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版本《万法简史》。这两本书除了涵盖他早期的基本理论之外,还纳入了过去从未处理过的 系统理论,演化论、女性主义,生态思想,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哲学议题。《性、生态学、 灵性》是威尔伯“法界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他进行第二部与第三部的资料搜集时,又同时完 成了两本著作和数篇论文,其中的一本就是《灵性之眼》。此书是威尔伯最满意的作品,书中结 集了多篇整合哲学的论文,所涉及的议题包括了心理学、哲学、认知科学、意识研究、人类学、 艺术和文学理论。一九九八年,他完成了被美国副总统高尔视为最心仪之作的《感官与灵魂的 交融》(台湾译为《灵性复兴》,由张老师(版社出版),一九九九年,他的私人札记《一味》也 公开发行,此书史无前例地披露了威尔伯证人最高境界的生活实录。 就这样一本接着一本,威尔伯单打独斗地开辟了灵性洞见与古代唯识学的现代诠释方 式。当人们还不知道该如何替灵修洞见定位,甚至还不能确定这样的洞见是否够资格被合理化 为一种知识之前,威尔伯已经有能力以系统化的认识论来厘清这些疑惑。当人们还没有能力分 辨西方心理学与传统灵修心理学的关系时,威尔伯已经提出结合佛陀与佛洛依德的创见。他以 自己原创的四大象限典范,清楚地区分出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知识领域和不同的真理声言, 然而他所有的立论基础都奠基在唾手可得的数据资料和早已被广为接纳的学术理论之上,因此 并不是从古老传统中发展出来的空泛形上辩证。近年来威尔伯更进一步地关注早期超个人心理 学所忽略的领域,以及荣格学派对宗教和灵修境界的诸多曲解,并指出了世界各大宗教文化对 肉身、大自然和女性的贬抑 威尔伯所处理的议题虽然博杂,他的方法论却简明而扼要,他认为任何一位思想家或 评论家都不可能愚蠢到全错,每一个人都可能观察到一些不完整的真相,而各种不同的知识领 域在纯抽象的层次上,其实是相互融通的。譬如所谓的“神”,如果“神”的抽象定义指的是无限 的神性,那么基督教的“上帝”、佛家的“空性”和犹太教的“神之奥义”便能相互融通。这种处理 知识的方法,威尔伯称之为“定位归纳”或“驳不倒的推论”。一旦有了驳不倒的推论,学者就可 以将各种领域的真理串连成紧密相系的网状纲要,然后再利用这个纲要去评定那些较为狭窄的 途径之中,有哪些地方是不够完整的 威尔伯早期的论述强调的是上溯空性的解脱之道,近年来他则企图证实上溯空性与下 及万有的圆满一味典范,才真正具有治疗的力量,这种发展的方向,显然和他在实修上的体悟 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味》十二月份的札记中,威尔伯很清楚地解析了菩提心的真谛。他指出菩提心 分为绝对与相对两个层次(简称为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传统的上溯空性之道一向认为只要证 悟绝对真理,就能示现无漏的般若智慧,然而真相却是:即使你在绝对真理上有直接的体悟 也并不意味你能精通相对真理的细节;就算解脱到相当程度的人,也未必能解释量子力学或擅 长其他的技艺。换言之,内证内修的解脱道,只占了“四大象限”这张整合发展地圆的左上角象 限,其他还有右上角客观自然科学的范畴,右下角的系统科学领域以及左下角伦理典范等主流 思想的范畴。 威尔伯主要的论点就是要促成人类明智地融合东方与西方的相对真理,共同以空性做 为基础,相互交织成完整的脉络。他强谓法界是一直不停地在演化的,因此新的真相不断在显 现,新的启示不断被揭露,新的佛也不断在冒出,法界就在这股自我超越的趋力之下,超越著 过往的一切,也含摄了过往的一切。这就是神性无私而又无限的创造之爱 注册;登录;发表文章 给读者的短笺(肯·威尔伯)
普及版本《万法简史》。这两本书除了涵盖他早期的基本理论之外,还纳入了过去从未处理过的 系统理论,演化论、女性主义,生态思想,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哲学议题。《性、生态学、 灵性》是威尔伯“法界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他进行第二部与第三部的资料搜集时,又同时完 成了两本著作和数篇论文,其中的一本就是《灵性之眼》。此书是威尔伯最满意的作品,书中结 集了多篇整合哲学的论文,所涉及的议题包括了心理学、哲学、认知科学、意识研究、人类学、 艺术和文学理论。一九九八年,他完成了被美国副总统高尔视为最心仪之作的《感官与灵魂的 交融》(台湾译为《灵性复兴》,由张老师㈩版社出版),一九九九年,他的私人札记《一味》也 公开发行,此书史无前例地披露了威尔伯证人最高境界的生活实录。 就这样一本接着一本,威尔伯单打独斗地开辟了灵性洞见与古代唯识学的现代诠释方 式。当人们还不知道该如何替灵修洞见定位,甚至还不能确定这样的洞见是否够资格被合理化 为一种知识之前,威尔伯已经有能力以系统化的认识论来厘清这些疑惑。当人们还没有能力分 辨西方心理学与传统灵修心理学的关系时,威尔伯已经提出结合佛陀与佛洛依德的创见。他以 自己原创的四大象限典范,清楚地区分出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知识领域和不同的真理声言, 然而他所有的立论基础都奠基在唾手可得的数据资料和早已被广为接纳的学术理论之上,因此 并不是从古老传统中发展出来的空泛形上辩证。近年来威尔伯更进一步地关注早期超个人心理 学所忽略的领域,以及荣格学派对宗教和灵修境界的诸多曲解,并指出了世界各大宗教文化对 肉身、大自然和女性的贬抑。 威尔伯所处理的议题虽然博杂,他的方法论却简明而扼要,他认为任何一位思想家或 评论家都不可能愚蠢到全错,每一个人都可能观察到一些不完整的真相,而各种不同的知识领 域在纯抽象的层次上,其实是相互融通的。譬如所谓的“神”,如果“神”的抽象定义指的是无限 的神性,那么基督教的“上帝”、佛家的“空性”和犹太教的“神之奥义”便能相互融通。这种处理 知识的方法,威尔伯称之为“定位归纳”或“驳不倒的推论”。一旦有了驳不倒的推论,学者就可 以将各种领域的真理串连成紧密相系的网状纲要,然后再利用这个纲要去评定那些较为狭窄的 途径之中,有哪些地方是不够完整的。 威尔伯早期的论述强调的是上溯空性的解脱之道,近年来他则企图证实上溯空性与下 及万有的圆满一味典范,才真正具有治疗的力量,这种发展的方向,显然和他在实修上的体悟 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味》十二月份的札记中,威尔伯很清楚地解析了菩提心的真谛。他指出菩提心 分为绝对与相对两个层次(简称为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传统的上溯空性之道一向认为只要证 悟绝对真理,就能示现无漏的般若智慧,然而真相却是:即使你在绝对真理上有直接的体悟, 也并不意味你能精通相对真理的细节;就算解脱到相当程度的人,也未必能解释量子力学或擅 长其他的技艺。换言之,内证内修的解脱道,只占了“四大象限”这张整合发展地圆的左上角象 限,其他还有右上角客观自然科学的范畴,右下角的系统科学领域以及左下角伦理典范等主流 思想的范畴。 威尔伯主要的论点就是要促成人类明智地融合东方与西方的相对真理,共同以空性做 为基础,相互交织成完整的脉络。他强谓法界是一直不停地在演化的,因此新的真相不断在显 现,新的启示不断被揭露,新的佛也不断在冒出,法界就在这股自我超越的趋力之下,超越著 过往的一切,也含摄了过往的一切。这就是神性无私而又无限的创造之爱。 注册┆登录┆发表文章 给读者的短笺(肯·威尔伯)
2006-09-1513:31:12 大中小 《恩宠与勇气》连载之 崔雅与我初次见面时,彼此都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好像生生世世我们都在寻觅对 方,虽然我不知道这是否属实。我确知的是,自那一刻起,我所知道的最不寻常的故事便展开 了。从很多角度来看,它都是难以置信的。我可以向你保证它绝对是真实的 这本书叙述了两件事情:第一,就是那则故事。第二,书中介绍了世上伟大的智慧传 统,或称长青哲学( perennial philosophy)。因为在最后的总结中,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我认为崔雅所热衷的事物有五种:自然与环境(从保护到再创造)、手工艺与艺术、灵 性与静修、心理学与心理疗法,以及社会服务组织。其中自然、手工艺和社会服务组织的意义 是不解自明的,然而崔雅所谓的“灵性修持”是深思与静修,也就是以另一种方式说出了长青哲 学。崔雅很少提及她的神秘体验,以至于许多人、甚至亲近她的人都断定,那对她而言是旁枝 末节的事。崔雅自己则把它形容为“我人生的指引象征”。换句话说,它在这个故事里是绝对重 要的 后来我们发现,我和她深深地分享着这份对心理学和宗教的兴趣,我也曾就这个题目 写了好几本书,因此以下的故事便穿梭解析了这些伟大的智慧传统(从基督教、印度教到佛教) 静修的本质、心理疗法与灵修的关系,以及健康与治疗的本质。诚然,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 于介绍这些主题。 虽然如此,假设你刚好读到这些解说的章节一它们占了本书的三分之一,而且相当 醒目(第二章的专门术语特别多)—而你真正的兴趣却是继续追踪崔雅的故事,那么请你毫不 客气地快速翻过这些章节,重回故事中;如果你还想回头,你可以在闲暇时细细阅读这些章节。 我第一次见到崔雅是在1983年一个微风轻拂的夏夜,地点是圣弗朗西斯科湾的某位友 人家中 《恩宠与勇气》(肯·威尔伯著)连载之二 她总是称之为“一触钟情”。 活了36年才遇见“我梦寐以求的男人”,或者说在今天最接近那种理想的男人,接近死 了!一旦我习惯他那剃得精光的脑袋,也就是说 南得克萨斯州是我生长的地方,同年代的女孩都在做新嫁娘的梦,但我怎么也无法想 像我会嫁给一位身高一米九五、长相如同外星人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兼超越性论者。独一无二 的整体感,奇特的职业组合,多么棒的爱人啊!并且深具才华。我过去经验里的男人,可亲的无 才,有才的不可亲,而我两者都想要。 1983年的8月3日,肯与我相遇。两个礼拜之内,我们便决定结婚。多年来我一直都 有男友,也有过几次非常满意的关系,但我已经36岁了,竟然没遇到一个人能令我生起结婚的 念头。我曾怀疑自己是否恐惧,或是太完美主义,甚至根本就是个无可救药的神经过敏者。经 过一阵子的自我质疑和担忧之后,我已经可以很安适地接纳自己的情况,直到又看到别人恋爱 结婚、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我再度怀疑自己是否正常 我认为想“正常”只是为了要别人接纳我们。自小我就不喜欢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偏 偏我日后的生活又称不上正常。我在七姊妹学院中的一所大学完成正规教育后,教了一年书
2006-09-15 13:31:12 大中小 ——《恩宠与勇气》连载之一 崔雅与我初次见面时,彼此都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好像生生世世我们都在寻觅对 方,虽然我不知道这是否属实。我确知的是,自那一刻起,我所知道的最不寻常的故事便展开 了。从很多角度来看,它都是难以置信的。我可以向你保证它绝对是真实的。 这本书叙述了两件事情:第一,就是那则故事。第二,书中介绍了世上伟大的智慧传 统,或称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因为在最后的总结中,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我认为崔雅所热衷的事物有五种:自然与环境(从保护到再创造)、手工艺与艺术、灵 性与静修、心理学与心理疗法,以及社会服务组织。其中自然、手工艺和社会服务组织的意义 是不解自明的,然而崔雅所谓的“灵性修持”是深思与静修,也就是以另一种方式说出了长青哲 学。崔雅很少提及她的神秘体验,以至于许多人、甚至亲近她的人都断定,那对她而言是旁枝 末节的事。崔雅自己则把它形容为“我人生的指引象征”。换句话说,它在这个故事里是绝对重 要的。 后来我们发现,我和她深深地分享着这份对心理学和宗教的兴趣,我也曾就这个题目 写了好几本书,因此以下的故事便穿梭解析了这些伟大的智慧传统(从基督教、印度教到佛教)、 静修的本质、心理疗法与灵修的关系,以及健康与治疗的本质。诚然,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 于介绍这些主题。 虽然如此,假设你刚好读到这些解说的章节——它们占了本书的三分之一,而且相当 醒目(第二章的专门术语特别多)——而你真正的兴趣却是继续追踪崔雅的故事,那么请你毫不 客气地快速翻过这些章节,重回故事中;如果你还想回头,你可以在闲暇时细细阅读这些章节。 我第一次见到崔雅是在 1983 年一个微风轻拂的夏夜,地点是圣弗朗西斯科湾的某位友 人家中…… ——《恩宠与勇气》(肯·威尔伯著)连载之二 她总是称之为“一触钟情”。 活了 36 年才遇见“我梦寐以求的男人”,或者说在今天最接近那种理想的男人,接近死 了!一旦我习惯他那剃得精光的脑袋,也就是说…… 南得克萨斯州是我生长的地方,同年代的女孩都在做新嫁娘的梦,但我怎么也无法想 像我会嫁给一位身高一米九五、长相如同外星人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兼超越性论者。独一无二 的整体感,奇特的职业组合,多么棒的爱人啊!并且深具才华。我过去经验里的男人,可亲的无 才,有才的不可亲,而我两者都想要。 1983 年的 8 月 3 日,肯与我相遇。两个礼拜之内,我们便决定结婚。多年来我一直都 有男友,也有过几次非常满意的关系,但我已经 36 岁了,竟然没遇到一个人能令我生起结婚的 念头。我曾怀疑自己是否恐惧,或是太完美主义,甚至根本就是个无可救药的神经过敏者。经 过一阵子的自我质疑和担忧之后,我已经可以很安适地接纳自己的情况,直到又看到别人恋爱、 结婚、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我再度怀疑自己是否正常…… 我认为想“正常”只是为了要别人接纳我们。自小我就不喜欢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偏 偏我日后的生活又称不上正常。我在七姊妹学院中的一所大学完成正规教育后,教了一年书
得到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来因热爱环境运动而搬到科罗拉多州的山区。环保、滑雪、打零工、 教滑雪。接着,怀着内心深处一股无以名状的渴望,我骑自行车到苏格兰旅游,途中遇到一个 灵修中心——芬德霍恩( Findhorn),我在那里一住就是三年,并且找到了解决那份渴望的答案, 或者说部分的答案。我逐渐认清那原来是心灵的渴求,我在那儿学会了用各种方式去尊重那个 急迫的召唤。我离开那里,是因为朋友们要我帮忙设立另一个自由的灵修中心—一风中之星 ( Windstar,地点在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城外。我希望我对灵性和环境的关注能在此交织。离开 风中之星后,我在加州整合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继续读研究院,这是一所 异于传统的学校,它整合了东西方的宗教训练与超越性哲学及心理学。 我第一次读到肯·威尔伯的书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听说他被视为超个人心理学领域首屈 一指的理论家(超个人心理学涉及所有正统的心理学,此外还研究灵性体验)。他那时己被誉为“意 识研究界等待已久的爱因斯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天才”。我很喜爱他的书——它们明晰地阐释 了我觉得棘手的许多问题,充分鼓舞了我。我很喜欢《普世的神》( A Sociable God)那本书的封 底照片。照片中的男士长相文雅,光头与眼镜衬托出他的热情与专注,背景是一片书墙 1983年的夏天,我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超个人心理学会议,听说大名鼎鼎的肯威尔伯也 在那里,但这回他不演讲。我远远地看到他好几次(一米九五的身高与光头是很难不被看见的 身边围了一群仰慕者。还有一次,他懒洋洋地瘫在沙发上,看起来有些寂寞。我并没有对这件 事多加想像,直到几个星期之后,曾经和我一同去印度旅游的友人弗朗西丝·沃恩打电话来邀我 与肯共进晚餐 我不能想像弗朗西丝与罗杰居然相中了同一个人——泰利吉兰。听说她非常漂亮,智 力极高,有丰富的幽默感,身材好极了,又是道友,非常受欢迎。这件事听起来未免太完美了, 如果她真的那么棒,为什么身边没有一个伴儿?我对这整件事有点存疑。我实在不需要再和另 个素不相识的人约会,我一边打电话给她,一边这样想着。我讨厌约会那一套例行公事,就像 我厌恶牙齿的根管手术。孤独老死又有什么不对?太悲惨了吗?去他的约会。 我曾和弗朗西丝沃恩及罗杰沃尔什同住将近一年。弗朗西丝沃恩是一位非凡女性 超个人心理学会从前的会长,人本心理学会未来的会长,许多本书的作者,最著名的一本是《内 心的弧》( The Inward Arc)—更别说她有多漂亮,看起来比四十五六岁的实际年纪至少小10岁 罗杰是从澳大利亚来的,过去20年都住在美国。他在澳大利亚己经获得相当于美国的硕士与博 士学位,也曾写过好几本书,他和弗朗西丝合编了最受欢迎(也是最好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书《超 越私我》( Beyond Ego)。罗杰就像我的兄弟(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我们在天堂路上定居下 来,就像一个小家庭一般 当然,我们还少了一个人——我的配偶,因此弗朗西丝和罗杰四处替我留意任何可能 的人选。有时弗朗西丝想到某个女人,罗杰便立刻向我解说:“她不是特别好看,不过你也不是 啊!”罗杰如果想到某人,弗朗西丝又会告诉我:“她不很聪明,可是你也不太灵光啊!总而言之, 我记得那一年,我约会的所有对象,罗杰和弗朗西丝从未一致赞同过任何一位 有一天罗杰对我说:“我替你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以前我居然没想到她。她叫做泰 利吉兰。”我心想,这种事我早就经历过了,这一次就省了吧! 三天以后,弗朗西丝进到我房间里对我说:“我替你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以前我居然没想到 她。她叫做泰利·吉兰 我有一点惊讶,他们俩竞然意见一致,而且还相当热衷?我心想这必定是个既漂亮又有 益于我的灵魂的女人。我看着弗朗西丝半开玩笑地说:“我会娶她的。” 第一次见面的情况是很不平常的。我们各有许多事先预定的计划,最后只好在我们都 认识的朋友家碰面。这位友人正在和我从前的校友交往(也是肯前几任的女友)。我到达时已经
得到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来因热爱环境运动而搬到科罗拉多州的山区。环保、滑雪、打零工、 教滑雪。接着,怀着内心深处一股无以名状的渴望,我骑自行车到苏格兰旅游,途中遇到一个 灵修中心——芬德霍恩(Findhorn),我在那里一住就是三年,并且找到了解决那份渴望的答案, 或者说部分的答案。我逐渐认清那原来是心灵的渴求,我在那儿学会了用各种方式去尊重那个 急迫的召唤。我离开那里,是因为朋友们要我帮忙设立另一个自由的灵修中心——风中之星 (Windstar),地点在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城外。我希望我对灵性和环境的关注能在此交织。离开 风中之星后,我在加州整合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继续读研究院,这是一所 异于传统的学校,它整合了东西方的宗教训练与超越性哲学及心理学。 我第一次读到肯·威尔伯的书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听说他被视为超个人心理学领域首屈 一指的理论家(超个人心理学涉及所有正统的心理学,此外还研究灵性体验)。他那时已被誉为“意 识研究界等待已久的爱因斯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天才”。我很喜爱他的书——它们明晰地阐释 了我觉得棘手的许多问题,充分鼓舞了我。我很喜欢《普世的神》(A Sociable God)那本书的封 底照片。照片中的男士长相文雅,光头与眼镜衬托出他的热情与专注,背景是一片书墙。 1983 年的夏天,我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超个人心理学会议,听说大名鼎鼎的肯·威尔伯也 在那里,但这回他不演讲。我远远地看到他好几次(一米九五的身高与光头是很难不被看见的), 身边围了一群仰慕者。还有一次,他懒洋洋地瘫在沙发上,看起来有些寂寞。我并没有对这件 事多加想像,直到几个星期之后,曾经和我一同去印度旅游的友人弗朗西丝·沃恩打电话来邀我 与肯共进晚餐。 我不能想像弗朗西丝与罗杰居然相中了同一个人——泰利·吉兰。听说她非常漂亮,智 力极高,有丰富的幽默感,身材好极了,又是道友,非常受欢迎。这件事听起来未免太完美了, 如果她真的那么棒,为什么身边没有一个伴儿?我对这整件事有点存疑。我实在不需要再和另一 个素不相识的人约会,我一边打电话给她,一边这样想着。我讨厌约会那一套例行公事,就像 我厌恶牙齿的根管手术。孤独老死又有什么不对?太悲惨了吗?去他的约会。 我曾和弗朗西丝·沃恩及罗杰·沃尔什同住将近一年。弗朗西丝·沃恩是一位非凡女性, 超个人心理学会从前的会长,人本心理学会未来的会长,许多本书的作者,最著名的一本是《内 心的弧》(The Inward Arc)——更别说她有多漂亮,看起来比四十五六岁的实际年纪至少小 10 岁 。 罗杰是从澳大利亚来的,过去 20 年都住在美国。他在澳大利亚已经获得相当于美国的硕士与博 士学位,也曾写过好几本书,他和弗朗西丝合编了最受欢迎(也是最好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书《超 越私我》(Beyond Ego)。罗杰就像我的兄弟(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我们在天堂路上定居下 来,就像一个小家庭一般。 当然,我们还少了一个人——我的配偶,因此弗朗西丝和罗杰四处替我留意任何可能 的人选。有时弗朗西丝想到某个女人,罗杰便立刻向我解说:“她不是特别好看,不过你也不是 啊!”罗杰如果想到某人,弗朗西丝又会告诉我:“她不很聪明,可是你也不太灵光啊!”总而言之, 我记得那一年,我约会的所有对象,罗杰和弗朗西丝从未一致赞同过任何一位。 有一天罗杰对我说:“我替你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以前我居然没想到她。她叫做泰 利·吉兰。”我心想,这种事我早就经历过了,这一次就省了吧! 三天以后,弗朗西丝进到我房间里对我说:“我替你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以前我居然没想到 她。她叫做泰利·吉兰。” 我有一点惊讶,他们俩竟然意见一致,而且还相当热衷?我心想这必定是个既漂亮又有 益于我的灵魂的女人。我看着弗朗西丝半开玩笑地说:“我会娶她的。” 第一次见面的情况是很不平常的。我们各有许多事先预定的计划,最后只好在我们都 认识的朋友家碰面。这位友人正在和我从前的校友交往(也是肯前几任的女友)。我到达时已经
是晚上九点了,肯与我连说“你好”的机会都还没有,我们的两位友人就开始提出他们关系中的 些深层问题。他们要求肯扮演“当晚的心理医生”,于是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便完全花在他们的 问题上。看得出那一晚肯并不想如此度过,但他仍旧全神贯注,帮他们处理一些非常艰深的问 题。他真的很棒。 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努力适应他的光头,我很喜欢他正面的样子,但是侧面…嗯! 那就需要一些时间了。不过他的温柔、敏感与慈悲留给我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当他在帮助一位 女性面对(诸如想要小孩等)关系复杂而又痛苦的问题时。 谈话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都到厨房去喝茶,肯伸手搂住了我。我觉得有点不自在, 因为我根本不认识他,但我竟然也慢慢地伸手去搂他。接着某样东西触动了我,于是我伸出另 只手环抱住他,合上双眼。我当时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很温暖,好像要溶解了,两个人 似乎是一体的。我让自己在这份感觉里漂浮了片刻,然后才睁开眼睛。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似乎是一份熟识的感觉,熟识得已经超越了现世。这和我们 说了多少话根本无关。那份感觉有点令人发毛,一生只能有一次那样的感受。清晨四点,当我 准备离去时,肯一把抱住了我。他说他很诧异,因为他根本不想让我走。那也正是我的感觉 好像我命中注定就是属于他的臂膀的。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有关肯的梦。我梦见我从市区开车经过金门大桥,就像昨晚一样, 但是眼前的那一座桥并不真的存在。肯开着另一辆车跟在我后面,我们正要去赴约。那座桥通 往一个奇幻的城镇,它有点像真的城镇,又有一点天界的质地,它充满着意义、重要性和美 触钟情。我们几乎没谈上一句话。从她打量我的光头的表情,我知道她对我绝非 见钟情。我呢!就像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她相当漂亮,却对她毫无所知。但是当我搂住她的时候 我觉得所有的距离和界限全都消失,我们似乎合一了。那种感觉就像我们已经在一起好几世了 这一切的感觉都非常真实,但我不知该如何评断。崔雅和我仍然没有交谈,因此不知道对方也 有相同感觉。我记得当时我心里还想:这回可好了,清晨四点,我在我最好的朋友的厨房里 只不过碰了某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居然有了一次神秘体验,这可不容易解释了 当天晩上我完全无法入睡——崔雅的各种影像在我脑子里翻腾。她确实很漂亮,但真 正的特质到底是什么?她的身上似乎有一股向四方发射的能量——一股非常安详而柔和的能量, 但同时又是坚定而有力的,那是一种高智力的能量,充满着奇异的美感,但最主要的,它是“活 的”。这个女人比我认识的任何一个人更能表达出“生命”,包括她的动作、她头部的姿势、那股 随时准备绽放的笑容,所有这些为这张我所见到的最开放与最透明的脸庞增色不少一一天啊 她真的是活力四射 她的眼睛似乎能透视每一样东西,但那绝不是一种具有侵犯性的眼神,而是自然的透 视力。她似乎能完全接纳她所看见的所有事物,如同温柔而又慈悲的X光眼。我最后的结论是: 对忠于真相的眼睛。当她直视你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人是永远不会对你说谎的。 你会立刻信任她,她是我见过最有自信的人,又没有任何骄纵或炫耀的成分。你似乎很难想像 她会变得慌乱。她稳重的性格几乎给人一股威胁感,然而眼神却是跳跃的、全观的、毫不沉重 的。我心想这个女人是来游戏人间的,我不认为有任何事会吓到她。她周围散发着轻松的气息, 很诚恳而不严肃:以她过剩的精力,她可以玩得起,如果她愿意,她可以摆脱密度而飘上星空。 我回神的时候吃了一惊:我找到她了,是的,我找到她了。 同样的清晨,崔雅写了一首诗。 昨夜是个动人的夜晚,四处缀饰着白兰地 续杯、泡咖啡为交谈画上了标点 当他处理他们关系中的问题时
是晚上九点了,肯与我连说“你好”的机会都还没有,我们的两位友人就开始提出他们关系中的 一些深层问题。他们要求肯扮演“当晚的心理医生”,于是接下来的三个小时便完全花在他们的 问题上。看得出那一晚肯并不想如此度过,但他仍旧全神贯注,帮他们处理一些非常艰深的问 题。他真的很棒。 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努力适应他的光头,我很喜欢他正面的样子,但是侧面……嗯! 那就需要一些时间了。不过他的温柔、敏感与慈悲留给我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当他在帮助一位 女性面对(诸如想要小孩等)关系复杂而又痛苦的问题时。 谈话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都到厨房去喝茶,肯伸手搂住了我。我觉得有点不自在, 因为我根本不认识他,但我竟然也慢慢地伸手去搂他。接着某样东西触动了我,于是我伸出另 一只手环抱住他,合上双眼。我当时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很温暖,好像要溶解了,两个人 似乎是一体的。我让自己在这份感觉里漂浮了片刻,然后才睁开眼睛。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似乎是一份熟识的感觉,熟识得已经超越了现世。这和我们 说了多少话根本无关。那份感觉有点令人发毛,一生只能有一次那样的感受。清晨四点,当我 准备离去时,肯一把抱住了我。他说他很诧异,因为他根本不想让我走。那也正是我的感觉, 好像我命中注定就是属于他的臂膀的。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有关肯的梦。我梦见我从市区开车经过金门大桥,就像昨晚一样, 但是眼前的那一座桥并不真的存在。肯开着另一辆车跟在我后面,我们正要去赴约。那座桥通 往一个奇幻的城镇,它有点像真的城镇,又有一点天界的质地,它充满着意义、重要性和美。 一触钟情。我们几乎没谈上一句话。从她打量我的光头的表情,我知道她对我绝非一 见钟情。我呢!就像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她相当漂亮,却对她毫无所知。但是当我搂住她的时候 , 我觉得所有的距离和界限全都消失,我们似乎合一了。那种感觉就像我们已经在一起好几世了。 这一切的感觉都非常真实,但我不知该如何评断。崔雅和我仍然没有交谈,因此不知道对方也 有相同感觉。我记得当时我心里还想:这回可好了,清晨四点,我在我最好的朋友的厨房里, 只不过碰了某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居然有了一次神秘体验,这可不容易解释了…… 当天晚上我完全无法入睡——崔雅的各种影像在我脑子里翻腾。她确实很漂亮,但真 正的特质到底是什么?她的身上似乎有一股向四方发射的能量——一股非常安详而柔和的能量, 但同时又是坚定而有力的,那是一种高智力的能量,充满着奇异的美感,但最主要的,它是“活 的”。这个女人比我认识的任何一个人更能表达出“生命”,包括她的动作、她头部的姿势、那股 随时准备绽放的笑容,所有这些为这张我所见到的最开放与最透明的脸庞增色不少——天啊! 她真的是活力四射! 她的眼睛似乎能透视每一样东西,但那绝不是一种具有侵犯性的眼神,而是自然的透 视力。她似乎能完全接纳她所看见的所有事物,如同温柔而又慈悲的 X 光眼。我最后的结论是 : 一对忠于真相的眼睛。当她直视你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人是永远不会对你说谎的。 你会立刻信任她,她是我见过最有自信的人,又没有任何骄纵或炫耀的成分。你似乎很难想像 她会变得慌乱。她稳重的性格几乎给人一股威胁感,然而眼神却是跳跃的、全观的、毫不沉重 的。我心想这个女人是来游戏人间的,我不认为有任何事会吓到她。她周围散发着轻松的气息, 很诚恳而不严肃:以她过剩的精力,她可以玩得起,如果她愿意,她可以摆脱密度而飘上星空。 我回神的时候吃了一惊:我找到她了,是的,我找到她了。 同样的清晨,崔雅写了一首诗。 昨夜是个动人的夜晚,四处缀饰着白兰地, 续杯、泡咖啡为交谈画上了标点, 当他处理他们关系中的问题时
他的话语和微小的动作交织着细腻的探索和深切的关怀, 好似一首小步舞曲。 他以温柔和支持的态度提出棘手的问题 深入地检査, 如同淘金一般 先掘出一些尘土、一些小圆石块 然后慢慢地深入母矿,最后发现了真相 这整个过程是动人的 我看着他如何继续往下探查,如何关怀, 然后得到一个极佳的解答, 我们大家都沉浸在充满着轻柔的气氛中 当我回想这一切时 我感觉我的心开了, 就像昨夜它被打开了那样。 他碰触我的时候 我也有同样的感动 首先是他的话语以及他的话语显示出的他 他褐色的眼底那份温柔的深度, 接着是身体与身体自然地融合 有件事很清楚地发生了 我闭上双眼试着去感受那超越言语 却又明显、真实, 甚至是不可表达的东西 我觉得自己的心开了 我信赖他甚于我信赖这整个宇宙。 我躺在床上,发现体内有些细微的能量正在流动,有点像所谓的拙火。东方宗教认为 这股能量象征灵性的觉醒,必须碰到合适的人或事物才会被唤醒。我静修已有15年,这一类的 微细能量在静修中是常有的,但从未如此明显。不可思议的是,同样的事在同一时间发生在崔 雅身上 今天早上躺在床上有一股沉醉的感觉。身上的微波振动得十分明显,手臂和腿部都有 这种感受,不过最明显的部位在下半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过去压抑的紧张放松了? 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的部位,我非常、非常清楚它打开了。只要一想到昨晚和肯在 起的感觉,一股惊人的能流便从心内涌出,沿着身体的中央往下冲,接着又涌上头顶。如此感 觉欢愉、至乐几乎到了令人心疼的地步,它是渴望,是欲求,是开放,是脆弱,是一种竭力想 达到对方的感受。好似长久以来我从未保护过自己,或者完全放弃了自我防卫.同时又觉得 那么美妙。我爱极了这份感觉,它是活生生而又真实的,充满着能量与温暖。它把我的核心摇 醒了。 我想把话再说清楚一点,崔雅和我那晚并没有睡在一起,我们甚至没谈上什么话,只 有一次在厨房里彼此拥抱,后来在她离去之前,我们又有另一次短暂的拥抱。全部的交谈不过15 分钟。我们的关系仅此而已,然而我们都对当时发生的事感到吃惊。感觉太过于强烈了,因此 我们试图让自己清醒和克制一些,但效果并不大 天之后,我有一星期没看到肯。他告诉我他必须去洛城一趟,回来之后再和我联 络。他不在的那段时间我做了两个有关他的梦。我很清楚这是一个重要的相会,但是我故意泰 然处之。因为我很可能只是在幻想,或是建造空中楼阁,毕竟过去有过太多的失望。这个关系
他的话语和微小的动作交织着细腻的探索和深切的关怀, 好似一首小步舞曲。 他以温柔和支持的态度提出棘手的问题, 深入地检查, 如同淘金一般, 先掘出一些尘土、一些小圆石块, 然后慢慢地深入母矿,最后发现了真相。 这整个过程是动人的, 我看着他如何继续往下探查,如何关怀, 然后得到一个极佳的解答, 我们大家都沉浸在充满着轻柔的气氛中。 当我回想这一切时, 我感觉我的心开了, 就像昨夜它被打开了那样。 他碰触我的时候, 我也有同样的感动, 首先是他的话语以及他的话语显示出的他, 他褐色的眼底那份温柔的深度, 接着是身体与身体自然地融合, 有件事很清楚地发生了, 我闭上双眼试着去感受那超越言语, 却又明显、真实, 甚至是不可表达的东西。 我觉得自己的心开了, 我信赖他甚于我信赖这整个宇宙。 我躺在床上,发现体内有些细微的能量正在流动,有点像所谓的拙火。东方宗教认为, 这股能量象征灵性的觉醒,必须碰到合适的人或事物才会被唤醒。我静修已有 15 年,这一类的 微细能量在静修中是常有的,但从未如此明显。不可思议的是,同样的事在同一时间发生在崔 雅身上。 今天早上躺在床上有一股沉醉的感觉。身上的微波振动得十分明显,手臂和腿部都有 这种感受,不过最明显的部位在下半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过去压抑的紧张放松了? 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的部位,我非常、非常清楚它打开了。只要一想到昨晚和肯在一 起的感觉,一股惊人的能流便从心内涌出,沿着身体的中央往下冲,接着又涌上头顶。如此感 觉欢愉、至乐几乎到了令人心疼的地步,它是渴望,是欲求,是开放,是脆弱,是一种竭力想 达到对方的感受。好似长久以来我从未保护过自己,或者完全放弃了自我防卫……同时又觉得 那么美妙。我爱极了这份感觉,它是活生生而又真实的,充满着能量与温暖。它把我的核心摇 醒了。 我想把话再说清楚一点,崔雅和我那晚并没有睡在一起,我们甚至没谈上什么话,只 有一次在厨房里彼此拥抱,后来在她离去之前,我们又有另一次短暂的拥抱。全部的交谈不过15 分钟。我们的关系仅此而已,然而我们都对当时发生的事感到吃惊。感觉太过于强烈了,因此 我们试图让自己清醒和克制一些,但效果并不大。 那一天之后,我有一星期没看到肯。他告诉我他必须去洛城一趟,回来之后再和我联 络。他不在的那段时间我做了两个有关他的梦。我很清楚这是一个重要的相会,但是我故意泰 然处之。因为我很可能只是在幻想,或是建造空中楼阁,毕竟过去有过太多的失望。这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