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开设太学。为了培养儒家的治术人才,汉武“为博士官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创建太学,置弟子五十人”,研究儒家经学。③察举制完全确立。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制”,这一制度起源于汉高祖,到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使这一选才形式制度化
❖ ② 开设太学。为了培养儒家的治术人才,汉武 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创建太学,“为博士官 置弟子五十人”,研究儒家经学。 ❖ ③察举制完全确立。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 制”,这一制度起源于汉高祖,到汉武帝元光元 年(前134年),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举 “孝廉”各一人,使这一选才形式制度化
④尊孔。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明帝永平二年(59年)又开始在太学及郡国学校举行祭孔仪式。③统一经学。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的石渠阁会议;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的白虎观会议,这次X会议的讨论结果变成了《白虎通义》。统一经学教材,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在蔡X琶等人的倡议下镌刻石经,称为熹平石经
❖ ④尊孔。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 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明帝永平二年 (59年)又开始在太学及郡国学校举行 祭孔仪式。 ❖ ⑤统一经学 。 ❖ 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的石渠阁会议; ❖ 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的白虎观会议,这次 会议的讨论结果变成了《白虎通义》 。 ❖ 统一经学教材,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在蔡 邕等人的倡议下镌刻石经, 称为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启家店
熹平石经
第二节汉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一、学制系统汉朝的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X两种,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东汉时设有鸿都门学宫邸学。地方官学主要是指郡国学。K
第二节 汉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学制系统 ❖ 汉朝的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两种,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儒家 经典为主的太学、东汉时设有鸿都门 学宫邸学 。 ❖ 地方官学主要是指郡国学
汉代学校系统图普通性质一太学中央官学专门性质—鸿都门学贵胃性质一宫邸学官学郡县乡聚学校痒序地方官学私学(书馆和经馆)
官 学 私 学(书馆和经馆) 中央官学 郡——学 地方官学 县——校 乡——庠 聚——序 汉代学校系统图 普通性质——太学 专门性质——鸿都门学 贵胄性质——宫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