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会计冲刺班》模拟题6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甲公司2000年起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200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00万元,其中未 到期应收账款200万元,计提准备比例为1%,逾期应收账款300万元,计提准备比例5%:2001 年上半年确认损失3万元,下半年收回已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2万元,2001年末应收账款 余额600万元,其中未到期应收账款200万元,逾期应收账款400万元,计提准备比例同上年,该 企业2001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A.12万元 B.10万元 C.6万元 D.4万元 答案:C 题目解析:首先,期末应提足的坏账准备额=200×1%+400×5%=22(万元);坏账准备未调整前的 贷方余额=200×1%+300×5%-3+2=16(万元);最后,相比应提足准备22万元,本期末应补提 22-16=6(万元)。 2、乙企业对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以单项比较法进行准备的计提,并在 存货转出时同步同比例结转跌价准备。2003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 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 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年初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 万元、1.5万元,本期乙存货售出了30%,丙存货售出了20%,则200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 跌价准备为()万元, A.-0.5 C.2 D.5 答案:B 题目解析:首先,甲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2万元(=10-8),相比已提准备1万元,本期 末应补提1万元;乙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0,相比已提准备1.4万元,本期末应反冲1 万元的准备:丙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3万元,相比已提准备1.2万元,应补提1.8万元 综上所述,本期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4万元(=1-1.4+1.8) 3、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1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 的售价每吨为2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5000元,装卸费用2000元,途中 保险费用为18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800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0吨 由运输部门负责的意外损失190吨,运费的增值税抵扣比例为7%,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A.170450 B.162000 C.180000 D.200000 答案:A 题目解析:原材料的入账成本=(1000-190)×200+5000×(1-7%)+2000+1800=170450(元)。 4、N公司2001.5.1购入2000年初发行的5年期债券,面值100000元,票面利率为6%,年末 付息到期还本,假定在购入当时2000年的全年利息尚未支付,该公司实际支付价款86000元,另 支付相关税费1.1万元(已达到重要性要求),企业采用直线法摊销折溢价,则2002年末长期债权 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A.94000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 1 - 《会计冲刺班》模拟题 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甲公司 2000 年起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2000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 500 万元,其中未 到期应收账款 200 万元,计提准备比例为 1%,逾期应收账款 300 万元,计提准备比例 5%; 2001 年上半年确认损失 3 万元,下半年收回已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 2 万元,2001 年末应收账款 余额 600 万元,其中未到期应收账款 200 万元,逾期应收账款 400 万元,计提准备比例同上年,该 企业 2001 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 A.12 万元 B.10 万元 C.6 万元 D.4 万元 答案:C 题目解析:首先,期末应提足的坏账准备额=200×1%+400×5%=22(万元); 坏账准备未调整前的 贷方余额=200×1%+300×5%-3+2=16(万元); 最后,相比应提足准备 22 万元,本期末应补提 22-16=6(万元)。 2、乙企业对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以单项比较法进行准备的计提,并在 存货转出时同步同比例结转跌价准备。 2003 年 12 月 31 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 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 10 万元,可变现净值 8 万元; 乙存货成本 12 万元,可变现净值 15 万元; 丙存货成本 18 万元,可变现净值 15 万元。 甲、乙、丙三种存货年初跌价准备分别为 1 万元、2 万元、1.5 万元,本期乙存货售出了 30%,丙存货售出了 20%,则 2003 年 12 月 31 日应计提的存货 跌价准备为( )万元。 A.–0.5 B.1.4 C.2 D.5 答案:B 题目解析:首先,甲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 2 万元(=10-8),相比已提准备 1 万元,本期 末应补提 1 万元; 乙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 0,相比已提准备 1.4 万元,本期末应反冲 1.4 万元的准备; 丙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 3 万元,相比已提准备 1.2 万元,应补提 1.8 万元; 综上所述,本期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4 万元(=1-1.4+1.8) 3、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种原材料 1000 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 的售价每吨为 200 元,增值税额为 3400 0 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 5000 元,装卸费用 2000 元,途 中 保险费用为 1800 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 800 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 10 吨。 由运输部门负责的意外损失 190 吨,运费的增值税抵扣比例为 7%,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 元。 A.170450 B.162000 C.180000 D.200000 答案:A 题目解析:原材料的入账成本=(1000-190)×200+5000×(1-7%)+2000+1800=170450(元)。 4、N 公司 2001.5.1 购入 2000 年初发行的 5 年期债券,面值 100000 元,票面利率为 6%,年末 付息到期还本,假定在购入当时 2000 年的全年利息尚未支付,该公司实际支付价款 86000 元,另 支付相关税费 1.1 万元(已达到重要性要求),企业采用直线法摊销折溢价,则 2002 年末长期债权 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元。 A.94000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B.106000 C.111000 D.120000 答案:A 题目解析:对于分次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来说,年末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面值+未摊溢价 (或一未摊折价)+未摊的债券费用一已提的减值准备,具体到本题即=100000-[100000 (86000-100000×6%×16/12)]×24/44-11000×24/44=94000(元)。 5、顺兴公司于2002年4月1日从二级股票市场购入大通公司2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 持股比例为25%,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2002年初大通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量为1000万元 当年的5月共分红200万元,上半年实现净利为360万元,假定利润在各月间平均分配,6月1日 新发股份20万股,全部被新投资者购入,每股发行价为15元,按发行价的1%支付发行手续费 则此次新股发行造成顺兴公司的投资价值追加( )万元。 A.5.6 C.3.2 D.6.5 答案:B 题目解析:首先,在增发新股之前顺兴公司在大通公司所拥有的权益量=(1000-200+360×5/6) ×25%=275(万元):新股发行后的权益拥有量=[1000-200+360×5/6+20×15×(1-1%)]×20%= 279.4:两相比较投资价值追加4.4万元。 6、华维公司于2002年7月1日以250万元从顺通公司取得A公司10%的股权,华维公司对该 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A公司2002年1月1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万元。2002年4月 20日A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华维公司已收到现金股利。2002年8月A公司接受H 公司捐赠的一台设备,价值为100万元,A公司的所得税率为33%,2002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400 万元。2003年1月1日华维公司又以银行存款720.1万元收购丙公司持有的A公司30%的股权 华维公司对A公司的股权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股权投资差额按5年摊销。则华维公司的该项 股权投资2003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为()万元。 A.15 B.10 答案:B 题目解析:第一次投资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250-(2000-100+400×6/12)×10%=40(万元 第二次投资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720.1-(2000-100+400+100×67%)×30%=10(万元),由于新 旧股权投资差额要分别按各自的期限来分摊,所以2003年的分摊额=40÷5+10÷5=10(万元)。 7、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该专利账面余额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万 元,公允计税价40万元,营业税率为5%,乙公司的库存商品账面余额25万元,公允计税价为30 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双方约定由乙公司另行支付补价10万元,甲公司对换 入的库存商品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则其入账价值为() A.20.25 B.15.15 C.33.55 D.29.15 答案:A 题目解析:首先计算补价的收益=10-(30-5)×10/40-10×5%=3.25(万元),然后计算换入固定 资产的入账价值=30-5-10+3.25+40×5%=20.25(万元) 8、A公司于2000年初开始对某设备提取折旧,该设备原价为100万元,无残值,会计与税务 的折旧期均为5年,都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A公司对固定资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收回价值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 2 - B.106000 C.111000 D.120000 答案:A 题目解析:对于分次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来说,年末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面值+未摊溢价 (或-未摊折价)+未摊的债券费用-已提的减值准备,具体到本题即=100000-[100000- (86000-100000×6%×16/12)]×24/44+11000×24/44=94000(元)。 5、顺兴公司于 2002 年 4 月 1 日从二级股票市场购入大通公司 20 万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 持股比例为 25%,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2002 年初大通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量为 1000 万元, 当年的 5 月共分红 200 万元,上半年实现净利为 360 万元,假定利润在各月间平均分配,6 月 1 日 新发股份 20 万股,全部被新投资者购入,每股发行价为 15 元,按发行价的 1%支付发行手续费, 则此次新股发行造成顺兴公司的投资价值追加( )万元。 A.5.6 B.4.4 C.3.2 D.6.5 答案:B 题目解析:首先,在增发新股之前顺兴公司在大通公司所拥有的权益量=(1000-200+360×5/6) ×25%=275(万元); 新股发行后的权益拥有量=[1000-200+360×5/6+20×15×(1-1%)]×20%= 279.4; 两相比较投资价值追加 4.4 万元。 6、华维公司于 2002 年 7 月 1 日以 250 万元从顺通公司取得 A 公司 10%的股权,华维公司对该 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A 公司 2002 年 1 月 1 日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2000 万元。 2002 年 4 月 20 日 A 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100 万元,华维公司已收到现金股利。 2002 年 8 月 A 公司接受 H 公司捐赠的一台设备,价值为 100 万元,A 公司的所得税率为 33%,2002 年 A 公司实现净利润 400 万元。 2003 年 1 月 1 日华维公司又以银行存款 720.1 万元收购丙公司持有的 A 公司 30%的股权。 华维公司对 A 公司的股权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 股权投资差额按 5 年摊销。 则华维公司的该项 股权投资 2003 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为( )万元。 A.15 B.10 C.12 D.20 答案:B 题目解析:第一次投资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250-(2000-100+400×6/12)×10%=40(万元), 第二次投资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720.1-(2000-100+400+100×67%)×30%=10(万元),由于新 旧股权投资差额要分别按各自的期限来分摊,所以 2003 年的分摊额=40÷5+10÷5=10(万元)。 7、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该专利账面余额 30 万元,已提减值准备 5 万 元,公允计税价 40 万元,营业税率为 5%,乙公司的库存商品账面余额 25 万元,公允计税价为 30 万元,增值税率为 17%,消费税率为 10%,双方约定由乙公司另行支付补价 10 万元,甲公司对换 入的库存商品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则其入账价值为( )。 A.20.25 B.15.15 C.33.55 D.29.15 答案:A 题目解析:首先计算补价的收益=10-(30-5)×10/40-10×5%=3.25(万元),然后计算换入固定 资产的入账价值=30-5-10+3.25+40×5%=20.25(万元)。 8、A 公司于 2000 年初开始对某设备提取折旧,该设备原价为 100 万元,无残值,会计与税务 的折旧期均为 5 年,都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A 公司对固定资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收回价值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孰低法。2001年末预计可收回价值为51万元,2003年末预计可收回价值为18万元,A公司的所 得税率为33%,税前会计利润为2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2003年应交所得税为( 万元 B.64.68 C.66.66 答案:B 题目解析:①2003年税务口径的折旧额=100÷5=20(万元),而会计口径的折旧额=51÷3=17(万 元),双方折旧差异额为3万元,应从会计口径利润扣除3万元以认定应税所得 ②当年的固定资产作了如下反冲减值准备的分录: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 贷:累计折旧 营业外支出 由于此反冲的营业外支出1万元在税务上不允许计入当期,所以在计算当年的应税所得时应从会计 口径利润中减去1万元; ③综上所述,当年的应税所得额=200-3-1=196(万元),应交所得税=196×33%=64.68(万元)。 9、M公司2001年1月1日发行五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根据协议,两年后 可以转成普通股,每100元面值可转5股,每股面值为1元,该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为900万元(不 考虑发行费用),债券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6%。2003年7月1日有一半的债券持 有者全部转换了普通股,则转股当时的“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额为( )万元。 A.525 D.530 答案:A 题目解析:转股当时的“应付债券”账面价值=1000-100×1/2+1000×6%×2.5=1100(万元),由于转 股的债券为一半,所以转股部分的“应付债券”账面价值=550(万元),再相抵所换的股本额25万 元(=1000÷2÷100×5),倒挤出“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为525万元 10、益兴公司于2001年10月5日接收一项安装劳务,合同期为8个月,合同总收入为180万 元,已经预收70万元,余额在安装完成时收回。至2001年12月31日已发生的成本为67。5万 元,预计完成劳务还将发生成本45万元。则该企业2000年应确认的收入为()万元 A.108 B.180 D.72 答案:A 题目解析:由于该劳务属跨年度劳务而且满足三要素的可靠估计,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当年 末的完工程度=67.5÷(675+45)×100%=60%:当年的劳务收入=180×60%=108(万元) 11、对于长期借款产生的利息费用,在认定其资本化额时,不正确的表述是 A.必须是为购建固定资产所借的长期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 B.必须发生在开始资本化日之后 C.必须发生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部分 D.无须结合资产支出来认定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额 答案:D 题目解析:在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认定条件中,只有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额必须结合资产支出来算 12、甲企业本期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30万元,离退休人员活动费5万元,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 资6万元;支付广告费200万元,辅助车间经营租金25万元,预付本企业财产保险费60万元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 3 - 孰低法。 2001 年末预计可收回价值为 51 万元,2003 年末预计可收回价值为 18 万元,A 公司的所 得税率为 33%,税前会计利润为 200 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 2003 年应交所得税为( ) 万元。 A.66 B.64.68 C.66.66 D.66.99 答案:B 题目解析:①2003 年税务口径的折旧额=100÷5=20(万元),而会计口径的折旧额=51÷3=17(万 元),双方折旧差异额为 3 万元,应从会计口径利润扣除 3 万元以认定应税所得; ②当年的固定资产作了如下反冲减值准备的分录: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 贷:累计折旧 6 营业外支出 1 由于此反冲的营业外支出 1 万元在税务上不允许计入当期,所以在计算当年的应税所得时应从会计 口径利润中减去 1 万元; ③综上所述,当年的应税所得额=200-3-1=196(万元),应交所得税=196×33%=64.68(万元)。 9、M 公司 2001 年 1 月 1 日发行五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根据协议,两年后 可以转成普通股,每 100 元面值可转 5 股,每股面值为 1 元,该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为 900 万元(不 考虑发行费用),债券面值总额为 1000 万元,票面利率为 6%。 2003 年 7 月 1 日有一半的债券持 有者全部转换了普通股,则转股当时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额为( )万元。 A.525 B.550 C.575 D.530 答案:A 题目解析:转股当时的“应付债券”账面价值=1000-100×1/2+1000×6%×2.5=1100(万元),由于转 股的债券为一半,所以转股部分的“应付债券”账面价值=550(万元),再相抵所换的股本额 25 万 元(=1000÷2÷100×5),倒挤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 525 万元。 10、益兴公司于 2001 年 10 月 5 日接收一项安装劳务,合同期为 8 个月,合同总收入为 180 万 元,已经预收 70 万元,余额在安装完成时收回。 至 2001 年 12 月 31 日已发生的成本为 67。 5 万 元,预计完成劳务还将发生成本 45 万元。 则该企业 2000 年应确认的收入为( )万元。 A.108 B.180 C.70 D.72 答案:A 题目解析:由于该劳务属跨年度劳务而且满足三要素的可靠估计,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 当年 末的完工程度=67.5÷(67.5+45)×100%=60%; 当年的劳务收入=180×60%=108(万元)。 11、对于长期借款产生的利息费用,在认定其资本化额时,不正确的表述是( ) A.必须是为购建固定资产所借的长期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 B.必须发生在开始资本化日之后 C.必须发生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部分 D.无须结合资产支出来认定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额 答案:D 题目解析:在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认定条件中,只有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额必须结合资产支出来算。 12、甲企业本期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 30 万元,离退休人员活动费 5 万元,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 资 6 万元; 支付广告费 200 万元,辅助车间经营租金 25 万元,预付本企业财产保险费 60 万元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并在当期分摊15万元;支付业务招待费2万元;根据法院裁定,偿付商品欠款500万元,并支 付违约金8万元:收回以前的坏账10万元:支付商业承兑汇票的利息6万元。当年的现金流量 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列示金额为()万元。 B.830 C.305 D.130 答案:A 题目解析: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30+5+200+25+60+2+8=330(万元) 13、某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比例为80%,母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20万元,子公司 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万元,子公司年末盈余公积为5万元,当期新提盈余公积为1万元,母公司年初 内部应收账款为3万元,坏账提取比例为3%‰,则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为() A.30.234万元 B.20.456万元 C.28.143万元 D.16.809万元 答案:D 题目解析:有关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分录如下 对子公司以前年度所提盈余公积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进行再确认: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32[=(5-1)×80%] 贷:盈余公积3.2 对母公司年初内部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进行反冲: 借:坏账准备0.009(=3×3‰)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0.009 在抵销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时抵销了子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具体如下 借: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收益 年初未分配利润10 贷: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年末未分配利润 ②当年合并报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20+10-10-3.2+0.009=16.809(万元)。 14、甲公司1999年1月1日向A公司投资,拥有A公司6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 权投资,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33%。A公司1999年实现净利润410万元,所得 税税率为18%。按照税法规定长期股杈投资收益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利润时计算交纳所得税。 甲公司由于该投资收益应计入“递延税款”科目的金额为 A.借方45万元 B.贷方45万元 C.借方36.9万元 D.贷方36.9万元 答案:B 题目解析:在权益法下,A公司的所得税率小于甲公司,甲公司当年确认的投资收益246万元(= 410×60%)应作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处理,其纳税影响额=246÷(1-18%)×(33%-18%)=45 (万元),计入“递延税款”的贷方。 15、A对B在1996年1月1日投资500万元,占B表决权资本的30%,从1998年1月1日 A对B的投资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核算,1996年、1997年B企业分别实现净利润100万、200 万元,分别分回A企业15万、30万元,A企业分别按10%和5%对净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 益金(A与B的所得税率相同)则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是()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 4 - 并在当期分摊 15 万元; 支付业务招待费 2 万元; 根据法院裁定,偿付商品欠款 500 万元,并支 付违约金 8 万元; 收回以前的坏账 10 万元; 支付商业承兑汇票的利息 6 万元。 当年的现金流量 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列示金额为( )万元。 A.330 B.830 C.305 D.130 答案:A 题目解析: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30+5+200+25+60+2+8=330(万元)。 13、某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比例为 80%,母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 20 万元,子公司 年初未分配利润为 10 万元,子公司年末盈余公积为 5 万元,当期新提盈余公积为 1 万元,母公司年初 内部应收账款为 3 万元,坏账提取比例为 3‰,则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为( ) A.30.234 万元 B.20.456 万元 C.28.143 万元 D.16.809 万元 答案:D 题目解析:有关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分录如下: 对子公司以前年度所提盈余公积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进行再确认: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3.2[=(5-1)×80%] 贷:盈余公积 3.2 对母公司年初内部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进行反冲: 借:坏账准备 0.009(=3×3‰)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0.009 在抵销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时抵销了子公司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具体如下: 借:投资收益。 。 。 少数股东收益。 。 。 年初未分配利润 10 贷:提取盈余公积。 。 。 应付利润。 。 。 年末未分配利润。 。 。 ②当年合并报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20+10-10-3.2+0.009=16.809(万元)。 14、甲公司 1999 年 1 月 1 日向 A 公司投资,拥有 A 公 司 6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 权投资,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 33%。 A 公司 1999 年实现净利润 410 万元,所得 税税率为 18%。 按照税法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利润时计算交纳所得税。 甲公司由于该投资收益应计入“递延税款”科目的金额为( )。 A.借方 45 万元 B.贷方 45 万元 C.借方 36.9 万元 D.贷方 36.9 万元 答案:B 题目解析:在权益法下,A 公司的所得税率小于甲公司,甲公司当年确认的投资收益 246 万元(= 410×60%)应作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处理,其纳税影响额=246÷(1-18%)×(33%-18%)=45 (万元),计入“递延税款”的贷方。 15、A 对 B 在 1996 年 1 月 1 日投资 500 万元,占 B 表决权资本的 30%,从 1998 年 1 月 1 日, A 对 B 的投资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核算,1996 年、19 97 年 B 企业分别实现净利润 100 万、20 0 万元,分别分回 A 企业 15 万、30 万元,A 企业分别按 10%和 5%对净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公 益金(A 与 B 的所得税率相同)则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是( )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A.15万 B.30万 C.45万 D.60万 答案:D题目解析:在成本法下,A公司96年的分红应冲减投资成本而不确认投资收益,97年的 分红应确认投资收益30万元;权益法下,96、97年的收益额为90万元(=100×30%+200×30%), 两相比较差异额为60万元(=90-30),又由于投资双方税率一致,此差异不影响递延税款也不影 响以前所交的所得税,因此不存在所得税影响,所以税后影响为60万元,此即会计政策变更的累 计影响数 16、股份制公司在减资时,如果原股票为溢价发行的,则收购价高于面值的部分,应冲减的程 序是() A.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B.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 D.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 答案:A题目解析: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在回购股票时,如果回购价高于面值的部分应先冲减当初 的发行溢价,而后再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7、以下应在“递延套保损益”科目核算的业务有 A.实物交割时的损益 B.强制平仓时的损益 C.现货交易沿未完成时套期保值合约的平仓损益 D.期末持仓合约的浮动盈利 答案:C 18、某集团有以下经营业务,在确定业务分部时,不宜确定在一个业务分部的是 旅游业 B.宾馆餐饮业 C.机械制造业 D.中介服务业 答案:C题目解析:显然机械制造业不宜确定在一个业务分部内 19、半年度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可不包括的信息有()。 A.一般或有事项的说明 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理由将其影响数 C.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及其更正金额 D.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 答案:A 20、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A.将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由原来的借助“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进行各期分摊改为直接在发生 当期列支 B.企业的坏账核算方法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 C.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D.企业将本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改良支出列支于当期费用 答案:B题目解析:在备抵法下,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更改为账龄分析法只是对应收账款的坏 账估计额进行了调整,而不属于政策变更 多项选择题每题15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 分。) 21、在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时,以下()情况下,不需考虑所得税影响。 A.在应付税款法下,会计政策的变更产生了时间性差异的增减变动
上国会冲刺模拟题6 - 5 - A.15 万 B.30 万 C.45 万 D.60 万 答案:D 题目解析:在成本法下,A 公司 9 6 年的分红应冲减投资成本而不确认投资收益,97 年 的 分红应确认投资收益 30 万元; 权益法下,96、97 年的收益额为 90 万元(=100×30%+200×30%), 两相比较差异额为 60 万元(=90-30),又由于投资双方税率一致,此差异不影响递延税款也不影 响以前所交的所得税,因此不存在所得税影响,所以税后影响为 60 万元,此即会计政策变更的累 计影响数。 16、股份制公司在减资时,如果原股票为溢价发行的,则收购价高于面值的部分,应冲减的程 序是()。 A.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B.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 D.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 答案:A 题目解析: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在回购股票时,如果回购价高于面值的部分应先冲减当初 的发行溢价,而后再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7、以下应在“递延套保损益”科目核算的业务有( )。 A.实物交割时的损益 B.强制平仓时的损益 C.现货交易沿未完成时套期保值合约的平仓损益 D.期末持仓合约的浮动盈利 答案:C 18、某集团有以下经营业务,在确定业务分部时,不宜确定在一个业务分部的是( )。 A.旅游业 B.宾馆餐饮业 C.机械制造业 D.中介服务业 答案:C 题目解析:显然机械制造业不宜确定在一个业务分部内。 19、半年度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可不包括的信息有( )。 A.一般或有事项的说明 B.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 理由将其影响数 C.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及其更正金额 D.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 答案:A 20、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 A.将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由原来的借助“待 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进行各 期分摊改为直接在发 生 当期列支 B.企业的坏账核算方法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 C.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D.企业将本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改良支出列支于当期费用 答案:B 题目解析:在备抵法下,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更改为账龄分析法只是对应收账款的 坏 账估计额进行了调整,而不属于政策变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 分。) 21、在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时,以下( )情况下,不需考虑所得税影响。 A.在应付税款法下,会计政策的变更产生了时间性差异的增减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