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其中肯定包含压制商人炫耀 财富的意思。明代后世皇帝不能更改祖制,并未删除该项法规,但实践中并不严 格推行。清代沿用明朝的基本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 其中,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61-1776年)间编制的《钦定户部则例》涉 及商事尤多。明清时代,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之类条款,一直存在于法律文本 之中。但是,《大明律》中许多条款在明中期以后就已经不再构成社会行为法则 明中叶迄于清末,商人服饰实际上毫无限制,炫耀奢华反而是常见的现象。有学 者对明清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行总体考察,认为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 归属于庶民,并非牌被歧视或被排斥的地位;清朝对商业于帝制统治关系之重要 性的了解超过明朝,商人与权贵的关联也更为深切,商人的法权地位更非低于庶 民 明清两代政府皆曾推行大量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的政策。如皆规定牙行评估物 价必须公允,如明初规定有“凡买卖诸物,两不和同,而把持行市,专取其利 及贩鬻之徒通同牙行,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者,杖八十” 康熙五年(1666年),令各地将应征商税额数刊于直省商贾往来的关口孔道木 榜上,“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雍正时期曾对这些政策加以重申。其 后历朝也曾屡次申明对官吏敲诈商人的惩罚措施。明清政府承认商人合伙经营的 权利及商人经营目的而结为社团的合法性。从明中晚期开始出现商业性会所,到 清代大批商业、手工业会所发展起来,其制度环境大致保持一致。 明清政府权力在维系比较平衡的商业运行秩序的同时,也会发生干扰商业的作 用。其突出表现,包括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 争,政府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严格控制,政府对矿业很长时期的垄断,政府对 外贸过于严格的管控,税收标准公平性的欠缺,以及权力腐败造成的官吏对商人 的敲诈与盘剥。所有这些,都没有使得明清时代商品经济室息,但市场也从来没 有能够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没有达到普遍公平的情况。在这种制 度环境下,明清已然存在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权势原则的挤压,并未成为 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一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 旨在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行为。 B.虽然清代沿用了明朝基本的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 但在实践中并不严格推行 C.有学者认为明代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非被歧视或 被排斥,清代商人法权地位绝不会低于庶民。 D.直到雍正之后才出现的对官吏敲诈商人的行为要进行惩罚的措施,是清政府排 行的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政策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的史实,表明清政府曾推行过旨在维系平稳 市场秩序的政策
陕西省商洛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其中肯定包含压制商人炫耀 财富的意思。明代后世皇帝不能更改祖制,并未删除该项法规,但实践中并不严 格推行。清代沿用明朝的基本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 其中,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61-1776 年)间编制的《钦定户部则例》涉 及商事尤多。明清时代,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之类条款,一直存在于法律文本 之中。但是,《大明律》中许多条款在明中期以后就已经不再构成社会行为法则。 明中叶迄于清末,商人服饰实际上毫无限制,炫耀奢华反而是常见的现象。有学 者对明清商人的法权地位进行总体考察,认为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 归属于庶民,并非牌被歧视或被排斥的地位;清朝对商业于帝制统治关系之重要 性的了解超过明朝,商人与权贵的关联也更为深切,商人的法权地位更非低于庶 民。 明清两代政府皆曾推行大量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的政策。如皆规定牙行评估物 价必须公允,如明初规定有“凡买卖诸物,两不和同,而把持行市,专取其利, 及贩鬻之徒通同牙行,共为奸计,卖物以贱为贵,买物以贵为贱者,杖八十”。 康熙五年(1666 年),令各地将应征商税额数刊于直省商贾往来的关口孔道木 榜上,“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雍正时期曾对这些政策加以重申。其 后历朝也曾屡次申明对官吏敲诈商人的惩罚措施。明清政府承认商人合伙经营的 权利及商人经营目的而结为社团的合法性。从明中晚期开始出现商业性会所,到 清代大批商业、手工业会所发展起来,其制度环境大致保持一致。 明清政府权力在维系比较平衡的商业运行秩序的同时,也会发生干扰商业的作 用。其突出表现,包括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 争,政府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严格控制,政府对矿业很长时期的垄断,政府对 外贸过于严格的管控,税收标准公平性的欠缺,以及权力腐败造成的官吏对商人 的敲诈与盘剥。所有这些,都没有使得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窒息,但市场也从来没 有能够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没有达到普遍公平的情况。在这种制 度环境下,明清已然存在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权势原则的挤压,并未成为 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初制定的《大明律》对商人服饰作出限制性规定——商人不得穿着绸缎绫罗, 旨在压制商人炫耀财富的行为。 B.虽然清代沿用了明朝基本的法律,在其基础上另制种种则例,当作法律来行使, 但在实践中并不严格推行。 C.有学者认为明代商人在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地位归属于庶民,并非被歧视或 被排斥,清代商人法权地位绝不会低于庶民。 D.直到雍正之后才出现的对官吏敲诈商人的行为要进行惩罚的措施,是清政府排 行的旨在维系平稳市场秩序政策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遍行晓谕”,防止官员自行加征的史实,表明清政府曾推行过旨在维系平稳 市场秩序的政策
B.文章第三段举出政府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严格控制的事实,证明了明清政府权 力有干扰商业的作用 C.文章充分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明清两代政府 权力对商业发展的作用。 D.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地指出了商业与帝制统治相互推进又相互 牵制的重要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朝比明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商业对于帝制统治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到清 朝,商人与权贵的关系也更为深切,商人炫耀奢华才成为常见现象 B.清朝政府为推动商业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在当时出现了诸多资本雄厚的商帮 以及大量的商业会所、手工业会所 C.清朝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等原因,导致 市场无法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 D.明清政府对商业的干扰使明清已有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权势原则的挤 压,无法成为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守住你的瓦尔登湖 杨虎 1949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 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 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 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 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 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33年后的1982年 了。但这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 呓语,而狂热的读者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 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兴奋不已 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 这本诞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 质地一样的心湖而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 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 海洋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 信念坚定的中年。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 的。或许,是瓦尔登湖翻卷的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 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就像叶芝 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 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 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 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 湖
B.文章第三段举出政府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严格控制的事实,证明了明清政府权 力有干扰商业的作用。 C.文章充分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明清两代政府 权力对商业发展的作用。 D.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地指出了商业与帝制统治相互推进又相互 牵制的重要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清朝比明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商业对于帝制统治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到清 朝,商人与权贵的关系也更为深切,商人炫耀奢华才成为常见现象。 B.清朝政府为推动商业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在当时出现了诸多资本雄厚的商帮 以及大量的商业会所、手工业会所。 C.清朝官方资本直接进入商业构成特权经营造成的市场不公平竞争等原因,导致 市场无法获得完全依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环境。 D.明清政府对商业的干扰使明清已有的商业契约精神,始终受到权势原则的挤 压,无法成为支配商业运行的普遍价值体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守住你的瓦尔登湖 杨虎 1949 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 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 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 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 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 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 33 年后的 1982 年 了。但这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 呓语,而狂热的读者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 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兴奋不已。 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 这本诞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 质地一样的心湖而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 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 海洋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 信念坚定的中年。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 的。或许,是瓦尔登湖翻卷的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 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就像叶芝 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 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 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 视一个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 湖
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 由此落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梵高如是,髙更如是,梭罗也如是。但这 次,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1844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岁的亨利·戴 维·梭罗只影单身,仅带着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 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之前,他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再往前,他亲 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再往前,1837年,他毕业于著 名的哈佛大学。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 内心一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安静的是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 他长久以来寻找的对话与表达。从1844年秋到1847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 尔登湖拍岸的水声从梭罗心上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 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 重与发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都可能是一块小小的瓦尔登湖。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的房 子、职务与收入等的追赶与算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 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四季。 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要知道,人间每 走一个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 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 B.“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 产生了共鸣,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产生共鸣。 C.文章将凡·高、保罗·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 明拥有柔软和敏感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 极苦 D.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 尔登湖使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书 籍 5.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中提及“又一次”。(5分) 6.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中国社会车辆的平均载人数量为1.5人,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低下。而拼车是提 升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在不增加城市基础运力负荷的前提下,拼车 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 来自滴滴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24%的车辆利用 率。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増加的冋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 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 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显露出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汽车共享出行催 生的移动互联技术革新,亦可以为中国带来关联行业升级更新、整体移动出行市 场腾飞等多重附加值
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 由此落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梵高如是,高更如是,梭罗也如是。但这一 次,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 1844 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 岁的亨利·戴 维·梭罗只影单身,仅带着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 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之前,他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再往前,他亲 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再往前,1837 年,他毕业于著 名的哈佛大学。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 内心一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安静的是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 他长久以来寻找的对话与表达。从 1844 年秋到 1847 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 尔登湖拍岸的水声从梭罗心上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 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 重与发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都可能是一块小小的瓦尔登湖。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的房 子、职务与收入等的追赶与算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 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四季。 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要知道,人间每 走一个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 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 B.“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 产生了共鸣,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产生共鸣。 C.文章将凡·高、保罗·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 明拥有柔软和敏感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 极苦。 D.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 尔登湖使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书 籍。 5.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中提及“又一次”。(5 分) 6.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车辆的平均载人数量为 1.5 人,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低下。而拼车是提 升车辆座位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在不增加城市基础运力负荷的前提下,拼车 能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极大地增加汽车运力供给,提高出行效率。 来自滴滴平台的数据还显示,滴滴快车拼车可帮助司机平均提升 24%的车辆利用 率。在车辆利用率大幅提升、司机收入增加的同时,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近 年来,我国汽车共享出行快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网约车这一创新业态有效缓解了 中国目前迫切的出行供需矛盾,显露出巨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汽车共享出行催 生的移动互联技术革新,亦可以为中国带来关联行业升级更新、整体移动出行市 场腾飞等多重附加值
(摘编自2016年10月全景网) 材料 材料 :2005-2013年中国网民城乡结构 000 3771 ASoD 300aD 25.Xu 20% 1500D 9 5% 200-20-20020082X:2010·20220123-2n13+0 曰村网比数受(月人,B城如网四放力人农网地数点比:; 2011-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 540 260%; 173 ∴12000 :· 3,000 2012 9耿网责余硅规岗亿元·增长率( 材料三: 早晨打开手机查看天气,出门开车打开手机地图进行导航,中午用手机订外卖享 用美食,晚上回到家通过健身软件跟着健身教练进行锻炼。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 等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医疗应 用软件提供了在线医疗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也是新型的“指尖”文化。 “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电子商务,此外,交通、金融支付, 甚至在受教育、娱乐、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便利性、互动性 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 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张鸿认为,“实体和网络不可互相替代, 它们只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 两者兼顾,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摘编自2017年1月光明网《“互联网+”渗入生活细分领域国人乐享“指尖” 生活》) 材料四:
(摘编自 2016 年 10 月全景网) 材料二: 材料三: 早晨打开手机查看天气,出门开车打开手机地图进行导航,中午用手机订外卖享 用美食,晚上回到家通过健身软件跟着健身教练进行锻炼。滴滴出行和摩拜单车 等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颠覆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理念;丁香园、春雨医生等医疗应 用软件提供了在线医疗方式……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也是新型的“指尖”文化。 “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就是电子商务,此外,交通、金融支付, 甚至在受教育、娱乐、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便利性、互动性、 分享性是“互联网+”最明显的特点。 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张鸿认为,“实体和网络不可互相替代, 它们只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某些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 两者兼顾,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摘编自 2017 年 1 月光明网《“互联网+”渗入生活细分领域国人乐享“指尖” 生活》) 材料四:
人类有了互联网一一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一一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想 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 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 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尤其是我们熟悉的QQ和微信。在不同的 地点,我们总可以保持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并不一定直接提升生产 力,但是对于人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 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转型是非常根本性的,让我们从原来只关注生产 到不仅可以关注物质生产,更可以关注那些非物质的体验和享受。这其中也包括 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原来可能只有耶鲁、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 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千千万的普通人、老百姓,特别是千 千万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直接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原 来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企,为大的已经成功的民企服务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其 说是对大企业一一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一一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 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 不管是屌丝出身,还是富有的家庭出身,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发 展所带来的好处和机会。 (摘编自金融界资讯《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滴滴快车可以有效提升车辆利用率,增加司机的收入,缓解城市出行难的问题。 B.材料二中,无论是农村网民数量,还是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都呈现逐年上升 的趋势 C.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入用户生活,传统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呈现出“互联网 的趋势 D.借助互联网,我们都有机会分享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 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网约车彻底解决了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出行供需矛盾,汽车共享出行又催生了 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 B.由材料二可知,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到2016年产生了飞跃,而增长率在 2015年出现了暴涨 C.通过互联网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这是互联网对生产力 的直接提升作用。 D.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网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取代 实体经济。 E.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广大百姓、众多小微企业提供直接 的金融服务。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 化。(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 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
人类有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想 一想,互联网对生产力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吗?间接的作用可以有,比如可以把制 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角落,这对产量和价格都有所推动。 互联网更重要的还是对人本身的改变。尤其是我们熟悉的 QQ 和微信。在不同的 地点,我们总可以保持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并不一定直接提升生产 力,但是对于人的生活内容和体验来说,互联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 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转型是非常根本性的,让我们从原来只关注生产, 到不仅可以关注物质生产,更可以关注那些非物质的体验和享受。这其中也包括 了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原来可能只有耶鲁、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识, 有了互联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千千万的普通人、老百姓,特别是千 千万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提供直接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原 来金融体系主要是为国企,为大的已经成功的民企服务的,但是互联网金融与其 说是对大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还不如说是为广大的老百姓、千千万 的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 不管是屌丝出身,还是富有的家庭出身,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的技术和经济发 展所带来的好处和机会。 (摘编自金融界资讯《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滴滴快车可以有效提升车辆利用率,增加司机的收入,缓解城市出行难的问题。 B.材料二中,无论是农村网民数量,还是农村网民数所占比例,都呈现逐年上升 的趋势。 C.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入用户生活,传统生活方式诸多方面呈现出“互联网 +”的趋势。 D.借助互联网,我们都有机会分享原来可能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可以学到的知 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网约车彻底解决了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出行供需矛盾,汽车共享出行又催生了 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 B.由材料二可知,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到 2016 年产生了飞跃,而增长率在 2015 年出现了暴涨。 C.通过互联网可以把制造出来的商品卖到世界不同的角落,这是互联网对生产力 的直接提升作用。 D.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潮流,网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取代 实体经济。 E.互联网使得金融不再是贵族俱乐部,而是为广大百姓、众多小微企业提供直接 的金融服务。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互联网在出行和交流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 化。(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 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