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校(东北育才、大连八中、大连24中、鞍山一中、省实验)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命题学校: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12月22日(或前 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 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过冬至像过年一样隆重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要隆重庆祝。据传周代 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那天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 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中国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 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又改称“亚岁”。今泉州一带有“冬节不回家无祖” 之说,所以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水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 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 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 也 泉州一带冬至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 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为“头丸 (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 切圆满。 以前,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 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 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称为“馄饨”, 希望把他们吃掉,过上太平日子。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 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 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所吃汤 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 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 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 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和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 的习俗。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即用糯米粉捏成鸡、鸭 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 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早晨,聚在祠堂中依照长幼之序,一一祭 拜祖先,俗称“祭祖”。祭祖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 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 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节选自王衍军编著的《中国民俗文化》,有删改)
辽宁省五校(东北育才、大连八中、大连 24 中、鞍山一中、省实验)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命题学校: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 12 月 22 日(或前 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 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过冬至像过年一样隆重。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要隆重庆祝。据传周代 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那天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 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中国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 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又改称“亚岁”。今泉州一带有“冬节不回家无祖” 之说,所以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水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 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 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 也。” 泉州一带冬至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 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为“头丸 (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 一切圆满。 以前,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 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 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称为“馄饨”, 希望把他们吃掉,过上太平日子。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 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 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所吃汤 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 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 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 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和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 的习俗。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即用糯米粉捏成鸡、鸭、 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 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早晨,聚在祠堂中依照长幼之序,一一祭 拜祖先,俗称“祭祖”。祭祖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 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 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节选自王衍军编著的《中国民俗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冬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有些地方过冬至节像过年 样隆重 B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是冬至节,又称冬节。 C据传周代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那一天很热闹,因此在今天的江南一带,仍有 “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 D中国改行夏历后,冬至的地位下降了。汉朝时,冬至变成了“冬节”,到了魏 晋南北朝时期又改为“亚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泉州一带冬至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 粘在门上,敬门神。 B冬至应节食品全国各地不太一样,西北一带的人多吃水饺,江浙一带的人多吃 汤圆,北方人吃馄饨。 C泉州人冬至节吃丸,称为“尾丸”,这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D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 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节日都与祭祀相关,冬至节祭祀祖先,以示不忘 自己的“根”,在中国一直世代相传。 B因为羊肉和狗肉有壮阳补体的功效,而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所以, 北方民间至今仍有冬至进补羊肉狗肉的习俗 C“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 至团可用来祭祀和互赠亲朋。 D苏州人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有馅的大粉团和无馅的小粉 圆两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窦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父叔向,以诗自名,代宗时,位左拾遗。群兄弟皆 擢进士第,独群以处士客隐毗陵。母卒,啮一指置棺中,庐墓次终丧。从卢庇传 啖助《春秋》学,著书数十篇。苏州刺史韦夏卿荐之朝,报闻,不召。后夏卿入 为京兆尹,复言之,德宗擢为左拾遗。时张荐持节使吐蕃,乃迁群侍御史,为荐 判官,入见帝曰:“陛下即位二十年,始自草茅擢臣为拾遗,何其难也?以二十 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官,一何易?”帝壮其言,不遣。 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萓附。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群往见 叔文曰:“事有不可知者。”叔文曰:“奈何?”曰:“去年李实伐恩恃权,震 赫中外,君此时逡巡路傍,江南一吏耳。今君又处实之势,岂不思路傍复有如君 者乎?”叔文悚然,亦卒不用。 宪宗立,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闻其名, 与语,奇之,表以自副。武元衡、李吉甫皆所厚善,故召拜吏部郎中。元衡辅政, 荐群代为中丞。群引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二人躁险,持不下。群忮很(狠)
1.下列关于“冬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有些地方过冬至节像过年一 样隆重。 B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 12 月 22 日前后,是冬至节,又称冬节。 C 据传周代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那一天很热闹,因此在今天的江南一带,仍有 “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 D 中国改行夏历后,冬至的地位下降了。汉朝时,冬至变成了“冬节”,到了魏 晋南北朝时期又改为“亚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 泉州一带冬至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 粘在门上,敬门神。 B 冬至应节食品全国各地不太一样,西北一带的人多吃水饺,江浙一带的人多吃 汤圆,北方人吃馄饨。 C 泉州人冬至节吃丸,称为“尾丸”,这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D 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 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节日都与祭祀相关,冬至节祭祀祖先,以示不忘 自己的“根”,在中国一直世代相传。 B 因为羊肉和狗肉有壮阳补体的功效,而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所以, 北方民间至今仍有冬至进补羊肉狗肉的习俗。 C“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 至团可用来祭祀和互赠亲朋。 D 苏州人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有馅的大粉团和无馅的小粉 圆两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窦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父叔向,以诗自名,代宗时,位左拾遗。群兄弟皆 擢进士第,独群以处士客隐毗陵。母卒,啮一指置棺中,庐墓次终丧。从卢庇传 啖助《春秋》学,著书数十篇。苏州刺史韦夏卿荐之朝,报闻,不召。后夏卿入 为京兆尹,复言之,德宗擢为左拾遗。时张荐持节使吐蕃,乃迁群侍御史,为荐 判官,入见帝曰:“陛下即位二十年,始自草茅擢臣为拾遗,何其难也?以二十 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官,一何易?”帝壮其言,不遣。 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群往见 叔文曰:“事有不可知者。”叔文曰:“奈何?”曰:“去年李实伐恩恃权,震 赫中外,君此时逡巡路傍,江南一吏耳。今君又处实之势,岂不思路傍复有如君 者乎?”叔文悚然,亦卒不用。 宪宗立,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闻其名, 与语,奇之,表以自副。武元衡、李吉甫皆所厚善,故召拜吏部郎中。元衡辅政, 荐群代为中丞。群引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二人躁险,持不下。群忮很(狠)
反怨吉甫。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陈登者,善术,夜过吉甫家,群 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阴事。宪宗面覆登;得其情,大怒,将诛群,吉甫为救解, 乃免,出为湖南观察使。改黔中。会水坏城郛,调溪泂群蛮筑作,因是群蛮乱 贬开州剌史。稍迁容管经略使。召还,卒于行,年五十五,赠左散骑常侍。 群很(狠)自用,果于复怨。始召,将大任之,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 然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二十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官,一何易 易:草率 B去年李实伐恩恃 权C傍子 恃:依仗 君此时逡巡路 逡巡:后退的样 D群谓失恩,因挤之 陷害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窦群“果于复怨”的一组是(3 分) ①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 ②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 ③群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阴事 ④群引吕温、羊士谔为御史 ⑤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窦群孝顺。他的母亲去世时,他咬断自己的一根手指头,把它放到棺材里面, 并在母亲的墓旁搭了个丧棚一直住到丧期服满。 B苏州刺史韦夏卿向朝廷推荐窦群,皇帝知道后,并没有召见窦群。后来,韦夏 卿升迁为京兆尹,又向皇帝推荐窦群,德宗任命窦群为左拾遗。 C窦群利用陈登诬谄李吉甫,宪宗亲自审问陈登,知道了实情后,非常生气,想 要杀了窦群,是李吉甫劝谏解释,才免了窦群的死罪 D窦群引荐吕温、羊士谔担任御史,李吉甫认为这两个人急躁不正派,没有批准, 窦群于是怨恨李吉甫,因此而陷害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 (2)会水坏城郛,调溪洞群蛮筑作,因是群蛮乱,贬开州刺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反怨吉甫。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陈登者,善术,夜过吉甫家,群 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阴事。宪宗面覆登;得其情,大怒,将诛群,吉甫为救解, 乃免,出为湖南观察使。改黔中。会水坏城郛,调溪洞群蛮筑作,因是群蛮乱, 贬开州刺史。稍迁容管经略使。召还,卒于行,年五十五,赠左散骑常侍。 群很(狠)自用,果于复怨。始召,将大任之,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 然。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以二十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官,一何易 易:草率 B 去年李实伐恩恃 权 恃:依仗 C 君此时逡巡路 傍 逡巡:后退的样 子 D 群谓失恩,因挤之 挤: 陷害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窦群“果于复怨”的一组是(3 分) ( ) ① 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 ② 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 ③ 群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阴事 ④ 群引吕温、羊士谔为御史 ⑤ 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窦群孝顺。他的母亲去世时,他咬断自己的一根手指头,把它放到棺材里面, 并在母亲的墓旁搭了个丧棚一直住到丧期服满。 B 苏州刺史韦夏卿向朝廷推荐窦群,皇帝知道后,并没有召见窦群。后来,韦夏 卿升迁为京兆尹,又向皇帝推荐窦群,德宗任命窦群为左拾遗。 C 窦群利用陈登诬谄李吉甫,宪宗亲自审问陈登,知道了实情后,非常生气,想 要杀了窦群,是李吉甫劝谏解释,才免了窦群的死罪。 D 窦群引荐吕温、羊士谔担任御史,李吉甫认为这两个人急躁不正派,没有批准, 窦群于是怨恨李吉甫,因此而陷害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 (2)会水坏城郛,调溪洞群蛮筑作,因是群蛮乱,贬开州刺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怨 柳中庸 玉树起凉烟,凝情一叶前。别离伤晓镜,摇落思秋弦 汉垒关山月,胡笳塞北天。不知肠断梦,空绕几山川 8.诗歌的前两联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5分) 9.整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 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 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荀子·劝学》)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 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蒲公英情人 欧·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 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 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 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 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21张餐桌 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 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在在舒伦堡家 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所谓何物了。而在这个阴冷I 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 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 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 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 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 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 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们打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秋怨 柳中庸 玉树起凉烟,凝情一叶前。别离伤晓镜,摇落思秋弦。 汉垒关山月,胡笳塞北天。不知肠断梦,空绕几山川。 8.诗歌的前两联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5 分) 9.整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 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 ,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 (《荀子·劝学》)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 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蒲公英情人 欧·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 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 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 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 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 21 张餐桌 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 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在在舒伦堡家 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底所谓何物了。而在这个阴冷的 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 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的。 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 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 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 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 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们打
算在春天结婚一—“就在嗅到第一丝春天的气息的时候。”沃尔特是这样说的。 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 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 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 小时,21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 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 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 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 的来信了。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一一蒲公英和什么蛋?去它的什么蛋 蒲公英。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卡片必须得打完。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 出手。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7点钟 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7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 时间。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 门。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 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 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哦,为什么?”萨拉哭喊了起来 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沃尔特回答说,“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 给你写了信的。”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他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 欢吃点时令蔬菜。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 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为什么?”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W’,它总是比同行的其 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 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 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 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最亲 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表现一对热恋情人的悲欢离 合,作者对他们寄寓深深的同情。 B.萨拉靠给一家餐厅提供菜单维持生计。她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 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萨拉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得坚持工作。 C.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 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第一丝春天的气息的时候。”沃尔特是这样说的。 然后萨拉回到城里,继续敲她的键盘。 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 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 小时,21 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 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 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 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出来,盈满了眼眶。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 的来信了。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蒲公英和什么蛋?去它的什么蛋 ——蒲公英。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卡片必须得打完。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 出手。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7点钟 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7点半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 时间。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开 门。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 了起来,夺门而出,书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 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哦,为什么?”萨拉哭喊了起来。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沃尔特回答说,“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 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期四就搬走了。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我给你写了信的。”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他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 欢吃点时令蔬菜。我的眼睛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 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为什么?”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W’,它总是比同行的其 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 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 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 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最亲 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 A. 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表现一对热恋情人的悲欢离 合,作者对他们寄寓深深的同情。 B.萨拉靠给一家餐厅提供菜单维持生计。她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 好春天结婚,却意外失去联系。萨拉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得坚持工作。 C. 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 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