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红运 审题人:汪志荣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 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 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 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 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 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査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 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 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 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 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 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 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 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 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 画法 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 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 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 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 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 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 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 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 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 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 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 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 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 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 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 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 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陕西省商洛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红运 审题人:汪志荣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 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 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 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 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 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 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 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 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 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 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 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 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 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 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 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 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 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 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 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 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 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 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 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 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 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 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 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 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 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 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 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 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 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C.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 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 D.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 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 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 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 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 D.“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 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 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 B.“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 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 C.“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 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D.“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 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 受髙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 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擢兵部侍郎。二十 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逾年,起署刑部侍郎。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 籍治丧。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 恝然①赴官”。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诏原之。 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三十年,擢户 部尚书。子齐贤,乡试未中试。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 书品级予荫生。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 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 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大学十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 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 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
A.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 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 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C.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 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 D.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 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 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 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 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 D.“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 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 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 B.“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 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 C.“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 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D.“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 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 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 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擢兵部侍郎。二十 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逾年,起署刑部侍郎。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 籍治丧。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 一,恝然①赴官”。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诏原之。 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三十年,擢户 部尚书。子齐贤,乡试未中试。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 书品级予荫生。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 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 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 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 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
中嘱托府尹蒋赐棨。上面诘,敏中引罪,诏切责之曰:“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 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 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 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大功告竣,朕欲如张 廷玉例,领以世职。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 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四十一年,金 川平,诏嘉其劳勋,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四十四 年,病喘,遺医视,赐人参。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有删节) 【注】恝(jia)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4、对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 名成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B.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 讲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 C.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生病。 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 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B.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C.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 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 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C.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 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 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 中为正总裁,主其事。(5分) (2)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中嘱托府尹蒋赐棨。上面诘,敏中引罪,诏切责之曰:“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 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 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 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大功告竣,朕欲如张 廷玉例,领以世职。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 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四十一年,金 川平,诏嘉其劳勚,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四十四 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 有删节) 【注】恝(jiá)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4、对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 名成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B.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 讲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 C.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生病。 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 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B.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C.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D.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 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 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 C.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 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 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 中为正总 裁,主其事。(5 分) (2)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侯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8.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出诗人伤春思 归之情?这样表现有何好处?请作简要分析。(5分) 9.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 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作者表明自己要竭尽全力,铲除敌人,实现先帝宏愿的句 子是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百姓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 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3)《赤壁赋》里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个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定另一个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悔 张桂清 忍无可忍的关成山,在医院分诊台前猛然高喊起来:“什么三甲医院啊,纯粹蒙事 儿 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士,噔噔噔跑来了:“先生,我是护士长,我跟您说啊,刘大 夫路上撞车了 “撞车?撞死没有哇?”关成山一听这话,火更不打一处来了,“要是没撞死,赶紧 派急救车去呀!” “您,怎么说话呢?” 我,我说的都是实话,没瞎说。”关成山一指小护土,“她说刘大夫早就给人诊 病了。让我等,一直等到现在啦……” 关成山如此发飙,也难怪。 不到凌晨五点,他就来这儿排队挂号了,为的是挂专家刘素珍的号;八点钟诊病, 都八点五十了,仍没见她的人影儿;护士小柳呢,一直糊弄他。这会儿,又听护士长 说专家出了车祸,岂能不生气? 护士长看看满脸通红的小柳,只好说:“您挂的第一号是吧?给您转诊别的医生, 也姓刘,也是专家……”[来源:学&科&网] 关成山不管这些,心说只要能瞧老伴儿的病就行。 电话铃忽然响了,护士长一接电话就愣了:“不用了,那……好吧。” 其实就在关成山大喊大叫那会儿,恰巧刘素珍大夫进来了,恰巧还就听见了“撞 死没有哇”那句话……她头一低,抹着泪水匆匆走了 护士长倒看得真切,心想别再激化矛盾了,所以建议关成山转别的医生来看病 这个办法,也是缓和医患关系没办法的办法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8.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出诗人伤春思 归之情?这样表现有何好处?请作简要分析。(5 分) 9.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 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出师表》中,作者表明自己要竭尽全力,铲除敌人,实现先帝宏愿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百姓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 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里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个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定另一个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悔 张桂清 忍无可忍的关成山,在医院分诊台前猛然高喊起来:“什么三甲医院啊,纯粹蒙事 儿……” 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士,噔噔噔跑来了:“先生,我是护士长,我跟您说啊,刘大 夫路上撞车了——” “撞车?撞死没有哇?”关成山一听这话,火更不打一处来了,“要是没撞死,赶紧 派急救车去呀!” “您,怎么说话呢?” “我,我说的都是实话,没瞎 说。”关成山一指小护士,“她说刘大夫早就给人诊 病了 。让我等,一直等到现在啦……” 关成山如此发飙,也难怪。 不到凌晨五点,他就来这儿排队挂号了,为的是挂专家刘素珍的号;八点钟诊病, 都八点五十了,仍没见她的人影儿;护士小柳呢,一直糊弄他。这会儿,又听护士长 说专家出了车祸,岂能不生气? 护士长看看满脸通红的小柳,只好说:“您挂的第一号是吧?给您转诊别的医生, 也姓刘,也是专家……”[来源:学&科&网] “行。” 关成山不管这些,心说只要能瞧老伴儿的病就行。 电话铃忽然响了,护士长一接电话就愣了:“不用了,那……好吧。” 其实就在关成山大喊大叫那会儿,恰巧刘素珍大夫进来了 ,恰巧还就听见了“撞 死没有哇”那句话……她头一低,抹着泪水匆匆走了。 护士长倒看得真切,心想别再激化矛盾了,所以建议关成山转别的医生来看病 ——这个办法,也是缓和医患关系没办法的办法
刘素珍大夫却主动打来电话,告知不用转诊一一护士长知道她的脾气,只好同意 关成山一往里走,护士长赶紧给刘素珍打电话:“刘大夫,我已经跟那老先生说了 转诊啦,将错就错得了。您要一说实话,他又得怪我们编瞎话了… 关成山领着老伴儿,进了二号诊室,见女大夫容貌清秀,就是嘴的左侧长了颗痦子, 眼睛还有点儿红。 当下,他心里就想:有啥烦心事儿?却没好意思张嘴问。 “您请坐,先说说病情吧。” “我们那儿的医院,说她得了腔隙性脑梗死,头晕,还吐,让我们照了片子。您是专 家 关成山随即把片子递给了刘大夫。他带着老伴儿来此,就为验证一下当地医院看 得准不准。 “没错儿……给您老伴儿吃的施慧达和阿司匹林、立普妥,都没问题。” “听说核磁共振 “这个不用……您注意这几点就行了:按时吃药、饮食清淡、适度运动,还有, 就是别生气 “还说呢,我和老伴儿刚跟她们生了一肚子气…”一提起这事儿,关成山和老 伴儿仍有些气呼呼。 我说呀,主要是这位误了上班的医生不好,我,向你们道歉 “您道歉?” “噢,是这样,我代表她和她们向您道歉。 “您这态度多好哇!有病,立马也会去掉三分。” 关成山又问要不要开点药,刘大夫立即说:“您开药刚一周时间,不能开了,有规 定;开新药?没必要啊……” 病人想照片子,这专家却劝你甭做……都说医院“宰”病人,也不都是这样啊。关 成山领着老伴儿下楼,边走心里边琢磨,不料与一个人撞上了 “嘿!是你呀,老弟。 被关成山称为老弟的是医院办公室主任,是他的同乡,名叫关成悦。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一关成山立即诉起苦来:“这个刘素珍啊,还专家呢! 另外那位刘大夫,比她强百倍了啊… 关成悦不着急,等他说完了,才问他夸的大夫叫啥 “姓刘,你看看病历本儿一一我是老花眼。 “刘素珍,就是刘素珍啊一一那人面貌清秀,嘴这儿有个痦子,对不?” 嘿!这是为啥呀?” “老兄啊,你听我说…… 老弟的一番说道,让关成山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刘素珍是医院也是市里的模范,其父前几天去世,昨天刚从湖北老家奔丧回来,今 儿开车出了点儿意外一一万幸的是,双方均无大碍。她老父是村医,去世时,村民 看病的欠条还有二百多张,一万多块钱呢。出殡那天,全村的人来送行……老父的 言传身教对刘素珍影响非常大,刘素珍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总是为病人着想 “老兄,我说了这些,可不是为刘大夫辩护啊。”他手一指大厅上的屏幕,“你看, 这条微博上的‘寻人启事’,就是为提醒病人杨一帧按时吃药的一一这人是急诊 后欠费溜号的,没留下地址、电话……提议做这个启事的,就是刘素珍刘大夫!” “哦。”关成山心中一震。 “老兄,有人喊我呢一一我唠叨这些个,就是让你别生气了
刘素珍大夫却主动打来电话,告知不用转诊——护士长知道她的脾气,只好同意。 关成山一往里走,护士长赶紧给刘素珍打电话:“刘大夫,我已经跟那老先生说了 转诊啦,将错就错得了。您要一说实话,他又得怪我们编瞎话了……” 关成山领着老伴儿,进了二号诊室,见女大夫容貌清秀,就是嘴的左侧长了颗痦子, 眼睛还有点儿红。 当下,他心里就想:有啥烦心事儿?却没好意思张嘴问。 “您请坐,先说说病情吧。” “我们那儿的医院,说她得了腔隙性脑梗死,头晕,还吐,让我们照了片子。您是专 家……” 关成山随即把片子递给了刘大夫。他带着老伴儿来此,就为验证一下当地医院看 得准不准。 “没错儿……给您老伴儿吃的施慧达和阿司匹林、立普妥,都没问题。” “听说核磁共振——” “这个不用……您注意这几点就行了:按时吃药、饮 食清淡、适度运动,还有, 就是别生气——” “还说呢,我和老伴儿刚跟她们生了一肚子气……”一提起这事儿,关成山和老 伴儿仍有些气呼呼。 “我说呀,主要是这位误了上班的医生不好,我,向你们道歉——” “您道歉?” “噢,是这样,我代表她和她们向您道歉。” “您这态度多好哇!有病,立马也会去掉三分。” 关成山又问要不要开点药,刘大夫立即说:“您开药刚一周时间,不能开了,有规 定;开新药?没必要啊……” 病人想照片子,这专家却劝你甭做……都说医院“宰”病人,也不都是这样啊。关 成山领着老伴儿下楼,边走心里边琢磨,不料与一个人撞上了。 “嘿!是你呀,老弟。” 被关成山称为老弟的是医院办公室主任,是他的同乡,名叫关成悦。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关成山立即诉起苦来:“这个刘素珍啊,还专家呢! 另外那位刘大夫,比她强百倍了啊……” 关成悦不着急,等他说完了,才问他夸的大夫叫啥。 “姓刘,你看看病历本儿——我是老花眼。” “刘素珍,就是刘素珍啊——那人面貌清秀,嘴这儿有个痦子,对不?” “嘿!这是为啥呀?” “老兄啊,你听我说……” 老弟的一番说道,让关成山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刘素珍是医院也是市里的模范,其父前几天去世,昨天刚从湖北老家奔丧回来,今 儿开车出了点儿意外——万幸的是,双方均无大碍。她老父是村医,去世时,村民 看病的欠条还有二百多张,一万多块钱呢。出殡那天,全村的人来送行……老父的 言传身教对刘素珍影响非常大,刘素珍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总是为病人着想…… “老兄,我说了这些,可不是为刘大夫辩护啊。”他手一指大厅上的屏幕,“你看, 这条微博上的‘寻人启事’,就是为提醒病人杨一帧按时吃药的——这人是急诊 后欠费溜号的,没留下地址、电话……提议做这个启事的,就是刘素珍刘大夫!” “哦。”关成山心中一震。 “老兄,有人喊我呢——我唠叨这些个,就是让你别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