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 审题: 本试卷分第丨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同 学们仔细审题,认真答卷。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上溯到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 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 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中土意识。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 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春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 足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 德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 中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 的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 为其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 侵略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 化。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 上讲,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 调军事技术的发展。 其次,緣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 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和为贵”。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 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 想。“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非 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 可以说,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 化基因,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
2020 届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 审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同 学们仔细审题,认真答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上溯到 1200 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 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 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中土意识。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 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 足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 德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 中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 的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迁徙和流动成 为其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 侵略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 化。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 上讲,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 调军事技术的发展。 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 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和为贵”。中国的儒家主张“以德 服人”,反对“以力服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的防御思 想。“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非 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 可以说,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 化基因,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
向和行为准则。 第三,緣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一个文明的毁灭往 往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着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 原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 消释于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 不但没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反而会元气大伤,遭受严重失败。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 阿诺德·汤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 的帝国失败的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 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入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柬时,我们都主动回撤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 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 图,中国绝不会走所谓“国强必霸”之路。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年第10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奇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具体表现了中国军事 的防御思想。 B.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使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原始驱动力 C.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即中国文化本质上是 种和平的文化。 D.正是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 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水远不称霸 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论述中国军事防御思想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时,作者指出不同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B.本文第三段以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深 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C.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出 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层次分明 D.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可以 用来佐证“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
向和行为准则。 第三,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一个文明的毁灭往 往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着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 原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 消释于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 不但没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反而会元气大伤,遭受严重失败。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 阿诺德·汤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那些曾经辉煌一时 的帝国失败的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 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入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主动回撤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 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 图,中国绝不会走所谓“国强必霸”之路。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 年第 10 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奇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具体表现了中国军事 的防御思想。 B. 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使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原始驱动力。 C. 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即中国文化本质上是 一种和平的文化。 D. 正是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 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水远不称霸。 2. 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在论述中国军事防御思想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时,作者指出不同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B. 本文第三段以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深 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C.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出 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层次分明。 D.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可以 用来佐证“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
3.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文化的一项是( (3分 A.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把“天人合 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非攻”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平 的根本途径。 B.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明 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 寡、强凌弱。”给所经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 D.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 明的伟大实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一米、英里等等已 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度量距离。一柬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 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柬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 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 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 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 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 10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于 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 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 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 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 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 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 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
3.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文化的一项是( )(3 分) A. 早在 2000 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把“天人合一” 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非攻”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平 的根本途径。 B. 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明。 C. 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 寡、强凌弱。”给所经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 D.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 明的伟大实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 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度量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 18.6 万英里,约 30 万公里,也就 是 7 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 8 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 我们 8 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 1 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 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 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 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 1/ l0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于 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 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 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 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 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 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 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 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
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 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 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 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 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 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 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 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 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 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来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 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 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 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D.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 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 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B.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 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C.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 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 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6.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 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 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 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 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 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 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 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 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 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来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 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 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C.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 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D.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 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 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B.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 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C.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 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 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6.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 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 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 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 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 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 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 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測,检测30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30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 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 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 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 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 12 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 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 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 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 号行星检测,检测 30 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 心上。 “1 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 3C 级文明测试。 1 号测试未通过,2 号测试未通过……10 号测试未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