的生活水平到今天 为止基本土没有什么波动 B、中国第一幅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月面图像,是由嫦娥一号卫星上的立体相机 获取的图像数据处理、拼接而成的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加快了社会文明。 D、一些专家认为,因为许多博士毕业生无法在学术研究领域就业,所以培养 博士生时应让他们的知识更广博,以使他们能适应学术领域内外的工作。 3.D(A“商品”与“食品”概念交叉,并列不当。B语序不当,“第一幅” 应放到“月面图像”前。C成分残缺,“社会文明”后加上“的步伐”。)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 所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 。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 信仰,要求面对问题做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 。灵魂的提问 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 。正是这一点 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科学和宗教更加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②哲学与科学相似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广东省揭阳市 2013 届高中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一、本火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隔阂/干涸 跻身/侪辈 着陆/着凉 B。拜谒/笑靥 馅饼/谄媚 调研/调控 c。盘踞/诘问 联袂/抉择 拾级/拾遗 D。皈依/岿然 讴歌/斗殴 卡片/关卡 1.C(A 项 hé,jī/chái,zhuó/zháo;B 项 yè,xiàn/chǎn,diào/tiáo;C 项 jù/jié, mèi/jué,shè/shí D 项 guī/kuī,ōu,kǎ/qiǎ。) 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第 49 届世乒赛中国队派出的兵团男女队都是强强组合,人才济济,我队 终于因人成事,稳拿冠军。 B。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愿意搬 家,有在一拿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住几辈了的。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和朝鲜的关系想要取得变化和进展,必 须通过双方的平等对话,充分表达诚意、释放善意,用耐心积累变化,以努力争 取进展。 D.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 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2.C (C 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 积累、酝酿的,符合原句的意义。A 因人成事:是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B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在此与语境 不符。D 耸人听闻,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事,使人听了感到震惊。应改为“骇 人听闻”,属不理解成语含义用错。)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勺是 A、得益于中国廉价商品及食品的丰富供应,中饿边境居民的生活水平到今天 为止基本土没有什么波动.. B、中国第一幅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月面图像,是由嫦娥一号卫星上的立体相机 获取的图像数据处理、拼接而成的。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加快了社会文明。 D、一些专家认为,因为许多博士毕业生无法在学术研究领域就业,所以培养 博士生时应让他们的知识更广博,以使他们能适应学术领域内外的工作。 3.D(A“商品”与“食品”概念交叉,并列不当。B语序不当,“第一幅” 应放到“月面图像”前。C成分残缺,“社会文明”后加上“的步伐”。)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 所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 。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 信仰,要求面对问题做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 。灵魂的提问, 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 。正是这一点 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科学和宗教更加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②哲学与科学相似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④哲学和宗教一样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 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利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4.C(本文段所陈述对象是哲学以及哲学宗教、科学的关系。据下文提示“信仰” 并与之对应,第一空选填①;与上文“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相应,第二空应选 填③;第三空根据与全文照应一一“宗教”在前、“科学”在后一一应选填⑥。)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陈友定,字安国,福清人,徙居汀之清流。世业农。为人沉勇,喜游侠。乡 里皆畏服。至正中,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募民兵讨贼,友定应募。公安与语, 奇之,使掌所募兵,署为黄土寨巡捡。以讨平诸山寨功,迁清流县尹。陈友谅遣 其将邓克明等陷汀、邵,略杉关。行省授友定汀州路总管御之。战于黄土大捷, 走克明。 友定以农家子起佣伍,目不知书。及据八郡,数招致文学知名士。粗涉 文史,习为五字小诗,皆有意理。然颇任威福,所属违令者辄承制诛窜不绝。漳 州守将罗良不平,以书责之曰:“郡县者,国家之土地。官司者,人主之臣役。 而廪者,朝廷之外府也。今足下视郡县如室家,驱官僚如圉仆,擅廪如私藏,名 虽报国,实有鹰扬跋扈之心。不知足下欲为郭子仪乎,抑为曹孟德乎?”友定怒, 竟以兵诛良。而福清宣慰使陈瑞孙、崇安令孔楷、建阳人詹翰拒友定不从,皆被 杀。于是友定威震八闽,然事元未尝失臣节。 太祖既定婺州,与友定接境。友定侵处州。参政胡深击走之,遂下浦城, 克松溪, 获友定将张子玉,与朱亮祖进攻建宁,破其二栅。太祖既平方国珍,即发兵伐友 定。将军胡廷美、何文辉由江西趋杉关,汤和、廖永忠由明州海道取福州,李文 忠由浦城取建宁,而别遣使至延平,招谕友定。友定置酒大会诸将及宾客,杀明 使者,沥其血洒瓮中,与众酌饮之。酒酣,誓于众曰:“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 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遂往视福州,环城作垒。已而闻杉关破,急分军为 以一车守福,而自帅一军守延平,以相掎角 廷美克建宁,汤和进攻延平。友定欲以持久困之,诸将请出战,不许, 数请不已,友定疑所部将叛,杀萧院判。军士多出降者。会军器局灾,城中炮声 震地,明师知有变,急攻城。友定呼其属诀同:“大事已去,吾一死报国,诸君 努力。”因退入省堂,衣冠北面再拜,仰药死。所部争开城门纳明师,师入,趋 视之,犹未绝也。舁③出水东门,适天大雷雨,友定复苏。械送京师。入见,帝 诘之。友定厉声曰:“国破家亡,死耳,尚何言。”遂并其子海杀 (节选自《明史·列传十二》 【注】①廪:仓廪。储存粮草的仓库。②磔(zhe),占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 ③舁(yu):抬 5.对下列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徙居汀之清流 迁移 B.擅廪如私藏 占有 C.然事元未尝失臣节侍奉 D.会军器局灾 商议 5.D(会:恰逢。)
④哲学和宗教一样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 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利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4.C(本文段所陈述对象是哲学以及哲学宗教、科学的关系。据下文提示“信仰” 并与之对应,第一空选填①;与上文“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相应,第二空应选 填③;第三空根据与全文照应——“宗教”在前、“科学”在后——应选填⑥。)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陈友定,字安国,福清人,徙居汀之清流。世业农。为人沉勇,喜游侠。乡 里皆畏服。至正中,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募民兵讨贼,友定应募。公安与语, 奇之,使掌所募兵,署为黄土寨巡捡。以讨平诸山寨功,迁清流县尹。陈友谅遣 其将邓克明等陷汀、邵,略杉关。行省授友定汀州路总管御之。战于黄土大捷, 走克明。 友定以农家子起佣伍,目不知书。及据八郡,数招致文学知名士。粗涉 文史,习为五字小诗,皆有意理。然颇任威福,所属违令者辄承制诛窜不绝。漳 州守将罗良不平,以书责之曰:“郡县者,国家之土地。官司者,人主之臣役。 而廪者,朝廷之外府也。今足下视郡县如室家,驱官僚如圉仆,擅廪如私藏,名 虽报国,实有鹰扬跋扈之心。不知足下欲为郭子仪乎,抑为曹孟德乎?”友定怒, 竟以兵诛良。而福清宣慰使陈瑞孙、崇安令孔楷、建阳人詹翰拒友定不从,皆被 杀。于是友定威震八闽,然事元未尝失臣节。 太祖既定婺州,与友定接境。友定侵处州。参政胡深击走之,遂下浦城, 克松溪, 获友定将张子玉,与朱亮祖进攻建宁,破其二栅。太祖既平方国珍,即发兵伐友 定。将军胡廷美、何文辉由江西趋杉关,汤和、廖永忠由明州海道取福州,李文 忠由浦城取建宁,而别遣使至延平,招谕友定。友定置酒大会诸将及宾客,杀明 使者,沥其血洒瓮中,与众酌饮之。酒酣,誓于众曰:“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 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遂往视福州,环城作垒。已而闻杉关破,急分军为 二,以一车守福,而自帅一军守延平,以相掎角。 廷美克建宁,汤和进攻延平。友定欲以持久困之,诸将请出战,不许。 数请不已,友定疑所部将叛,杀萧院判。军士多出降者。会军器局灾,城中炮声 震地,明师知有变,急攻城。友定呼其属诀同:“大事已去,吾一死报国,诸君 努力。”因退入省堂,衣冠北面再拜,仰药死。所部争开城门纳明师,师入,趋 视之,犹未绝也。舁③出水东门,适天大雷雨,友定复苏。械送京师。入见,帝 诘之。友定厉声曰:“国破家亡,死耳,尚何言。”遂并其子海杀 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十二》) 【注】①廪:仓廪。储存粮草的仓库。②磔(zhe),占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 ③舁(yu):抬。 5.对下列句予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徙居汀之清流 迁移 B.擅廪如私藏 占有 c.然事元未尝失臣节 侍奉 D.会军器局灾 商议 5.D(会:恰逢。)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公安与语,奇之 人主之臣役 B、以讨平诸山寨功 竟以兵诛良 C、酒酣,誓于众曰 于是友定威震八闽 D、与朱亮祖进攻建宁 沥其血酒瓮中,与众酌饮之 6.D(与:均为连词,和,跟,同。A.之:代词,他/助词,的 以:介词, 因/介词,用;C.于:介词,向,对/与“是”结合为复音虚词“于是”,连 词,可不译)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陈友定“报效国家”的一组的是(3分) ①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尊民兵讨贼,友定应募 ②所属违令者辄承制诛窜 ③友定怒,竟以兵诛良 ④因退入省堂,衣冠北面再拜,仰药死 ⑤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 ⑥国破家亡,死耳,尚何言 A。①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7.C(②③表现陈友定随意施行惩罚,诛杀部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友定为人勇敢,又能行侠仗义。虽世代以种田出身,但能兴兵伐贼,除 暴安良,因而家乡百姓也都敬畏他。 B。陈友定作为农家子弟,目不识丁,等到职位和权力不断提升时,他意识到 自己没有文化的缺陷,多次招纳文人名士为师。 c.陈友定对部下的管理非常严厉,部下有违反法令的动不动以遵照皇旨的名 义杀戮放逐,屡屡如此,部下将士多有不满。 D。元即将灭亡,但陈友定拒不投降,他杀了明使者,把明使者的血滴在酒缸 里,与众人酌取饮用,并向众人发誓明志、 8.A(陈友定赢得百姓的敬畏是由于他为人勇敢,又能行侠仗义;最初,他并没 有兴兵伐贼。)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公安与语,奇之,使掌所募兵,署为黄土寨巡检。(3分) 译:蔡公安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让他掌管所招幕的士卒,任命为黄土寨巡 检。(①“奇”“署”各1分,全句语意通顺1分,共3分) (2)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4分) 译:“我们都蒙受元朝深厚恩遇,有不拼死抵御的,自身受分尸的磔刑,妻 儿将被杀戮。”(“吾曹”“妻子戮”各1分,全句语意通顺2分。共4分) (3)友定欲以持久困之,诸将请出战,不许。i3分) (3)陈友定想靠长久相持困住他们,众将领请求出战,他不准许。(“诸将”、 省略各1分,全句语意通顺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陈友定,字安国,福清人,迁居到汀州的清流县。世代以种田为业。为人沉着勇 敢,喜欢交游,行侠仗义。家乡人都敬服他.元朝至正年间,汀州府判蔡公安到 清流县招募民兵征讨乱践,陈友定响应招募。蔡公安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 让他掌管所招幕的士卒,任命为黄土寨巡检。因为征讨平定各山寨有功,升迁为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公安与语,奇之 人主之臣役 B、以讨平诸山寨功 竟以兵诛良 C、酒酣,誓于众曰 于是友定威震八闽 D、与朱亮祖进攻建宁 沥其血酒瓮中,与众酌饮之 6.D(与:均为连词,和,跟,同。A.之:代词,他/助词,的; B.以:介词, 因/介词,用; C.于:介词,向,对/与“是”结合为复音虚词“于是”,连 词,可不译)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陈友定“报效国家”的一组的是(3 分) ①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尊民兵讨贼,友定应募 ②所属违令者辄承制诛窜 ③友定怒,竟以兵诛良 ④因退入省堂,衣冠北面再拜,仰药死 ⑤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 ⑥国破家亡,死耳,尚何言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7.C(②③表现陈友定随意施行惩罚,诛杀部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陈友定为人勇敢,又能行侠仗义。虽世代以种田出身,但能兴兵伐贼,除 暴安良,因而家乡百姓也都敬畏他。 B。陈友定作为农家子弟,目不识丁,等到职位和权力不断提升时,他意识到 自己没有文化的缺陷,多次招纳文人名士为师。 c.陈友定对部下的管理非常严厉,部下有违反法令的动不动以遵照皇旨的名 义杀戮放逐,屡屡如此,部下将士多有不满。 D。元即将灭亡,但陈友定拒不投降,他杀了明使者,把明使者的血滴在酒缸 里,与众人酌取饮用,并向众人发誓明志、 8.A(陈友定赢得百姓的敬畏是由于他为人勇敢,又能行侠仗义;最初,他并没 有兴兵伐贼。)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 分) (1)公安与语,奇之,使掌所募兵,署为黄土寨巡检。(3 分) 译:蔡公安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让他掌管所招幕的士卒,任命为黄土寨巡 检。(①“奇”“署”各 1 分,全句语意通顺 1 分,共 3 分) (2)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4 分) 译:“我们都蒙受元朝深厚恩遇,有不拼死抵御的,自身受分尸的磔刑,妻 儿将被杀戮。”(“吾曹”“妻子戮”各 1 分,全句语意通顺 2 分。共 4 分) (3)友定欲以持久困之,诸将请出战,不许。i3 分) (3)陈友定想靠长久相持困住他们,众将领请求出战,他不准许。 (“诸将”、 省略各 1 分,全句语意通顺 1 分,共 3 分) 【参考译文】 陈友定,字安国,福清人,迁居到汀州的清流县。世代以种田为业。为人沉着勇 敢,喜欢交游,行侠仗义。家乡人都敬服他.元朝至正年间,汀州府判蔡公安到 清流县招募民兵征讨乱践,陈友定响应招募。蔡公安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 让他掌管所招幕的士卒,任命为黄土寨巡检。因为征讨平定各山寨有功,升迁为
清流县尹。陈友谅派他的部将邓克明等攻陷汀州、邵州,侵犯杉关。行省拜授陈 友定为汀州路总管来抵御他。在黄土寨打了一仗,大胜,将邓克明赶跑了 陈友定作为农家子弟起于佣工军伍之中,目不识丁。等到据有了八郡,多次招纳 文学方面的知名人士。略微涉及文学历史,学作五言小诗,都还有些意趣情理 可是他很随意地施行奖惩,部下有违反法令的动不动就以遵皇旨便宜行事的名义 杀戮放逐,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停止。漳州守将罗良心中不满,写信责备他说:“郡 县是国家的土地。官吏是君主的臣仆。而粮仓,是朝廷设在地方的仓库。现在足 下看待郡县如同自己家,驱使官吏如同仆役,占有粮仓如同私人的收藏,名义上 虽是报效国家,实际上有骄横逞威的野心。不知足下是想做郭子仪呢,还是做曹 孟德呢?”陈友定大怒,竟派兵杀了罗良。而福清宣慰使陈瑞孙,崇安令孔楷、 建阳人詹翰都因抗拒陈友定而被杀。于是陈友定声威震八闽,然而他侍奉元朝不 曾失去臣子的节操。 (明)太祖平定婺州后,与陈友定辖境相接。陈友定侵犯处州。参政胡深将他打 跑,于是攻下浦城,攻克松溪,抓获陈友定的部将张子玉,和朱亮祖进攻建宁, 攻破它的两道寨栅。太祖平定方国珍以后,就发兵讨伐陈友定。将军胡廷美、何 文辉从江西直趋杉关,汤和、廖永忠从明州走海路攻取福州,李文忠由浦城攻取 建宁,而另外派使者到延平,招降劝谕陈友定。陈友定设置酒宴大会众将和宾客, 杀了明使者,把他的血滴在酒缸里,与众人酌取饮用。酒兴正浓时,向众人发誓 说:“我们都蒙受元朝深厚恩遇,有不拼死抵御的,自身受分尸的磔刑,妻儿将 被杀戮。”于是前往视察福州,烧城建筑堡垒。不久听说杉关被攻破,急忙把军 队分为两部,用一支军队守卫福州,而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守卫延平,以形成掎角 之势。 胡廷美攻克建宁,汤和进攻延平。陈友定想靠长久相持困住他们,众将领请求出 战,他不准许。将领们多次请求不停,陈友定怀疑他的部将想叛变,杀了萧院判 士卒们很多出去投降的。恰逢军器局发生火灾,城内爆炸声响震天地,明军知道 有变故,猛烈攻城。陈友定呼唤他的部下诀别说:“大势已去,我用一死来报效 国家,各位奋力拼搏吧!”随后退入省府大堂,整理衣帽向北行再拜礼,服毒自 杀。他的部下争相打开城门让明军进城。明军入城后,赶去看他,还没有断气。 抬出水东门时,正逢天降大雷雨,陈友定又苏醒过来。明军用枷锁把他押送至京 城。入宫见了皇帝,皇帝责问他。陈友定高声说:“国破家亡,不过一死而已, 还有什么话好说。”于是把他和他的儿子陈海一起杀掉了。 10.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①,时时望帝乡。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注】①麒麟阁:公元前51年(汉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十一人像于麒麟 阁,第十一人为苏武。②元:通“原” (1)诗人描述了苏武哪些经历?(37分) 答:①怀念家乡;②持节牧羊;③告别李陵。(每答对一点给1分) (2)这首诗主要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答:①比喻。(1分)“风霜”“日月光”比喻苏武的节操,形象地表现了苏武 的高风亮节。(1分)②对比。(1分)将战败投降的李陵对苏武劝降后不成后
清流县尹。陈友谅派他的部将邓克明等攻陷汀州、邵州,侵犯杉关。行省拜授陈 友定为汀州路总管来抵御他。在黄土寨打了一仗,大胜,将邓克明赶跑了。 陈友定作为农家子弟起于佣工军伍之中,目不识丁。等到据有了八郡,多次招纳 文学方面的知名人士。略微涉及文学历史,学作五言小诗,都还有些意趣情理。 可是他很随意地施行奖惩,部下有违反法令的动不动就以遵皇旨便宜行事的名义 杀戮放逐,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停止。漳州守将罗良心中不满,写信责备他说:“郡 县是国家的土地。官吏是君主的臣仆。而粮仓,是朝廷设在地方的仓库。现在足 下看待郡县如同自己家,驱使官吏如同仆役,占有粮仓如同私人的收藏,名义上 虽是报效国家,实际上有骄横逞威的野心。不知足下是想做郭子仪呢,还是做曹 孟德呢?”陈友定大怒,竟派兵杀了罗良。而福清宣慰使陈瑞孙,崇安令孔楷、 建阳人詹翰都因抗拒陈友定而被杀。于是陈友定声威震八闽,然而他侍奉元朝不 曾失去臣子的节操。 (明)太祖平定婺州后,与陈友定辖境相接。陈友定侵犯处州。参政胡深将他打 跑,于是攻下浦城,攻克松溪,抓获陈友定的部将张子玉,和朱亮祖进攻建宁, 攻破它的两道寨栅。太祖平定方国珍以后,就发兵讨伐陈友定。将军胡廷美、何 文辉从江西直趋杉关,汤和、廖永忠从明州走海路攻取福州,李文忠由浦城攻取 建宁,而另外派使者到延平,招降劝谕陈友定。陈友定设置酒宴大会众将和宾客, 杀了明使者,把他的血滴在酒缸里,与众人酌取饮用。酒兴正浓时,向众人发誓 说:“我们都蒙受元朝深厚恩遇,有不拼死抵御的,自身受分尸的磔刑,妻儿将 被杀戮。”于是前往视察福州,烧城建筑堡垒。不久听说杉关被攻破,急忙把军 队分为两部,用一支军队守卫福州,而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守卫延平,以形成掎角 之势。 胡廷美攻克建宁,汤和进攻延平。陈友定想靠长久相持困住他们,众将领请求出 战,他不准许。将领们多次请求不停,陈友定怀疑他的部将想叛变,杀了萧院判。 士卒们很多出去投降的。恰逢军器局发生火灾,城内爆炸声响震天地,明军知道 有变故,猛烈攻城。陈友定呼唤他的部下诀别说:“大势已去,我用一死来报效 国家,各位奋力拼搏吧!”随后退入省府大堂,整理衣帽向北行再拜礼,服毒自 杀。他的部下争相打开城门让明军进城。明军入城后,赶去看他,还没有断气。 抬出水东门时,正逢天降大雷雨,陈友定又苏醒过来。明军用枷锁把他押送至京 城。入宫见了皇帝,皇帝责问他。陈友定高声说:“国破家亡,不过一死而已, 还有什么话好说。”于是把他和他的儿子陈海一起杀掉了。 lO.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7 分)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①,时时望帝乡。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注】①麒麟阁:公元前 51 年(汉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十一人像于麒麟 阁,第十一人为苏武。②元:通“原”。 (1)诗人描述了苏武哪些经历?(37 分) 答:①怀念家乡;②持节牧羊;③告别李陵。(每答对一点给 1 分) (2)这首诗主要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 分) 答:①比喻。(1 分)“风霜”“日月光”比喻苏武的节操,形象地表现了苏武 的高风亮节。(1 分)②对比。(1 分)将战败投降的李陵对苏武劝降后不成后
的哭泣与苏武的坚贞不屈作对比,突出了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民族气 节(或爱国精神)。(1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作答,共6分) (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限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王 羲之《兰亭集序》) (3)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 若虚《春江花月夜》)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准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 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 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 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 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 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 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 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什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 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 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 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 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 好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动物也 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 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 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 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 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 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晢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 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 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能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 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 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 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和七彩教育网桥就是这样 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我们都知道文物古迹很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 不能重复,自然美景也是这样,失去了就永不再来
的哭泣与苏武的坚贞不屈作对比,突出了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民族气 节(或爱国精神)。(1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作答,共 6 分) (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限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王 羲之《兰亭集序》 ) (3)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 若虚《春江花月夜》)。 (4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准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5 题。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 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 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 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 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 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 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 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什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 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 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 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 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 好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动物也 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 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 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 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 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 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 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 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能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 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 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 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和七彩教育网桥就是这样。 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我们都知道文物古迹很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 不能重复,自然美景也是这样,失去了就永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