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18日1、了解电路的初步图论。教学目的2、从图论引出树的概念,从树的概念推导出KVL的独立方程数,1、以中世纪的一个流行的游戏,引出连通图的概念2、以图示讲述怎样将一个电路模型变换成一个图G。3、讲解有向图和无向图的区别教学4、若对一个图列写KCL和KVL方程,发现有些方程是非独立的,因此,希望内通过一种方法找到独立方程的个数,从而引出数的概念和作用。容5、通过图找到独立的KCL方程数为节点数减一,而独立的KVL方程数则要借助树来求得。6、通过一个树的树支和连支数可求得独立的KVL方程数为支路数减节点数加-教学重点:1、以图示讲述怎样将一个电路模型变换成一个图G2、通过图找到独立的KCL方程数为节点数减一,而独立的KVL方程数则要借助树来求得。教学重点3、通过一个树的树支和连支数可求得独立的KVL方程数为支路数减节教学难点及点数加教学难点:1、若对一个图列写KCL和KVL方程,发现有些方程是非独立的教学方法因此,希望通过一种方法找到独立方程的个数,从而引出数的概念和作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作业:P733—1,3-2,3—3,3-6作业思考题:P733-5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9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 4 年 3 月 18 日 教 学 目 的 1、了解电路的初步图论。 2、从图论引出树的概念,从树的概念推导出 KVL 的独立方程数。 教 学 内 容 1、以中世纪的一个流行的游戏,引出连通图的概念。 2、以图示讲述怎样将一个电路模型变换成一个图 G。 3、讲解有向图和无向图的区别。 4、若对一个图列写 KCL 和 KVL 方程,发现有些方程是非独立的,因此,希望 通过一种方法找到独立方程的个数,从而引出数的概念和作用。 5、通过图找到独立的 KCL 方程数为节点数减一,而独立的 KVL 方程数则要借 助树来求得。 6、通过一个树的树支和连支数可求得独立的 KVL 方程数为支路数减节点数加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以图示讲述怎样将一个电路模型变换成一个图 G 2、通过图找到独立的 KCL 方程数为节点数减一,而独立的 KVL 方 程数则要借助树来求得。 3、通过一个树的树支和连支数可求得独立的 KVL 方程数为支路数减节 点数加一 教学难点:1、若对一个图列写 KCL 和 KVL 方程,发现有些方程是非独立的, 因此,希望通过一种方法找到独立方程的个数,从而引出数的概念 和作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73 3-1,3-2,3-3,3-6 思考题:P73 3-5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9 页
2004年3月21日要求学生掌握支路电流法1、教学目的2、掌握网孔电流法1、在已知电路图的独立KCL和KVL方程数的情况下,对电路的每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列写方程和每个元件的VCR方程,将元件的VCR方程代入到KVL教方程中,就形成了以支路电流为未知变量的方程组,即支路电流方程学2、以例题的形式讲解具体的求解过程,并总结归纳列写方程的步骤。内3、若选取网孔电流作为未知变量,假想在网孔内有一个连续流动的电流,即网容孔电流,通过列写网孔内的KVL方程,即可写出网孔电流方程。4、以例题的形式讲解方程的列写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学重点:1、支路电流法的列写方法。2、网孔电流法的列写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支路电流法列写时,若支路中含有独立电源,应注意支路电压和支及路电流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2、列写网孔电流方程时,互阻的正负由流过互阻的网孔电流的方向决定教学方法:讲授,图示,例解,多媒体作业:P743-8,39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10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4 年 3 月 21 日 教 学 目 的 1、要求学生掌握支路电流法 2、掌握网孔电流法 教 学 内 容 1、在已知电路图的独立 KCL 和 KVL 方程数的情况下,对电路的每条支路的电 压和电流列写方程和每个元件的 VCR 方程,将元件的 VCR 方程代入到 KVL 方程中,就形成了以支路电流为未知变量的方程组,即支路电流方程。 2、以例题的形式讲解具体的求解过程,并总结归纳列写方程的步骤。 3、若选取网孔电流作为未知变量,假想在网孔内有一个连续流动的电流,即网 孔电流,通过列写网孔内的 KVL 方程,即可写出网孔电流方程。 4、以例题的形式讲解方程的列写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支路电流法的列写方法。 2、网孔电流法的列写方法。 教学难点: 1、支路电流法列写时,若支路中含有独立电源,应注意支路电压和支 路电流的表示方法。 2、列写网孔电流方程时,互阻的正负由流过互阻的网孔电流的方向决 定 教学方法:讲授,图示,例解, 多媒体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74 3-8,3-9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