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习近平同志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 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这阐明了文明之 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 彩的文明。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 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②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人类在不同 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态。人们不仅要 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种族、氏族、民族文化。历 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 流客观存在 ③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 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 放发展。随着时间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 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 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 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 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获得外部参照,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 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④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文明共 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比如,在当今世界,虽 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
安康市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习近平同志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 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这阐明了文明之 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 彩的文明。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 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②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人类在不同 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态。人们不仅要 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种族、氏族、民族文化。历 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 流客观存在。 ③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 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 放发展。随着时间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 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 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 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 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获得外部参照,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 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④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文明共 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比如,在当今世界,虽 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
杂交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我们应 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加深对自身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 慧、勇气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走合作共赢之路。 ⑤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强调 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 灾难性的。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越 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 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 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我们应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与世界力量对比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联系 起来,推动不同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摘编自欧阳康《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近平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是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B抓住了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就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惑 C.人类文明有机体包含不同文明形态,他们存在差异,所以其特征是交流互鉴。 D历史上,文明之间的交流缓慢,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整体上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第③段中“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文明也是一样”,这是类比论证。 C.第④段运用对比法,令人信服地论证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 D文章末段论证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观点,含蓄地批评当下某些错误的有害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明,不能自我封闭,要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 B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 C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连互通,这符合交流互鉴思想, D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其他文明,将给其他文明带来灾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杂交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我们应 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加深对自身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 慧、勇气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走合作共赢之路。 ⑤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强调 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 灾难性的。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越 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 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 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我们应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与世界力量对比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联系 起来,推动不同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摘编自欧阳康《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习近平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是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 B.抓住了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就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惑。 C.人类文明有机体包含不同文明形态,他们存在差异,所以其特征是交流互鉴。 D.历史上,文明之间的交流缓慢,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整体上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第③段中“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文明也是一样”,这是类比论证。 C.第④段运用对比法,令人信服地论证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 D.文章末段论证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观点,含蓄地批评当下某些错误的有害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明,不能自我封闭,要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 B.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 C.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连互通,这符合交流互鉴思想。 D.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其他文明,将给其他文明带来灾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2019年,46个重点城市将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 施建设投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 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乐群介绍,2016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 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生活垃 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 逐步建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重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已超过1900万次,参与 的志愿者累计超过70万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2018年对46个重点城市的入户调查 结果,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占38.3%,较2017年增长11.4%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张乐群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 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技术设施标准;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推动立法加强 源头减量,提升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 (摘编自中国网2019年6月28日) 材料二 先挑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后 其余干温分类处理 1840% 挑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 其余合并处理 13.50% 挑出有害垃圾,其余合并处理 14.50% 干温分开处理 23.20% 不作分类处理 23.60% 其他 6.80% 受访市民家庭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 (摘编自《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调查报告》) 材料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2019 年,46 个重点城市将继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 施建设投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到 2020 年底,先行先试的 46 个重点城市基本建 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 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乐群介绍,2016 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 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134 家中央单位、27 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已全面推行生活垃 圾分类。46 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 逐步建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重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已超过 1900 万次,参与 的志愿者累计超过 70 万。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 2018 年对 46 个重点城市的入户调查 结果,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占 38.3%,较 2017 年增长 11.4%。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张乐群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 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技术设施标准;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推动立法加强 源头减量,提升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水平。 (摘编自中国网 2019 年 6 月 28 日) 材料二: (摘编自《2018 年上海市闵行区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调查报告》) 材料三:
受访者认为形响自身垃级分类的原国 63.7% 59.6% 过圾高中种选时不分员 36.5% 不知道怎么分 34.5% 不了解分后提的绘理 进义和结,没有成统感 (摘编自《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 材料四: 苏州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市民中推广垃圾分类 理念,2017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4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今 年年初,我市起草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同时制订了2019年苏州市生活垃圾 分类处置工作行动方案,提出至2019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基本建立分 类垃圾收运及处置体系。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让新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借助 科学技术的力量,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就变得简单易行。二要让新管理制度促进垃圾分类知行 合一。推广垃圾分类,必须采用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管理措施。从国外推广经验来看,强制 处罚措施,也是确保垃圾分类高效完成的必须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奖惩结合,扭转市民知而 不行的现状。三要让新生活理念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要重视垃圾分类理念的宣传工作,具体 到操作层面,必须做到线上线下结合 (摘编自王嘉言《改善环境,从把垃圾分类当作习惯做起》,《苏州日报》2019年6月5日) 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文中提及的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项是(3分) A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 B加大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投入 C创新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D要求相关企业回收废旧家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鉴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以满足 居民的相关需求
(摘编自《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 材料四: 苏州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 2000 年就开始在市民中推广垃圾分类 理念,2017 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 46 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今 年年初,我市起草了《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同时制订了 2019 年苏州市生活垃圾 分类处置工作行动方案,提出至 2019 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80%,基本建立分 类垃圾收运及处置体系。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让新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借助 科学技术的力量,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就变得简单易行。二要让新管理制度促进垃圾分类知行 合一。推广垃圾分类,必须采用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管理措施。从国外推广经验来看,强制的 处罚措施,也是确保垃圾分类高效完成的必须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奖惩结合,扭转市民知而 不行的现状。三要让新生活理念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要重视垃圾分类理念的宣传工作,具体 到操作层面,必须做到线上线下结合。 (摘编自王嘉言《改善环境,从把垃圾分类当作习惯做起》,《苏州日报》2019 年 6 月 5 日) 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文中提及的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项是(3 分) A.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宣传。 B.加大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投入。 C.创新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 D.要求相关企业回收废旧家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鉴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以满足 居民的相关需求
B闵行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大大超过全国46个重点城市的占比,但依然有两成多家庭 “不作分类处理”。 C.苏州垃圾分类工作名列全国前茅,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80%,基本建立了分类垃 圾收运及处置体系 D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在于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推动习惯养成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白银那 迟子建 冰排消逝的第二天便来了渔汛。人们彻夜守在江岸上,不停地围剿打捞。渔汛中的白银 那的夜晚比除夕还要热闹。江面上灯火斑斓,像撒了一层细碎的金箔纸。 按照惯例来说,这种百年不遇的渔汛一般不超过一周,所以人们仿佛要把一生的精力都 用在它身上。大家也不觉得饿,只要看到鱼连续不断地上网就力量倍增。 渔汛的第四天发生了一桩怪事:马占军夫妇结束捕捞活动,进城办货去了。马家开了家 个体食杂店,进的都是俏货,把国营店都挤黄了,他家卖的货比别的村镇的同等商品价钱高 出许多。人们一直以为即使渔汛过去了,他们也会守着江再过一夜 鱼汛持续了一周后,连绵的春雨天气来临了。鲜鱼不及时腌上就会腐烂,人们盼望着鱼 贩子早日到来,不然这些鱼就会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 几乎每年都有鱼贩子乘车而来,可是不管他们出多么高的买价,人们也无法献上一条鱼, 而今年来了这么隆重的渔汛,鱼贩子却似乎是还没有闻到一丝腥味 乡长当夜吃完饭就守着一台老式电话机往外拨电话,想联络鱼贩子快来,可是话筒里没 有丝毫蜂音。也许是电话线路出了故障,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狂风、暴雨和雷 电常常使线路受阻,有时他们十天半个月也同外界联系不上,成为一座孤岛。 马家夫妇回来了,拉着满车白花花的盐。马家将原来八毛一袋的精盐涨到了三元五一袋, 将原来一元二角一袋的大粒盐涨到了五元钱一袋。每家每户都需要买上十几袋盐,鱼没卖出 去一条,却要掏出几十元钱来买盐,谁能咽下这口气呢?可是公家的商店一粒盐也没有,去 外地买盐最快也要两天才能回来。人能等得起,鱼却等不起。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在渔 汛的高潮中马家人就出去办货
B.闵行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大大超过全国 46 个重点城市的占比,但依然有两成多家庭 “不作分类处理”。 C.苏州垃圾分类工作名列全国前茅,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 80%,基本建立了分类垃 圾收运及处置体系。 D.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键在于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推动习惯养成。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原因。(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白银那 迟子建 冰排消逝的第二天便来了渔汛。人们彻夜守在江岸上,不停地围剿打捞。渔汛中的白银 那的夜晚比除夕还要热闹。江面上灯火斑斓,像撒了一层细碎的金箔纸。 按照惯例来说,这种百年不遇的渔汛一般不超过一周,所以人们仿佛要把一生的精力都 用在它身上。大家也不觉得饿,只要看到鱼连续不断地上网就力量倍增。 渔汛的第四天发生了一桩怪事:马占军夫妇结束捕捞活动,进城办货去了。马家开了家 个体食杂店,进的都是俏货,把国营店都挤黄了,他家卖的货比别的村镇的同等商品价钱高 出许多。人们一直以为即使渔汛过去了,他们也会守着江再过一夜。 鱼汛持续了一周后,连绵的春雨天气来临了。鲜鱼不及时腌上就会腐烂,人们盼望着鱼 贩子早日到来,不然这些鱼就会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 几乎每年都有鱼贩子乘车而来,可是不管他们出多么高的买价,人们也无法献上一条鱼, 而今年来了这么隆重的渔汛,鱼贩子却似乎是还没有闻到一丝腥味。 乡长当夜吃完饭就守着一台老式电话机往外拨电话,想联络鱼贩子快来,可是话筒里没 有丝毫蜂音。也许是电话线路出了故障,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了,狂风、暴雨和雷 电常常使线路受阻,有时他们十天半个月也同外界联系不上,成为一座孤岛。 马家夫妇回来了,拉着满车白花花的盐。马家将原来八毛一袋的精盐涨到了三元五一袋, 将原来一元二角一袋的大粒盐涨到了五元钱一袋。每家每户都需要买上十几袋盐,鱼没卖出 去一条,却要掏出几十元钱来买盐,谁能咽下这口气呢?可是公家的商店一粒盐也没有,去 外地买盐最快也要两天才能回来。人能等得起,鱼却等不起。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在渔 汛的高潮中马家人就出去办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