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市中学生 卷首寄语 课外阅读资料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不晓得哪年哪月哪日会在哪个地方遇见哪个人,不晓得哪时哪分哪 第89期 秒会在哪个地方寻找哪片回忆。只晓得要从现在开始汲取力量,从现 在开始成长 (上半月刊) 有这样一则寓言 有一棵苹果树,它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果子,被拿走9个,自己得到1个。对此, 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他结了5个果子, 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了 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他结了100个 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 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 弱到可以忽略。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往往比这个学期考了多 分重要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把它折叠51次, 那么,它会有多高?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座摩天大楼那么高?都不是,差太多 了,它的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 其间的差别太大了 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地叠在一起 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后天又做另一个,每个努力之间并没 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件事情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 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看得见的力量往往比看不见的力量更 有用。 小王子有一个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绽放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 以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些无名的小花,小王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 丽的花,他爱上了这朵玫瑰,细心地呵护她。[来源学科网 那一段日子,他以为,这是一朵人世间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 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然而,他来到地球上,发现仅仅一个 花园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此时,他才晓得他有的也仅 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 一开始,小王子也伤心过,但最后,他明白,尽管世界上有无数 朵玫瑰花,但只有他星球上的那朵,仍旧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朵玫 瑰花,他浇灌过,给她罩过花罩,用屏风保护过,除过她身上的毛虫
沂市中学生 课外阅读资料 第 89 期 2013-6 (上半月刊) 卷首寄语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不晓得哪年哪月哪日会在哪个地方遇见哪个人,不晓得哪时哪分哪 秒会在哪个地方寻找哪片回忆。只晓得要从现在开始汲取力量,从现 在开始成长。 (一) 有这样一则寓言: 有一棵苹果树,它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 10 个果子,被拿走 9 个,自己得到 1 个。对此, 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他结了 5 个果子, 4 个被拿走,自己得到 1 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 10%,今年得到了 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他结了 100 个 果子,被拿走 90 个,自己得到 10 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 99 个,自己得到 1 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 续成长,第三年结 1000 个果子…… 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 弱到可以忽略。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往往比这个学期考了多 少分重要。 (二)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把它折叠 51 次, 那么,它会有多高?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座摩天大楼那么高?都不是,差太多 了,它的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折叠 51 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 51 张白纸叠在一起 呢?其间的差别太大了。 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 51 张白纸简单地叠在一起。 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后天又做另一个,每个努力之间并没 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件事情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 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看得见的力量往往比看不见的力量更 有用。 (三) 小王子有一个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绽放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 以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些无名的小花,小王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 丽的花,他爱上了这朵玫瑰,细心地呵护她。[来源:学_科_网] 那一段日子,他以为,这是一朵人世间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 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然而,他来到地球上,发现仅仅一个 花园里就有 5000 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此时,他才晓得他有的也仅 仅是一朵普普通通的花。 一开始,小王子也伤心过,但最后,他明白,尽管世界上有无数 朵玫瑰花,但只有他星球上的那朵,仍旧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朵玫 瑰花,他浇灌过,给她罩过花罩,用屏风保护过,除过她身上的毛虫
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聆听过她的沉默……一句话,他驯服了她 她驯服了他,她是他独一无二的玫瑰。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一个既亲密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过 千个一般的关系 曾经想过自己会是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如今却或多或少地丢 了那份童真的愿望。我在记忆快要淡去的苹果树下收获了寓言的果 实,愿它可以陪伴我们,帮我们做好那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目录】 ■卷首语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洛阳大叔”可励志,但不可被妖魔化 王传涛03 欣喜于多地高考作文“照进社会现实 王传涛03 太空授课”是科普的神奇起点 毛建国04 网络警察,还是网络强盗? 王周04 不让作弊就没法公平”是什么逻辑 曾颖05 厦门公交纵火案的再反思 陈方06 杨振宁盛赞中国科学家实验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马海燕06 中国城管当向美国城管学习 朱昌俊06 同济踩踏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魏英杰0 医院为何不管“卖婴广告”? 新京报08 红监会拒不重查郭美美等于交白卷 刘雪松08 大学生为筹集母亲治疗费愿无偿打工五年 南方都市报09 乡村女教师遭遇两次车祸致残仍坚守岗位 中国新闻网09 女子20年义务为村民跑腿办事4000多件 尹晶晶朱勤10 女销售员捡到25万巨奖彩票归还失主 北京晨 报 曾经嫌弃过父母的孩子们 朱萍12 家在途中 白岩松14 我知道一种信仰 蒋希14 站立的马 韩东15 中国在我墙上 王鼎钧16 举炊烹饮日月间 王芸17 校园即景 孟翔燕18 坦然去面对生活 余秋雨19 人生随笔 .滟冷20 别让故事只是故事 杨易梅2 成功就是在正确时间做正确事情 向敏杰21 做最坏准备往最好努力 杨禹22 2013蒙阴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作文选 时文卷
还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聆听过她的沉默……一句话,他驯服了她, 她驯服了他,她是他独一无二的玫瑰。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一个既亲密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过 一千个一般的关系。 曾经想过自己会是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如今却或多或少地丢 弃了那份童真的愿望。我在记忆快要淡去的苹果树下收获了寓言的果 实,愿它可以陪伴我们,帮我们做好那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目录】 ■卷首语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 01 ■时 文 “洛阳大叔”可励志,但不可被妖魔化…………………………………………… 王传涛 03 欣喜于多地高考作文“照进社会现实” …………………………………………王传涛 03 “太空授课”是科普的神奇起点………………………………………………… 毛建国 04 网络警察,还是网络强盗?……………………………………………………… 王周 04 “不让作弊就没法公平”是什么逻辑 ……………………………………………… 曾颖 05 厦门公交纵火案的再反思…………………………………………………………… 陈方 06 杨振宁盛赞中国科学家实验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马海燕 06 中国城管当向美国城管学习……………………………………………………… 朱昌俊 06 同济踩踏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 魏 英杰 07 医院为何不管“卖婴广告”?……………………………………………………… 新京报 08 红监会拒不重查郭美美等于交白卷 ……………………………………………… 刘雪松 08 大学生为筹集母亲治疗费愿无偿打工五年……………………………………南方都市报 09 乡村女教师遭遇两次车祸致残仍坚守岗位 ………………………………… 中国新闻网 09 女子 20 年义务为村民跑腿办事 4000 多件 …………………………… 尹晶晶 朱 勤 10 女销售员捡到 25 万巨奖彩 票归还失主 ……………………………………… 北京晨 报 11 ■美 文 曾经嫌弃过父母的孩子们…………………………………………………………… 朱萍 12 家在途中……………………………………………………………………………… 白岩松 14 我知道一种信仰 …………………………………………………………………… 蒋希 14 站立的马 …………………………………………………………………………… 韩东 15 中国在我墙上………………………………………………………………………… 王鼎钧 16 举炊烹饮日月间……………………………………………………………………… 王芸 17 校园即景…………………………………………………………………………… 孟翔燕 18 坦然去面对生活……………………………………………………………………… 余秋雨 19 人生随笔……………………………………………………………………………… 濪冷 20 别让故事只是故事…………………………………………………………………… 杨易梅 20 成功就是在正确时间做正确事情…………………………………………………… 向敏杰 21 做最坏准备往最好努力…………………………………………………………… 杨禹 22 ■例 文 2013 蒙阴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作文选…………………………………… 23 时文卷
洛阳大叔可励志,但不可被妖魔化 解剖在美国成功的“洛阳大叔”这只麻雀 传涛 这两天,来自洛阳孟津的“草根一族”谢云峰却让这些食物在微博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 话题。在网络上,他被称为“洛阳大叔”。因为不懂英文的他勇闯天涯,在美国纽约的大学门 口摆起小摊,卖肉夹馍、凉皮、花生米.既当厨师又当售货员的他将传统的中国小吃做得 风生水起,生意好时有七八百美元收入,令人刮目相看。(《郑州晚报》2013年6月18日) 洛阳大叔在纽约日进斗金的故事,可谓风靡了网络。与此同时,对其娱乐化、妖魔化的 解读也大量出现在网上。许多人拿“洛阳大叔”的成功,嘲讽起了我国城管,并赞美起了美国 城管与商贩经营环境:另外,也有网友纷纷表示,要去美国卖肉夹馍 客观来说,“洛阳大叔”在美国的成功,的确可以成为当下社会众多“蚁族”和小贩的励志鸡 汤。而对比我国摊贩的经营与生存环境以及城管或类似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可能会出现较 大的差别。但是,在笔者看来,“洛阳大叔”的成功并不应该被妖魔化。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而是一种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和勤劳致富的必然, 者,“洛阳大叔”并非没有接受过当地城管的处罚。纽约市政当局对小摊贩的卫生管理 情况非常严格。如果做法不符合卫生局的要求,就要遭遇高昂的罚款。不懂英文的洺洛阳大 叔”在哥伦比亚大学门前当摊贩遭遇了许多曲折:首先,他要考取纽约当地的餐车厨师执照 其次,在经营过程中,因无意中违反了几项管理规定,曾被当地卫生局罚款超过1000美元 而1000美元,也并非是个小数目。 二者,“洛阳大叔”做到了诚信经营。谢云峰的妻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谢云峰就是 那样的人,做人做事都很实诚,他做生意从来不坑人,也不乱要价.…”对于一位从事小吃 经营的摊贩而言,实诚是最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商业成功的最要紧秘诀 三者,更不要忽略“洛阳大叔”吃的苦。他的妻子反复说,出国不容易,路远花销大。两 三年来,谢云峰一直没有回过家,跟妻子和儿女联络都是靠打国际长途电话,为了省钱,谢 云峰打电话的时间不固定其实,“洛阳大叔的打工过程并不是那么惬意,只是他打工的 环境看上去很美罢了 四者,“洛阳大叔”的故事,其实在国内许多大学的校门口,有着许多类似的成功案例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的“在大学门口卖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月收入过万”的新闻,就曾经引起 过网络的热议。事实上,在当下社会之中,只要能抹开面子、诚信经营、勤劳实干,无论是 从事何等工作,都可能会换来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 解剖“洛阳大叔”这只麻雀,让成功看上去不再虚幻。在最难就业季里,只有正视“洛阳大 叔”走出国门之后的成功要素,才能增加个人奋斗的信心,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人生的 欣喜于多地高考作文“照进社会现实 6月7日,2013年高考语文结束后,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接二连三地在网上亮相。作文题 目照例又成了当日最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在网帖之中,网友们对各地高考作文或是吐槽, 或是灌水,或是拍砖,或是赞许,或是有感而发,或是随手敲出一篇文章自娱自乐…….在网 友们对高考作文或娱乐化或专业化的解读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今年高考作文的一些脉络 在笔者看来,今年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高考作文命题,开始照进 了社会现实。下面,笔者就试着从自己所理解的角度来对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作一 下简单的分析。“文无第-”,笔者进行的作文解读,仅是一家之言。正确与否,还希望各位 看客批评指正
“洛阳大叔”可励志,但不可被妖魔化 ——解剖在美国成功的“洛阳大叔”这只麻雀 王传涛 这两天,来自洛阳孟津的“草根一族”谢云峰却让这些食物在微博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 话题。在网络上,他被称为“洛阳大叔”。因为不懂英文的他勇闯天涯,在美国纽约的大学门 口摆起小摊,卖肉夹馍、凉皮、花生米……既当厨师又当售货员的他将传统的中国小吃做得 风生水起,生意好时有七八百美元收入,令人刮目相看。(《郑州晚报》2013 年 6 月 18 日) 洛阳大叔在纽约日进斗金的故事,可谓风靡了网络。与此同时,对其娱乐化、妖魔化的 解读也大量出现在网上。许多人拿“洛阳大叔”的成功,嘲讽起了我国城管,并赞美起了美国 城管与商贩经营环境;另外,也有网友纷纷表示,要去美国卖肉夹馍。 客观来说,“洛阳大叔”在美国的成功,的确可以成为当下社会众多“蚁族”和小贩的励志鸡 汤。而对比我国摊贩的经营与生存环境以及城管或类似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可能会出现较 大的差别。但是,在笔者看来,“洛阳大叔”的成功并不应该被妖魔化。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而是一种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和勤劳致富的必然。 一者,“洛阳大叔”并非没有接受过当地城管的处罚。纽约市政当局对小摊贩的卫生管理 情况非常严格。如果做法不符合卫生局的要求,就要遭遇高昂的罚款。不懂英文的“洛阳大 叔”在哥伦比亚大学门前当摊贩遭遇了许多曲折:首先,他要考取纽约当地的餐车厨师执照; 其次,在经营过程中,因无意中违反了几项管理规定,曾被当地卫生局罚款超过 1000 美元。 而 1000 美元,也并非是个小数目。 二者,“洛阳大叔”做到了诚信经营。谢云峰的妻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谢云峰就是 那样的人,做人做事都很实诚,他做生意从来不坑人,也不乱要价……”对于一位从事小吃 经营的摊贩而言,实诚是最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商业成功的最要紧秘诀。 三者,更不要忽略“洛阳大叔”吃的苦。他的妻子反复说,出国不容易,路远花销大。两 三年来,谢云峰一直没有回过家,跟妻子和儿女联络都是靠打国际长途电话,为了省钱,谢 云峰打电话的时间不固定……其实,“洛阳大叔”的打工过程并不是那么惬意,只是他打工的 环境看上去很美罢了。 四者,“洛阳大叔”的故事,其实在国内许多大学的校门口,有着许多类似的成功案例。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的“在大学门口卖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月收入过万”的新闻,就曾经引起 过网络的热议。事实上,在当下社会之中,只要能抹开面子、诚信经营、勤劳实干,无论是 从事何等工作,都可能会换来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 解剖“洛阳大叔”这只麻雀,让成功看上去不再虚幻。在最难就业季里,只有正视“洛阳大 叔”走出国门之后的成功要素,才能增加个人奋斗的信心,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人生的 道路。 欣喜于多地高考作文“照进社会现实” 6 月 7 日,2013 年高考语文结束后,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接二连三地在网上亮相。作文题 目照例又成了当日最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在网帖之中,网友们对各地高考作文或是吐槽, 或是灌水,或是拍砖,或是赞许,或是有感而发,或是随手敲出一篇文章自娱自乐……在网 友们对高考作文或娱乐化或专业化的解读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今年高考作文的一些脉络。 在笔者看来,今年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高考作文命题,开始照进 了社会现实。下面,笔者就试着从自己所理解的角度来对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作一 下简单的分析。“文无第一”,笔者进行的作文解读,仅是一家之言。正确与否,还希望各位 看客批评指正
北京市的作文是以“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为题材,笔者以为,这是在让学生思考工业社 会与信息社会之间的种种冲突。在亲情被WF不断冲淡的当下,这一问题着实值得反思 江西省的“学生三怕”,则直接将矛头指向“奥数”和“英语”这两项让现代教育严重扭曲变形的 学科种类,能够有助于让学生反思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和体制。湖南的两个“我愿意”,好像 是在表达当下社会人口流动与空巢老人或是留守儿童现象之间的矛盾。外面的风景很精彩, 年轻人当然愿意在外面闯,但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个走出去的“愿意”能否敌得过陪伴父母 的“愿意”呢?江苏省的“探险者与蝴蝶”,很明显是在表达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山 东卷中“给莫言等作家挑错别字”,则告诉学生,作家需要认真打磨文字,而读者们也不要对 他们进行盲目的崇拜。更重要的是,对于文字的较真,应当有严谨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 省份把话题引到了捐助、寻根、青春等今年非常时髦的话题。 总得看来,今年各地高考作文,较之于以往,少了一些让学生的假抒情,而多一些真思 考;少了一些虚无缥缈,多了一些脚踏实地。这会让学生们对他们生活的年代产生兴趣,不 至于“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脱离了现 实关照,文章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命力。另外,高考作文贴近现实,就好比古代科举考试中 的“政论”,让天下书生反思种种社会现象,才会有“激昂文字”、“挥斥方遒”的那份豪迈。 我们常说,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以载道。这个道,不是道德,不是理想,而是社会 运行的道理和规律。关照现实是一国大考作文题目的起码要求。更重要的是,国民教育,说 到底应该肩负起培养公民精神的责任。只有让公众思考起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来,才可能构建 起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而不是停留于一些老套的道德理论中打转转。 语文不能因为作文的八股化、空洞化而老去。高考作文不应该变成中学语文的祭坛。自 由、开放、贴近现实仍然是我们对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我们欢迎更多的反思社会问题的作 文命题能够出现,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子花更多的时间关注社会问题,查找社会弊病,敢于立 言立说,担当起属于自己的那份公民责任 “太空授课”是科普的神奇起点 6月20日10时许,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举行,主讲人是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航天员完成 了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等实验,向青少年讲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并与地面课堂学生 进行互动。全国8万多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太空授课。(新华网2013年6 月20日) 这确实是“神奇一课”,不要说那些孩子们,即使是成年人,目睹这一幕也会怦然心动。 虽然说,航天员在太空讲解的一些知识,换一个人在地球上的课堂上也能讲。但太空授课的 形式,将会怎样激起孩子们对太空、对科学探索的向往,其效果可能会远远超乎想象。 从学生们的提问来看,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得到了激发,而这些恰恰是科学探索不可 缺少的重要素质。孩子们问“老师”王亚平:“如果看到外星人,能拍张照片给我吗?”“能看 见变形金刚吗?流泪的话,眼泪是往下流还是往上飙?”“如果吃东西,我觉得食物不可能 直往下走,会从嘴里或者从鼻子里喷出来吗?”“智能东西在太空上还能用不?” 中国已经成为可以把讲台搬上太空的国家,但与民众的期待相比,中国的科研实力还不 足以让人满意。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与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科学素养密切相关。有一首老歌《我的志愿》,其中有句歌词:“六年级的时候,老师也曾问 我,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爱迪生的故事,最让我佩服,我长大要做科学家。”如果现在去问 孩子们的理想,得到的许多答案恐怕就是要成为演员、歌星和商人了。 2010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外发布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称 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具备 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纵向比是提升了,但横向比,目前中国公民科学素
北京市的作文是以“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为题材,笔者以为,这是在让学生思考工业社 会与信息社会之间的种种冲突。在亲情被 WIFI 不断冲淡的当下,这一问题着实值得反思。 江西省的“学生三怕”,则直接将矛头指向“奥数”和“英语”这两项让现代教育严重扭曲变形的 学科种类,能够有助于让学生反思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和体制。湖南的两个“我愿意”,好像 是在表达当下社会人口流动与空巢老人或是留守儿童现象之间的矛盾。外面的风景很精彩, 年轻人当然愿意在外面闯,但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这个走出去的“愿意”能否敌得过陪伴父母 的“愿意”呢?江苏省的“探险者与蝴蝶”,很明显是在表达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山 东卷中“给莫言等作家挑错别字”,则告诉学生,作家需要认真打磨文字,而读者们也不要对 他们进行盲目的崇拜。更重要的是,对于文字的较真,应当有严谨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 省份把话题引到了捐助、寻根、青春等今年非常时髦的话题。 总得看来,今年各地高考作文,较之于以往,少了一些让学生的假抒情,而多一些真思 考;少了一些虚无缥缈,多了一些脚踏实地。这会让学生们对他们生活的年代产生兴趣,不 至于“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脱离了现 实关照,文章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命力。另外,高考作文贴近现实,就好比古代科举考试中 的“政论”,让天下书生反思种种社会现象,才会有“激昂文字”、“挥斥方遒”的那份豪迈。 我们常说,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以载道。这个道,不是道德,不是理想,而是社会 运行的道理和规律。关照现实是一国大考作文题目的起码要求。更重要的是,国民教育,说 到底应该肩负起培养公民精神的责任。只有让公众思考起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来,才可能构建 起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而不是停留于一些老套的道德理论中打转转。 语文不能因为作文的八股化、空洞化而老去。高考作文不应该变成中学语文的祭坛。自 由、开放、贴近现实仍然是我们对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我们欢迎更多的反思社会问题的作 文命题能够出现,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子花更多的时间关注社会问题,查找社会弊病,敢于立 言立说,担当起属于自己的那份公民责任。 “太空授课”是科普的神奇起点 6 月 20 日 10 时许,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举行,主讲人是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航天员完成 了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等实验,向青少年讲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并与地面课堂学生 进行互动。全国 8 万多所中学 6000 余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太空授课。(新华网 2013 年 6 月 20 日) 这确实是“神奇一课”,不要说那些孩子们,即使是成年人,目睹这一幕也会怦然心动。 虽然说,航天员在太空讲解的一些知识,换一个人在地球上的课堂上也能讲。但太空授课的 形式,将会怎样激起孩子们对太空、对科学探索的向往,其效果可能会远远超乎想象。 从学生们的提问来看,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得到了激发,而这些恰恰是科学探索不可 缺少的重要素质。孩子们问“老师”王亚平:“如果看到外星人,能拍张照片给我吗?” “能看 见变形金刚吗?”“流泪的话,眼泪是往下流还是往上飙?” “如果吃东西,我觉得食物不可能 一直往下走,会从嘴里或者从鼻子里喷出来吗?” “智能东西在太空上还能用不?” 中国已经成为可以把讲台搬上太空的国家,但与民众的期待相比,中国的科研实力还不 足以让人满意。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与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科学素养密切相关。有一首老歌《我的志愿》,其中有句歌词:“六年级的时候,老师也曾问 我,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爱迪生的故事,最让我佩服,我长大要做科学家。”如果现在去问 孩子们的理想,得到的许多答案恐怕就是要成为演员、歌星和商人了。 2010 年 11 月 25 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外发布第 8 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称, “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 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具备 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 3.27 %。纵向比是提升了,但横向比,目前中国公民科学素
养水平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的水平。而科学素养和科学兴趣的培养,要从小孩抓起 现在对于科普的宣传,存在很大不足。这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许多科普 内容陈旧,方式呆板。出版了不少科普书籍,但真正有质量有分量的不多,适合孩子们阅读 并受他们欢迎的尤其少。霍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科普作家,可在我 们的身边,又有多少大家乐意并且善于进行科普? 如果我们身边的科普宣传,都能像“太空一课”那样新颖神奇,都能由像王亚平这样的人 物来讲授,孩子们还会只把人生的目标定位于做明星、发大财、升大官吗?受“太空授课” 的影响,我相信,很多孩子会向往“长大要做科学家”或“航天员”。 拥有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才能拥有科学的未来。从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而言,“太空神 奇一课”是一个美妙而神奇的起点。 网络警察,还是网络强盗? 最近几天,“棱镜”事件引起了世界舆论一片哗然,随着斯诺登在香港的再次露面和爆料 棱镜”事件进一步深度发酵。美国彭博新闻社15日援引消息人士说法称,上千家科技、金 融和制造业公司与美国国家安全部门有利益交换关系,向其提供敏感信息,同时获得机密情 报。这些项目的参与者被称作“可信合作伙伴”,范围则远远超出斯诺登所曝光的“棱镜”计划。 随着媒体对事件的追踪,越来越多的关于美国政府在网络空间进行间谍活动的事件会被曝 光,一座隐藏已久的黑色冰山正逐渐浮现在公众的视线中。网络警察,还是网络强盗?透过 “棱镜”人们将很快看清他们的真实面 一些美国政要还在大肆指责所谓的中国网络攻击”,突然爆出的“棱镜”事件无疑给了他 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其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众所周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 是由美国引领的。尽管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但美国在这一领域始终占有绝对 优势,对互联网保持绝对的控制。可为什么美国还要频频炒作网络安全话题,把自己描述成 个深陷网络安全危机的弱者呢?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霸权地位 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战略谋划已久,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网络空间国家综合计划》 宣誓不惜动用常规武器来保卫美国在全球互联网上的利益;2009年,美国在世界上率先成 立了网络战司令部,不仅拥有庞大的专业黑客部队,还建立了成体系的网络战武器库。有西 方媒体曾报道,“震网”、“火焰”和“毒区ˆ病毒是美国研制开发并投入实战的针对伊朗核工业 的“网络战武器”。而这些被业内称之为AP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可持续性威胁) 的病毒最长在目标网络中“潜伏”了5年才被业界安全人士发现 由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称,“棱镜”项目使美国情报人员通过“后门”进入9家主要科技公司 的服务器,包括微软、雅虎、谷歌、 Facebook、 PalTalk、美国在线、 Skype、 You Tube、苹 果。从这些公司的服务器中获取和分析10类信息,包括: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 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通过“棱镜 项目,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进行的网络搜索内容。这些网络大公司 的网民数以亿计,产生的网络访问数据更是大得惊人,美国政府居然能够对这些海量数据进 行实时获取和分析,并找出其中的有价值信息。这也许就能够解释奥巴马为什么推动大数据 研究:NSA一个月收集970亿条数据,保守估计每条数据1-10KB,总数据大约1001B-1PB 如何对这么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如何永久保存这些数据?这些不正是大数据研究 的热点吗!由此可见,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战略其实早就开始部署了,“棱镜”事件只不过是 个小小的注脚
养水平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的水平。而科学素养和科学兴趣的培养,要从小孩抓起。 现在对于科普的宣传,存在很大不足。这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许多科普, 内容陈旧,方式呆板。出版了不少科普书籍,但真正有质量有分量的不多,适合孩子们阅读 并受他们欢迎的尤其少。霍金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科普作家,可在我 们的身边,又有多少大家乐意并且善于进行科普? 如果我们身边的科普宣传,都能像“太空一课”那样新颖神奇,都能由像王亚平这样的人 物来讲授,孩子们还会只把人生的目标定位于做明星、发大财、升大官吗?受“太空授课” 的影响,我相信,很多孩子会向往“长大要做科学家”或“航天员”。 拥有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才能拥有科学的未来。从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而言,“太空神 奇一课”是一个美妙而神奇的起点。 网络警察,还是网络强盗? 最近几天,“棱镜”事件引起了世界舆论一片哗然,随着斯诺登在香港的再次露面和爆料, “棱镜”事件进一步深度发酵。美国彭博新闻社 15 日援引消息人士说法称,上千家科技、金 融和制造业公司与美国国家安全部门有利益交换关系,向其提供敏感信息,同时获得机密情 报。这些项目的参与者被称作“可信合作伙伴”,范围则远远超出斯诺登所曝光的“棱镜”计划。 随着媒体对事件的追踪,越来越多的关于美国政府在网络空间进行间谍活动的事件会被曝 光,一座隐藏已久的黑色冰山正逐渐浮现在公众的视线中。网络警察,还是网络强盗?透过 “棱镜”人们将很快看清他们的真实面目。 一些美国政要还在大肆指责所谓的“中国网络攻击”,突然爆出的“棱镜”事件无疑给了他 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其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众所周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 是由美国引领的。尽管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但美国在这一领域始终占有绝对 优势,对互联网保持绝对的控制。可为什么美国还要频频炒作网络安全话题,把自己描述成 一个深陷网络安全危机的弱者呢?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霸权地位。 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战略谋划已久,早在 2005 年就发布了《网络空间国家综合计划》, 宣誓不惜动用常规武器来保卫美国在全球互联网上的利益;2009 年,美国在世界上率先成 立了网络战司令部,不仅拥有庞大的专业黑客部队,还建立了成体系的网络战武器库。有西 方媒体曾报道,“震网”、“火焰”和“毒区”病毒是美国研制开发并投入实战的针对伊朗核工业 的“网络战武器”。而这些被业内称之为 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可持续性威胁) 的病毒最长在目标网络中“潜伏”了 5 年才被业界安全人士发现。 由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称,“棱镜”项目使美国情报人员通过“后门”进入 9 家主要科技公司 的服务器,包括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国在线、Skype、YouTube、苹 果。从这些公司的服务器中获取和分析 10 类信息,包括: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 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通过“棱镜” 项目,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进行的网络搜索内容。这些网络大公司 的网民数以亿计,产生的网络访问数据更是大得惊人,美国政府居然能够对这些海量数据进 行实时获取和分析,并找出其中的有价值信息。这也许就能够解释奥巴马为什么推动大数据 研究:NSA 一个月收集 970 亿条数据,保守估计每条数据 1—10KB,总数据大约 100TB-1PB。 如何对这么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如何永久保存这些数据?这些不正是大数据研究 的热点吗!由此可见,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战略其实早就开始部署了,“棱镜”事件只不过是 一个小小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