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1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语文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酬酢(zu0) 猥琐(wei 宝藏(zang) 隽语箴言(jn) B.咋舌(zha)繁冗(rong) 襁褓( qiang) 多财善贾(gu) C.脉络(luo) 葱茏(long) 日晷(gui) 翘首以待(qido) D.蜷曲(qudn)聒噪(guo) 膻味(shan) 钟灵毓秀(yu)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美国一直想阻止国际油价飙升,不过美国制裁措施历时较长且分批实施,使伊朗赢得了 制定规避对策的时间。制裁能否促使伊朗改弦更张还是个未知数 B.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今天对记者说,建立“人道主义走廊”是为了向在巴沙尔总统对支 持民主抗议者的镇压中首当其冲的城镇运送救援物资 C.环境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 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蜕化 D.昨晨,中国海监50、6船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现日本海保厅“pl62”巡逻船。我 编队立即向其喊话,表明身份、询问动态并申明立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海域赤潮发生频率逐年増多,发生时间不断提前,3年间增加5倍之多。 对沿海地区的渔民而言,赤潮简直是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B.今年,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一场纪念一位偶像人物逝世50周年的活动,舆论认为此举旨 在填补社会的道德空白 C.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低能耗、高污 染,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D.小悦悦悲剧的直接起因是人们的冷漠而致,“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表示,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而画家在创作的方式、题材的选择、笔墨的处理、风格的凝定等方面都要受到思想 观念的影响 ②自宋元以来中国画形成的“思想的绘画”和“心灵的绘画”的特点,到明清之时发展 到极致 ③因此,从思想上追踪绘画中所深寓的内涵,应该是中国画研究必不可少的途径 ④画家通过它来表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借其表达自己的思想、思维乃至生 活方式
岳阳市 2012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语 文 本试卷共 7 道大题,21 道小题,共 8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酬酢.(zuò) 猥.琐(wěi) 宝藏.(zàng) 隽.语箴言(jùn) B.咋.舌(zhá) 繁冗.(rǒng) 襁.褓(qiǎnɡ) 多财善贾.(gǔ) C.脉络.(luò) 葱茏.(lǒng) 日晷.(guǐ) 翘.首以待(qiáo) D.蜷.曲(quán) 聒.噪(guō) 膻.味(shān) 钟灵毓.秀(yù)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美国一直想阻止国际油价飙升,不过美国制裁措施历时较长且分批实施,使伊朗赢得了 制定规避对策的时间。制裁能否促使伊朗改弦更张 ....还是个未知数。 B.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今天对记者说,建立“人道主义走廊”是为了向在巴沙尔总统对支 持民主抗议者的镇压中首当其冲 ....的城镇运送救援物资。 C. 环境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 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蜕化..。 D.昨晨,中国海监 50、66 船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现日本海保厅“pl62”巡逻船。我 编队立即向其喊话,表明身份、询问动态并申明..立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海域赤潮发生频率逐年增多,发生时间不断提前,3 年间增加 5 倍之多。 对沿海地区的渔民而言,赤潮简直是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B.今年,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一场纪念一位偶像人物逝世 50 周年的活动,舆论认为此举旨 在填补社会的道德空白。 C.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低能耗、高污 染,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D.小悦悦悲剧的直接起因是人们的冷漠而致,“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表示,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而画家在创作的方式、题材的选择、笔墨的处理、风格的凝定等方面都要受到思想 观念的影响 ②自宋元以来中国画形成的“思想的绘画”和“心灵的绘画”的特点,到明清之时发展 到极致 ③因此,从思想上追踪绘画中所深寓的内涵,应该是中国画研究必不可少的途径 ④画家通过它来表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借其表达自己的思想、思维乃至生 活方式
⑤尤其在文人画的观念中,绘画不是运用某种材料来表现的技艺,而是愉悦性情的工具 A.③②④⑤① B.②①⑤④③ C.②⑤④①③ D.③④⑤②①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有删节) 柳宗元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 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 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 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 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日“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 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 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 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 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 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 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 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 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 具:完备 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经:经过 D.伏而不出之可也 伏:掩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 乃设九宾礼于廷 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矣 C.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是故恶夫饰且伪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摘过/恐伤于 教也 B.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 C.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摘过/恐伤于教 D.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摘过/恐伤于教
⑤尤其在文人画的观念中,绘画不是运用某种材料来表现的技艺,而是愉悦性情的工具 A. ③②④⑤① B. ②①⑤④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③④⑤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有删节) 柳宗元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 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 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 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 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 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 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 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 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 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 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 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 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 具:完备 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 经:经过 D.伏.而不出之可也 伏:掩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 乃设九宾礼于.廷 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矣 C.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是故恶夫饰且.伪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 教也 B.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 也 C.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 也 D.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
也 8.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旁建房子守孝的人所得到的石刻文字提出了种种 质疑,质疑的根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3分) 译文: (2)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3分 译文 (3)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①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澦②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注:①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 发展有所促进。②滟澦:即滟澦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1)有人说颈联中的数字运用精妙传神,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赏析。(4分) (2)请对颔联所抒之情作简要赏析。(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5 分) 中西“体用”之争 杨金海
也 8.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旁建房子守孝的人所得到的石刻文字提出了种种 质疑,质疑的根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3 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3 分) 译文: (2) 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 (3 分) 译文: (3) 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4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 分)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 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①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②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注:①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 发展有所促进。②滟滪: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1)有人说颈联中的数字运用精妙传神,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赏析。(4 分) (2)请对颔联所抒之情作简要赏析。(4 分)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5 分) 中西“体用”之争 杨金海
近一百多年来,人们围绕“西化”与“中化”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中体西用” 论,有“西体中用”论,有“综合创新”论,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之概念和思 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说中国社会在面临西方文明的冲击中,要生存发展,就要以中 国传统的文明体系,包括社会制度、伦理纲常、思想体系为主体,以西方的文明成果,主要 是器物文化为辅助,拿来为我所用。“中体西用”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一种思 维方式,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有了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意识,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总体上看 是—种落后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体西用″”论必然被历史洪流所淘汰。 西体中用”主张从根本上学习西方,这种思想,特别是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 度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思想,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已出现。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 级革命家,不仅是”西体中用”思想的宣传者,更是实践者。“西体中用”论是中国人近代 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二种思维方式,其核心是要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或曰“全盘西化”,有着彻 底的革命性,但它又是近现代中国人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地学习西方的历史写真,是一 种不成熟的思维和接受方式 西体中用”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过非常积极的革命作用,标志着中国人在对待 西方文化方面开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表层接受变为深层接受。然而,“西体中用 的历史局限性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它过分强调革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旗帜下,把中国传 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东西反掉了;另一方面,它过分强调全面学习外来文化,在拿来主义的 支配下,照抄照搬、食洋不化的教条主义开始出现。这两种极端倾向,对后来中国社会发展 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革命时代“左”倾教条主义以及改 革以来“全盘西化”思潮的岀现,都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反映。 “综合创新”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三种思维方式,其本质是要把中国传统 优秀文化、西方现当代优秀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并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 创造一种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理念和思雄方式。毛泽东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新模式的第-人。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 党人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 市的革命道路,而且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西方优 秀文明成果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体制。这条新道路在古今中外都没有过。在经济上,它既坚持社 会主义制度,又引进市场机制,使经济运行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同时发挥作 用;在政治上,它既坚持共产党领导,又坚持多党合作和人民民主,克服了一党专制和多党 竞争的弊病,保持了社会政局稳定和人民民主有序发展;在思想文化上,它既坚持马克思主 义一元化指导,又坚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中国模式”是有生 命力的。它不仅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而且为世界社会特别是转型国家 推进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因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人民论坛》2011年第38期有删节) 12.根据文意,下列各项对中、西“体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体西用”是封建社会晚期中国人被动学习西方的心理写照,是被动接受也是浅层 接受,总体上看是一种落后的理念 B.“西体中用”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二种思维方式,有着彻底的革命性,代
近一百多年来,人们围绕“西化”与“中化”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中体西用” 论,有“西体中用”论,有“综合创新”论,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之概念和思 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说中国社会在面临西方文明的冲击中,要生存发展,就要以中 国传统的文明体系,包括社会制度、伦理纲常、思想体系为主体,以西方的文明成果,主要 是器物文化为辅助,拿来为我所用。“中体西用”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一种思 维方式,标志着中国人开始有了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意识,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总体上看 是一种落后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体西用”论必然被历史洪流所淘汰。 “西体中用”主张从根本上学习西方,这种思想,特别是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 度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思想,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已出现。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 级革命家,不仅是”西体中用”思想的宣传者,更是实践者。“西体中用”论是中国人近代 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二种思维方式,其核心是要全面学习西方文化或曰“全盘西化”,有着彻 底的革命性,但它又是近现代中国人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地学习西方的历史写真,是一 种不成熟的思维和接受方式。 “西体中用”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过非常积极的革命作用,标志着中国人在对待 西方文化方面开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表层接受变为深层接受。然而,“西体中用” 的历史局限性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它过分强调革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旗帜下,把中国传 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东西反掉了;另一方面,它过分强调全面学习外来文化,在拿来主义的 支配下,照抄照搬、食洋不化的教条主义开始出现。这两种极端倾向,对后来中国社会发展 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革命时代“左”倾教条主义以及改 革以来“全盘西化”思潮的出现,都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反映。 “综合创新”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三种思维方式,其本质是要把中国传统 优秀文化、西方现当代优秀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并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 创造一种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毛泽东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新模式的第一人。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 党人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 市的革命道路,而且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西方优 秀文明成果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体制。这条新道路在古今中外都没有过。在经济上,它既坚持社 会主义制度,又引进市场机制,使经济运行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同时发挥作 用;在政治上,它既坚持共产党领导,又坚持多党合作和人民民主,克服了一党专制和多党 竞争的弊病,保持了社会政局稳定和人民民主有序发展;在思想文化上,它既坚持马克思主 义一元化指导,又坚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中国模式”是有生 命力的。它不仅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而且为世界社会特别是转型国家 推进现代化探索了一条新路,因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38期,有删节) 12.根据文意,下列各项对中、西“体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体西用”是封建社会晚期中国人被动学习西方的心理写照,是被动接受也是浅层 接受,总体上看是一种落后的理念。 B.“西体中用 ”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二种思维方式,有着彻底的革命性,代
表人物有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和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他们不仅是“西体中用” 思想的宣传者,更是实践者。 C.“中体西用”不从根本上反封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体西用”论必然被历史 洪流所淘汰 D.“西体中用”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过非常积极的革命作用,但对后来中国社会发 展也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直至改革以来都还有人宣传“全盘西化”。 13.根据文意,下列各项对“综合创新”论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综合创新”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三种思维方式,是改革开放以来,以 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国优秀文化 传统、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相结合,开创出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B.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综合创新”论的人。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把马克 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 道路,而且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 C.“综合创新”论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体制,创造出 了一种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越 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D.“综合创新”论形成的中国模式,在经济上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引进资本主义:在政治 上,既坚持共产党领导,又坚持多党合作和人民民主:在思想文化上,既坚持搞“主 旋律”,又坚持搞“百花齐放”。 14.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 昌,逆之者亡。”结合本文的文意,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顺应世界潮流?(5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水的行走 沈念 水,从四面八方走来,汇聚成湖湘大地上鼎鼎有名的洞庭湖。 一湖水,给了这城市灵性、厚重、声名,也给了这城市刁难、悲痛、漂泊。 七八年前,城市滨水的岸线建起了风光旖旎的沿湖风光带。每天都有休闲的人、散步 的人、看湖的人层出不穷地光顾这里。他们共同目睹过圆鼓鼓的太阳,从远处湖洲的芦苇丛 中,纠结着朦胧的雾气,浮上来,或沉下去。斑驳的云影,褐黄的苇穗,随着习习的风,遥 遥地与没有边际的水光呼应,注视着水的行走,人的行走 水的行走翻开尘封的史册。原为古云梦泽一部分(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 之意)的洞庭湖,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记载中。北魏郦道元《水经》作注指出,湘、资、沅、 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盛弘之《荆州记》中描绘,“巴陵南有青草湖,周 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青草就是当时洞庭湖的通称。可这些历史的文字中,谁也没道 出湖的生命几时诞生。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地壳运动造就了它,历史传说解密了它 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都源于此。湖区广为流传的是 农历二月二日,龙王为下嫁湖区恶毒财主家的三公主所遭历的不幸报仇雪恨。“龙抬头”,地 裂天崩,方圆八百里陷落积水成湖。当地百姓把二月二日定为龙的纪念日,也把这一天当成
表人物有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和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他们不仅是“西体中用” 思想的宣传者,更是实践者。 C.“中体西用”不从根本上反封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体西用”论必然被历史 洪流所淘汰。 D.“西体中用”思想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过非常积极的革命作用,但对后来中国社会发 展也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直至改革以来都还有人宣传“全盘西化”。 13.根据文意,下列各项对“综合创新”论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综合创新”论是中国人近代以来学习西方的第三种思维方式,是改革开放以来,以 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中国优秀文化 传统、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相结合,开创出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B.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综合创新”论的人。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把马克 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 道路,而且开辟了一条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道路。 C.“综合创新”论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体制,创造出 了一种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越 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D.“综合创新”论形成的中国模式,在经济上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引进资本主义;在政治 上,既坚持共产党领导,又坚持多党合作和人民民主;在思想文化上,既坚持搞“主 旋律”,又坚持搞“百花齐放”。 14.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 昌,逆之者亡。”结合本文的文意,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顺应世界潮流? (5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0 分) 水 的 行 走 沈 念 水,从四面八方走来,汇聚成湖湘大地上鼎鼎有名的洞庭湖。 一湖水,给了这城市灵性、厚重、声名,也给了这城市刁难、悲痛、漂泊。 七八年前,城市滨水的岸线建起了风光旖旎的沿湖风光带。每天都有休闲的人、散步 的人、看湖的人层出不穷地光顾这里。他们共同目睹过圆鼓鼓的太阳,从远处湖洲的芦苇丛 中,纠结着朦胧的雾气,浮上来,或沉下去。斑驳的云影,褐黄的苇穗,随着习习的风,遥 遥地与没有边际的水光呼应,注视着水的行走,人的行走。 水的行走翻开尘封的史册。原为古云梦泽一部分(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 之意)的洞庭湖,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记载中。北魏郦道元《水经》作注指出,湘、资、沅、 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盛弘之《荆州记》中描绘,“巴陵南有青草湖,周 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青草就是当时洞庭湖的通称。可这些历史的文字中,谁也没道 出湖的生命几时诞生。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地壳运动造就了它,历史传说解密了它。 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都源于此。湖区广为流传的是, 农历二月二日,龙王为下嫁湖区恶毒财主家的三公主所遭历的不幸报仇雪恨。“龙抬头”,地 裂天崩,方圆八百里陷落积水成湖。当地百姓把二月二日定为龙的纪念日,也把这一天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