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做,或者独立完成的教学目标,其所要求的考试题目类型和答题形式也都是完全不同的。 在出考试题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考试题要精确地测定目标中所说明的行为,例如,如果目 标是要求学习者能够将概念说明和概念术语对应,那么考试题就必须要包括概念的说明和 组术语,要求学习者做匹配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给你一个刻度被十等分的标尺,要求说出标尺上指定点的刻度, 精确到0.1。对应这个目标的考试题如下: A ++++++ 2.0 1.A点所在刻度是多少? 2.B点所在刻度是多少? 你可以看出这个例子对应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能够精确读出一个整刻度分成了十 等分的标尺上任一点的刻度。考试题给学习者一个这样的标尺,还给出了两个字母表示标尺 上的两个指定点。学习者必须要能够指出每个点的刻度值,并精确到十分位。 你在各个课程的练习部分和考试卷上都会碰到很多这样的题目。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 要十分注意目标中的动词所描述的行为。如果动词是匹配、列出、选排、或描述,那么你就 必须要出这样的考试题,要求学习者去匹配、列出、选择、或描述。目标决定了题目的特点, 你不能随意决定题目的形式,比如用多项选择题来评测上面的目标,试题和题目格式一定要 根据目标的措词 考试题和评测任务还应该满足目标中说明的条件,如果目标中规定了题目形式、设备、 模拟环境或资源,那么在评测的时候也要提供这些资源和设备。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很不 样,因为后者不能看参考资料。绩效目标中所包含的对行为完成条件的说明是出题人必须依 据的指南 考试题和评测任务还要为学习者提供机会来证明其掌握了目标,达到了目标的要求。出 题人必须要决定为了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掌握了需要对此目标出几道题,是不是该目标的所有 要求都被覆盖了,这可以用核查表或等级量表来帮助防漏 行为目标一般还包括用来判断技能掌握程度的评判标准,对于行为评判标准是否要提供 给学习者并没有绝对的说法。有时候学习者必须知道行为评判标准,有时候不需要,学习者 通常的认识是为了得分,他们必须要答对。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考试题和评测任务必须要适合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这方面的编 写原则包括要考虑学习者的词汇量,根据其语言水平和发展水平来设置适当的任务复杂度 另外还要考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水平,其经验和背景,以及特殊的需求。 答题指示中的词汇以及考试题本身的词汇应与目标学习者的水平相当,不能按照设计师 的语言水平来出题,除非该语言水平就是目标学习者的水平。学习者可不愿意因为不认识的 术语而答不出题。如果某个术语的定义是完成技能所必需的,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教这些定 义。缺乏必要的术语和定义也是出题时经常犯的错误 另外一个考虑是题目要与学习者熟悉的环境和经历有关,学习者不能因为被要求在不熟 悉环境下做题,或者因为不熟悉考题形式而做不出题。将一个所期望的行为放在不熟悉的环 境下去完成会不必要的增加题目的难度。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么设计师就不仅在测试所期
指示做,或者独立完成的教学目标,其所要求的考试题目类型和答题形式也都是完全不同的。 在出考试题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考试题要精确地测定目标中所说明的行为,例如,如果目 标是要求学习者能够将概念说明和概念术语对应,那么考试题就必须要包括概念的说明和一 组术语,要求学习者做匹配。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给你一个刻度被十等分的标尺,要求说出标尺上指定点的刻度, 精确到 0.1。对应这个目标的考试题如下: 1. A 点所在刻度是多少? 2. B 点所在刻度是多少? 你可以看出这个例子对应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习者能够精确读出一个整刻度分成了十 等分的标尺上任一点的刻度。考试题给学习者一个这样的标尺,还给出了两个字母表示标尺 上的两个指定点。学习者必须要能够指出每个点的刻度值,并精确到十分位。 你在各个课程的练习部分和考试卷上都会碰到很多这样的题目。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 要十分注意目标中的动词所描述的行为。如果动词是匹配、列出、选择、或描述,那么你就 必须要出这样的考试题,要求学习者去匹配、列出、选择、或描述。目标决定了题目的特点, 你不能随意决定题目的形式,比如用多项选择题来评测上面的目标,试题和题目格式一定要 根据目标的措词。 考试题和评测任务还应该满足目标中说明的条件,如果目标中规定了题目形式、设备、 模拟环境或资源,那么在评测的时候也要提供这些资源和设备。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很不一 样,因为后者不能看参考资料。绩效目标中所包含的对行为完成条件的说明是出题人必须依 据的指南。 考试题和评测任务还要为学习者提供机会来证明其掌握了目标,达到了目标的要求。出 题人必须要决定为了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掌握了需要对此目标出几道题,是不是该目标的所有 要求都被覆盖了,这可以用核查表或等级量表来帮助防漏。 行为目标一般还包括用来判断技能掌握程度的评判标准,对于行为评判标准是否要提供 给学习者并没有绝对的说法。有时候学习者必须知道行为评判标准,有时候不需要,学习者 通常的认识是为了得分,他们必须要答对。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考试题和评测任务必须要适合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这方面的编 写原则包括要考虑学习者的词汇量,根据其语言水平和发展水平来设置适当的任务复杂度, 另外还要考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水平,其经验和背景,以及特殊的需求。 答题指示中的词汇以及考试题本身的词汇应与目标学习者的水平相当,不能按照设计师 的语言水平来出题,除非该语言水平就是目标学习者的水平。学习者可不愿意因为不认识的 术语而答不出题。如果某个术语的定义是完成技能所必需的,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教这些定 义。缺乏必要的术语和定义也是出题时经常犯的错误。 另外一个考虑是题目要与学习者熟悉的环境和经历有关,学习者不能因为被要求在不熟 悉环境下做题,或者因为不熟悉考题形式而做不出题。将一个所期望的行为放在不熟悉的环 境下去完成会不必要的增加题目的难度。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么设计师就不仅在测试所期 1.0 2.0 A B
望的行为,而且还在测试其它不相关的行为。即使是一道普通的练习题,这样出题也不合适 学习者越不熟悉所举的例子、题型、答卷格式和考试管理流程,就越难通过考试。这种人为 制造困难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编造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下发生的问题。问题发生的情境,无论 是海滩、商店、还是学校,办公室,都应该是目标人群所熟悉的,学习者对熟悉的话题比不 熟悉的话题能更好地展示其技能。如果一个题目出得不必要得难,就可能会损害对问题中所 要评测行为的精确测定 设计师在出考试题和评测任务的时候还要注意性别问题和多元文化问题。题文如果出现 偏见或在统计上出现对某组人的冒犯不仅是不合适的,也是不道德的。最后,设计师还要考 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对自己进行评估,自我评估和自我改造是所有教学的两大主要目的,因为 这会导致自主学习 以环境为中心的原则在出考试题和评估任务的时候,设计师还必须要考虑到最终的应 用环境,以及学习环境或课堂环境。考试题和任务对实际应用环境来说应该尽可能地真实 可信。这类原则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从学习环境向应用环境迁移。 另外还要考虑学习环境的设施和资源,有时候学习环境不能提供精确模拟应用条件所必 需的设备,设计师必须创造性地提供与现实尽可能接近的条件。考试环境越真实,学习者的 回答也就越可信。例如,如果行为是要求在一个观众面前做表演,那么考试的时候就必须要 有一个观众在场 以评测为中心的原则学习者在考试的时候可能会紧张,但是结构良好、专业编制的考 试题和评测任务会让考试变得更为轻松。考试题的编写质量包括正确语法、正确拼写和标点 简洁明确的答题指示、资源材料和题目等 为了确保题目和任务清楚,减轻学习者的考试紧张感,在学习者答题之前应该为学习者 提供他们解题所必需的所有信息。理想的情况是,学习者阅读问题和做题说明,在头脑中形 成答案,然后给出回答,或者在一串选项中挑出答案。 那些故意绕学习者的题目并不是在评测教学目标中说明的技能,设计师应该花时间编制 好的模拟题目,而不是发明这些偏题、怪题。如果教学目标是确定学习者完成技能的程度, 那么提供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比出一、两道难题(如,双重否定,误导信息,嵌套问题, 不完整信息等)更能测出学习者的实际水平 对于各种类型的客观题、作品和行为的操作指示以及评判标准该怎么写,还有很多规则, 这些规则多是为了尽可能地产生最清楚的题目和评测任务而提出的。学习者应该因为不具有 某项技能而出错,但不应该因为考试题目太绕或太混乱而丢分。不熟悉考题和做题说明编写 原则的设计师应该去看一些有关标准参照测量的书籍,上面会有关于各种评测格式的书写原 确定掌握标准 在编制试卷的时候,总是要问这个问题:“为了确定一个目标是否掌握了需要出几道 题?”,学习者必须要答对多少道题才算成功地完成了这个目标?如果学习者答对了一道题, 你是否可以说他们达到了目标?或者,如果他们做错了一道题,你是否能确定他们就没有掌 握这个概念?如果你为每个目标出了十道题,学习者全做对了或全做错了,恐怕也只有在这 种情况下你才能很确定地给出评测的结论。关于一个目标需要出几道题,有一些经验数据
望的行为,而且还在测试其它不相关的行为。即使是一道普通的练习题,这样出题也不合适。 学习者越不熟悉所举的例子、题型、答卷格式和考试管理流程,就越难通过考试。这种人为 制造困难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编造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下发生的问题。问题发生的情境,无论 是海滩、商店、还是学校,办公室,都应该是目标人群所熟悉的,学习者对熟悉的话题比不 熟悉的话题能更好地展示其技能。如果一个题目出得不必要得难,就可能会损害对问题中所 要评测行为的精确测定。 设计师在出考试题和评测任务的时候还要注意性别问题和多元文化问题。题文如果出现 偏见或在统计上出现对某组人的冒犯不仅是不合适的,也是不道德的。最后,设计师还要考 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对自己进行评估,自我评估和自我改造是所有教学的两大主要目的,因为 这会导致自主学习。 以环境为中心的原则 在出考试题和评估任务的时候,设计师还必须要考虑到最终的应 用环境,以及学习环境或课堂环境。考试题和任务对实际应用环境来说应该尽可能地真实、 可信。这类原则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从学习环境向应用环境迁移。 另外还要考虑学习环境的设施和资源,有时候学习环境不能提供精确模拟应用条件所必 需的设备,设计师必须创造性地提供与现实尽可能接近的条件。考试环境越真实,学习者的 回答也就越可信。例如,如果行为是要求在一个观众面前做表演,那么考试的时候就必须要 有一个观众在场。 以评测为中心的原则 学习者在考试的时候可能会紧张,但是结构良好、专业编制的考 试题和评测任务会让考试变得更为轻松。考试题的编写质量包括正确语法、正确拼写和标点, 简洁明确的答题指示、资源材料和题目等。 为了确保题目和任务清楚,减轻学习者的考试紧张感,在学习者答题之前应该为学习者 提供他们解题所必需的所有信息。理想的情况是,学习者阅读问题和做题说明,在头脑中形 成答案,然后给出回答,或者在一串选项中挑出答案。 那些故意绕学习者的题目并不是在评测教学目标中说明的技能,设计师应该花时间编制 好的模拟题目,而不是发明这些偏题、怪题。如果教学目标是确定学习者完成技能的程度, 那么提供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比出一、两道难题(如,双重否定,误导信息,嵌套问题, 不完整信息等)更能测出学习者的实际水平。 对于各种类型的客观题、作品和行为的操作指示以及评判标准该怎么写,还有很多规则, 这些规则多是为了尽可能地产生最清楚的题目和评测任务而提出的。学习者应该因为不具有 某项技能而出错,但不应该因为考试题目太绕或太混乱而丢分。不熟悉考题和做题说明编写 原则的设计师应该去看一些有关标准参照测量的书籍,上面会有关于各种评测格式的书写原 则。 确定掌握标准 在编制试卷的时候,总是要问这个问题:“为了确定一个目标是否掌握了需要出几道 题?”,学习者必须要答对多少道题才算成功地完成了这个目标?如果学习者答对了一道题, 你是否可以说他们达到了目标?或者,如果他们做错了一道题,你是否能确定他们就没有掌 握这个概念?如果你为每个目标出了十道题,学习者全做对了或全做错了,恐怕也只有在这 种情况下你才能很确定地给出评测的结论。关于一个目标需要出几道题,有一些经验数据
如果考试题的回答形式允许学习者猜测,那么你对同一个目标最好出几道同类的题,如果猜 对的几率很小,那么出一两道题就足以判断学习者是否具有完成该技能的能力 如果从教学目标的学习类型方面来考虑每个目标要出的题目数目,可能会比较容易地做 出判断。一般来说,要评估智慧技能,需要三次以上的机会来证实是否具有该技能,对于言 语信息,从记忆中检索特定的信息只要一道题就够了。但是如果信息对象内容很多(如,确 定州府),那么设计师就必须从中随机挑选几个实例,并假定学习者的表现就代表着这个要 掌握的言语信息对象的掌握比例。在心智运动技能情况下,经常也只有一种方式测试技能, 即要学习者在考官面前完成该技能。有时候教学目标可能还会要求学习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完 成该技能,这可以表示为重复该心智运动技能。 题型 在出考试题的时候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哪种类型的考试题或评测任务最能 测出学习者的表现?”目标中说明的行为为确定评测该行为的试题类型提供了线索。表7.1 中最左边一列列出了行为目标中说明的行为的类型,表的第一行给出了可以用来评测学习者 表现的考题题型。这个表只是提供一些建议,说明目标的特点如何决定了最合适的评测类型。 表71行为类型和相关的题目类型 考题类型 目标中的简答题填空题完型填空多选题匹配题作品现场表现 行为类型 核查表核查表 说明 确定 讨论 定义 选择 区分 解决 开发 定位 构造 产生 操作/运行 选择(态 正如图上所显示的,有些类型的行为可以有多种评测方式,有些考题类型比其它类型更 适合考某类行为。例如,如果认为学习者记住某个事实很重要,那么要求他们说出这个事实, 比要他们从多项选择题中选择更好。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指南,选择那些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 好的机会来展示目标中所要求的行为的题型。在选择最佳考试题型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些其他 因素,因为每类考试题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为了从那些可用的题型中挑选出最佳题型,还 可以考虑下列一些因素:学习者答题所需要的时间、批改所需要的时间,考试环境和猜中正 确答案的机率。 有些题目形式虽然能加速考试过程,但是并不合适采用,比如为了判断学习者是否知道
如果考试题的回答形式允许学习者猜测,那么你对同一个目标最好出几道同类的题,如果猜 对的几率很小,那么出一两道题就足以判断学习者是否具有完成该技能的能力。 如果从教学目标的学习类型方面来考虑每个目标要出的题目数目,可能会比较容易地做 出判断。一般来说,要评估智慧技能,需要三次以上的机会来证实是否具有该技能,对于言 语信息,从记忆中检索特定的信息只要一道题就够了。但是如果信息对象内容很多(如,确 定州府),那么设计师就必须从中随机挑选几个实例,并假定学习者的表现就代表着这个要 掌握的言语信息对象的掌握比例。在心智运动技能情况下,经常也只有一种方式测试技能, 即要学习者在考官面前完成该技能。有时候教学目标可能还会要求学习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完 成该技能,这可以表示为重复该心智运动技能。 题型 在出考试题的时候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哪种类型的考试题或评测任务最能 测出学习者的表现?”目标中说明的行为为确定评测该行为的试题类型提供了线索。表 7.1 中最左边一列列出了行为目标中说明的行为的类型,表的第一行给出了可以用来评测学习者 表现的考题题型。这个表只是提供一些建议,说明目标的特点如何决定了最合适的评测类型。 表 7.1 行为类型和相关的题目类型 考题类型 目标中的 行为类型 简答题 填空题 完型填空 题 多选题 匹配题 作品 核查表 现场表现 核查表 说明 确定 讨论 定义 选择 区分 解决 开发 定位 构造 产生 操作/运行 选择(态 度) 正如图上所显示的,有些类型的行为可以有多种评测方式,有些考题类型比其它类型更 适合考某类行为。例如,如果认为学习者记住某个事实很重要,那么要求他们说出这个事实, 比要他们从多项选择题中选择更好。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指南,选择那些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 好的机会来展示目标中所要求的行为的题型。在选择最佳考试题型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些其他 因素,因为每类考试题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为了从那些可用的题型中挑选出最佳题型,还 可以考虑下列一些因素:学习者答题所需要的时间、批改所需要的时间,考试环境和猜中正 确答案的机率。 有些题目形式虽然能加速考试过程,但是并不合适采用,比如为了判断学习者是否知道
某个术语的正确定义而采用真/假判断题,如果要学习者做这样的选择,那么学习者就不是 在定义术语,而是在将题目中的定义与教学中所学的定义进行比较。真/假判断题不是该目 标中所说明行为最合适的评测形式,何况真假判断题猜对答案的几率又在50% 可以将考试题从最佳评测题型转变为需要最少做题时间或最少批改时间的题型,但是改 变后的题型仍旧要提供学习者展示目标中要求的行为的机会。因为在教学实施的时候,很重 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能使用这个评价过程,所以设计师在开发教学的时候可以用某一种题型, 然后在教学准备被广泛采用的时候再提供更多的题型。 考试环境也是影响题型选择的重要因素。考试环境下有哪些可用的设备和设施?学习者 是否能在目标中说明的条件下实际完成一个技能?如果没有设备或设施,是否可以用纸和笔 或其他形式来构造对现实的模拟?如果不可能模拟,像这样的问题“列出你要做所采取 的步骤”是否对你的情境是适当的、可用的?考试题中评测的行为与目标中陈述的行为相差 越远,就越不可能精确地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完成所希望的行为。有时候目标中描述的行为 是不可能被评估的,这样就必须采用其它的方式,这也是在开发教学策略时需要做出的重要 考虑 题目排序 在智慧技能或言语信息的考试中,题目顺序的排放没有硬性的规定,也没有什么快速法 则,但是有一些关于排放的建议,最终的决定还是要基于考试的环境和要评测的行为 对于需要人工判分并分析每个目标答题情况的设计师来说,典型的排序策略是将同一个 目标的题目放在一起,而不管题目的形式。对于这种策略只有一种类型的题目可能是例外, 那就是答题内容比较长的论述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放在考试的最后,便于学习者在考试 时管理他们的时间。这种形式组织的考试题可能不如按题目类型组织的试卷那么齐整,但是 这种组织方式无论是对学习者还是对教师都是最为方便的,因为它使学习者能够在某个时刻 集中于某个方面的信息和技能,也使得教师不用先对数据重新排序就能够按照教学目标来分 析个体或小组的表现。 编写答题指示 考试卷应该提供清楚简洁的答题指示。学习者在考试的时候往往都很紧张,因为会依据 考试成绩来评判学习者,所以学习者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考试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一般来说 整张考试卷要有一个答题指示,当题型发生变化的时候,每个部分也要有该部分的答题指示。 不同的做题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答题指示,不过下面这些种类的信息通常都会出现在 答题指示中: 1.考试题目要说明评测的内容范围,而不是简单地写一个“测验”或“考试 2.简要说明要求评测的教学目标或行为,以及每个正确答案的分值 3.告诉学习者如果不知道答案是否可以猜测 4.答题指示还要说明学习者写错字要不要扣分 5.告诉学习者答卷上是写他们的名字,还是只写小组名即可 6.要说明考试的时间限制,答题字数限制和可用空间大小。此外,还要告诉学习者他
某个术语的正确定义而采用真/假判断题,如果要学习者做这样的选择,那么学习者就不是 在定义术语,而是在将题目中的定义与教学中所学的定义进行比较。真/假判断题不是该目 标中所说明行为最合适的评测形式,何况真/假判断题猜对答案的几率又在 50%。 可以将考试题从最佳评测题型转变为需要最少做题时间或最少批改时间的题型,但是改 变后的题型仍旧要提供学习者展示目标中要求的行为的机会。因为在教学实施的时候,很重 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能使用这个评价过程,所以设计师在开发教学的时候可以用某一种题型, 然后在教学准备被广泛采用的时候再提供更多的题型。 考试环境也是影响题型选择的重要因素。考试环境下有哪些可用的设备和设施?学习者 是否能在目标中说明的条件下实际完成一个技能?如果没有设备或设施,是否可以用纸和笔 或其他形式来构造对现实的模拟?如果不可能模拟,像这样的问题“列出你要做 所采取 的步骤”是否对你的情境是适当的、可用的?考试题中评测的行为与目标中陈述的行为相差 越远,就越不可能精确地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完成所希望的行为。有时候目标中描述的行为 是不可能被评估的,这样就必须采用其它的方式,这也是在开发教学策略时需要做出的重要 考虑。 题目排序 在智慧技能或言语信息的考试中,题目顺序的排放没有硬性的规定,也没有什么快速法 则,但是有一些关于排放的建议,最终的决定还是要基于考试的环境和要评测的行为。 对于需要人工判分并分析每个目标答题情况的设计师来说,典型的排序策略是将同一个 目标的题目放在一起,而不管题目的形式。对于这种策略只有一种类型的题目可能是例外, 那就是答题内容比较长的论述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放在考试的最后,便于学习者在考试 时管理他们的时间。这种形式组织的考试题可能不如按题目类型组织的试卷那么齐整,但是 这种组织方式无论是对学习者还是对教师都是最为方便的,因为它使学习者能够在某个时刻 集中于某个方面的信息和技能,也使得教师不用先对数据重新排序就能够按照教学目标来分 析个体或小组的表现。 编写答题指示 考试卷应该提供清楚简洁的答题指示。学习者在考试的时候往往都很紧张,因为会依据 考试成绩来评判学习者,所以学习者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考试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一般来说, 整张考试卷要有一个答题指示,当题型发生变化的时候,每个部分也要有该部分的答题指示。 不同的做题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答题指示,不过下面这些种类的信息通常都会出现在 答题指示中: 1. 考试题目要说明评测的内容范围,而不是简单地写一个“测验”或“考试一”。 2. 简要说明要求评测的教学目标或行为,以及每个正确答案的分值 3. 告诉学习者如果不知道答案是否可以猜测 4. 答题指示还要说明学习者写错字要不要扣分 5. 告诉学习者答卷上是写他们的名字,还是只写小组名即可 6. 要说明考试的时间限制,答题字数限制和可用空间大小。此外,还要告诉学习者他
们是否要用特定工具答题,比如2号铅笔,使用机读答题卡,特殊文字,特殊设备 如计算器或地图等。 编写清楚简洁的答题指示并不容易,对你来说淸楚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并不清楚。 在写出答题指示后,要仔细修改,以确保学习者得到了正确完成考试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评估试卷和试题 答题指示和每个目标的考试题在实际用来评价学习者的表现之前都要进行形成性评价 因为一道考试题对于出题者来说可能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对于答题者来说可能却是混乱不清 的。考试的时候很多环节都可能出错,设计师要确保:(1)答题指示清楚,简单,容易照 着做,(2)每个考试题都很清楚,并且含有对学习者刺激的信息,(3)答题条件是现实可行 的,(4)答题方式学习者很清楚,(5)有学习者答题所需的答题空间、时间和设备。 在出完考试题之后,设计师应该请一个学习者或某个人(不是实际目标组的人)来大声 地解释做题指示和考试题,并且按照答题格式要求回答每个问题。在构造考试卷的时候,设 计师可能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一些错误,这种对考试的初步审核可以减轻学习者的焦虑,少浪 费学习者和教师的时间,避免无效的考试结果。即使是题目编号写错了这样的小错误也会造 成答卷混乱,难以解释考试的结果。类似地,象不清楚的做题指示、令人糊涂的举例或问题, 以及那些对于考试对象来说太难的词汇也都可能造成同样的问题。请一个人,最好是几个人 对考试卷进行初步审核,这可以有助于发现试卷的缺点和每道题应该修改的地方 考试之后,设计师还要评估每道题的清晰度,对于大多数学习者都没有做对的题目更要 仔细分析。这样的问题也许并没能测定出学习者的表现,但是说明了在题目中、或者做题指 示中或者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着不合适的地方。受到怀疑的题目一定要在再次使用之前进行分 析和修改 如果设计师必须要在同一时刻或者在很短的时间跨度内(一天或一周内)对不同组的学 习者评测同一目标,那么还必须要考虑考试答卷的诚实性和一致性,设计师必须要准备多套 后测考试卷。除了前测考卷之外,一般来说还要准备五、六套后测考试卷 在编写考试题或考试卷的时候,设计师必须要牢记,考试可以测定以下内容是否适当 (1)考试本身(2)答卷格式,(3)教学材料,(4)教学环境和情境,以及(5)学习者的 成就 这里讨论的所有建议都可以用在标准参照考试卷的开发中,如果你不是一个熟练的出题 专家,也许想多看几本有关试题构造的参考书。本章后面列出一些测试技术方面的参考资料。 开发测量行为表现、作品和态度的量表 开发测定学习者行为表现和作品的量表并不是要出考试题,而是要写指导学习者活动的 说明,构造一个评分标准来指导对行为表现或作品的评价 许多复杂的智慧技能都既有过程目标也有作品目标。例如,考虑采用本教材的一门课程, 教学目的可以是:“用教学设计过程来设计、开发和评估一个一小时的自学材料”。学习者可 能被要求纪录教学设计过程的每一步,产生一些教学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审查学习者关于如 何使用教学设计过程的报告和他们的中间产品,如教学分析和行为目标来评价这个过程。为
们是否要用特定工具答题,比如 2 号铅笔,使用机读答题卡,特殊文字,特殊设备, 如计算器或地图等。 编写清楚简洁的答题指示并不容易,对你来说清楚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并不清楚。 在写出答题指示后,要仔细修改,以确保学习者得到了正确完成考试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评估试卷和试题 答题指示和每个目标的考试题在实际用来评价学习者的表现之前都要进行形成性评价。 因为一道考试题对于出题者来说可能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对于答题者来说可能却是混乱不清 的。 考试的时候很多环节都可能出错,设计师要确保:(1)答题指示清楚,简单,容易照 着做,(2)每个考试题都很清楚,并且含有对学习者刺激的信息,(3)答题条件是现实可行 的,(4)答题方式学习者很清楚,(5)有学习者答题所需的答题空间、时间和设备。 在出完考试题之后,设计师应该请一个学习者或某个人(不是实际目标组的人)来大声 地解释做题指示和考试题,并且按照答题格式要求回答每个问题。在构造考试卷的时候,设 计师可能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一些错误,这种对考试的初步审核可以减轻学习者的焦虑,少浪 费学习者和教师的时间,避免无效的考试结果。即使是题目编号写错了这样的小错误也会造 成答卷混乱,难以解释考试的结果。类似地,象不清楚的做题指示、令人糊涂的举例或问题, 以及那些对于考试对象来说太难的词汇也都可能造成同样的问题。请一个人,最好是几个人, 对考试卷进行初步审核,这可以有助于发现试卷的缺点和每道题应该修改的地方。 考试之后,设计师还要评估每道题的清晰度,对于大多数学习者都没有做对的题目更要 仔细分析。这样的问题也许并没能测定出学习者的表现,但是说明了在题目中、或者做题指 示中或者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着不合适的地方。受到怀疑的题目一定要在再次使用之前进行分 析和修改。 如果设计师必须要在同一时刻或者在很短的时间跨度内(一天或一周内)对不同组的学 习者评测同一目标,那么还必须要考虑考试答卷的诚实性和一致性,设计师必须要准备多套 后测考试卷。除了前测考卷之外,一般来说还要准备五、六套后测考试卷。 在编写考试题或考试卷的时候,设计师必须要牢记,考试可以测定以下内容是否适当: (1)考试本身(2)答卷格式,(3)教学材料,(4)教学环境和情境,以及(5)学习者的 成就。 这里讨论的所有建议都可以用在标准参照考试卷的开发中,如果你不是一个熟练的出题 专家,也许想多看几本有关试题构造的参考书。本章后面列出一些测试技术方面的参考资料。 开发测量行为表现、作品和态度的量表 开发测定学习者行为表现和作品的量表并不是要出考试题,而是要写指导学习者活动的 说明,构造一个评分标准来指导对行为表现或作品的评价。 许多复杂的智慧技能都既有过程目标也有作品目标。例如,考虑采用本教材的一门课程, 教学目的可以是:“用教学设计过程来设计、开发和评估一个一小时的自学材料”。学习者可 能被要求纪录教学设计过程的每一步,产生一些教学材料。教师可以通过审查学习者关于如 何使用教学设计过程的报告和他们的中间产品,如教学分析和行为目标来评价这个过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