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第二节脑 掌握:脑的位置和分部(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脑): 熟悉:脑干的定义。 一、脑干 1.基本内容: (1)脑干的组成,延髓、脑桥、中脑的外形结构、各脑神经连脑部位及第四脑室的形态结 构。 (2)脑干内部结构及各部代表性横切面。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据: (1)脑干中脑神经核的位置和功能:薄束核、楔束核的位置和功能。 (2)脑干内重要纤维束(脊髓丘脑束、内侧丘系、外侧丘系和维体束)的位置和功能。 熟悉:(1)脑干的外形、第四脑室和脉络丛。 (2)脑干内部结构的主要特点(延髓的两个交叉、第四脑室的开散和下橄榄核的出现, 脑桥划分为基底和被盖部,中脑出现顶盖和脚底等)。 了解:其它主要核团(下橄榄核、红核,黑质等)的位置和功能:脑干网状结构及其和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各脑神经核团与脑神经的联系。 4.教学建议 无 二、小脑 1.基本内容: (1)小脑的位置与外形: (2)小脑的分叶: (3)小脑的内部结构: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蚓部和小脑半球)、分叶:三对小脑脚。 熟悉:小脑的功能。 了解:小脑皮质的分层和皮质传入,传出联系概况:小脑的中央核和主要纤维联系。 26
26 无 第二节 脑 掌握:脑的位置和分部(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脑); 熟悉:脑干的定义。 一、脑干 1.基本内容: (1)脑干的组成,延髓、脑桥、中脑的外形结构、各脑神经连脑部位及第四脑室的形态结 构。 (2)脑干内部结构及各部代表性横切面。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1)脑干中脑神经核的位置和功能;薄束核、楔束核的位置和功能。 (2)脑干内重要纤维束(脊髓丘脑束、内侧丘系、外侧丘系和锥体束)的位置和功能。 熟悉:(1)脑干的外形、第四脑室和脉络丛。 (2)脑干内部结构的主要特点 (延髓的两个交叉、第四脑室的开敞和下橄榄核的出现, 脑桥划分为基底和被盖部,中脑出现顶盖和脚底等)。 了解:其它主要核团 (下橄榄核、红核,黑质等)的位置和功能;脑干网状结构及其和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各脑神经核团与脑神经的联系。 4.教学建议 无 二、小脑 1.基本内容: (1)小脑的位置与外形; (2)小脑的分叶; (3)小脑的内部结构;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 (蚓部和小脑半球)、分叶;三对小脑脚。 熟悉:小脑的功能。 了解:小脑皮质的分层和皮质传入,传出联系概况;小脑的中央核和主要纤维联系
3.教学重点难点: 小脑分叶和机能分区,小脑核的名称、位置,小脑的纤维联系、功能及损伤表现。 4.教学建议 五 三、间脑 1.基本内容: (1)间脑位置、外形与分部。 (2)间脑的内部结构。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1)间脑的位置、分部。 (2)间脑的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熟悉:下丘脑的主要核团和下丘脑的主要功能。 了解:(1)丘脑核团的划分(中线核、板内核和网状核:特异性丘脑核团:联络性或非特 异性丘脑核团):第三脑室:主要纤维联系;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在位置上的分界。 (2)下丘脑与垂钵的关系(神经垂体和垂体门脉系统)。 3.教学重点难点: 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的纤维联系及功能:后丘脑的组 成、纤维联系及功能:下丘脑的位置、外形、分区及其主要核团的名称, 4.教学建议 无 四端脑(大脑) 1.基本内容: (1)端脑的位置与外形。 (2)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端脑内部结构及边缘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大脑半球的分叶 (②)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3)内囊的分部:各部的上、下行纤维束。 熟悉: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纹状体的组成。 27
27 3.教学重点难点: 小脑分叶和机能分区,小脑核的名称、位置,小脑的纤维联系、功能及损伤表现。 4.教学建议 五 三、间脑 1.基本内容: (1)间脑位置、外形与分部。 (2)间脑的内部结构。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1)间脑的位置、分部。 (2)间脑的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熟悉:下丘脑的主要核团和下丘脑的主要功能。 了解:(1)丘脑核团的划分(中线核、板内核和网状核;特异性丘脑核团;联络性或非特 异性丘脑核团);第三脑室;主要纤维联系;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在位置上的分界。 (2)下丘脑与垂钵的关系 (神经垂体和垂体门脉系统)。 3.教学重点难点: 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的纤维联系及功能;后丘脑的组 成、纤维联系及功能;下丘脑的位置、外形、分区及其主要核团的名称。 4.教学建议 无 四 端脑(大脑) 1.基本内容: (1)端脑的位置与外形。 (2)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端脑内部结构及边缘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1)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大脑半球的分叶。 (2)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3)内囊的分部;各部的上、下行纤维束。 熟悉: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纹状体的组成
了解:(1)纹状体的纤维联系和功能。大脑半球的髓质概况(连合纤维一一胼胝体和前连 合,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侧脑室的形态及脉络丛。 (2)大脑皮质(新皮质)的分层和分区:解边缘系统的组成和联系概况。 3.教学重点难点 大脑皮质重要功能定位: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内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群胝体、前连合、穹窿的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 4.教学建议 无 第十六章周围神经系 第一节脊神经 1.基本内容: (1)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份、分支及分布概况。 (2)脊神经各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分布。 2.教学基本要求: 一、脊神经的总论 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份和分支。 了解:脊神经的分部。 二、脊神经前支 (一预丛 掌握:隔神经的组成、行径和分布。 熟悉:颈丛的皮支 了解: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概况、皮支的浅出部位:颈从肌支的分布。 (仁)臂丛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起始、行径、分布范围和损伤后 的主要表现。 熟悉:掌握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了解: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肩界下神经,肩胛背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及前 臂内侧皮神经的分布概况。 (三)胸神经前支 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节段性分布规律。 28
28 了解:(1)纹状体的纤维联系和功能。大脑半球的髓质概况 (连合纤维——胼胝体和前连 合,联络纤维和投射纤维);侧脑室的形态及脉络丛。 (2)大脑皮质 (新皮质)的分层和分区;解边缘系统的组成和联系概况。 3.教学重点难点: 大脑皮质重要功能定位;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纤维束,内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胼胝体、前连合、穹窿的三维空间的位置关系。 4.教学建议 无 第十六章 周围神经系 第一节 脊神经 1.基本内容: (1)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份、分支及分布概况。 (2)脊神经各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分布。 2.教学基本要求: 一、脊神经的总论 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份和分支。 了解:脊神经的分部。 二、脊神经前支 (一)颈丛 掌握:膈神经的组成、行径和分布。 熟悉:颈丛的皮支 了解: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概况、皮支的浅出部位;颈丛肌支的分布。 (二)臂丛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起始、行径、分布范围和损伤后 的主要表现。 熟悉:掌握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了解: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肩胛背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及前 臂内侧皮神经的分布概况。 (三)胸神经前支 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节段性分布规律
(四)腰丛 掌握: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起始、行径、分布范围和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了解:腰丛的组成和位置:髂腹下神经、酪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行径及分布概况。 (五)嵌丛 掌握: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起始、行径、分布范围和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熟悉: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了解:阴部神经、臀上、下神经,股后皮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和分布区 3.数学重点难点: (1)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份、分支及分布概况。 (2)臂丛的组成及分支分布,颈丛、腰丛、骶丛的主要分支及分布。 4.教学建议 无 第二节脑神经 1.基本内容: (1)脑神经的概祝一名称与序号、连接脑的部位、进出颅的部位、纤维成分及性质等 (2)各对脑神经重要分支。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的脑部 了解:脑神经进出颅部位、性质和分布概况。 一、嗅神经 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区。 二、视神经 掌握:视神经的功能性质和行径。 三、动眼神经 掌握:起始、行径、分布与功能: 了解:睫状神经节的位置、性质 四、滑车神经 掌握:滑车神经的分布。 五、三叉神经 掌握: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眼神经、上领神经和下领神经)及其分布概况。 29
29 (四)腰丛 掌握: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起始、行径、分布范围和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了解:腰丛的组成和位置;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行径及分布概况。 (五)骶丛 掌握: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起始、行径、分布范围和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熟悉: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了解:阴部神经、臀上、下神经,股后皮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和分布区。 3.教学重点难点: (1)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份、分支及分布概况。 (2)臂丛的组成及分支分布,颈丛、腰丛、骶丛的主要分支及分布。 4.教学建议 无 第二节 脑神经 1.基本内容: (1)脑神经的概况—--名称与序号、连接脑的部位、进出颅的部位、纤维成分及性质等。 (2)各对脑神经重要分支。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的脑部 了解:脑神经进出颅部位、性质和分布概况。 一、嗅神经 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区。 二、视神经 掌握:视神经的功能性质和行径。 三、动眼神经 掌握:起始、行径、分布与功能; 了解:睫状神经节的位置、性质。 四、滑车神经 掌握:滑车神经的分布。 五、三叉神经 掌握: 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及其分布概况
熟悉:三叉神经的纤维成份,半月节的位置、性质、三大主支在头面部皮肤的分布区。 了解:眶下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的行径及其分布概况:下颌神经主干及 主要分支的行径及其运动,感觉纤维的分布概况:三叉神经损伤或受刺微后的主要表现。 六、展神经 掌握:展神经的行径和分布。 七、面神经 掌握:面神经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鼓索、表情肌支)的分布概况。 了解:面神经的纤维成份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 八、前庭蜗神经 掌握:前庭蜗神经的起始、行径和功能。 九、舌咽神经 掌握:主要分支(舌支,咽支,颈动脉窦支)的分布概况。 熟悉:舌咽神经的纤维成份, 了解:耳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舌咽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十、迷走神经 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成份,主干行径及其各种纤维成份的分布概况:喉上神经的位置和分 布。 熟悉:左、右喉返神经的行径与分布迷走神经前,后干在腹腔的分支与分布概况。 了解:迷走神经及其主要分支(佐、右喉返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十一、副神经 掌握副神经主干行径及分布概况 了解:副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十二、舌下神经 掌握:舌下神经的分布概况. 熟悉:舌下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 (1)脑神经的概况。 (2)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份、行程、分布及损伤表现。 4.教学建议 无 30
30 熟悉:三叉神经的纤维成份,半月节的位置、性质、三大主支在头面部皮肤的分布区。 了解:眶下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的行径及其分布概况;下颌神经主干及 主要分支的行径及其运动,感觉纤维的分布概况;三叉神经损伤或受刺激后的主要表现。 六、展神经 掌握:展神经的行径和分布。 七、面神经 掌握:面神经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 (鼓索、表情肌支)的分布概况。 了解:面神经的纤维成份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 八、前庭蜗神经 掌握:前庭蜗神经的起始、行径和功能。 九、舌咽神经 掌握:主要分支 (舌支,咽支,颈动脉窦支)的分布概况, 熟悉:舌咽神经的纤维成份, 了解:耳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舌咽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十、迷走神经 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成份,主干行径及其各种纤维成份的分布概况; 喉上神经的位置和分 布。 熟悉:左、右喉返神经的行径与分布;迷走神经前,后干在腹腔的分支与分布概况。 了解:迷走神经及其主要分支 (左、右喉返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十一、副神经 掌握:副神经主干行径及分布概况 了解:副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十二、舌下神经 掌握:舌下神经的分布概况. 熟悉:舌下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 (1)脑神经的概况。 (2)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份、行程、分布及损伤表现。 4.教学建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