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野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的意义 楼宇烈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 中的绅士 Gentleman。研究表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 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 个民族的表率,要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 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 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 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 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 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 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 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 的差别。 当然中国文化中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 “士”,再一个是“圣人”。荀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 法而行,士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 和遵守这个“法”。荀子接着讲,“笃志而体,君子也”。是说君子既有远大的 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对天 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 识人生,这就是圣人。荀子给“士”“君子”“圣人”做了相当清楚的定义,这 三个层次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的, 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模, 所以君子更现实、更实际,我们达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个君子。我们常用 “博雅”来形容君子,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这两个 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 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 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 会的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自己先做到。“身教胜于言教” 君子能够以身作则地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 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 大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习俗。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 常重要,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当一个 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什么都要用法律来管理,社会是管 不过来的,要靠大家道德的自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 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 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随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 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
河南省新野县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君子的意义 楼宇烈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 中的绅士 Gentleman。研究表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 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 个民族的表率,要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 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 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 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 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 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 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 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 的差别。 当然中国文化中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 “士”,再一个是“圣人”。荀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 法而行,士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 和遵守这个“法”。荀子接着讲,“笃志而体,君子也”。是说君子既有远大的、 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对天 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 识人生,这就是圣人。荀子给“士”“君子”“圣人”做了相当清楚的定义,这 三个层次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的, 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模, 所以君子更现实、更实际,我们达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个君子。我们常用 “博雅”来形容君子,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这两个 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 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 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 会的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自己先做到。“身教胜于言教”, 君子能够以身作则地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 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 大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习俗。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 常重要,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当一个 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什么都要用法律来管理,社会是管 不过来的,要靠大家道德的自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 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 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随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 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
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 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 (选自《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一词出现在春秋之前,其含义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 Gentleman基本相 同,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B.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品格 上的差别,而在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统治者。 C.春秋以前,君子既是统治者,也是教育者。《礼记·学记》中的“建国君 营,教学为先”说的就是教育是管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D.君子与士的含义,有同也有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做人办事的可称为士, 有远大坚定的志向并能身体力行的就是君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先阐释了“君子”的内涵,然后从“引领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 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君子的作用 B.“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中“君子”的内涵,与“君子之德 风,小人之德草”中“君子”的内涵并不相同的 C.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君子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 从道理上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真正能够成为圣人的并不多 D.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我们用“博雅”来形容 君子,所以只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君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张载《正蒙》里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 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是引领社会的正能量。 B.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 就是简单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比法律的管理更重要 C.“身教胜于言教”,是指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 受到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营造出良好的社会习俗。 D.社会需要有君子来专治于文化传承,时代的变化更要求君子不要拘泥于外 在的各种形式,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传承文化的根本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 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 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 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十缀行 而出,窃叹曰:“牛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 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 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 会罢副使,徙知鄘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煕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 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 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
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 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 (选自《道德与文明》2016 年第 6 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君子一词出现在春秋之前,其含义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 Gentleman 基本相 同,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B.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品格 上的差别,而在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统治者。 C.春秋以前,君子既是统治者,也是教育者。《礼记·学记》中的“建国君 营,教学为先”说的就是教育是管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D.君子与士的含义,有同也有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做人办事的可称为士, 有远大坚定的志向并能身体力行的就是君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先阐释了“君子”的内涵,然后从“引领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 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君子的作用。 B.“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中“君子”的内涵,与“君子之德 风,小人之德草”中“君子”的内涵并不相同的。 C.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君子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 从道理上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真正能够成为圣人的并不多。 D. 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我们用“博雅”来形容 君子,所以只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君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载《正蒙》里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 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是引领社会的正能量。 B.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 就是简单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比法律的管理更重要。 C.“身教胜于言教”,是指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 受到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营造出良好的社会习俗。 D.社会需要有君子来专治于文化传承,时代的变化更要求君子不要拘泥于外 在的各种形式,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传承文化的根本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 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 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 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 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 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 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 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 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 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
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 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 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宣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 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 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 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 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 颇服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 颇服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 颇服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 颇服其先见/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 狄 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 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 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 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 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二)古代诗歌鉴赏(2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芳草渡 【宋】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 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 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 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 “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 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 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 颇服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 颇服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 颇服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 颇服其先见/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 狄。 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 的地方。 D.赠,指古代朝 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 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 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 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 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二)古代诗歌鉴赏(2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芳草渡 【宋】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 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 运 B.“捻青梅”的“捻”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 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捻梅的形象。 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 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 丈夫的依恋。 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 目一新 E.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 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9.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 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0~11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0.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 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 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髙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 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 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 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11.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42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 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②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髙地,谣言编得越“敏 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 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 运。 B.“捻青梅”的“捻”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 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捻梅的形象。 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 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 丈夫的依恋。 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 目一新。 E.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 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9.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 要分析。(6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10~11 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0.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 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 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 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 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 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 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11.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42 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 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②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 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
③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 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④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 助澜的作用,切忌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⑤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 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 ⑥中方对4月3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 强烈谴责,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行不赞一词。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 型考验,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 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 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 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 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虽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仍旧处于有 阵地却缺乏后续文化建设设施完善。 1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 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B.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同桌安慰小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考试失败 算不了什么,振作精神,下一次考试你的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 C.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帅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盾,使得两人 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D.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我真的十分激动;评委 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聆听!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 身份,竟可以在皇上面前说话一言九鼎? ②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 华为集团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③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 省等地的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 就会浪费时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 ⑤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鱼龙混杂并不完美的 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⑥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 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⑤⑥
③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 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④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 助澜的作用,切忌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⑤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 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 ⑥中方对4月 3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 强烈谴责,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行不赞一词。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 型考验,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 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 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 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 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虽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仍旧处于有 阵地却缺乏后续文化建设设施完善。 1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 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B.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同桌安慰小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考试失败 算不了什么,振作精神,下一次考试你的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 C.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帅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盾,使得两人 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D.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我真的十分激动;评委 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聆听!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 身份,竟可以在皇上面前说话一言九鼎? ②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 华为集团惨淡经营,2017 年销量继续攀升。 ③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 省等地的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 就会浪费时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 ⑤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鱼龙混杂并不完美的 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⑥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 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④ 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