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竞赛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 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 有关。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 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 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 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杄、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 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 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 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 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 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舂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 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 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 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 到时光在流逝,一切的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 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 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就给小院增添许多 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 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 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于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 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1.选出下列对第一节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2.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 这一观点的一项( )(3分)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 2013 届高三上学期联合竞赛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的第三、 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 有关。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 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 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 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 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 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 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 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 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 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 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 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 到时光在流逝,一切的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 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就给小院增添许多 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 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 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于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 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1.选出下列对第一节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2.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 这一观点的一项( )(3 分)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答案】A 【解析】“古代建筑的内向性庭院式空间”和“情态”这两点缺一不可。“去郭 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意思是草堂远离城郭,轩楹宽敞,极目远眺,没有村庄 阻隔,视野开阔。缺少“情态”这一要素 【考点定位】本题在考查了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的同时考查了学生平时诗句的 积累。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 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 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 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 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 为独孤郎。 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 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渼戍, 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 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 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 母,捐妻子,远来丛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疋,进爵浮阳 郡公,邑一千户。 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 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 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 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 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 其帽微侧。适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十庶所重如此 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 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频典 部 曲 掌管。 B.信单骑及之于泸涧 及:至,达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答案】A 【解析】“古代建筑的内向性庭院式空间”和“情态”这两点缺一不可。“去郭 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意思是草堂远离城郭,轩楹宽敞,极目远眺,没有村庄 阻隔,视野开阔。缺少“情态”这一要素。 【考点定位】本题在考查了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的同时考查了学生平时诗句的 积累。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 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 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 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 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 为独孤郎。 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 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溠戍, 破之,迁武卫将军。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 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 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 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疋,进爵浮阳 郡公,邑一千户。 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 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 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着遐迩,故赐名为信。 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 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 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 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频典二 部 典 :掌管。 B.信单骑及之于泸涧 及:至,达 到
C.守宰暗 弱 暗 糊涂。 D.乃表信为大都 督 表:上表举荐。 来源: gkstk.Com] 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独孤信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分) A.①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 ②及信在 州,事无壅滞 B.①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②以陇右形 胜,故委信镇之 C.①咸慕信而侧帽焉 频典二部,皆有声绩 D.①军中号为独孤郎 信风度弘雅[来源: gkstk.Com] 【答案】B 【解析】排除法是做组合题的利器,同时注意题干要求是“同一侧面”。A①勇 猛②有政治才干B被上级重用C①受吏民爱戴②有才干D①重仪容②风度高雅 【考点定位】本题考査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 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 B.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 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 C.独孤信有较高的为政才能,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 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 D.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他的名望很髙,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 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后来他被逼自尽 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5分) 文 (2)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5 分 文: 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的父亲库者,为领民酋长,从小雄武 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正 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狐,因此而知名。因为北部边境混乱
C.守宰暗 弱 暗 :糊涂。 D.乃表信为大都 督 表:上表举荐。 [来源:gkstk.Com] 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独孤信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 )(3 分) A.①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 ②及信在 州,事无壅滞 B.①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②以陇右形 胜,故委信镇之 C.①咸慕信而侧帽焉 ② 频典二部,皆有声绩 D.①军中号为独孤郎 ② 信风度弘雅[来源:gkstk.Com] 【答案】 B 【解析】排除法是做组合题的利器,同时注意题干要求是“同一侧面”。A①勇 猛②有政治才干 B 被上级重用 C①受吏民爱戴②有才干 D①重仪容②风度高雅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 的人都敬重佩服他。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名为信。 B.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逃避到中山,得到 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 C.独孤信有较高的为政才能,在秦州任职时,果断处理各种事务宣传礼义教化, 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 D.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他的名望很高,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 但因和赵贵同谋而获罪被免官。后来他被逼自尽。 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5 分) 译 文: (2) 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5 分) 译 文: 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的父亲库者,为领民酋长,从小雄武 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正 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狐,因此而知名。因为北部边境混乱
他逃避到中山,得到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年少,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 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 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不久升任荆州防城大都 督,兼任南乡郡守。他连续掌管二郡,都有声望政绩。贺拔胜离京镇守荆州,就 表奏独孤信任大都督。他跟随贺拔胜进攻梁国的下湲戍,攻克,升任武卫将军。 到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贺拔胜就命独孤信进入潼关,安抚贺拔 岳留下的兵众。正好太祖已经统领了贺拔岳的军队,独孤信和太祖是同乡,小时 俩人就友好,见面后非常高兴。太祖趁机命独孤信到洛阳请示事情,抵达雍州, 大使元毗又派独孤信返回荆州。不久朝廷征召独孤信入朝,魏孝武帝对他非常信 任 到孝武帝西行迁徙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独孤信单骑在泸涧追上了他。 孝武帝赞叹说:“武卫将军竟能够辞别父母,抛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 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岂是假话呀。”当即赐给独孤信御马一匹,晋爵为浮 阳郡公,食邑一千户。 不久独孤信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此前,秦州的长官昏庸懦弱, 政令荒谬违背常理,百姓有冤情诉讼,长年不能决断。到独孤信抵达州中任职后, 各种事务得以处理,没有积留的。他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 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 名,所以赐给他的名为信。 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刚开创基业时,只有关中一带的地 方,因为陇右地势险要,所以派独孤信去镇守那里。他受到了百姓的敬慕,声威 震动邻国。独孤信在秦州,曾因为打猎到了傍晩,骑马疾奔进城,他的帽子稍稍 倾斜。到了第二天早晨,戴帽子的官吏百姓,都仰慕独孤信而将帽子斜戴着。他 就是像这样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 赵贵被诛杀后,独孤信因为同谋而获罪被免官。 过了没多久,晋公宇文护又想杀死他,因为他的名望向来很高,不想使他的罪行 张扬出来,逼着让他在家中自尽。当时他五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11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 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8.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6分)“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 象。(2分) 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 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逸动。③村庄
他逃避到中山,得到葛荣的任用。独孤信年少,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 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 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不久升任荆州防城大都 督,兼任南乡郡守。他连续掌管二郡,都有声望政绩。贺拔胜离京镇守荆州,就 表奏独孤信任大都督。他跟随贺拔胜进攻梁国的下湲戍,攻克,升任武卫将军。 到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贺拔胜就命独孤信进入潼关,安抚贺拔 岳留下的兵众。正好太祖已经统领了贺拔岳的军队,独孤信和太祖是同乡,小时 俩人就友好,见面后非常高兴。太祖趁机命独孤信到洛阳请示事情,抵达雍州, 大使元毗又派独孤信返回荆州。不久朝廷征召独孤信入朝,魏孝武帝对他非常信 任。 到孝武帝西行迁徙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独孤信单骑在泸涧追上了他。 孝武帝赞叹说:“武卫将军竟能够辞别父母,抛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 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岂是假话呀。”当即赐给独孤信御马一匹,晋爵为浮 阳郡公,食邑一千户。 不久独孤信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此前,秦州的长官昏庸懦弱, 政令荒谬违背常理,百姓有冤情诉讼,长年不能决断。到独孤信抵达州中任职后, 各种事务得以处理,没有积留的。他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 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 名,所以赐给他的名为信。 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刚开创基业时,只有关中一带的地 方,因为陇右地势险要,所以派独孤信去镇守那里。他受到了百姓的敬慕,声威 震动邻国。独孤信在秦州,曾因为打猎到了傍晚,骑马疾奔进城,他的帽子稍稍 倾斜。到了第二天早晨,戴帽子的官吏百姓,都仰慕独孤信而将帽子斜戴着。他 就是像这样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 赵贵被诛杀后,独孤信因为同谋而获罪被免官。 过了没多久,晋公宇文护又想杀死他,因为他的名望向来很高,不想使他的罪行 张扬出来,逼着让他在家中自尽。当时他五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 8——9 题(11 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 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8.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 分) 9.“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6 分)“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 象。(2 分) “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 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逸动。③村庄
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 给4分。) 【解析】注意分析诗歌内容的同时,通过分析结构寻找答案。首联点题并总领全 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诗歌结构特征。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两句诗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 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憾和领悟,这两句诗 是 (2)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 《琵琶行》) (3)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 蛟 。(苏轼《赤壁赋》)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时 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一一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 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 一半,二比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 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 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岀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 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 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 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 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 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 给 4 分。) 【解析】注意分析诗歌内容的同时,通过分析结构寻找答案。首联点题并总领全 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诗歌结构特征。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两句诗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 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憾和领悟,这两句诗 是: 、 。 (2)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 《琵琶行》) (3)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 蛟, 。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时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 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 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 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 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 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 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 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 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 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 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 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