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2015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A.勖勉(xω)殒身不恤(xu)发难(nan)排忧解难(nan)戏谑(xue)沆瀣一气(xie) B.吐哺(bu)衡阳之浦(pu)鲜见(xian)屡见不鲜(xian)毗邻(φpi)纰漏(pn C.搠倒(shuo)横槊赋诗(shuo)瞋目(chen)遥岑远目(chen)缱绻(φquan蜷缩(quan D.犄角(j)掎角之势(饯别jian)天梯石栈(zhan)锃亮(zeng)憎恶(ze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敕造腥红歌声渺茫宫绦 B.舶来品穿山游廊寥廓溟王星浪遏飞舟 C.央浼微波辐射箫索搭膊秋蝉嘶叫 D.胡子拉碴旋涡星系葱茏凑泊繁茂苍翠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 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众所周知,梅兰芳先生是京剧界最锐意的改革者,梅先生 的戏从不因循守旧,每部作品都有大尺度创新,上个世纪初,梅先生排演了大量的新剧目 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独树一帜,他吸收上海文明戏在新式舞台、灯光 化妆、服饰方面的手法,应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京剧因为梅兰芳的改革而达到了巅峰。 A.拾人牙慧B.因循守旧C.独树一帜D.巅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手机、电脑等个人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服务平台 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B.“综合评价”选拔将通过考生自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两种方式,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含 加分(占70%)、中国科学院大学面试成绩(占2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9%)的组合 方式,计算出“综合评价”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C.“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综合运用行政、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 以重点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并谋划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大发展。 D.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 了呢? 5.给下面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微博的出现,形成了一种不均衡的信息传播态势。 ①于是,有一部分微博人以语言新奇、行为离奇、思想极端来炮制轰动效应 ②这些新闻纷纷扰扰,既耸人听闻又语焉不详,搅乱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③由于微博内容只能由当事人把关,于是它成为一些好事者传播“马路新闻”的最佳途径 ④所以,每条微博的内容都能够被较多人关注的几率其实很小 ⑤但是,人们的注意力是十分有限的 ⑥每个微博人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观点能在瞬间传播中受人关注,成为微博名人、意见领 袖 A⑥⑤④①③②B④⑤⑥③②①C①②③④⑤⑥D⑤④③②⑥① 6.下面这首宋词《虞美人》(陈与义)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是()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 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 A.独有一身将影向潇湘B.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C.惟有一江明月碧水柔D.数帆带雨烟中落
湖南省岳阳县 2015 届高三 10 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每小题 3 分) A.勖勉(xù) 殒身不恤(xù) 发难(nàn) 排忧解难(nán) 戏谑(xuè) 沆瀣一气(xiè) B.吐哺(bǔ) 衡阳之浦(pǔ) 鲜见(xiǎn) 屡见不鲜(xiān) 毗邻(pí) 纰漏(pī) C.搠倒(shuò) 横槊赋诗(shuò) 瞋目(chēn) 遥岑远目(chén) 缱绻(quǎn) 蜷缩(quán) D.犄角(jī) 掎角之势(jī) 饯别(jiàn) 天梯石栈(zhàn) 锃亮(zèng) 憎恶(zē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敕造 腥红 歌声渺茫 宫绦 B.舶来品 穿山游廊 寥廓 溟王星 浪遏飞舟 C.央浼 微波辐射 箫索 搭膊 秋蝉嘶叫 D.胡子拉碴 旋涡星系 葱茏 凑泊 繁茂苍翠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 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众所周知,梅兰芳先生是京剧界最锐意的改革者,梅先生 的戏从不因循守旧,每部作品都有大尺度创新,上个世纪初,梅先生排演了大量的新剧目, 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独树一帜,他吸收上海文明戏在新式舞台、灯光、 化妆、服饰方面的手法,应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京剧因为梅兰芳的改革而达到了巅峰。 A.拾人牙慧 B.因循守旧 C.独树一帜 D.巅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手机、电脑等个人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服务平台 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B.“综合评价”选拔将通过考生自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两种方式,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含 加分)(占 70%)、中国科学院大学面试成绩(占 2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 10%)的组合 方式,计算出“综合评价”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C.“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综合运用行政、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 以重点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并谋划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大发展。 D.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 了呢? 5.给下面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微博的出现,形成了一种不均衡的信息传播态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于是,有一部分微博人以语言新奇、行为离奇、思想极端来炮制轰动效应 ② 这些新闻纷纷扰扰,既耸人听闻又语焉不详,搅乱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③ 由于微博内容只能由当事人把关,于是它成为一些好事者传播“马路新闻”的最佳途径 ④ 所以,每条微博的内容都能够被较多人关注的几率其实很小 ⑤ 但是,人们的注意力是十分有限的 ⑥ 每个微博人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观点能在瞬间传播中受人关注,成为微博名人、意见领 袖 A.⑥⑤④①③② B.④⑤⑥③②① C.①②③④⑤⑥ D.⑤④③②⑥① 6.下面这首宋词《虞美人》(陈与义)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是()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 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 。 A.独有一身将影向潇湘 B.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C.惟有一江明月碧水柔 D.数帆带雨烟中落
7.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共四句话,其中不得体 的一处是() ①我们都知道您父亲是一位蜚声文坛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读者甚众,影响极广。②我上 中学的时候就拜读过他老人家的诸多大作,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③您是他老人家的爱 子,耳濡目染间,一定对令尊的作品有独到见解。④今天,您能于百忙中幸而受访,我们深 表感谢 A.①B.②C.③D.④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共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至12题 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国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险阻,不足守也。国之 所以富贫者五,轻税租,薄赋敛,不足恃也。治国有三本,而安国有四固,而富国有五事 五事,五经也。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 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 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 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 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 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 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 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 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务者, 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 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见贤能让,则大臣和同:罚不避亲 贵,则威行于邻敌:好本事,务地利,重赋敛,则民怀其产 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二曰:沟渎不遂于隘,鄣水 不安其藏,国之贫也。三曰: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四曰:六畜不育于 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五曰: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故 曰: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鄣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植于野 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 文章,国之富也。 (《管子·立政第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力未见于国者见:表现 B正道捐弃捐:舍弃 C.而轻赋敛轻:减轻 D沟渎不遂于隘遂:通,达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之所慎者四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德不当其位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则大臣和同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D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
7.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共四句话,其中不得体 的一处是() ①我们都知道您父亲是一位蜚声文坛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读者甚众,影响极广。②我上 中学的时候就拜读过他老人家的诸多大作,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③您是他老人家的爱 子,耳濡目染间,一定对令尊的作品有独到见解。④今天,您能于百忙中幸而受访,我们深 表感谢。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共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至 12 题。 国之所以治乱者三,杀戮刑罚,不足用也。国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险阻,不足守也。国之 所以富贫者五,轻税租,薄赋敛,不足恃也。治国有三本,而安国有四固,而富国有五事。 五事,五经也。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 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 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 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 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 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 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 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君之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 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务者, 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 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见贤能让,则大臣和同;罚不避亲 贵,则威行于邻敌;好本事,务地利,重赋敛,则民怀其产。 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二曰:沟渎不遂于隘,鄣水 不安其藏,国之贫也。三曰: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四曰:六畜不育于 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五曰: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故 曰: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鄣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植于野, 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 文章,国之富也。 (《管子·立政第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力未见于国者 见:表现 B.正道捐弃 捐:舍弃 C.而轻赋敛 轻:减轻 D.沟渎不遂于隘 遂:通,达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之所慎者四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德不当其位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则大臣和同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D.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
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A.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 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B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有临事不信/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C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D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1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的治理在于用人,品德不突出者不能获高薪,不能取信于民者不可以居高位 B.国家的安定,取决于四个条件,不仅要靠城郭险阻来固守,还需要选贤举能、严明赏罚和 重视农业生产。 C.国家之所以富足,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 D.“五事”主要讲述发展林业、水利、五谷、桑麻、六畜、瓜果、工艺制作的重要性。这“五 事”乃是五项纲领性措施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4分) (2)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3分) (3)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6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③茶 【注】①箨龙:笋,初夏常见之物。②木笔:又名辛夷花,初夏常见之物。③瓯:一种茶具。 【小题1】诗人是怎样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结合全诗并从抒情方式考虑,说说诗人调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4分) 14.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1)帝子降兮北渚,。袅袅兮秋风,。(屈原《湘夫人》) (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鲍照《拟行路难》)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词人韦庄在《菩萨蛮》里极写江南景美、人美,其中写人美的两句是 (6)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表达人生如寄,光阴荏苒感慨的名句是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
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A.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 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B.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C.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D.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 /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 1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的治理在于用人,品德不突出者不能获高薪,不能取信于民者不可以居高位。 B.国家的安定,取决于四个条件,不仅要靠城郭险阻来固守,还需要选贤举能、严明赏罚和 重视农业生产。 C.国家之所以富足,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 D.“五事”主要讲述发展林业、水利、五谷、桑麻、六畜、瓜果、工艺制作的重要性。这“五 事”乃是五项纲领性措施。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4 分) (2)故大德至仁,则操国得众;(3 分) (3)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3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6 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 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③茶。 【注】①箨龙:笋,初夏常见之物。②木笔:又名辛夷花,初夏常见之物。③瓯:一种茶具。 【小题 1】诗人是怎样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 分) 【小题 2】结合全诗并从抒情方式考虑,说说诗人调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4 分) 14.古诗文默写。(8 分。每空 1 分,错 1 字该句不得分) (1)帝子降兮北渚, 。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词人韦庄在《菩萨蛮》里极写江南景美、人美,其中写人美的两句是: , 。 (6)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表达人生如寄,光阴荏苒感慨的名句是: ; 。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这是一句最具有西方特质的名言 苏格拉底处在古希腊历史中知识范式的变革时期。这时,不但神话叙事(宇宙由神创造、由 神统治,世上的一切因神或由神的介入而产生)无法令人相信,就是自然哲学家的哲学叙事 (宇宙产生于某一物质,这一物质的运动、变化、分合产生了万事万物)也无法令人相信。 当已有的知识变得可疑之时,人真的感觉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知”的困境让“欲有所知 的愿望变得强烈起来 字宙究竟是怎样的?一事一物的产生和发展究竟是由什么所决定的?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 人究竟有什么特质?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来到世上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些“问”在一无所知的困惑中产生出来,带着这些“问”,苏格拉底开辟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但苏格拉底不是像自然哲学家那样去回答上面的问题。从泰勒斯开始的希腊晢学,关于宇宙 的本质是水、字宙的本质是火等等的命题,充满了理性精神和理性推理,但没有严格的逻辑 苏格拉底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进而去反思人生与宇宙。这一严格的理 性,体现在后来柏拉图的一个个对话录中。几乎每一场对话,苏格拉底都以无知的状态出场, 向有知识的智者提问,但对于这些有知识的智者的信心满满的回答,他却以严格的逻辑去追 问,最后在严格逻辑的诘难和推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严格的逻辑性,成为苏格拉判定是 真知还是假知、无知的标准。因此,苏格拉底留给世界的名言是:人生在世,不经过审査 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正是在苏格拉底的路线上,产生了柏拉图,提出追求现象后面 的理想性的理式,继而产生了亚里斯多德,创立了严格的形式逻辑。本质性的理式是标准, 形式逻辑是方法,世界的一切都要经过严格的审视、理性的反思、逻辑的证明,才具有存在 的合理性。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一严格的逻辑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西方哲学史上开创新 时代的哲学家,都是以苏格拉底式的石破天惊之“问”和严格的逻辑去贯彻自己的“问”,而产 生巨大的时代影响的,如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如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如海德格尔对存在的 追问,如维特根斯垣对语言的追问,如德里达对深层结构的追问 回到苏格拉底,由他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最为重要的结果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产 生了实验科学。按爱因斯坦的说法:西方文化的特质,在于两点,一是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 辑,二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实验科学。正如上面所说,这两点都是在苏格拉底所建立的基础上 产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西方的哲学史家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节选自张法《从四句哲学名言看西方哲学的特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西方哲学史家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B.古希腊时期的神话叙事和哲学叙事的一大区别是二者对宇宙产生的回答根本不同。 C.苏格拉底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智者提问,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创立了形式逻辑 D.古希腊以后的西方哲学家都受苏格拉底之“问”的影响而开创他们自己的新时代 16根据原文,下列分析或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其表达目的是为了体现作为人类智者的苏 格拉底谦虚质朴的品质,这是他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对于“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究竞有什么特质”等问题,苏格拉底走向了和泰勒斯等哲学 家完全不同的“回答”路线,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 C.苏格拉底说“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和《论语》所言“吾日三省吾身” 的自我反思精神是一致的,表明中西文化有内在相同之处 D.苏格拉底带着在一无所知的困惑中产生出来的诸如“宇宙究竟是怎样的”等问题,探究事 物起源、人存于世的意义,由此出发开辟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17.下面一段文字,是关于为什么说“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这是一句最具有西方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这是一句最具有西方特质的名言。 苏格拉底处在古希腊历史中知识范式的变革时期。这时,不但神话叙事(宇宙由神创造、由 神统治,世上的一切因神或由神的介入而产生)无法令人相信,就是自然哲学家的哲学叙事 (宇宙产生于某一物质,这一物质的运动、变化、分合产生了万事万物)也无法令人相信。 当已有的知识变得可疑之时,人真的感觉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知”的困境让“欲有所知” 的愿望变得强烈起来—— 字宙究竟是怎样的?一事一物的产生和发展究竟是由什么所决定的?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 人究竟有什么特质?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来到世上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些“问”在一无所知的困惑中产生出来,带着这些“问’’,苏格拉底开辟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但苏格拉底不是像自然哲学家那样去回答上面的问题。从泰勒斯开始的希腊哲学,关于宇宙 的本质是水、字宙的本质是火等等的命题,充满了理性精神和理性推理,但没有严格的逻辑, 苏格拉底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进而去反思人生与宇宙。这一严格的理 性,体现在后来柏拉图的一个个对话录中。几乎每一场对话,苏格拉底都以无知的状态出场, 向有知识的智者提问,但对于这些有知识的智者的信心满满的回答,他却以严格的逻辑去追 问,最后在严格逻辑的诘难和推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严格的逻辑性,成为苏格拉判定是 真知还是假知、无知的标准。因此,苏格拉底留给世界的名言是:人生在世,不经过审查, 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正是在苏格拉底的路线上,产生了柏拉图,提出追求现象后面 的理想性的理式,继而产生了亚里斯多德,创立了严格的形式逻辑。本质性的理式是标准, 形式逻辑是方法,世界的一切都要经过严格的审视、理性的反思、逻辑的证明,才具有存在 的合理性。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一严格的逻辑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西方哲学史上开创新 时代的哲学家,都是以苏格拉底式的石破天惊之“问”和严格的逻辑去贯彻自己的“问”,而产 生巨大的时代影响的,如培根“知识就是力量”,如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如海德格尔对存在的 追问,如维特根斯垣对语言的追问,如德里达对深层结构的追问…… 回到苏格拉底,由他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最为重要的结果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产 生了实验科学。按爱因斯坦的说法:西方文化的特质,在于两点,一是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 辑,二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实验科学。正如上面所说,这两点都是在苏格拉底所建立的基础上 产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西方的哲学史家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节选自张法《从四句哲学名言看西方哲学的特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 年第 4 期) 15.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西方哲学史家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B.古希腊时期的神话叙事和哲学叙事的一大区别是二者对宇宙产生的回答根本不同。 C.苏格拉底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智者提问,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创立了形式逻辑。 D.古希腊以后的西方哲学家都受苏格拉底之“问’’的影响而开创他们自己的新时代。 16.根据原文,下列分析或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其表达目的是为了体现作为人类智者的苏 格拉底谦虚质朴的品质,这是他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对于“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究竟有什么特质”等问题,苏格拉底走向了和泰勒斯等哲学 家完全不同的“回答”路线,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 C.苏格拉底说“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和《论语》所言“吾日三省吾身” 的自我反思精神是一致的,表明中西文化有内在相同之处。 D.苏格拉底带着在一无所知的困惑中产生出来的诸如“宇宙究竟是怎样的”等问题,探究事 物起源、人存于世的意义,由此出发开辟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17.下面一段文字,是关于为什么说“‘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这是一句最具有西方特
质的名言”的回答,请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 因为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表明了在古希腊历史中知识范式变革时期,已有的知识变得可疑的 时代背景下,人感觉自己一无所知的状态,于是欲有所知的愿望变得强烈,进而①等问题, 苏格拉底要求②,这一路线影响到③,由苏格拉底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在文 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实验科学。而西方文化的特质,按爱因斯坦的说法,在于④。所以说, 这是一句最具有西方特质的名言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读张爱玲 作者:贾平凹选自:《朋友》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 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 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班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 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崔莺莺?张 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 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面的一连串的漂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 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 文体不纯而类如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 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 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 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 中她的毒已经日深。—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 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使 我常常想起画家石鲁的故事。石鲁脑子病了的时候,几天里拒绝吃食,说:“门前的树只喝 水,我也喝水!”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得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 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是发展得最好者之一,洛水上的神女 回眸一望,再看则是水波浩淼,鹤在云中就是鹤在云中,沈三白如何在烟雾里看蚊飞,那神 气毕竞不同。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从哪儿进门的,又如何 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她明显 地有曹霑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 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又是个执拗的人 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要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 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 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 了常读的 与许多人来谈张的作品,都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不指所描叙的内容,而是那种才分如云,以 为她是很古的人。当知道张现在还活着,还和我们同在一个时候,这多少让我们感到形秽和 丧气。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 怎不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18.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张是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 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这一句话在第一段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3分)
质的名言”的回答,请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4 分) 因为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表明了在古希腊历史中知识范式变革时期,已有的知识变得可疑的 时代背景下,人感觉自己一无所知的状态,于是欲有所知的愿望变得强烈,进而 ① 等问题, 苏格拉底要求 ② ,这一路线影响到 ③ ,由苏格拉底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在文 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实验科学。而西方文化的特质,按爱因斯坦的说法,在于 ④ 。所以说, “这是一句最具有西方特质的名言”。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读张爱玲 作者:贾平凹 选自:《朋友》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 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 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班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 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崔莺莺?张 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 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面的一连串的漂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 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 文体不纯而类如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边瞧着外边;总 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 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 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 中她的毒已经日深。———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 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使 我常常想起画家石鲁的故事。石鲁脑子病了的时候,几天里拒绝吃食,说:“门前的树只喝 水,我也喝水!”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得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 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是发展得最好者之一,洛水上的神女 回眸一望,再看则是水波浩淼,鹤在云中就是鹤在云中,沈三白如何在烟雾里看蚊飞,那神 气毕竟不同。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从哪儿进门的,又如何 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她明显 地有曹霑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 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又是个执拗的人。 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要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 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 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 了常读的。 与许多人来谈张的作品,都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不指所描叙的内容,而是那种才分如云,以 为她是很古的人。当知道张现在还活着,还和我们同在一个时候,这多少让我们感到形秽和 丧气。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 怎不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18.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5 分) (1)“张是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 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这一句话在第一段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