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2016年适应性模拟练习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 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是内在的,只可求诸内部体验, 不能验之以外部尺度。现实意识中含有自觉意识,审美意识与自觉意识比较容易 区别,后者运用概念抽象,有自觉性,前者则以意象承我,不具有自觉性。但现 实意识还包括非自觉意识,即感性的直观联想、情绪欲望和知性的直觉想象与情 感意志。审美意识作为理性非自觉意识,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意识特征,如意象性、 非逻辑性、情感性等,与感性知性非自觉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黄金的光泽, 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而老葛朗台则只表现出贪欲。 如何识别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呢?首先要看其有无现实功利性。现实意识具有现 实的功利性,它关注的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及其用途,表现主体冷静的客观认识或 实际的需要、态度;而审美意识则只关注对象的形式特征即审美属性,它不具有 实际的价值态度。例如一棵挺拔的松树,一个植物学家注意到它的植物学特征, 考察其年龄、高度、围长及生态环境;一个木匠则注意到它的用途、价值;而 个画家只忘情地欣赏其俊秀的风姿,琢磨着怎样表现它。文学创作最忌直接的功 利意识,如果想怎样教育别人,怎样为某种现象目的服务,怎样成名等,都会干 扰审美意识。即使最正确的现实观念,也不应该直接进入创作。它必须转化为审 美意识,否则就会产生公式化、概念化作品。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最初现 实的动机是批判骑士小说,而在创作过程中,他用人文主义理想重新观察本来要 给以辛辣嘲讽的假骑士,于是倾注满腔的同情,使堂吉诃德成为充满救世理想与 荒唐骑士行为的矛盾性格的形象。其悲剧揭示了人文主义者无力改变现实的时代 特征,抒发了作者对人文主义者辛酸命运的慨叹和嘲讽。这样,作品就上升到审 美意识的高度。当然,说审美意识不具有现实功利性,绝不等于艺术不会产生功 利性,不会发生现实作用。审美意识可以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这是直接目的,但又是不自觉的目的追求;审美意识会提高人的思想品格,但不 是自觉目的,也不是直接目的。 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的区别还有第二个标志.就是精神高度的差异,这是更 跟本的标志。如果只根据前一个标准,就难以分清审美和做梦的区别,因为它们 同样不具有自觉性和现实功利性。审美意识作为理性意识,把人的精神提高到 个崇高的境界,带来无以复加的精神快感;而现实意识则是有限的,它不能使主 体脱离现实境界,也没有那种销魂夺魄的感染力。这种区别只能在自我体验中获 得。如果你迷上了一部小说,但没有产生对人性的难以言传的领悟、对人类命运 的深切同情以及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冲动,只是被离奇的情节等所吸引,勾起某 种物质的欲望,那么,这就不是审美意识
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 2016 年适应性模拟练习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 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是内在的,只可求诸内部体验, 不能验之以外部尺度。现实意识中含有自觉意识,审美意识与自觉意识比较容易 区别,后者运用概念抽象,有自觉性,前者则以意象承我,不具有自觉性。但现 实意识还包括非自觉意识,即感性的直观联想、情绪欲望和知性的直觉想象与情 感意志。审美意识作为理性非自觉意识,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意识特征,如意象性、 非逻辑性、情感性等,与感性知性非自觉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黄金的光泽, 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而老葛朗台则只表现出贪欲。 如何识别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呢?首先要看其有无现实功利性。现实意识具有现 实的功利性,它关注的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及其用途,表现主体冷静的客观认识或 实际的需要、态度;而审美意识则只关注对象的形式特征即审美属性,它不具有 实际的价值态度。例如一棵挺拔的松树,一个植物学家注意到它的植物学特征, 考察其年龄、高度、围长及生态环境;一个木匠则注意到它的用途、价值;而一 个画家只忘情地欣赏其俊秀的风姿,琢磨着怎样表现它。文学创作最忌直接的功 利意识,如果想怎样教育别人,怎样为某种现象目的服务,怎样成名等,都会干 扰审美意识。即使最正确的现实观念,也不应该直接进入创作。它必须转化为审 美意识,否则就会产生公式化、概念化作品。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最初现 实的动机是批判骑士小说,而在创作过程中,他用人文主义理想重新观察本来要 给以辛辣嘲讽的假骑士,于是倾注满腔的同情,使堂吉诃德成为充满救世理想与 荒唐骑士行为的矛盾性格的形象。其悲剧揭示了人文主义者无力改变现实的时代 特征,抒发了作者对人文主义者辛酸命运的慨叹和嘲讽。这样,作品就上升到审 美意识的高度。当然,说审美意识不具有现实功利性,绝不等于艺术不会产生功 利性,不会发生现实作用。审美意识可以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这是直接目的,但又是不自觉的目的追求;审美意识会提高人的思想品格,但不 是自觉目的,也不是直接目的。 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的区别还有第二个标志.就是精神高度的差异,这是更 跟本的标志。如果只根据前一个标准,就难以分清审美和做梦的区别,因为它们 同样不具有自觉性和现实功利性。审美意识作为理性意识,把人的精神提高到一 个崇高的境界,带来无以复加的精神快感;而现实意识则是有限的,它不能使主 体脱离现实境界,也没有那种销魂夺魄的感染力。这种区别只能在自我体验中获 得。如果你迷上了一部小说,但没有产生对人性的难以言传的领悟、对人类命运 的深切同情以及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冲动,只是被离奇的情节等所吸引,勾起某 种物质的欲望,那么,这就不是审美意识
审美能力人人都有,审美感受也是人们普遍经历过的,但由于审美修养不足, 许多人经常被虚假的美感迷惑,或者在审美意识中掺杂许多非审美的东西,久之, 审美趣味降低,创造审美意识的能力就渐渐消失。所以要加强审美修养,注意对 自己的审美感受进行反思 (摘编杨春时时《审美意识与现实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意识与现实意识两者之间存在区别,但这个区别无法用一个外部的明 确尺度衡量,只能依据内心的体验来分辨。 B.现实意识包括自觉意识和非自觉意识两种,前者感性知性的,如情绪欲望 情感意志等,后者运用概念抽象,不具有自觉性。 C.审美意识是理性非自觉意识,它以意象承载,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意识特征, 如意象性,非逻辑性等,与感性非自觉意识有本质不同。 D.审美意识不具有实际的价值态度,它只关注对象的审美属性,而现实意识 则具有现实的功利性,它关注对象的自然属性和实际用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黄金的光泽不可能让老葛朗台产生审美欣赏的意愿,感性知性非自觉意识 让他面对黄金只可能表现出贪婪的占有欲。 B.想怎样教育别人、怎样为某种现实目的服务、怎样成名等是直接的功利意识, 都不应该直接地进入文学创作之中 C.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时,思想经历了从批判骑士小说到充满人文主义 理想的重新审视的转变,使作品上升到审美意识的高度 D.审美意识不具有现实功利性,意味着艺术不会发生现实作用,只能不自觉 地提高人的思想品格,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关注对象时,现实意识表现出主体冷静的客观认识或实际需要、态度审 美意识则表现出被感性形象特质所吸引 B.审美意识能够把人的精神提高到一个崇髙的境界,带来无咀复加的精神快感 而现实意识则不能使主体脱离现实境界 C.现实意识是粗俗的,表现在阅读小说时只对离奇的情节入迷,没有对人性的 领悟、对人类命运的同情、对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冲动 D.审美修养不足会导致人们在审美意识中掺杂很多非审美的东西,降低审美趣 味,因此要加强审美修养,注意反思自己的审美感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肇,字子开,举进士,调黄岩簿,擢崇文校书兼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 太常自秦以来,礼文残缺,先儒各以臆说,无所稽据。肇在职,多所厘正。兄布 以论市易事被责,亦夺肇主判。滞于馆下,又多希旨窥伺者,众皆危之,肇恬然 无愠。元祜初,为中书舍人。门下侍郎韩维奏范百禄事,太皇太后以为谗毁,出 守邓。肇言:“维为朝廷辨邪正是非,不可以疑似逐。〃不草制。四年,春旱,有 司犹讲春宴。肇同彭汝砺上疏曰:“相与饮食燕乐,恐无以消复天变。″翼日,有 旨罢宴。蔡确贬新州,肇先与汝砺相约极论。会除给事中,汝砺独封还制书,言 者谓肇卖友,略不自辨。肇在礼院时,启亲祠北郊之议。是岁当郡,肇坚抗前说
审美能力人人都有,审美感受也是人们普遍经历过的,但由于审美修养不足, 许多人经常被虚假的美感迷惑,或者在审美意识中掺杂许多非审美的东西,久之, 审美趣味降低,创造审美意识的能力就渐渐消失。所以要加强审美修养,注意对 自己的审美感受进行反思。 (摘编杨春时时《审美意识与现实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意识与现实意识两者之间存在区别,但这个区别无法用一个外部的明 确尺度衡量,只能依据内心的体验来分辨。 B.现实意识包括自觉意识和非自觉意识两种,前者感性知性的,如情绪欲望、 情感意志等,后者运用概念抽象,不具有自觉性。 C.审美意识是理性非自觉意识,它以意象承载,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意识特征, 如意象性,非逻辑性等,与感性非自觉意识有本质不同。 D.审美意识不具有实际的价值态度,它只关注对象的审美属性,而现实意识 则具有现实的功利性,它关注对象的自然属性和实际用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黄金的光泽不可能让老葛朗台产生审美欣赏的意愿,感性知性非自觉意识 让他面对黄金只可能表现出贪婪的占有欲。 B.想怎样教育别人、怎样为某种现实目的服务、怎样成名等是直接的功利意识, 都不应该直接地进入文学创作之中。 C.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时,思想经历了从批判骑士小说到充满人文主义 理想的重新审视的转变,使作品上升到审美意识的高度。 D.审美意识不具有现实功利性,意味着艺术不会发生现实作用,只能不自觉 地提高人的思想品格,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关注对象时,现实意识表现出主体冷静的客观认识或实际需要、态度审 美意识则表现出被感性形象特质所吸引。 B.审美意识能够把人的精神提高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带来无咀复加的精神快感 而现实意识则不能使主体脱离现实境界。 C.现实意识是粗俗的,表现在阅读小说时只对离奇的情节入迷,没有对人性的 领悟、对人类命运的同情、对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冲动。 D.审美修养不足会导致人们在审美意识中掺杂很多非审美的东西,降低审美趣 味,因此要加强审美修养,注意反思自己的审美感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曾肇,字子开,举进士,调黄岩簿,擢崇文校书兼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 太常自秦以来,礼文残缺,先儒各以臆说,无所稽据。肇在职,多所厘正。兄布 以论市易事被责,亦夺肇主判。滞于馆下,又多希旨窥伺者,众皆危之,肇恬然 无愠。元祜初,为中书舍人。门下侍郎韩维奏范百禄事,太皇太后以为谗毁,出 守邓。肇言:“维为朝廷辨邪正是非,不可以疑似逐。”不草制。四年,春旱,有 司犹讲春宴。肇同彭汝砺上疏曰:“相与饮食燕乐,恐无以消复天变。”翼日,有 旨罢宴。蔡确贬新州,肇先与汝砺相约极论。会除给事中,汝砺独封还制书,言 者谓肇卖友,略不自辨。肇在礼院时,启亲祠北郊之议。是岁当郡,肇坚抗前说
既而合祭天地,乃自劾,改刑部。请不已,出知徐州,徒江宁府。帝亲政,更用 旧臣,数称肇议礼,趣入对。肇言:“宜于此时选忠信端起之士,置诸近班,以 参谋议,备顾问。与夫深处法官,亲近普瞽御①,其损益相去万万矣。〃贵近恶 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日食四月朔,当降诏求言。肇具 述帝旨,诏下,投匦②者如织。章惇恶之,欲因事去肇,帝不听。布之拜相,肇 适当制,国朝学士弟草兄制,唯韩维与肇,为衣冠荣。建中靖国元年,太史奏日 又当食四月。肇请对言:“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漬净之化或衰于前忠 邪不肖或有未辨左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言 发涕下,帝悚然顺纳。崇宁初,落职,谪知和州。四年,归润而卒,年六十一。 肇天资仁厚,而容貌端严。自少力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法。更十一州,类 多善政。绍兴初,谥曰文昭 (节选自《宋史·曾肇传》) 【注】①瞽御:左右亲近的小臣。②投匦:臣民向皇帝上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邪不肖/或有未辨/左 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 B.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邪不肖或有未辨/左 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 C.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邪不肖/或有未辨/ 左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 D.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邪不肖/或有未辨/ 左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朔,农历每月月中。古人用“晦”“朔”“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C.衣冠,“衣”指衣服“冠”指帽子。“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 官绅。 D.经传,原指经典和注释、阐述经义的著作,后来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肇博览群书,熟悉礼制。他努力学习,广泛阅览;太常礼院从秦朝以来文 献残缺,他做了许多工作,关于礼制的见解多年后仍然受到肯定。 B.曾肇稳重自持,处事冷静。他受兄长牵连被撤官,但并不钻营,平和淡定; 为蔡确辩护一事,谏官认为他出卖朋友,他也不为自己辩解。 C.曾肇刚毅正直,敢于直言。太皇太后要罢黜韩维,他说韩维明辨正邪,拒绝 起草命令;春旱时官吏饮宴,他同彭汝砺上疏请求禁止。 D.曾肇忠诚国事,屡遭排挤。他建议选拔贤良,不要亲信近臣,结果被排挤出 京:起草诏令征求臣民意见,招致章惇厌恶,想借机打击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儒各以臆说,无所稽据,肇在职,多所厘正。 (2)滞于馆下,又多希旨窥伺者,众皆危之,肇恬然无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汉寿城春望
既而合祭天地,乃自劾,改刑部。请不已,出知徐州,徒江宁府。帝亲政,更用 旧臣,数称肇议礼,趣入对。肇言:“宜于此时选忠信端起之士,置诸近班,以 参谋议,备顾问。与夫深处法官,亲近普暬御①,其损益相去万万矣。”贵近恶 其语,出知瀛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日食四月朔,当降诏求言。肇具 述帝旨,诏下,投匦②者如织。章惇恶之,欲因事去肇,帝不听。布之拜相,肇 适当制,国朝学士弟草兄制,唯韩维与肇,为衣冠荣。建中靖国元年,太史奏日 又当食四月。肇请对言:“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 邪不肖或有未辨左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言 发涕下,帝悚然顺纳。崇宁初,落职,谪知和州。四年,归润而卒,年六十一。 肇天资仁厚,而容貌端严。自少力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法。更十一州,类 多善政。绍兴初,谥曰文昭。 (节选自《宋史·曾肇传》) 【注】①暬御:左右亲近的小臣。②投匦:臣民向皇帝上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邪不肖/或有未辨/左 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 B.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邪不肖/或有未辨/左 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 C.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邪不肖/或有未辨/ 左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 D.比岁日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忠邪不肖/或有未辨/ 左右阿谀/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痛自克责/以塞天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朔,农历每月月中。古人用“晦”“朔”“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C.衣冠,“衣”指衣服“冠”指帽子。“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 官绅。 D.经传,原指经典和注释、阐述经义的著作,后来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曾肇博览群书,熟悉礼制。他努力学习,广泛阅览;太常礼院从秦朝以来文 献残缺,他做了许多工作,关于礼制的见解多年后仍然受到肯定。 B.曾肇稳重自持,处事冷静。他受兄长牵连被撤官,但并不钻营,平和淡定; 为蔡确辩护一事,谏官认为他出卖朋友,他也不为自己辩解。 C.曾肇刚毅正直,敢于直言。太皇太后要罢黜韩维,他说韩维明辨正邪,拒绝 起草命令;春旱时官吏饮宴,他同彭汝砺上疏请求禁止。 D.曾肇忠诚国事,屡遭排挤。他建议选拔贤良,不要亲信近臣,结果被排挤出 京;起草诏令征求臣民意见,招致章惇厌恶,想借机打击他。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先儒各以臆说,无所稽据,肇在职,多所厘正。 (2)滞于馆下,又多希旨窥伺者,众皆危之,肇恬然无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 品,祭后就被抛弃。③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8.古人认为“此春望诗,最奇”,请指出这首诗“奇”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如果“ ”,那么就能达到“圣心 备焉”的境界。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 ”两句,描绘出琵琶演奏“声 渐歇”时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艺术境界。 (3)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先写士兵们饱餐烤肉、奏起军 乐、点兵出征,后用“ ”描绘极其激烈的战斗场面。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残缺 田洪波 我的职业是医生,爱好很广泛。我特别喜欢购买甚至收藏民间饰物,因此,我的 业余生活并不像人们惯常思维中那样刻板。 这样就有了一些故事。当然,发生在那个名叫喜鹊的女子身上的故事最独特。 那几天,阴雨连绵。我们趁一个学术会议的空隙到清河泉旅游,看过一些景点后, 就呈散花状开始购物。在一个很大的空地上,有一溜一字排开的简易商铺。商家 主要经营与清河泉景点相关的饰物,自然,也有带当地风俗的钩针饰物,那是清 河泉景点的独特品牌,我的眼睛就在那一刻被吸引了 那是一双童鞋,却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别的商家的钩针童鞋,多是与一般商 场出售的无异。但那双鞋却是五彩斑斓的,要多有意思就多有意思。形状是一只 小猪,前面一张突出的小嘴是红色的;两边嵌着的眼睛,却是黄色的,而鞋面则 或黑或白。它就像一个小精灵,把我紧紧地抓住了 问价格,却不过十几元钱。 我认真挑选起来。钩编玩偶、碎花笨小猪、动物手机座等等,很快面前就垒起一 堆。卖货的是一位淳朴的大嫂,她仔细地盯了我半天,未了,告诉我家里的饰物 还有很多。说这些饰物都是她女儿钩编的,如果想要什么心仪的饰物,她女儿甚 至可以现场钩编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③,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 品,祭后就被抛弃。③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8.古人认为“此春望诗,最奇”,请指出这首诗“奇”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 分)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如果“ , ”,那么就能达到“圣心一 备焉”的境界。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 , ”两句,描绘出琵琶演奏“声 渐歇”时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艺术境界。 (3)辛弃疾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先写士兵们饱餐烤肉、奏起军 乐、点兵出征,后用“ , ”描绘极其激烈的战斗场面。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残 缺 田洪波 我的职业是医生,爱好很广泛。我特别喜欢购买甚至收藏民间饰物,因此,我的 业余生活并不像人们惯常思维中那样刻板。 这样就有了一些故事。当然,发生在那个名叫喜鹊的女子身上的故事最独特。, 那几天,阴雨连绵。我们趁一个学术会议的空隙到清河泉旅游,看过一些景点后, 就呈散花状开始购物。在一个很大的空地上,有一溜一字排开的简易商铺。商家 主要经营与清河泉景点相关的饰物,自然,也有带当地风俗的钩针饰物,那是清 河泉景点的独特品牌,我的眼睛就在那一刻被吸引了。 那是一双童鞋,却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别的商家的钩针童鞋,多是与一般商 场出售的无异。但那双鞋却是五彩斑斓的,要多有意思就多有意思。形状是一只 小猪,前面一张突出的小嘴是红色的;两边嵌着的眼睛,却是黄色的,而鞋面则 或黑或白。它就像一个小精灵,把我紧紧地抓住了。 一问价格,却不过十几元钱。 我认真挑选起来。钩编玩偶、碎花笨小猪、动物手机座等等,很快面前就垒起一 堆。卖货的是一位淳朴的大嫂,她仔细地盯了我半天,未了,告诉我家里的饰物 还有很多。说这些饰物都是她女儿钩编的,如果想要什么心仪的饰物,她女儿甚 至可以现场钩编
这不能不说稀奇了。对余下的景点,我一时失去了参观的兴趣。于是,在那位大 嫂乐颠颠地引领下,我走进离景点不远的一个村落。在一处平淡无奇的房屋中, 见到了那个叫喜鹊的女子。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是个盲人,而且很漂亮。我难以想 象,一个盲人如何钩编得出那么色彩斑斓的饰物。 喜鹊很敏感地从炕沿上下地了,她做岀倾听的模样,而我则一直上下打量着她 很快,就有笑容在她的脸上绽开了。 是来选钩编的吧?”她居然毫不意外。 我纳闷了:“你家常来顾客?” 她母亲自豪地笑了:“几乎每天都有,连蓝眼睛矢鼻子的外国人都有呢。” 我不得不正色地看她了,并打量起屋里悬挂的各种饰物 应该说,我的震惊程度进一步加大。你想啊,有把蝴蝶钩成蓝色的吗?有把小狗 钩成大鼻子的吗?有把小猫钩得脑袋奇大的吗?比卡通还卡通。她根本就是不按 常理出牌! 我很快挑选了一大堆,但出于职业习惯,我还是问喜鹊:“你是先天看不见,还 是后天失明?你怎么就想到要把小猫的脑袋钩大呢?你不觉得自己钩的和别人 不一样吗?” 喜鹊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管它呢!我想要钧什么颜色就钩什么旃色,想要它 什么样就什么样!” 她的解释让我无话可说。听她母亲介绍,她是四岁时因一场病失明的。她每天最 大的乐趣就是钩编,说要给自己攒够嫁妆。 我不能不为这样的女子动容了。我告诉她,她的眼睛可以治,我就是一位眼科专 家。我希望她们去医院找我 她母亲听我这么说,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扑咚〃一声给我跪下了。 我吓了一跳:“大嫂,千万别这样。 喜鹊也激动得浑身颤抖:“你说的是真的?〃 我连连点头:“当然。” 她们娘儿俩一下子拥抱在了一起。 不久,她们果真去医院找了我,而我那会儿也早为她做好了手术准备。那时,医 院正在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力度,她的手术费用被减免了大半。 她术后的效果非常好,很快就睁开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她喜极而泣,她的母亲也 哭出了声,一个劲儿地说:“这下好了,我们喜鹊可以开钩编工厂了。 我这才知道,那一直是她们娘儿俩的理想。 我们从此各忙各的。我不知道她的工厂是否如期开工,她的钩编饰物是否更受人 欢迎。好在多年后,我有了再到清河泉旅游的机会 在那一溜排开的商铺前,我又见到了那位大嫂。她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原因是 她面前的饰物无人问津。而我看那些饰物,与普通饰物则没什么两样。这难道是 喜鹊钩的吗? 见到我,大嫂眼光十分复杂,想说点什么,嘴唇嚅动了一下却没出声。我隐隐感 到了什么 (有删改) (1)下面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详细描写那双吸引“我”的童鞋各部位的色彩,突出了它的五彩斑斓 与众不同,侧面表现了钩编者色彩运用韵独特,为下文写盲人姑娘做了铺垫
这不能不说稀奇了。对余下的景点,我一时失去了参观的兴趣。于是,在那位大 嫂乐颠颠地引领下,我走进离景点不远的一个村落。在一处平淡无奇的房屋中, 见到了那个叫喜鹊的女子。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是个盲人,而且很漂亮。我难以想 象,一个盲人如何钩编得出那么色彩斑斓的饰物。 喜鹊很敏感地从炕沿上下地了,她做出倾听的模样,而我则一直上下打量着她。 很快,就有笑容在她的脸上绽开了。 “是来选钩编的吧?”她居然毫不意外。 我纳闷了:“你家常来顾客?” 她母亲自豪地笑了:“几乎每天都有,连蓝眼睛矢鼻子的外国人都有呢。” 我不得不正色地看她了,并打量起屋里悬挂的各种饰物。 应该说,我的震惊程度进一步加大。你想啊,有把蝴蝶钩成蓝色的吗?有把小狗 钩成大鼻子的吗?有把小猫钩得脑袋奇大的吗?比卡通还卡通。她根本就是不按 常理出牌! 我很快挑选了一大堆,但出于职业习惯,我还是问喜鹊:“你是先天看不见,还 是后天失明?你怎么就想到要把小猫的脑袋钩大呢?你不觉得自己钩的和别人 不一样吗?” 喜鹊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管它呢!我想要钧什么颜色就钩什么旃色,想要它 什么样就什么样!” 她的解释让我无话可说。听她母亲介绍,她是四岁时因一场病失明的。她每天最 大的乐趣就是钩编,说要给自己攒够嫁妆。 我不能不为这样的女子动容了。我告诉她,她的眼睛可以治,我就是一位眼科专 家。我希望她们去医院找我。 她母亲听我这么说,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扑咚”一声给我跪下了。 我吓了一跳:“大嫂,千万别这样。” 喜鹊也激动得浑身颤抖:“你说的是真的?” 我连连点头:“当然。” 她们娘儿俩一下子拥抱在了一起。 不久,她们果真去医院找了我,而我那会儿也早为她做好了手术准备。那时,医 院正在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力度,她的手术费用被减免了大半。 她术后的效果非常好,很快就睁开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她喜极而泣,她的母亲也 哭出了声,一个劲儿地说:“这下好了,我们喜鹊可以开钩编工厂了。” 我这才知道,那一直是她们娘儿俩的理想。 我们从此各忙各的。我不知道她的工厂是否如期开工,她的钩编饰物是否更受人 欢迎。好在多年后,我有了再到清河泉旅游的机会。 在那一溜排开的商铺前,我又见到了那位大嫂。她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原因是 她面前的饰物无人问津。而我看那些饰物,与普通饰物则没什么两样。这难道是 喜鹊钩的吗? 见到我,大嫂眼光十分复杂,想说点什么,嘴唇嚅动了一下却没出声。我隐隐感 到了什么…… (有删改) (1)下面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详细描写那双吸引“我”的童鞋各部位的色彩,突出了它的五彩斑斓、 与众不同,侧面表现了钩编者色彩运用韵独特,为下文写盲人姑娘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