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陈清泰表示,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没 有完成,背后的原因在制定指标之初就可以预见。换句话说,在这一年中,并没有发生不可预测的因素导 致节能减排目标没有达到。政府提出的量的方面的指导性指标几乎全面超额完成,比如增长速度、投资额、 进出口总额等,而约束性指标没有完成,这就给政府一个需要强烈关注的信号: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有强大 的动力,但是增长机制存在缺陷。“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10余年,但目前只能说有进步,却没 有得到根本转变。 可以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在我国三大产业中,工 业增长过快。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工业增长过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中国的资源能源问题, 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当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加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 专家们普遍认同这一观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产业集中度不高。要提高行业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使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就必须要有技术优势,掌 握一批核心技术。 另外,马凯在第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也特别强调,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 增长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要摒弃片面追求GDP 产出而不计环境资源的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而不顾忌后 代人的旧的发展观,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节能环保困局逼出治理“新政” 本刊记者梁钢华王志 2006年,“执行力”一词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增强 政府执行力”。然而,2006年节能减排两大指标未完成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新政,一些地方政府大力调结构、促节能减排的 诸多作为,闪烁着生动的亮色,显得格外耀眼:环境准入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区域限批”,触动企业与地方环保“神经” 007年初,国家环保总局通报批评了全国82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钢铁、电力等项 目,并首次对山东省莱芜市等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启动“区域限批”处罚,从而刮起新一轮“环 保风暴”。 记者调査发现,国家环保总局成立30年来首次启动的“区域限批”政策,着实触动了企业与地方 的环保“神经” 莱芜市因莱钢集团冷轧薄板一期工程未经环评审批开工建设,被列λ“区域限批”名单。依照处 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莱芜市及莱钢所有建设项目均被停止环评审批,直到违规项目被彻底整改为止。 “教训是深刻的!”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名岷说,作为全国H型钢、螺纹钢出口第一的
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陈清泰表示,2006 年节能减排指标没 有完成,背后的原因在制定指标之初就可以预见。换句话说,在这一年中,并没有发生不可预测的因素导 致节能减排目标没有达到。政府提出的量的方面的指导性指标几乎全面超额完成,比如增长速度、投资额、 进出口总额等,而约束性指标没有完成,这就给政府一个需要强烈关注的信号: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有强大 的动力,但是增长机制存在缺陷。“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 10 余年,但目前只能说有进步,却没 有得到根本转变。” 可以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在我国三大产业中,工 业增长过快。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工业增长过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中国的资源能源问题, 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当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加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 专家们普遍认同这一观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产业集中度不高。要提高行业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使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就必须要有技术优势,掌 握一批核心技术。 另外,马凯在第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也特别强调,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 增长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要摒弃片面追求 GDP 产出而不计环境资源的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而不顾忌后 代人的旧的发展观,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节能环保困局逼出治理“新政” 本刊记者 梁钢华 王志 2006 年,“执行力”一词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增强 政府执行力”。然而,2006 年节能减排两大指标未完成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新政,一些地方政府大力调结构、促节能减排的 诸多作为,闪烁着生动的亮色,显得格外耀眼;环境准入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区域限批”,触动企业与地方环保“神经” 2007 年初,国家环保总局通报批评了全国 82 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钢铁、电力等项 目,并首次对山东省莱芜市等 4 个行政区域、4 个电力集团启动“区域限批”处罚,从而刮起新一轮“环 保风暴”。 记者调查发现,国家环保总局成立 30 年来首次启动的“区域限批”政策,着实触动了企业与地方 的环保“神经”。 莱芜市因莱钢集团冷轧薄板一期工程未经环评审批开工建设,被列入“区域限批”名单。依照处罚, 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莱芜市及莱钢所有建设项目均被停止环评审批,直到违规项目被彻底整改为止。 “教训是深刻的!”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名岷说,作为全国H型钢、螺纹钢出口第一的
钢铁企业,莱钢冷轧薄板一期工程被国家环保总局通报批评后,很多国外客户纷纷打电话咨询,担心影响 产品出口。为此,春节前莱钢集团先后派出两个代表团专门到日本、韩国等主要产品出口地,进行情况说 明和业务考察,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李名岷表示,莱钢将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在莱钢冷轧薄板一期工程现场附近,记者正好遇到莱芜市钢城区南冶村农民徐日洪,他正驾驶着拖 拉机为附近发电厂运送材料。徐日洪无奈地告诉记者:“发电厂、炼钢厂每天都向空中排放大量废气和粉 尘,很多时候天气都是灰蒙蒙的,在外面干活被弄得灰头土脸。而工厂排出的废水也污染了地下水,现在 村里水井的水都不能喝了,很多村民只好花钱买水喝,长期下去也不是事啊。 作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莱芜市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8万吨。山东省环保局副局 长张晓东介绍,莱芜是山东大气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同时还是缺水城市,而钢铁等高耗水产业又使 莱芜成为用水大市,环境容量已相当紧张 莱芜市副市长刘民胜坦言,之所以出现新上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就开工建设,主要是政府部门监管不 力造成的。目前,莱芜市已将环保工作的优劣作为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建 扩建、改建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山东省环保局已明确规定,凡是水、大气等主要污染总量指标没有分配到污 染源的地区,将暂停项目审批 关停小火电,探索用市场手段退出“落后产能” 3月31日前,各省级政府和有关电力企业都在忙着上报本地区、本企业小火电机组关停具体实施 方案。根据国务院作出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关停5000万千瓦以上的小火电机组。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能耗占全国1/3,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国一半,成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发同样的 电,小火电机组煤耗比大机组高30%~50%。在污染方面,小火电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占整个电力工业 的1/3和一半。如能实现关停5000万千瓦以上小火电机组的目标,每年可节约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减 少二氧化硫排放超过160万吨,能完成“十一五”全国节能目标的1/5。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次国家发改委采用发电调度和经济补偿等一系列市场手段,鼓励关停,做好善 后:国家将改进发电调度方式,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机组发 电:纳入关停规划并按期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在一定期限内可享受发电量指标,并通过转让给大机组代发获 得一定经济补偿:在有条件的地区,按期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可有偿转让其污染物排放指标、取水指标 山东一些电力企业认为,以往对小火电“只关不补”,单纯靠政策压力,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如今, 可通过转让发电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等获得经济补偿,地方政府还筹资帮助解决关停企业的人员安置 债务、产业转型等难题,使企业消除了部分后顾之忧。 启动五大区域督查中心,理顺监管体系 目前各地干扰环境执法督查工作的情况比较严重,每年各类环保专项行动查处的案件超过2万宗, 群众对环保问题的反应十分强烈。作为理顺体系的重要步骤,今年上半年五大区域督查中心将正式组建完 毕,有望破解执法难题,强化执法监督 设立在华南、华东、东北、西北和西南的五大督査中心负责监督地方对国家环境政策、法规、标准 执行情况,各督查中心将在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保执法等工作上切实发挥作用。 为了让环保这个约束指标进一步“硬”起来,从今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将每半年公布一次全国和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同时,将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 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建立层层落实的减排责任制。 考验政府节能环保“执行力”,结构调整是关键
钢铁企业,莱钢冷轧薄板一期工程被国家环保总局通报批评后,很多国外客户纷纷打电话咨询,担心影响 产品出口。为此,春节前莱钢集团先后派出两个代表团专门到日本、韩国等主要产品出口地,进行情况说 明和业务考察,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李名岷表示,莱钢将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在莱钢冷轧薄板一期工程现场附近,记者正好遇到莱芜市钢城区南冶村农民徐日洪,他正驾驶着拖 拉机为附近发电厂运送材料。徐日洪无奈地告诉记者:“发电厂、炼钢厂每天都向空中排放大量废气和粉 尘,很多时候天气都是灰蒙蒙的,在外面干活被弄得灰头土脸。而工厂排出的废水也污染了地下水,现在 村里水井的水都不能喝了,很多村民只好花钱买水喝,长期下去也不是事啊。” 作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莱芜市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 8 万吨。山东省环保局副局 长张晓东介绍,莱芜是山东大气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同时还是缺水城市,而钢铁等高耗水产业又使 莱芜成为用水大市,环境容量已相当紧张。 莱芜市副市长刘民胜坦言,之所以出现新上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就开工建设,主要是政府部门监管不 力造成的。目前,莱芜市已将环保工作的优劣作为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建、 扩建、改建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山东省环保局已明确规定,凡是水、大气等主要污染总量指标没有分配到污 染源的地区,将暂停项目审批。 关停小火电,探索用市场手段退出“落后产能” 3 月 31 日前,各省级政府和有关电力企业都在忙着上报本地区、本企业小火电机组关停具体实施 方案。根据国务院作出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关停 5000 万千瓦以上的小火电机组。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能耗占全国 1/3,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国一半,成为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发同样的 电,小火电机组煤耗比大机组高 30%~50%。在污染方面,小火电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占整个电力工业 的 1/3 和一半。如能实现关停 5000 万千瓦以上小火电机组的目标,每年可节约超过 5000 万吨标准煤,减 少二氧化硫排放超过 160 万吨,能完成“十一五”全国节能目标的 1/5。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次国家发改委采用发电调度和经济补偿等一系列市场手段,鼓励关停,做好善 后:国家将改进发电调度方式,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机组发 电;纳入关停规划并按期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在一定期限内可享受发电量指标,并通过转让给大机组代发获 得一定经济补偿;在有条件的地区,按期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可有偿转让其污染物排放指标、取水指标。 山东一些电力企业认为,以往对小火电“只关不补”,单纯靠政策压力,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如今, 可通过转让发电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等获得经济补偿,地方政府还筹资帮助解决关停企业的人员安置、 债务、产业转型等难题,使企业消除了部分后顾之忧。 启动五大区域督查中心,理顺监管体系 目前各地干扰环境执法督查工作的情况比较严重,每年各类环保专项行动查处的案件超过 2 万宗, 群众对环保问题的反应十分强烈。作为理顺体系的重要步骤,今年上半年五大区域督查中心将正式组建完 毕,有望破解执法难题,强化执法监督。 设立在华南、华东、东北、西北和西南的五大督查中心负责监督地方对国家环境政策、法规、标准 执行情况,各督查中心将在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环保执法等工作上切实发挥作用。 为了让环保这个约束指标进一步“硬”起来,从今年起,国家环保总局将每半年公布一次全国和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同时,将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 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建立层层落实的减排责任制。 考验政府节能环保“执行力”,结构调整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