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2019届高三上学期四模考试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 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 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 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 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 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 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 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 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 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 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 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 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话,强调中国并没 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中国近代表现的 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 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 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大国学 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 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 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密不可分。坚定文化 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 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8日1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是要理解中华 文化的深层内涵 B.有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国家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 础 C.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 者正日渐增多。 D.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 舞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陕西省商南县 2019 届高三上学期四模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 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 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 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 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 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 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 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 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 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 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 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 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话,强调中国并没 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中国近代表现的 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 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 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大国学 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 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 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密不可分。坚定文化 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 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 2018 年 11 月 8 日 15 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是要理解中华 文化的深层内涵。 B. 有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国家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 础。 C. 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 者正日渐增多。 D. 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 舞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 神 B.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发展 的重要性 C.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 治绩” D.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和 文化人的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 定文化自信。 B.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 就不会中断。 C.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 强化作用。 D.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 的支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徐方圆 ①车从平原一路驶向高原,青杨望着车窗外出神,这次的目的地是西藏, 她要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寨支教。其实,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 灵的朝圣。青杨打开自己的双肩包,拿出装有工作介绍信的信封,上面写着几个 字:木桶希望小学。看着这校名,她笑了 ②从拉萨下火车,换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青杨终于来到了木桶希望小学。几 年前,青杨来西藏旅游时,记得高原上鲜有树木,而这里却有许多髙大的白桦树, 让青杨甚为欢喜。 ③青杨要带一个复合班,班上有大大小小20个学生。上课时,孩子们都很乖 下课了,孩子们围在青杨身边,用生涩的汉语问个不停。 ④青杨也问他们:“这里为什么叫木桶小学? ⑤小女孩梅朵最健谈:“因为我们这里产木桶。老师您看到白桦林了吗?我们手 工做白桦木桶。” ⑥“这些木桶都是做什么用的?”青杨又问 ⑦“听阿爸阿妈说,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 大的洗澡。一个木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可以卖不少钱。我们自己舍不得用, 都用塑料桶 ⑧听到洗澡,青杨忽然觉得自己有不适感了。从出发到今天,已经一周了,却一 直没有痛痛快快地沐浴。也没办法,这里打水比较困难,从学校出门要走将近1 公里,才能到村寨的公用井。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 她打水。但井水不是很充足,每天只能打一桶,洗澡在这里便成了一种奢望
A. 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 神。 B. 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发展 的重要性。 C. 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 “治绩”。 D. 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和 文化人的自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 定文化自信。 B.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 就不会中断。 C. 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 强化作用。 D. 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 的支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徐方圆 ①车从平原一路驶向高原,青杨望着车窗外出神,这次的目的地是西藏, 她要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寨支教。其实,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 灵的朝圣。青杨打开自己的双肩包,拿出装有工作介绍信的信封,上面写着几个 字:木桶希望小学。看着这校名,她笑了。 ②从拉萨下火车,换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青杨终于来到了木桶希望小学。几 年前,青杨来西藏旅游时,记得高原上鲜有树木,而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 让青杨甚为欢喜。 ③青杨要带一个复合班,班上有大大小小 20 个学生。上课时,孩子们都很乖; 下课了,孩子们围在青杨身边,用生涩的汉语问个不停。 ④青杨也问他们:“这里为什么叫木桶小学?” ⑤小女孩梅朵最健谈:“因为我们这里产木桶。老师您看到白桦林了吗?我们手 工做白桦木桶。” ⑥“这些木桶都是做什么用的?”青杨又问。 ⑦“听阿爸阿妈说,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 大的洗澡。一个木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可以卖不少钱。我们自己舍不得用, 都用塑料桶。” ⑧听到洗澡,青杨忽然觉得自己有不适感了。从出发到今天,已经一周了,却一 直没有痛痛快快地沐浴。也没办法,这里打水比较困难,从学校出门要走将近 1 公里,才能到村寨的公用井。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 她打水。但井水不是很充足,每天只能打一桶,洗澡在这里便成了一种奢望
⑨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天过得充实快乐,但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她常常做 梦,梦见自己在远方的家里沐浴,还唱着幼稚的《洗澡歌》。可是醒来,青杨看 到的却是陌生的灰墙。 ⑩0一天,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梅朵说,离学校不远的 地方有个圣泉,泉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平时水很少,一年中只有半个月时间 才会有许多水,会形成一个湖泊,这时候人们就会去圣泉沐浴祈福。青杨又问 “到底有多远?”“没多远,七八里路吧。”梅朵平静地说。说完,梅朵看了青 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 ①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夜晚,月亮 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青杨想,圣泉边的月 色一定也很美吧。忽然,她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回头一看,她被眼前的情景惊 呆了:她看到了孩子们,还有木桶。对,20个木桶,每个孩子都双手掂着一个 盛满水的木桶。梅朵端着木桶,站在队伍里,她对青杨说:“老师,我们去接 圣泉了,只是这时候圣泉的水流太小了。这些木桶都是我们家里新做的。”说 完,梅朵放下木桶,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大束格桑花送给青杨,她趴在青杨的耳边 说:“老师,您可以洗澡啦,这样您就不会离开我们了。”木桶还带着天然的白 桦树的清香,孩子们把盛满水的木桶摆在青杨的宿舍门前。 ⑩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选自《中国教师报》)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看看这校名,她笑了”,是因为“木桶希望小学”的名字太搞笑,青杨从 来没听过用“木桶”给学校取名的。 B.“这里却有许多髙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既交代了环境,又表现 了人物心理,还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可谓“一箭三雕”。 C.“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这是因为她觉得那里十分清苦,生活很是无 聊,于是产生了结束支教生活的想法。 D.“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这个景物描写很有诗 情画意,含蓄地表现了青杨能够痛痛快快冼个澡的愉悦心情。 5.小说开头所说“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这名话,在文 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对孩子们提水给老师洗澡的举动,小说前面有不少暗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进 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的开通使粤港澳大湾 区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旅游观光、访亲谈友、寻找工作、投资机会……交通的
⑨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天过得充实快乐,但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她常常做 梦,梦见自己在远方的家里沐浴,还唱着幼稚的《洗澡歌》。可是醒来,青杨看 到的却是陌生的灰墙。 ⑩一天,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梅朵说,离学校不远的 地方有个圣泉,泉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平时水很少,一年中只有半个月时间 才会有许多水,会形成一个湖泊,这时候人们就会去圣泉沐浴祈福。青杨又问: “到底有多远?”“没多远,七八里路吧。”梅朵平静地说。说完,梅朵看了青 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 ⑪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夜晚,月亮 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青杨想,圣泉边的月 色一定也很美吧。忽然,她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回头一看,她被眼前的情景惊 呆了:她看到了孩子们,还有木桶。对,20 个木桶,每个孩子都双手掂着一个 盛满水的木桶。梅朵端着木桶,站在队伍里,她对青杨说: “老师,我们去接 圣泉了,只是这时候圣泉的水流太小了。这些木桶都是我们家里新做的。” 说 完,梅朵放下木桶,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大束格桑花送给青杨,她趴在青杨的耳边 说:“老师,您可以洗澡啦,这样您就不会离开我们了。”木桶还带着天然的白 桦树的清香,孩子们把盛满水的木桶摆在青杨的宿舍门前。 ⑫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选自《中国教师报》)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看看这校名,她笑了”,是因为“木桶希望小学”的名字太搞笑,青杨从 来没听过用“木桶”给学校取名的。 B.“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既交代了环境,又表现 了人物心理,还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可谓“一箭三雕”。 C.“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这是因为她觉得那里十分清苦,生活很是无 聊,于是产生了结束支教生活的想法。 D.“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这个景物描写很有诗 情画意,含蓄地表现了青杨能够痛痛快快冼个澡的愉悦心情。 5.小说开头所说“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这名话,在文 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6.对孩子们提水给老师洗澡的举动,小说前面有不少暗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进 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8 年 10 月 23 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的开通使粤港澳大湾 区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旅游观光、访亲谈友、寻找工作、投资机会……交通的
便利化,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 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港珠澳大桥工程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最让人惊叹是 它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长6700米,其中沉管段长5664米,最大安 装水深超过40米,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大桥 的建设初期,中国交建与欧洲顶级沉管公司洽谈合作,对方索要1.5亿欧元咨询 费。天价咨询费买不回核心技术,桥梁建设者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自主研发。大桥 标准沉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约4.4万吨。另外,沉管还要在 12米深的海底实现厘米级精确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难度系数丝毫不亚 于“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世界顶级隧道咨询公司荷兰TEC的执行总裁汉 斯评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中国从沉管隧道的相对小国,成为沉管隧道的国 际领军国家之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建设幕后》 材料二 通过上世纪80年代的“学习和追赶”,90年代的“提高和创新”,我国桥梁建 设迎来了21世纪的“超越”阶段。中国桥梁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伴,与 改革开放同行 在世界前10名最高桥梁中,有8座在中国;而在2020年前将完工的世界铁路10 座最高大桥中,有9座是中国建造的。胶州湾大桥,获得国际桥梁组织颁发的乔 治·理査德森奖,为中国桥梁工程获得的最髙国际奖项!“大跨径桥梁技术上世 纪在美国、欧洲,之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而进入本世纪后,中国在质与量两方面 都引领了世界。”著名桥梁专家、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前主席伊藤学说。 大桥改善的不只是交通,更是产业发展、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大 型桥梁建设可有效拉动建材、制造、装备、就业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 的荣枯和工艺水平。从全国各地的修桥历史,更可看出国家政治、经济、科学、 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桥梁的“第 “最高”,对 此,专家认为,在建设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施工工艺相对成熟完善后,个别指标特 别是跨度的提升,并不代表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进步。我国大桥建设,不能只强调桥 长、跨径等表面上的第一,应更注重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等内涵上的第一。比如, 加大轻质高性能、耐久造桥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摘编自新华社《大桥上的中国一一我国桥梁建设发展调查》) 材料三 材料四: 我国桥梁建设空前繁荣,展望未来,桥梁的建设、维护任务依然很重。桥梁是交通 的生命线,我们切实加强桥梁安全度和耐久性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桥梁的 使用寿命。在桥梁建设技术上,我们加紧硏制大型架桥杋械、大型海底挖掘机械 等造桥设备。尽快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建桥机具设备上的差距。在桥梁设计创 新方面,坚持“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的理念,既要注重经济实 用,又要注重安全和美观;既要创新突破,又要体现中国文化。桥梁的维护也极为 重要,我们应完善桥梁自动监控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从多方 面进行调整,中国桥梁建设之路才能越走与宽
便利化,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一 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港珠澳大桥工程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最让人惊叹是 它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长 6700 米,其中沉管段长 5664 米,最大安 装水深超过 40 米,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大桥 的建设初期,中国交建与欧洲顶级沉管公司洽谈合作,对方索要 1.5 亿欧元咨询 费。天价咨询费买不回核心技术,桥梁建设者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自主研发。大桥 标准沉管节长 180 米、宽 38 米、高 11.4 米,重约 4.4 万吨。另外,沉管还要在 12 米深的海底实现厘米级精确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难度系数丝毫不亚 于“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世界顶级隧道咨询公司荷兰 TEC 的执行总裁汉 斯评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中国从沉管隧道的相对小国,成为沉管隧道的国 际领军国家之一。”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建设幕后》) 材料二: 通过上世纪 80 年代的“学习和追赶”,90 年代的“提高和创新”,我国桥梁建 设迎来了 21 世纪的“超越”阶段。中国桥梁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伴,与 改革开放同行。 在世界前 10 名最高桥梁中,有 8 座在中国;而在 2020 年前将完工的世界铁路 10 座最高大桥中,有 9 座是中国建造的。胶州湾大桥,获得国际桥梁组织颁发的乔 治·理查德森奖,为中国桥梁工程获得的最高国际奖项!“大跨径桥梁技术上世 纪在美国、欧洲,之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而进入本世纪后,中国在质与量两方面 都引领了世界。”著名桥梁专家、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前主席伊藤学说。 大桥改善的不只是交通,更是产业发展、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大 型桥梁建设可有效拉动建材、制造、装备、就业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 的荣枯和工艺水平。从全国各地的修桥历史,更可看出国家政治、经济、科学、 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对 此,专家认为,在建设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施工工艺相对成熟完善后,个别指标特 别是跨度的提升,并不代表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进步。我国大桥建设,不能只强调桥 长、跨径等表面上的第一,应更注重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等内涵上的第一。比如, 加大轻质高性能、耐久造桥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摘编自新华社《大桥上的中国——我国桥梁建设发展调查》) 材料三: 材料四: 我国桥梁建设空前繁荣,展望未来,桥梁的建设、维护任务依然很重。桥梁是交通 的生命线,我们切实加强桥梁安全度和耐久性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桥梁的 使用寿命。在桥梁建设技术上,我们加紧研制大型架桥机械、大型海底挖掘机械 等造桥设备。尽快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建桥机具设备上的差距。在桥梁设计创 新方面,坚持“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的理念,既要注重经济实 用,又要注重安全和美观;既要创新突破,又要体现中国文化。桥梁的维护也极为 重要,我们应完善桥梁自动监控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从多方 面进行调整,中国桥梁建设之路才能越走与宽
(摘编自《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 7.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2017年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同比增长率有起有落,但同比增长保持在 6%以上,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发展良好。 B.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桥梁建设快速发展,从2011年 到2017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逐年递增。 C.在我国公路桥梁中,传统钢筋混凝土桥所占比重较大,新式钢一混组合桥的数 量明显不及美日,这说明我们建桥技术还应提高。 D.截至2014年,我国公路桥梁有75.71万座,公路桥梁里程达到了4257.89万米, 这些数据超越了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港澳大桥的建设中,桥梁建设者自主硏发了沉管隧道技术,实现了沉管的精 准对接。凭借这项技术,中国成为桥梁建设的国际领军国家之 B.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既有利于深化该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更促进了该 区域资金量等资源的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建设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工程,可改善交通,也可以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 增长,还能展现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 D.桥梁的修建能显现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目前我国桥梁建设在质与量 方面都引领了世界,因此地方政府可以不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 9.目前应采用哪些措施,促进中国桥梁建设继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 明。(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 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 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 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 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 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 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 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 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 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 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 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干之失皆
(摘编自《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 7.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2011-2017 年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同比增长率有起有落,但同比增长保持在 6%以上,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发展良好。 B.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桥梁建设快速发展,从 2011 年 到 2017 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逐年递增。 C.在我国公路桥梁中,传统钢筋混凝土桥所占比重较大,新式钢—混组合桥的数 量明显不及美日,这说明我们建桥技术还应提高。 D.截至 2014 年,我国公路桥梁有 75.71 万座,公路桥梁里程达到了 4257.89 万米, 这些数据超越了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港澳大桥的建设中,桥梁建设者自主研发了沉管隧道技术,实现了沉管的精 准对接。凭借这项技术,中国成为桥梁建设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B.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既有利于深化该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更促进了该 区域资金量等资源的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建设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工程,可改善交通,也可以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 增长,还能展现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 D.桥梁的修建能显现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目前我国桥梁建设在质与量 方面都引领了世界,因此地方政府可以不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 9.目前应采用哪些措施,促进中国桥梁建设继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 明。(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 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 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 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 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 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 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 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 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 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 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 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