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 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 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 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 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 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 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 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 诗者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 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 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 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 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 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
辽宁省五校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 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 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 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 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 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 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 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 诗者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 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 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 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 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 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
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 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 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 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 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 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 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 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 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 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 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土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 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 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 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 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 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 (有删改 1.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C.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
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 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 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 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 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 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 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 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 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 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 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 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 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 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 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 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 (有删改) 1.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C.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
文学作品。 D.兼容并蓄,富于学历,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B.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C.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代表王维诗歌艺术成就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 和“名家”之间。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 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神韵与主流诗学倡 导的内容有区别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 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 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起家累为从事。天福中,授左赞善大夫。 会濮郡秋稼丰衍,税籍不均,命乘使车,按察定计。既至郡,谓校簿吏胡蕴、惠 鹗曰:“余食贫久矣,室无增资,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由是濮之部内五邑 令长共敛钱五十万,私献于瑜。瑜即以书上奏,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 此者,诚良臣也。”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擢瑜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镇东平也,瑜父钦祚为节度副使,及重威移镇常山,瑜乃诡计于重 威,使奏己为恒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岁余,入为刑部郎中.丙午岁,父钦 祚刺举义州,瑜归宁至郡。会契丹据有中夏,何建以秦州归蜀,瑜说钦祚曰:“若 不西走,当属契丹矣!厉色数谏,其父怒而不从。因其卧疾涉旬,瑜仗剑而胁 之曰:“老懦无谋,欲趋砲烙。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父不得已而听之。时陇 东屯兵扼其川路,将北趣蕃部,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文学作品。 D.兼容并蓄,富于学历,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B. 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C. 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 代表王维诗歌艺术成就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 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 和“名家”之间。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 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神韵与主流诗学倡 导的内容有区别。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 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 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起家累为从事。天福中,授左赞善大夫。 会濮郡秋稼丰衍,税籍不均,命乘使车,按察定计。既至郡,谓校簿吏胡蕴、惠 鹗曰:“余食贫久矣,室无增资,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由是濮之部内五邑 令长共敛钱五十万,私献于瑜。瑜即以书上奏,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 此者,诚良臣也。”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擢瑜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镇东平也,瑜父钦祚为节度副使,及重威移镇常山,瑜乃诡计于重 威,使奏己为恒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岁余,入为刑部郎中.丙午岁,父钦 祚刺举义州,瑜归宁.至郡。会契丹据有中夏,何建以秦州归蜀,瑜说钦祚曰:“若 不西走,当属契丹矣!”厉色数谏,其父怒而不从。因其卧疾涉旬,瑜仗剑而胁 之曰:“老懦无谋,欲趋砲烙。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父不得已而听之。时陇 东屯兵扼其川路,将北趣蕃部,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谓徽曰:“西至成都,余身为相,余父为将,尔当领一大郡,能遂行乎?”徽曰 诺。”瑜虑为所卖,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 外。子夜,瑜举族行,而辎重络绎十有余里。徽之所亲,循沟浍而遁,至马峡路 隅,举燧相应,其党起于伏莽,断钦祚之首,贯诸长矛。平生聚蓄金币万计,皆 为贼所掠,少长百口,杀之殆尽。瑜尚独战干人,矢不虚发,手无射捍,其指流 血。及窘,乃夜窜山谷,落发为僧。月余,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为侯益所杀 时年三十九岁。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一》,略有删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 假:借 B.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 黜:罢免 C.瑜归宁至郡 宁:平息 D.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 絷:捆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瑜生性狡诈的一组是()(3分) ①瑜即以书上奏②使奏己为恆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③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 ④假途而因与郡盜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⑤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⑥至马峡路隅,举燧相应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瑜工于心计,但最终却被人算计,他设计使自己成为一个清官的形象而获 得高祖的称赞;为借 路,他用官帽引诱利用赵徽,却反遭赵徽算计,损失惨重。 B.王瑜一生短暂却仕途顺利。他离家为官先从从事做起,天福年间获左赞善大 夫一职,后受朝廷提拔为 太府少卿,接着任恒州节度副使,还入朝做过刑部郎中 C.王瑜对待父亲的态度暴露出他的无礼及凶狠的性格。他在劝说父亲西逃时, 脸色严厉,父亲不悦,不愿听从,王瑜不顾父亲已卧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 剑相威胁。 D.王瑜骁勇果敢,擅长骑射。他在举家撤离途中遭到盗贼首领赵徽的暗算,最 后只身一人与赵徽属下
谓徽曰:“西至成都,余身为相,余父为将,尔当领一大郡,能遂行乎?”徽曰: “诺。”瑜虑为所卖,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 外。子夜,瑜举族行,而辎重络绎十有余里。徽之所亲,循沟浍而遁,至马峡路 隅,举燧相应,其党起于伏莽,断钦祚之首,贯诸长矛。平生聚蓄金币万计,皆 为贼所掠,少长百口,杀之殆尽。瑜尚独战千人,矢不虚发,手无射捍,其指流 血。及窘,乃夜窜山谷,落发为僧。月余,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为侯益所杀, 时年三十九岁。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一》,略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为我致意县宰,且求假.贷 假:借 B.于是二吏五宰即时停黜. 黜:罢免 C.瑜归宁.至郡 宁:平息 D.为樵人所获,絷.送岐州 絷:捆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瑜生性狡诈的一组是( )(3 分) ①瑜即以书上奏 ②使奏己为恆州节度副使,竟代其父位 ③不即为计,则死于刃下 ④假途而因与郡盗酋长赵徽歃血为约,以兄事之 ⑤先致其妻孥,馆于郡中 ⑥至马峡路隅,举燧相应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瑜工于心计,但最终却被人算计,他设计使自己成为一个清官的形象而获 得高祖的称赞;为借 路,他用官帽引诱利用赵徽,却反遭赵徽算计,损失惨重。 B.王瑜一生短暂却仕途顺利。他离家为官先从从事做起,天福年间获左赞善大 夫一职,后受朝廷提拔为 太府少卿,接着任恒州节度副使,还入朝做过刑部郎中。 C.王瑜对待父亲的态度暴露出他的无礼及凶狠的性格。他在劝说父亲西逃时, 脸色严厉,父亲不悦,不愿听从,王瑜不顾父亲已卧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 剑相威胁。 D.王瑜骁勇果敢,擅长骑射。他在举家撤离途中遭到盗贼首领赵徽的暗算, 最 后只身一人与赵徽属下
千多人激战,箭无虚发,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杀。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5分) 译文: (2)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外。(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干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南宋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 湘时。②海:暴雨 8.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5分) 9.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白居易《观刈麦》)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诗经·氓》) (3)师者,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乙选考题
一千多人激战,箭无虚发,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杀。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高祖览章叹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诚良臣也。”(5 分) 译文: (2)行有期矣,徽潜召其党,伺于郊外。(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8-9 题。 观雨 陈与义○1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2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1 陈与义:南宋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 湘时。○2 海:暴雨。 8.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5 分) 9.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进行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白居易《观刈麦》)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诗经· 氓》) (3)师者, 。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乙 选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