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双峰一中、涟源一中、冷江一中、新化一中、娄底三中 2016年下学期高三联考试卷 语文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娄底三中刘玉华 第I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 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 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 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 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 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 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 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 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 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 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 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 髙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 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 作慷慨悲歌。唐代,髙适等人以气质自髙,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 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 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 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 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 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 的体现。“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 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表现。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 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 更高的价值。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 物欲和肉欲的不良内容。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其 救治方法,则莫过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 “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双峰一中、涟源一中、冷江一中、新化一中、娄底三中 2016 年下学期高三联考试卷 语 文 时量: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命题:娄底三中刘玉华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 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 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 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 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 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 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 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 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 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 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 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 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 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 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 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 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 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 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 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 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 的体现。“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 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表现。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 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 更高的价值。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 物欲和肉欲的不良内容。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其 救治方法,则莫过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 “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赵区域虽然毗邻少数民族地区,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但其区域文化还是 保持以汉族为主体,以旱地农耕文化为主流的特点。[来源:Zxxk.Com] B.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具有无可否认的“慷慨悲 歌”这一特征主线,因此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 C.对“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 使“慷慨悲歌”这一燕赵文化的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 D.“慷慨悲歌”所体现的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是燕赵文化 精神的突出表现和重要内涵,具有人生方面的教导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政治地位等的影响,燕赵区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存 方式和价值观念,表现出“慷慨悲歌”的文化特色。 B.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这种 价值观念正是“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产生的主因。 C.汉末曹魏时的曹操和唐代的高适等人之所以能成为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 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诗或雄峻古朴,或慷慨悲歌 D.“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在数世纪后的明清之际仍 然存在,已成为燕赵区域重要、悠久、稳定的文化符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文化和赵文化来源不同而且各具特征,但二者的文化内涵大体接近而趋同, 具有共同的文化基调,故被人合称为“燕赵文化” B.“慷慨悲歌”是一个由现实生活的落后而产生的情结,是历经碰撞、冲击、 转变以至升华,最终才形成的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性格。 C.燕赵文化是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其表 现可以了解到北方地区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部分特点 D.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良莠不齐,如今在民间流行的,大多是世俗的、 物欲的不良内容,有待人们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救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寒夜星光 徐树建 韩晓龙日日夜夜盼望着能回家过年,可是,他不敢回家,因为妈妈托人捎过话来: “要想我原谅你,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 要知道寒夜的天幕上,向来只有几颗闪着冷光的星星,哪有满天星光,妈妈这是 在明确表明态度:拒绝儿子回家 而妈妈之所以如此绝情,是因为韩晓龙伤透了她的心。几年前韩晓龙开的小餐馆, 为降低成本用了价格便宜的肉,让一桌食客食物中毒进了医院,其中一名老人还 感染了并发症送了命,韩晓龙也因此坐了大牢。要知道,在家乡那个小山村,犯 罪坐牢可是天大的事情,足以令一家人一辈子抬不起头。 韩晓龙不怨妈妈心狠,爸爸早逝,家境艰难,妈妈一直教育儿子光明磊落,不贪 便宜,好好做人。 可是,自己让妈妈失望了 有家不能回,韩晓龙只好在县城内租一小间房子住了下来,靠什么生活呢?幸亏 妈妈曾经教过他扎孔明灯的手艺,于是韩晓龙晚上扎灯,白天在热闹的地方卖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燕赵区域虽然毗邻少数民族地区,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但其区域文化还是 保持以汉族为主体,以旱地农耕文化为主流的特点。[来源:Zxxk.Com] B.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具有无可否认的“慷慨悲 歌”这一特征主线,因此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 C.对“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 使“慷慨悲歌”这一燕赵文化的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 D.“慷慨悲歌”所体现的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是燕赵文化 精神的突出表现和重要内涵,具有人生方面的教导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政治地位等的影响,燕赵区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存 方式和价值观念,表现出“慷慨悲歌”的文化特色。 B.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这种 价值观念正是“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产生的主因。 C.汉末曹魏时的曹操和唐代的高适等人之所以能成为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 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诗或雄峻古朴,或慷慨悲歌。 D.“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在数世纪后的明清之际仍 然存在,已成为燕赵区域重要、悠久、稳定的文化符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燕文化和赵文化来源不同而且各具特征,但二者的文化内涵大体接近而趋同, 具有共同的文化基调,故被人合称为“燕赵文化”。 B.“慷慨悲歌”是一个由现实生活的落后而产生的情结,是历经碰撞、冲击、 转变以至升华,最终才形成的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性格。 C.燕赵文化是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其表 现可以了解到北方地区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部分特点。 D.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良莠不齐,如今在民间流行的,大多是世俗的、 物欲的不良内容,有待人们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救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寒夜星光 徐树建 韩晓龙日日夜夜盼望着能回家过年,可是,他不敢回家,因为妈妈托人捎过话来: “要想我原谅你,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 要知道寒夜的天幕上,向来只有几颗闪着冷光的星星,哪有满天星光,妈妈这是 在明确表明态度:拒绝儿子回家。 而妈妈之所以如此绝情,是因为韩晓龙伤透了她的心。几年前韩晓龙开的小餐馆, 为降低成本用了价格便宜的肉,让一桌食客食物中毒进了医院,其中一名老人还 感染了并发症送了命,韩晓龙也因此坐了大牢。要知道,在家乡那个小山村,犯 罪坐牢可是天大的事情,足以令一家人一辈子抬不起头。 韩晓龙不怨妈妈心狠,爸爸早逝,家境艰难,妈妈一直教育儿子光明磊落,不贪 便宜,好好做人。 可是,自己让妈妈失望了。 有家不能回,韩晓龙只好在县城内租一小间房子住了下来,靠什么生活呢?幸亏 妈妈曾经教过他扎孔明灯的手艺,于是韩晓龙晚上扎灯,白天在热闹的地方卖灯
当他扎好第一个灯时,忍不住想起小时候跟妈妈一起扎灯的情景,那时候虽然贫 穷,但母子情浓,虽苦也甜,这么一想,热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年根的生意还算不错,韩晓龙忙得不可开交,有位大商户甚至一下子订了100 只孔明灯。韩晓龙快乐极了,没日没夜地赶做,终于按时完工交货。 除夕这天,过年的气氛越发浓厚,空气内处处弥漫着好闻的味道,韩晓龙心里却 越发凄凉,想了半天无事可干,出租屋内恰好还有几只孔明灯,索性顶着寒风拎 了灯上街,准备卖了后再买瓶酒,一醉方休 刚站了一会儿,身后就有人大声叫道:“给我一只灯!” 生意开张了,韩晓龙心内一喜,但抬头一看,却掉头就走,甚至还小跑起来,因 为那人他认识,是他初中同学大山,还是住对门的邻居。他没脸见到他们。 大山气冲冲地提髙嗓门吼道:“韩晓龙,你个孬种,你难道一辈子不见人?” 韩晓龙只好停住脚步,大山走过来,恨恨地又说:“我恨不得抽你两下,你小子 混啊!走,跟我回去,明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团圆,你就不想跟你妈团圆?” 韩晓龙低头小声说:“大山,我怎么不想啊,可你也不是不晓得我妈撂过的话, 她说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才肯原谅我,你说我怎么回去?” 大山叹口气,说:“我们住对门,你们家里的情况我爸妈是最了解的,所以叫 我来找你回去。你妈年轻受寡,喝过的苦水能用船装,可一辈子不求人,硬气要 强,大伙谁不佩服她,可现在全给你毁了,让她临老了抬不起头来,她能不气你 吗?可你不回去不行啊,你妈病了 韩晓龙一惊:“我妈怎么会生病?什么病?” 大山双眼朝天,气哼哼地说:“还用问,想你呗,可嘴上又不承认,一直闷在心 里,这就病了,所以你一定得回去。至于怕你妈不肯原谅你嘛,这个你放心,有 我和乡亲们哩,今天晚上我们在村口接你,你妈一定会给乡亲们面子的 下午的志忑不安过后,除夕之夜来到了,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红彤彤的对 联和醉人的鞭炮声,韩晓龙孤零零一个人来到了村口,却没勇气再往前进一步了。 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村子静极了,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 甚至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大山呢?乡亲们呢? 肯定是大山爸妈和乡亲们没有说服妈妈,要不回去吧?韩晓龙心里酸极了,忍不 住嘶哑着嗓子大叫起来:“妈、乡亲们,我给你们拜年了,我真悔啊… 话音刚落,眼前突然出现一幅童话里才有的景象:无边漆黑的夜空一下子繁星点 点如鲜花绽放,更像夏夜内无数的萤火虫,并且这些明亮的萤火虫正冉冉上升, 时间天上地下交相辉映、灿烂辉煌,是无数的孔明灯点燃升上了天空! 然后,韩晓龙看到了大山,看到了那个一下子订了100只孔明灯的“大商户” 看到了乡亲们! 大山声如洪钟大叫起来:“晓龙妈,看,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你就让孩子回来 吧! 大伙一起说:“让晓龙回来吧!” 人群正中站着的正是颤颤巍巍早生白发的妈妈,妈妈神情悲楚老泪纵横 星光这么美、这么亮,从未见过,无与伦比,把回家的路照了个一清二楚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韩晓龙开小餐馆因使用价钱便宜的肉,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而银档入狱, 说明了韩晓龙的本性低劣,也间接交代了妈妈拒绝韩晓龙回家的原因
当他扎好第一个灯时,忍不住想起小时候跟妈妈一起扎灯的情景,那时候虽然贫 穷,但母子情浓,虽苦也甜,这么一想,热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年根的生意还算不错,韩晓龙忙得不可开交,有位大商户甚至一下子订了 100 只孔明灯。韩晓龙快乐极了,没日没夜地赶做,终于按时完工交货。 除夕这天,过年的气氛越发浓厚,空气内处处弥漫着好闻的味道,韩晓龙心里却 越发凄凉,想了半天无事可干,出租屋内恰好还有几只孔明灯,索性顶着寒风拎 了灯上街,准备卖了后再买瓶酒,一醉方休。 刚站了一会儿,身后就有人大声叫道:“给我一只灯!” 生意开张了,韩晓龙心内一喜,但抬头一看,却掉头就走,甚至还小跑起来,因 为那人他认识,是他初中同学大山,还是住对门的邻居。他没脸见到他们。 大山气冲冲地提高嗓门吼道:“韩晓龙,你个孬种,你难道一辈子不见人?” 韩晓龙只好停住脚步,大山走过来,恨恨地又说:“我恨不得抽你两下,你小子 混啊!走,跟我回去,明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团圆,你就不想跟你妈团圆?” 韩晓龙低头小声说:“大山,我怎么不想啊,可你也不是不晓得我妈撂过的话, 她说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才肯原谅我,你说我怎么回去?” 大山叹口气,说:“我们住对门,你们家 里的情况我爸妈是最了解的,所以叫 我来找你回去。你妈年轻受寡,喝过的苦水能用船装,可一辈子不求人,硬气要 强,大伙谁不佩服她,可现在全给你毁了,让她临老了抬不起头来,她能不气你 吗?可你不回去不行啊,你妈病了。” 韩晓龙一惊:“我妈怎么会生病?什么病?” 大山双眼朝天,气哼哼地说:“还用问,想你呗,可嘴上又不承认,一直闷在心 里,这就病了,所以你一定得回去。至于怕你妈不肯原谅你嘛,这个你放心,有 我和乡亲们哩,今天晚上我们在村口接你,你妈一定会给乡亲们面子的。” 一下午的忐忑不安过后,除夕之夜来到了,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红彤彤的对 联和醉人的鞭炮声,韩晓龙孤零零一个人来到了村口,却没勇气再往前进一步了。 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村子静极了,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 甚至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大山呢?乡亲们呢? 肯定是大山爸妈和乡亲们没有说服妈妈,要不回去吧?韩晓龙心里酸极了,忍不 住嘶哑着嗓子大叫起来:“妈、乡亲们,我给你们拜年了,我真悔啊……” 话音刚落,眼前突然出现一幅童话里才有的景象:无边漆黑的夜空一下子繁星点 点如鲜花绽放,更像夏夜内无数的萤火虫,并且这些明亮的萤火虫正冉冉上升, 一时间天上地下交相辉映、灿烂辉煌,是无数的孔明灯点燃升上了天空! 然后,韩晓龙看到了大山,看到了那个一下子订了 100 只孔明灯的“大商户”, 看到了乡亲们! 大山声如洪钟大叫起来:“晓龙妈,看,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你就让孩子回来 吧!” 大伙一起说:“让晓龙回来吧!” 人群正中站着的正是颤颤巍巍早生白发的妈妈,妈妈神情悲楚老泪纵横。 星光这么美、这么亮,从未见过,无与伦比,把回家的路照了个一清二楚。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韩晓龙开小餐馆因使用价钱便宜的肉,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而银档入狱, 说明了韩晓龙的本性低劣,也间接交代了妈妈拒绝韩晓龙回家的原因
B.大山受其爸妈叮嘱.特意来找韩晓龙.要求韩晓龙务必回去,但是当大山 看到韩晓龙时,气冲冲地提高嗓门吼道,说明大山其实并没有原谅韩晓龙 C.小说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如到村口后,“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甚至 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用环境的黑暗寂静烘托了韩晓龙紧张忐忑的心情 D.妈妈“老泪纵横”,这既是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泪,也是对儿子铸下大错的伤 心之泪,说明即使出现了寒夜星光,此时,妈妈的内心还是不能原谅儿子 E.在韩晓龙身上,体现出了复杂的人性,他有私心、贪念,但也有善的一面 他出狱后能改过自新,自力更生,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走上了新的道路。 5、小说开篇的“妈妈放话”以及中间的“大商户订货”.这两处情节安排各有 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6、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妈妈’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4分) 三、实用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百年锐思周有光:老藤椅,慢慢摇王道 2013年1月23日,我第一次走进位于北京后拐棒胡同的周有光先生的书房。周 有光先生刚过108岁生日不久。书房不大,墙旧旧的,书橱也小。令我意外和惊 喜的是周老的精神。原以为茶寿的老人,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说话不清楚了,但 周老神智清晰,双目有神,安坐在略显逼仄的书屋里,接待着一拨又一拨的来访 者 周老是语言学家,每次与他交谈,他的话题都离不开自己的专业。由于各地方言 不同,推广普通话就成为必然。“1956年,成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陈毅 当主任,我是成员。别人笑话说,你们自己都不会说普通话,还推广。但话不能 这么讲,因为先要有标准,才能学好普通话。”周老说 从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周老遭遇几次病患,几次住院治疗,甚至出 现过“病危”,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用老依旧很精神,思路清晰,一件事接 着一件事地说,很有条理。说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先生告诉我,我的身体不太好, 但人都是要死的。说这时他一脸的平静,好像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可谓看 淡生死 保姆小田说:奶奶(张允和)在的时候,他们经常晚上一起吃点东西,喝杯牛奶 说说话:上午和下午都会喝一杯红茶或咖啡,还互相碰杯。这就是所谓的“举杯 齐眉”吧。奶奶走后有半年爷爷心里很不痛快,半年后他开始恢复,但生活方式 简单多了
B.大山受其爸妈叮嘱.特意来找韩晓龙.要求韩晓龙务必回 去,但是当大山 看到韩晓龙时,气冲冲地提高嗓门吼道,说明大山其实并没有原谅韩晓龙。 C.小说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如到村口后,“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甚至 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用环境的黑暗寂静烘托了韩晓龙紧张忐忑的心情。 D.妈妈“老泪纵横”,这既是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泪,也是对儿子铸下大错的伤 心之泪,说明即使出现了寒夜星光,此时,妈妈的内心还是不能原谅儿子 E.在韩晓龙身上,体现出了复杂的人性,他有私心、贪念,但也有善的一面, 他出狱后能改过自新,自力更生,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走上了新的道路。 5、小说开篇的“妈妈放话”以及中间的“大商户订货”.这两处情节安排各有 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6、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妈妈’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4 分) 三、实用文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9 题。 百年锐思周有光:老藤椅,慢慢摇 王道 2013 年 1 月 23 日,我第一次走进位于北京后拐棒胡同的周有光先生的书房。周 有光先生刚过 108 岁生日不久。书房不大,墙旧旧的,书橱也小。令我意外和惊 喜的是周老的精神。原以为茶寿的老人,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说话不清楚了,但 周老神智清晰,双目有神,安坐在略显逼仄的书屋里,接待着一拨又一拨的来访 者。 周老是语言学家,每次与他交谈,他的话题都离不开自己的专业。由于各地方言 不同,推广普通话就成为必然。“1956 年,成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陈毅 当主任,我是成员。别人笑话说,你们自己都不会说普通话,还推广。但话不能 这么讲,因为先要有标准,才能学好普通话。”周老说。 从 2014 年下半年到 2015 年上半年,周老遭遇几次病患,几次住院治疗,甚至出 现过“病危”,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用老 依旧很精神,思路清晰,一件事接 着一件事地说,很有条理。说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先生告诉我,我的身体不太好, 但人都是要死的。说这时他一脸的平静,好像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可谓看 淡生死。 保姆小田说:奶奶(张允和)在的时候,他们经常晚上一起吃点东西,喝杯牛奶, 说说话;上午和下午都会喝一杯红茶或咖啡,还互相碰杯。这就是所谓的“举杯 齐眉”吧。奶奶走后有半年爷爷心里很不痛快,半年后他开始恢复,但生活方式 简单多了
2014年冬,周有光的好友、妻弟张寰和在苏州去世,这个消息瞒着周有光。稍 后我去拜访周老时,周老向我问起,他学着保姆的叫法说:“五舅妈(周孝华) 好吗?五舅舅(张寰和)好吗?”我只得回答说:“好,都好 2015年夏,周有光的妻妹张充和在美国去世。张充和是周有光和张允和的“红 娘”。当年在他们的婚礼上,张充和高兴地唱起昆曲《西厢记》。周老至今不知 道张充和去世的消息。 但是一个更意外的消息牵动了周老的心。当时尽管他还在医院,但隐约中似乎感 觉到了什么,因为儿子晓平已经好多天没来陪他了。周晓平于2015年1月22 日去世,享年82岁。此前几天,他还在父亲周有光的110周岁生日会上忙碌着。 很多拜访过周有光先生的人都知道周晓平,他儒雅。温和,热情,负责,但很少 有人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周有光与张允和育有一儿一女,即晓平、小禾。抗战时期,小禾随父母到重庆居 住,突患疾病夭亡,成为周有光夫妇的人生之痛。不久,晓平又被流弹击中,幸 亏美军医院及时为其手术,才得以生还。 在周有光先生108岁生日时,晓平说:“这段时间记者写文章,说我爸抗战时中 了流弹捡回一条命,其实是我中了流弹,搞错了。”说起往事,晓平一脸轻松, 父母身上宽容的基因,传承到他身上 说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晓平说:“父亲从不硬性规定我读什么书,各种书都可 以看,四大名著要看,而且要看懂,还要看各国的名著。”周有光不太喜欢收集 字画,他说艺术虽然很重要,但过多地沉溺其中不值得。他认为读书一定要读真 正能够获得知识的书。或许正是这样无意的引导,让晓平走上了科学之路。晓平 说:“父亲晚年生活中我陪伴他的时间较多,不知不觉中我和他超越了一般意义 上的父子关系。我妈说我们是‘多年父子表兄弟’。” 在拜访周老的那天,我去见了沈从文的长子龙朱,龙朱是代表家属去接周老出院 的。晓平去世的事龙朱当时很为难,但最后还是决定告诉周老。当着一众小辈的 面,龙朱介绍了晓平的病情和住院情况,希望尽可能以一种老人能够接受的方式 说明晓平的离世。没想到周老很平静,似乎他心里早已知道,但是在得知儿子去 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独处时,他还是黯然神伤 犹记得较早那次拜见周老前,我预先打印了关于合肥张家纪事一书的两个预选书 名,请周老定夺。先生手持放大镜仔细地看,然后慢慢斟酌。周老为我题字“历 史进退,匹夫有责”,“要从世界看中国,不可从中国看世界”,书名定下,他 还为我的书题写书名《流动的斯文》。 从“斯文”说到孔孟之道,晚年的周有光先生主张儒学的现代化。他认为,儒学 的历史任务是维护帝王政权,建设稳定而繁荣的封建社会,在两千多年中做出了 伟大的成绩。儒学不仅能为封建专制服务,也能为现代社会服务。儒学中有跨越 时代的至理,“孔子、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许多高明的说法,非常了不起 他说。 2013年9月又去拜访周有光先生,我特地带了一段视频,录的是张寰和先生对 周有光先生的问候。当时周老饶有兴趣地看着平板电脑,还用手触模了下屏幕, 接着像是报告新闻般介绍,上个周末这个东西卖了六十万台,不得了哩。我吓了 跳,因为这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周老随看随记随用,对新鲜事物时刻关注 真是“闻道”到家了。 犹记得周有光先生对我名字的解读:“你的名字好啊,王道,中国儒家讲究王道, 不搞霸道那一套!
2014 年冬,周有光的好友、妻弟张寰和在苏州去世,这个消息瞒着周有光。稍 后我去拜访周老时,周老向我问起,他学着保姆的叫法说:“五舅妈(周孝华) 好吗?五舅舅(张寰和)好吗?”我只得回答说:“好,都好。” 2015 年夏,周有光的妻妹张充和在美国去世。张充和是周有光和张允和的“红 娘”。当年在他们的婚礼上,张充和高兴地唱起昆曲《西厢记》。周老至今不知 道张充和去世的消息。 但是一个更意外的消息牵动了周老的心。当时尽管他还在医院,但隐约中似乎感 觉到了什么,因为儿子晓平已经好多天没来陪他了。周晓平于 2015 年 1 月 22 日去世,享年 82 岁。此前几天,他还在父亲周有光的 110 周岁生日会上忙碌着。 很多拜访过周有光先生的人都知道周晓平,他儒雅。温和,热情,负责,但很少 有人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周有光与张允和育有一儿一女,即晓平、小禾。抗战时期,小禾随父母到重庆居 住,突患疾病夭亡,成为周有光夫妇的人生之痛。不久,晓平又被流弹击中,幸 亏美军医院及时为其手术,才得以生还。 在周有光先生 108 岁生日时,晓平说:“这段时间记者写文章,说我爸抗战时中 了流弹捡回一条命,其实是我中了流弹,搞错了。”说起往事,晓平一脸轻松, 父母身上宽容的基因,传承到 他身上。 说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晓平说:“父亲从不硬性规定我读什么书,各种书都可 以看,四大名著要看,而且要看懂,还要看各国的名著。”周有光不太喜欢收集 字画,他说艺术虽然很重要,但过多地沉溺其中不值得。他认为读书一定要读真 正能够获得知识的书。或许正是这样无意的引导,让晓平走上了科学之路。晓平 说:“父亲晚年生活中我陪伴他的时间较多,不知不觉中我和他超越了一般意义 上的父子关系。我妈说我们是‘多年父子表兄弟’。” 在拜访周老的那天,我去见了沈从文的长子龙朱,龙朱是代表家属去接周老出院 的。晓平去世的事龙朱当时很为难,但最后还是决定告诉周老。当着一众小辈的 面,龙朱介绍了晓平的病情和住院情况,希望尽可能以一种老人能够接受的方式 说明晓平的离世。没想到周老很平静,似乎他心里早已知道,但是在得知儿子去 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独处时,他还是黯然神伤。 犹记得较早那次拜见周老前,我预先打印了关于合肥张家纪事一书的两个预选书 名,请周老定夺。先生手持放大镜仔细地看,然后慢慢斟酌。周老为我题字“历 史进退,匹夫有责”,“要从世界看中国,不可从中国看世界”,书名定下,他 还为我的书题写书名《流动的斯文》。 从“斯文”说到孔孟之道,晚年的周有光先生主张儒学的现代化。他认为,儒学 的历史任务是维护帝王政权,建设稳定而繁荣的封建社会,在两千多年中做出了 伟大的成绩。儒学不仅能为封建专制服务,也能为现代社会服务。儒学中有跨越 时代的至理,“孔子、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许多高明的说法,非常了不起。” 他说。 2013 年 9 月又去拜访周有光先生,我特地带了一段视频,录的是张寰和先生对 周有光先生的问候。当时周老饶有兴趣地看着平板电脑,还用手触模了下屏幕, 接着像是报告新闻般介绍,上个周末这个东西卖了六十万台,不得了哩。我吓了 一跳,因为这条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周老随看随记随用,对新鲜事物时刻关注, 真是“闻道”到家了。 犹记得周有光先生对我名字的解读:“你的名字好啊,王道,中国儒家讲究王道, 不搞霸道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