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 参考书目 1997年以后国内相关蓍作 综合性论著 1.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査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华 夏出版社,2003。 3.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6.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海外中国研究(已翻译成中文的) (法)魏丕信(Pere- Etienne w)著;徐建青译,《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以下为新近出版的喜玛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 版)杜赞奇、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2003年2月 3.[美]佛里曼毕克伟塞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200年3月,同上 4.[美]马克·塞尔登著,《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2002年3月,同上 5.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2003年2月,同上。 6.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孔飞力( Philip A Kuhm)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 三联书店,1999 9.(美)孔飞力(Kuhn,PA)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 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1 10.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Anita Chan, Richard Madsen, Unger, Jonathan Chen Village: 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2.F:AplF(Anita Chan)赵文词、安戈等著,孙万国等译:《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12.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1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15.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的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1992。 6.许烺光著薛刚译,《宗族·种姓·俱乐部(美)》,华夏出版社1990 17.珀金斯,宋海文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19849 18.[日]三石善吉:《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9.(美)韩丁( W. Hinton)著韩等译,《翻身——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 1980,根据美国兰登书店纽约分店1966年英文版译出 20. Chang, Chung-li.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f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5.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 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21. Chang, Chung-li. The Income of the Chinese Gent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农村社会学 参考书目 1997 年以后国内相关著作 一、综合性论著 1. 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刘世定,《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对中国乡村制度变迁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华 夏出版社,2003。 3. 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4.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5. 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6. 曹锦清, 张乐天, 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二、海外中国研究(已翻译成中文的) 1. (法)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著 ; 徐建青译,《18 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2. (以下为新近出版的喜玛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 版)杜赞奇、王宪明 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2003 年 2 月 3. [美] 佛里曼 毕克伟 塞尔登 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2002 年 3 月,同上。 4. [美] 马克·塞尔登 著,《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2002 年 3 月,同上 5.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2003 年 2 月,同上。 6. 莫里斯·弗里德曼著 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7. [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8. 孔飞力(Philip A.Kuhm)著 ; 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 三联书店, 1999 9. (美)孔飞力(Kuhn,P.A.)著 ; 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 1864 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1 10.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 Anita Chan,Richard Madsen,Unger, Jonathan:Chen Village : 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2.陈佩华(Anita Chan)赵文词、安戈等著,孙万国等译:《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1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3.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14.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15. 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的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1992。 16. 许烺光著 薛刚译,《宗族·种姓·俱乐部 (美) 》,华夏出版社 1990 17. 珀金斯,宋海文 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1984.9 18. [日]三石善吉:《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年版。 19. (美)韩丁(W.Hinton)著 韩等译,《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 1980,根据美国兰登书店纽约分店 1966 年英文版译出 20. Chang, Chung-li.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f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5.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 士:关于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21. Chang, Chung-li. The Income of the Chinese Gentry .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1962.(张仲礼著,费成康、王寅通译,《中国士绅的收入中国绅士的收入:中 国绅士续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2.伊莎贝尔柯鲁克著安强译,《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北京出版社1982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1.张毅,张颂颂编著,《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国家工业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张毅,《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国家工业化》,中国农业出版社 3.杜润生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5.潘维著,《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3 6.胡必亮,胡顺延著,《中国乡村的企业组织与社区发展湖北省汉川县段夹村调査》 山西经济出版社 7.彭恒军主编,《乡镇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1 8.黄正瑞编著,《温州苍南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探索》,工商出版社,2000 9.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0.秦晖著,《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1998 11.吴天然著,《中国农村工业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徐志超编著,《农村工业化的思考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13.冯芷艳,姚梅,王晓毅,《中国村庄的文化传统与企业管理辽宁省海城市赵堡村调 查》,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 14.苗长虹著,《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一一兼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经 济出版社,1997 5.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16.李树琮著,《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汝信主编,《城市化:苏南现代化的新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8.林广,张鸿雁著,《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9.钱文荣著,《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0.秦润新主编,《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1.刘传江著,《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2.陈颐著,《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 23.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24.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婚姻与家庭与家族 1、钱杭,谢维扬著,《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硏究》,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2、肖唐镖等著,《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村的调査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孙秋云著,《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鄂西土家族地区农村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研究》, 民族出版社,2001 4、周祝伟,林顺道,陈东升著,《浙江宗族村落社会研究》,方志出版社,2001 5、刘晓春著,《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 6、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 7、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8、阮新邦、罗沛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八方文化企业公司(美) 9、杨善华、罗沛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下):实徵调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美) 2000年
Press, 1962.(张仲礼著,费成康、王寅通译,《中国士绅的收入中国绅士的收入:中 国绅士续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22. 伊莎贝尔.柯鲁克 著 安强 译,《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北京出版社 1982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1. 张毅,张颂颂编著,《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国家工业化》,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 张毅,《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国家工业化》,中国农业出版社 3. 杜润生著,《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4. 杜润生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2 5. 潘维著,《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商务印书馆,2003 6. 胡必亮, 胡顺延著,《中国乡村的企业组织与社区发展 湖北省汉川县段夹村调查》, 山西经济出版社 7. 彭恒军主编,《乡镇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1 8. 黄正瑞编著,《温州苍南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探索》,工商出版社,2000 9. 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 10. 秦晖著,《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1998 11. 吴天然著,《中国农村工业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12. 徐志超编著,《农村工业化的思考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13. 冯芷艳, 姚梅, 王晓毅,《中国村庄的文化传统与企业管理 辽宁省海城市赵堡村调 查》, 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7 14. 苗长虹著,《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经 济出版社, 1997 15. 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16. 李树琮著,《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17. 汝信主编,《城市化: 苏南现代化的新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18. 林广,张鸿雁著,《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19. 钱文荣著,《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0. 秦润新主编,《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21. 刘传江著,《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22. 陈颐著,《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出版社, 1998 23.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24. 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四、婚姻与家庭与家族 1、 钱杭,谢维扬著,《传统与转型 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 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2、 肖唐镖等著,《村治中的宗族 对九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 孙秋云著,《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鄂西土家族地区农村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研究》, 民族出版社,2001 4、 周祝伟, 林顺道, 陈东升著,《浙江宗族村落社会研究》,方志出版社,2001 5、 刘晓春著,《仪式与象征的秩序 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 6、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1 7、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8、 阮新邦、罗沛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八方文化企业公司(美) 2000 9、 杨善华、罗沛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下):实徵调查,八方文化企业公司(美) 2000 年
五、基层政权与村民自治 1、贺雪峰著,《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硏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03.5 2、黄卫平、邹树彬,《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徐勇,项继权主编,《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吴重庆,贺雪峰主编,《直选与自治: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生活》,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 5、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2 6、王禹著,《村民选举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彭勃著,《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8、项继权著,《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硏究》,华 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何包钢、朗友兴,2002:《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0、胡荣著,《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远东 出版社2001 11、徐勇,吴毅主编,《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文集》,武汉华中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亚伟编,《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与选举观察研究丛书"共8本 13、白钢,赵寿星著,《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4、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5、肖唐镖等著,《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 版 6、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7、王振耀,白钢,王仲田主编,《中国村民自治前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李凡著,《创新与发展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9、李连江主编,《村委会选举观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0、张厚安等著,《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 23、梁开金、贺雪峰:《村级组织制度安排与创新》,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2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六、土地制度 1.《农村土地承包法》 马洪,孙尚清:《现行集体所有制下农民的土地权利与土地政策》,《中国发展研究》,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2.温铁军著,《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0 3.林鹰主编,《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贾生华,张宏斌著,《土地非农化过程与机制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 5.张红宇著,《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周其仁著,《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迟福林主编,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国经济出版社2002 8.朱冬亮著,《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闽西北将乐县安仁乡个案研究》,厦门大 学出版社,2003 9.廖洪乐,习银生,张照新等著,《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五、基层政权与村民自治 1、 贺雪峰著,《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5 2、 黄卫平、邹树彬,《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徐勇,项继权主编,《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 吴重庆, 贺雪峰主编,《直选与自治: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生活》,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3 5、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 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2 6、 王禹 著,《村民选举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 彭勃著,《乡村治理 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8、 项继权著,《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 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何包钢、朗友兴,2002:《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0、胡荣 著,《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 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 上海远东 出版社 2001 11、徐勇, 吴毅主编,《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 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文集》,武汉 华中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2、刘亚伟编,《无声的革命 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2 (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与选举观察研究丛书"共 8 本) 13、白钢, 赵寿星 著,《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14、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5、肖唐镖等著,《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16、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7、王振耀, 白钢, 王仲田 主编,《中国村民自治前沿》,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18、李凡 著,《创新与发展 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0 19、李连江主编,《村委会选举观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20、张厚安等著,《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 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22、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 23、梁开金、贺雪峰:《村级组织制度安排与创新》,红旗出版社 1999 年版。 2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六、土地制度 1. 《农村土地承包法》 马洪,孙尚清:《现行集体所有制下农民的土地权利与土地政策》,《中国发展研究》, 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6 年版 2. 温铁军著,《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出 版社 2000 3. 林鹰 主编,《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4. 贾生华,张宏斌著,《土地非农化过程与机制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5. 张红宇著,《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6. 周其仁著,《与制度变迁 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7. 迟福林主编,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国经济出版社 2002 8. 朱冬亮著,《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闽西北将乐县安仁乡个案研究》,厦门大 学出版社,2003 9. 廖洪乐, 习银生, 张照新等著,《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0.陈健著,《中国土地使用权制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乡村政治与精英以及社会结构变化 1.秦晖著,《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2.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3.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4.同春芬著,《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问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 5.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 6.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三联:中国经验系列)林耀华《金翼》,三联书店,1989 8.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三联书店,2000 9.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年8月 10.毛丹著,《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 版社,2000 11.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1999年 12.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个社区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 版 13.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年3月 14.秦晖著,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海外中文图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15.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 16.秦晖,苏文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 版社,1996 7.胡必亮:《中国村落的制度变迁与权力分配》,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18.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农村教育与人口控制 张铁道,梁威主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未来出版社,2003 2.主编马戎,(加)龙山,《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3.王胜今,景跃军著,《中国农村生育行为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人口控制的理论 与实践》,长春出版社1999 李银河著,《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 三、流动人口与户籍制度 1、顾骏主编,《流动与秩序:流动人口问题治理与政策的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魏津生等主编,《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3、朱鸿召主编,《中国流动人口心态调查》,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 4、余德鹏著,《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硏究》,山东人民 出版社,2002 5、谢丽华主编,《户籍制度与女性流动:第二届全国打工妹权益问题硏讨会论文集》,贵 州人民出版社,2002 6、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 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7、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1999年)》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 月 8、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辜胜阻,刘传江主编,《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0、黄平主编,《寻求生存一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11、殷志静郁奇虹著,《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003 10. 陈健著,《中国土地使用权制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11. 一、 乡村政治与精英以及社会结构变化 1. 秦晖著,《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2.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4. 同春芬著,《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问题研究》,三秦出版社, 2001 5.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 6. 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7. (三联:中国经验系列)林耀华《金翼》,三联书店,1989 8.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三联书店,2000 9.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 年 8 月 10. 毛丹著,《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 版社, 2000 11.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三联书店,1999 年 12.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个社区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0 年 版。 13.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三联书店,2002 年 3 月 14. 秦晖著,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 [海外中文图书]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1998 15.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 16. 秦晖,苏文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 版社, 1996 17. 胡必亮:《中国村落的制度变迁与权力分配》,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6 年版。 18.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年版。 二、 农村教育与人口控制 1. 张铁道,梁威主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未来出版社, 2003 2. 主编马戎, (加) 龙山,《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 3. 王胜今, 景跃军著,《中国农村生育行为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人口控制的理论 与实践》,长春出版社 1999 4. 李银河著,《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三、 流动人口与户籍制度 1、 顾骏主编,《流动与秩序: 流动人口问题治理与政策的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2、 魏津生等主编,《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 3、 朱鸿召主编,《中国流动人口心态调查》,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2 4、 余德鹏著,《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 出版社, 2002 5、 谢丽华主编,《户籍制度与女性流动: 第二届全国打工妹权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贵 州人民出版社, 2002 6、 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 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 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7、 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 年)》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年 1 月 8、 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 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9、 辜胜阻,刘传江主编,《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10、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11、殷志静,郁奇虹著,《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12、袁亚愚主编,《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四川大学社出版社,1994 四、中国农村社会史研究 张佩国著,《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3.张佩国著,《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齐鲁书社 4.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5.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 6.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收在《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8.王铭铭、王斯福编:《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五、经济学视角的农村与农民分析参考书 1、张五常著,易宪容译,《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 书馆,2000 2、张五常著,《二十一世纪看中国的经济革命》,香港:花千树出版公司,2002 3、(美)詹姆斯·C斯科特( James c. scott)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 、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太原山西经 济出版社,1993 1995年以后国外英文著作(有索书号的是北大图书馆藏书,无索书号的是国家图书馆藏书) 六、综合性论著 I, Jonathan Ung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monograph] Armonk, NY ME. Sharpe,c2002,(国图) 2, F279.243/W589 Susan H. Whiting,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K8924658/H327s, James Hayes, South China village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2( 4. F327. 41/L74, Xin Liu, In one's own shadow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the condition of post-reform rural China/ 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0 5, W-04348, Solinger, Dorothy J,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9. 6. F320/C42, Chen, Weix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978-1999/ Westport, Conn: Praeger, 1999 7. Chen, Chih-jou Jay, Property rights transformation in rural China Microform|: lo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n Arbor, Mich. UML, 1997. (Ek) 8. F124.7/At48, Atinc, Tamar Manuelyan, Sharing rising incomes: disparities in China,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7 9, F320/Z92, David Zweig Freeing China's farmers: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reform era/ Armonk, NY: M.E. Sharpe, c1997 七、工业化与城镇化及乡村发展 I, Wu, B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farmer innovation and self-organisation in marginal areas/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t
12、袁亚愚主编,《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四川大学社出版社,1994 四、 中国农村社会史研究 1. 张佩国著,《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3. 张佩国著,《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 1900-1945 年的山东农村》,齐鲁书社 2000 4. 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年版 5. 张乐天著,《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 1998 6. 周晓虹著,《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 1998 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收在《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8. 王铭铭、王斯福编:《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五、 经济学视角的农村与农民分析参考书 1、 张五常著,易宪容译,《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 书馆, 2000 2、 张五常著,《二十一世纪看中国的经济革命》,香港:花千树出版公司, 2002 3、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Scott)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 4、 林毅夫著,《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 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1949-1989)》,太原 山西经 济出版社,1993 1995 年以后国外英文著作(有索书号的是北大图书馆藏书,无索书号的是国家图书馆藏书) 六、 综合性论著 1、 Jonathan Unger,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 / . [monograph] Armonk, N.Y. : M.E. Sharpe, c2002,(国图) 2、 F279.243/W589 Susan H. Whiting,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K892.4658/H327s,James Hayes,South China village cultur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2001. 4、 F327.41/L74,Xin Liu,In one's own shadow : 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the condition of post-reform rural China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0. 5、 W-04348,Solinger, Dorothy J.,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 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9. 6、 F320/C42,Chen, Weixing,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978-1999 / Westport, Conn. : Praeger, 1999. 7、 Chen, Chih-jou Jay,Property rights transformation in rural China [microform] : lo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n Arbor, Mich. : UMI, 1997. (北图) 8、 F124.7/At48,Atinc, Tamar Manuelyan.,Sharing rising incomes : disparities in China, Washington, D.C. : World Bank, 1997. 9、 F320/Z92,David Zweig ,Freeing China's farmers :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reform era / Armonk, NY : M.E. Sharpe, c1997 七、 工业化与城镇化及乡村发展 1、 Wu, Bi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 farmer innovation and self-organisation in marginal areas /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Curzon, 2003. (北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