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下,“文化复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若问及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 什么”,恐怕还真有不少人回答不出来。无疑,谈文化复兴首先要有“文化”, 倘若从来一直没有“文化”,又何谈复兴?其次还要考虑,即便有文化,如果这 种文化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也难以谈得上复兴。就此而言,中华民族是有资格 谈文化复兴的,虽然其始终处于盛而衰、衰而盛的坎坷链条之中,却顽强地保持 着文化的连续性。 其实对于“复兴什么”的回答,关键取决于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前苏联著名社 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一分为三:器物层面,即生产、生活工具层面;组织 层面,即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层面 若将文化作如是观,那么我们可以知晓,就器物与制度层面而言,我们无需复兴, 因为它们早已湮灭于历史的进程中。因此,我们无需复兴诸如独轮车、犁、耙等 器物工具,也无需复兴古代的分封制、科举制等组织制度。这样看来,文化复兴 就自然聚焦于精神、价值层面了。 《周易·系辞》可谓最早对文化进行定义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 主要指的就是精神、价值。客观地讲,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学说可谓派别纷争、 群雄并起。横向看,先秦有儒、道、墨、法、农、阴阳等诸子争鸣,宋代有心学 理学之并列;纵向看,有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朴学 等,思想纷呈。那么到底要复兴哪一派或者哪一段?事实上,我们今天所倡导的 文化复兴,既非哪一段,也非哪一派,而主要是复兴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 的优秀民族精神,复兴的是无数先哲的经历史过滤沉淀下来的智慧精髓。概括起 来,我们的文化复兴至少应主要包含以下诸方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创造精 神;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包容品质:崇尚团结、维护统一的优良传统;天人合 、物我共存的生态理念;协和万邦、和平相处的政治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的奉献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用人之 道;仁爱、中庸的处世智慧;空灵、中和的艺术精神。 倘若不明了文化复兴的含义,以为把古人的东西全盘托出重新包装就是“复 兴”,势必造成庸俗化理解甚至亵渎文化复兴。当然,文化复兴要继承,更要发 展和创造,注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只有把文化理念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精髓同现实结合起来,在继 承的基础上去开拓新的文化空间,我们才能真正达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社会科学报》,郭继民文) 1.下列关于“文化复兴”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复兴虽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是人们对复兴什么在认识上普遍 模糊。 B.文化复兴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文化,其次还要考虑这文化是否已经中断或早已 消逝 C.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有资格谈,因为中华文化在民族盛衰发展中顽强保持着连
安徽省安庆市 2013 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下,“文化复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若问及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 什么”,恐怕还真有不少人回答不出来。无疑,谈文化复兴首先要有“文化”, 倘若从来一直没有“文化”,又何谈复兴?其次还要考虑,即便有文化,如果这 种文化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也难以谈得上复兴。就此而言,中华民族是有资格 谈文化复兴的,虽然其始终处于盛而衰、衰而盛的坎坷链条之中,却顽强地保持 着文化的连续性。 其实对于“复兴什么”的回答,关键取决于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前苏联著名社 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一分为三:器物层面,即生产、生活工具层面;组织 层面,即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层面。 若将文化作如是观,那么我们可以知晓,就器物与制度层面而言,我们无需复兴, 因为它们早已湮灭于历史的进程中。因此,我们无需复兴诸如独轮车、犁、耙等 器物工具,也无需复兴古代的分封制、科举制等组织制度。这样看来,文化复兴 就自然聚焦于精神、价值层面了。 《周易•系辞》可谓最早对文化进行定义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 主要指的就是精神、价值。客观地讲,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学说可谓派别纷争、 群雄并起。横向看,先秦有儒、道、墨、法、农、阴阳等诸子争鸣,宋代有心学、 理学之并列;纵向看,有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朴学 等,思想纷呈。那么到底要复兴哪一派或者哪一段?事实上,我们今天所倡导的 文化复兴,既非哪一段,也非哪一派,而主要是复兴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 的优秀民族精神,复兴的是无数先哲的经历史过滤沉淀下来的智慧精髓。概括起 来,我们的文化复兴至少应主要包含以下诸方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创造精 神;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包容品质;崇尚团结、维护统一的优良传统;天人合 一、物我共存的生态理念;协和万邦、和平相处的政治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的奉献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用人之 道;仁爱、中庸的处世智慧;空灵、中和的艺术精神。 倘若不明了文化复兴的含义,以为把古人的东西全盘托出重新包装就是“复 兴”,势必造成庸俗化理解甚至亵渎文化复兴。当然,文化复兴要继承,更要发 展和创造,注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只有把文化理念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精髓同现实结合起来,在继 承的基础上去开拓新的文化空间,我们才能真正达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社会科学报》,郭继民文) 1.下列关于“文化复兴”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文化复兴虽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是人们对复兴什么在认识上普遍 模糊。 B.文化复兴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文化,其次还要考虑这文化是否已经中断或早已 消逝。 C.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有资格谈,因为中华文化在民族盛衰发展中顽强保持着连 续性
D.文化复兴无需复兴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的文化,应聚焦于精神与价值层面的 文化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在阐明文化复兴两个重要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到底要复兴什么的 论题,得出中华民族有资格谈本民族文化复兴的结论。 B.第二段首先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话来解释复兴内涵,然后分析器物层面与制 度层面文化无需复兴的原因,最后指出文化复兴方向 C.第三段在概述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学说的基础上,指出复兴要义是优秀民族 精神与先哲智慧精髓,然后阐释文化复兴的主要内容 D.第四段在批评把古人东西重新包装的复兴做法之后,指出正确的文化复兴既 要继承更要注重创新,然后阐明民族文化复兴的意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民族只要弄清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实现文化 复兴。 B.如果按马氏观点将文化一分为三地看待,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应有三个 层面。 C.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看本民族精神层面文化,我们的文化复兴选择哪段哪派 皆可 D.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我们才能达成民族文化伟大 复兴。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须贾以为睢以 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睢,折胁。睢佯死,卷以箦, 置厕中。范睢谓守者曰:“能出我,我必有厚谢。”守者请弃箦中死人。魏齐醉, 曰:“可矣。”范睢得出。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遂操范睢亡匿,更姓 名曰张禄。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 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 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 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 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愿 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 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 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 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 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 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 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 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 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王南攻楚,辟地 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 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 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
D.文化复兴无需复兴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的文化,应聚焦于精神与价值层面的 文化。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在阐明文化复兴两个重要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到底要复兴什么的 论题,得出中华民族有资格谈本民族文化复兴的结论。 B.第二段首先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话来解释复兴内涵,然后分析器物层面与制 度层面文化无需复兴的原因,最后指出文化复兴方向。 C.第三段在概述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学说的基础上,指出复兴要义是优秀民族 精神与先哲智慧精髓,然后阐释文化复兴的主要内容。 D.第四段在批评把古人东西重新包装的复兴做法之后,指出正确的文化复兴既 要继承更要注重创新,然后阐明民族文化复兴的意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民族只要弄清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实现文化 复兴。 B.如果按马氏观点将文化一分为三地看待,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应有三个 层面。 C.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看本民族精神层面文化,我们的文化复兴选择哪段哪派 皆可。 D.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我们才能达成民族文化伟大 复兴。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须贾以为睢以 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睢,折胁。睢佯死,卷以箦, 置厕中。范睢谓守者曰:“能出我,我必有厚谢。”守者请弃箦中死人。魏齐醉, 曰:“可矣。”范睢得出。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遂操范睢亡匿,更姓 名曰张禄。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睢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 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睢谬曰:“秦 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 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 范睢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愿 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 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 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 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 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睢拜,王亦拜。 范睢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 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 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睢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 之俯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王南攻楚,辟地 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 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 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
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 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睢为客卿。 (选自《资治通鉴》第五卷,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 阴:阴险 B.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 佯:假装 C.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匡:辅助 D.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亲:接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 弃甲曳兵而走 B.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 归璧于赵 C.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形势不能有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势异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齐起初听信须贾的话,打断范睢肋骨,将范睢卷进竹席放到厕所里,酒醉 后答应看守扔掉席中死人的请求,后来得知范睢逃脱,又派人去寻找范睢 B.出使魏国的秦国谒者王稽秘密地带范睢上车一起回国,推荐给秦王,范睢见 秦王来了,故意胡说秦国没有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以此来引起秦王注意。 C.范睢面对秦王问计,为抬高自己身价,一开始故意含含糊糊地三问不答,后 来又只说外事不提内政,在秦王再三请求之下,他才对秦王纵论天下大势 D.范睢认为穰侯越过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刚、寿两地不是好计策,他建议秦王 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攻取中原之地来控制天下枢纽,从而完成称霸大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2)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 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 青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②京口:今江苏镇江。③历阳:今安徽和县。 8.请简要分析“归思凭高黯未消”在诗中的作用。(4分 9.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诗中二、三两联进行赏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3) 如今 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 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睢为客卿。 (选自《资治通鉴》第五卷,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 阴:阴险 B.范睢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 佯:假装 C.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匡:辅助 D.王若用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亲:接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 弃甲曳兵而走 B.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 归璧于赵 C.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形势不能有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势异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魏齐起初听信须贾的话,打断范睢肋骨,将范睢卷进竹席放到厕所里,酒醉 后答应看守扔掉席中死人的请求,后来得知范睢逃脱,又派人去寻找范睢。 B.出使魏国的秦国谒者王稽秘密地带范睢上车一起回国,推荐给秦王,范睢见 秦王来了,故意胡说秦国没有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以此来引起秦王注意。 C.范睢面对秦王问计,为抬高自己身价,一开始故意含含糊糊地三问不答,后 来又只说外事不提内政,在秦王再三请求之下,他才对秦王纵论天下大势。 D.范睢认为穰侯越过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刚、寿两地不是好计策,他建议秦王 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攻取中原之地来控制天下枢纽,从而完成称霸大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2)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 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和上官伟长芜城①晚眺 [宋] 严 羽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②寒烟鸦外灭,历阳③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②京口:今江苏镇江。③历阳:今安徽和县。 8.请简要分析“归思凭高黯未消”在诗中的作用。(4 分) 9.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诗中二、三两联进行赏析。(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王维《使至塞上》) (3) , ,如今 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暗影生异彩 ①我跟一群十七岁的女孩子聊天,她们问起我平时有些什么娱乐,当时我几乎愣 住了。当我提到我的娱乐包括了“暗中静坐”时,那些十七岁的女孩子差不多都 睁大了眼睛:仿佛充满了疑惑和惊骇,同时掺杂着一种想要探索真相的兴味。 ②其实,不能心领神会暗中静坐的乐趣,是十七岁女孩们的一种本分。她们的生 活本就瑰丽多姿,哪知道生存的背后尚有暗影呢?我也曾经十七岁,曾经活得喧 哗多姿,曾经充满了泡沫般华丽飞扬的梦幻,而那些,终于都在生存的这条路上 渐次挥发,终而远离了。 ③我幼时住在乡村,最能领略先作垃圾再作泥土的过程之艰辛与庄严。乡村的农 家,大都有一间作堆肥的房子,他们把所有会腐烂的垃圾都堆在那仅有一扇门可 供出入的房子里。过了一段时日,垃圾都己腐烂,他们就装进牛车,运到田里去 施肥。到了那个时候,它们的身份和价值有了奇异的变质:它们不再是垃圾,不 再是堆肥;它们化为泥土,而且化为沃土,使地上的生命因而活得腰杆更直,收 获更好。它们消失了本来的自己,但是它们成为能滋养生命的泥土了。 ④在我的生命发酵和腐烂的那段时期,我时常想起垃圾、堆肥、沃土之间的逻辑 关系。那段时期,我承受高温和沼气的煎熬几至室息,但是我深知更多的垃圾可 以作更多的堆肥,而更多的堆肥可以造就更广阔深厚的沃土。这种逻辑关系看似 十分浅显,然而蜕变的过程却是艰辛无比的:那是一种长久的室息,是只剩一口 气的苟延残喘。然而,我自那无窗的、满是恶臭的房子走了出来,在生命这片土 地上寻得一处安身的泥土。我依赖这泥土重新滋长我自己,滋长我的儿女;更重 要的是,许多过去被窒息了的欲望,又在这滋长的过程中伸出了敏锐的触角。这 些触角时常在我脑海里张牙舞爪,跟我的脑子争辩。它们总是跟我的脑子说为什 么我在你的生活里长时扮演抽象的角色?为什么我不能在你生存的那方泥土中 扎根成长为一种具体的生命?面对那样的抗辩,我只能说:我赖以生存的这方泥 土太小了,或许,也太贫瘠了。这方泥土滋长我自己和我的儿女都还嫌贫瘠,怎 么再容得下那许多欲望的触角扎根成长呢? ⑤细究起来,这些欲望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我的生命共存亡的。它们起先也许 很小、很少,然而,岁月、情感、天象、知识逐日滋润它们,使它们渐次壮大 日益增多。它们不是蝼蚁,不能一脚就可踩死:它们也不是游鱼,离水即成涸辙。 它们是不死的精灵,是固执的恋人:纠缠着你、苦恼着你,却还让你感觉到生命 的丰硕和甜美。我于是顿悟了:若连这些欲望都没有,我的生命或将更为庸俗贫 乏吧?从这个比较宽容的角度来面对那些挥之不去的欲望,我对它们竟只有心存 感激了。天涯觅知音,与君共生死,这偕行的路途是何其庄严啊! ⑥从小我就向往一个比教科书更宽阔渊博的知识的世界,我向往那个静态的世界 所呈现的动态世界的相貌。我向往高山大河、波涛壮阔;向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 大草原和草原上的牧人;向往神游太空,伸手摘星,翻掌覆雨;向往大博物馆的 阴凉、古朴、丰盛;向往原始森林的小径和荆棘。我尤其向往的是许许多多在我 内心中澎湃不已的人间角色:小贩、农民、工人、推销员、艺人、精神病患、孤 儿……我渴望进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闲话家常,了解他们的爱憎悲喜。我挚爱 这些坚忍或者沉默的手足同胞,他们在我内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一个大政治家或 大企业家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暗影生异彩 季 季 ①我跟一群十七岁的女孩子聊天,她们问起我平时有些什么娱乐,当时我几乎愣 住了。当我提到我的娱乐包括了“暗中静坐”时,那些十七岁的女孩子差不多都 睁大了眼睛:仿佛充满了疑惑和惊骇,同时掺杂着一种想要探索真相的兴味。 ②其实,不能心领神会暗中静坐的乐趣,是十七岁女孩们的一种本分。她们的生 活本就瑰丽多姿,哪知道生存的背后尚有暗影呢?我也曾经十七岁,曾经活得喧 哗多姿,曾经充满了泡沫般华丽飞扬的梦幻,而那些,终于都在生存的这条路上 渐次挥发,终而远离了。 ③我幼时住在乡村,最能领略先作垃圾再作泥土的过程之艰辛与庄严。乡村的农 家,大都有一间作堆肥的房子,他们把所有会腐烂的垃圾都堆在那仅有一扇门可 供出入的房子里。过了一段时日,垃圾都已腐烂,他们就装进牛车,运到田里去 施肥。到了那个时候,它们的身份和价值有了奇异的变质:它们不再是垃圾,不 再是堆肥;它们化为泥土,而且化为沃土,使地上的生命因而活得腰杆更直,收 获更好。它们消失了本来的自己,但是它们成为能滋养生命的泥土了。 ④在我的生命发酵和腐烂的那段时期,我时常想起垃圾、堆肥、沃土之间的逻辑 关系。那段时期,我承受高温和沼气的煎熬几至窒息,但是我深知更多的垃圾可 以作更多的堆肥,而更多的堆肥可以造就更广阔深厚的沃土。这种逻辑关系看似 十分浅显,然而蜕变的过程却是艰辛无比的:那是一种长久的窒息,是只剩一口 气的苟延残喘。然而,我自那无窗的、满是恶臭的房子走了出来,在生命这片土 地上寻得一处安身的泥土。我依赖这泥土重新滋长我自己,滋长我的儿女;更重 要的是,许多过去被窒息了的欲望,又在这滋长的过程中伸出了敏锐的触角。这 些触角时常在我脑海里张牙舞爪,跟我的脑子争辩。它们总是跟我的脑子说为什 么我在你的生活里长时扮演抽象的角色?为什么我不能在你生存的那方泥土中 扎根成长为一种具体的生命?面对那样的抗辩,我只能说:我赖以生存的这方泥 土太小了,或许,也太贫瘠了。这方泥土滋长我自己和我的儿女都还嫌贫瘠,怎 么再容得下那许多欲望的触角扎根成长呢? ⑤细究起来,这些欲望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我的生命共存亡的。它们起先也许 很小、很少,然而,岁月、情感、天象、知识逐日滋润它们,使它们渐次壮大、 日益增多。它们不是蝼蚁,不能一脚就可踩死;它们也不是游鱼,离水即成涸辙。 它们是不死的精灵,是固执的恋人:纠缠着你、苦恼着你,却还让你感觉到生命 的丰硕和甜美。我于是顿悟了:若连这些欲望都没有,我的生命或将更为庸俗贫 乏吧?从这个比较宽容的角度来面对那些挥之不去的欲望,我对它们竟只有心存 感激了。天涯觅知音,与君共生死,这偕行的路途是何其庄严啊! ⑥从小我就向往一个比教科书更宽阔渊博的知识的世界,我向往那个静态的世界 所呈现的动态世界的相貌。我向往高山大河、波涛壮阔;向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 大草原和草原上的牧人;向往神游太空,伸手摘星,翻掌覆雨;向往大博物馆的 阴凉、古朴、丰盛;向往原始森林的小径和荆棘。我尤其向往的是许许多多在我 内心中澎湃不已的人间角色:小贩、农民、工人、推销员、艺人、精神病患、孤 儿……我渴望进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闲话家常,了解他们的爱憎悲喜。我挚爱 这些坚忍或者沉默的手足同胞,他们在我内心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一个大政治家或 大企业家
⑦我的欲望如许多,而今我却为卑微而繁琐的现实生活所禁锢。我不能出走,不 能挥洒自如地去接近那些向往已久的事物,去和我的欲望合而为一。就在这样的 困顿无奈中,我终于自寻出路,和我的欲望取得了另一种妥协。白日已尽,俗缘 暂失,我在暗中静坐:只见得那许多欲望的精灵都化作实实在在的生命,在我眼 前歌咏不止。暗影幢幢,我竟得和它们玲珑相见,灵犀互通了。它们不再仅是脑 中的幻影;它们是嶙峋高山,是我航行过的大海,是绿得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是 故宫,是荆棘,是一群群劳动者疲乏的脸和枯涩的眼神……我不仅看见,而且我 还倾听:草原风声、浪涛击岸、林中猿啸、民歌悠远、牛羊哞哞……这是一片大 好风景,一片在暗影中更显得清晰的异彩。只在这时,我才真正地无虞匮乏,充 满喜乐:攀登髙山,乘风破浪,仿佛都一蹴可就。人生至此,尚复何求呢?而这 样壮观的娱乐,又有什么它物可以取而代之呢? ⑧这样的娱乐,或许要被人讥为“只不过又落入梦幻的陷阱罢了”,而我是不在 乎这些的。那些欲望,对我来说,也不会是永远的幻影。我不知何时能逐一将它 们由幻影化为真实,如今我只知道在每日的暗中静坐里,我能和它们玲珑相见, 灵犀互通。而且我相信在这浑噩尘世里,也有许多人俗缘半生,却也能曲径通幽, 在暗沉沉的黑影里,瞧见那繁复不尽的人间异彩 (选自《海内外华人名家名篇选》,有删改) 11.从全文看,作者的欲望有哪些?请分点概括。(6分) 12.第③段写乡村垃圾化为泥土的过程,有什么作用?(6分) 13.文中④、⑤两段写自己的欲望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4.结合文本,就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有人认为本文无非是咏叹事业、理想的失落,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将“暗中静坐”当作一种娱乐,这对你有何启迪?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遨翔/陨石 诤友/鱼水情 奇葩/不可名状 B.收讫/装潢 青睐/邻界点 返聘/煞费苦心 C.挑衅/扉页 和煦/敞篷车 戏谑/流光异彩 D.籍贯/间谍 编纂/掉书袋 屏蔽/纵横捭阖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记者从有关会议获悉,从1月1日起,长江芜湖至安庆皖河口段205公里航 道维护水深将提高0.5米,以免确保万吨级货轮可沿江而上直达安庆 B.今年的两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备受世人瞩目,而以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这一议题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C.近年来,铜陵市不断创新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身体力行农村文化墙建设, 绘如画美景,展万卷文明,把一面面农家院墙变成一道道文化风景。 D.优秀人才之争势必成为旅游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如何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 的营销队伍并发挥其建设性作用,更是旅游企业夙兴夜寐的难题之一。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指出,由于地理隔离和局部森林砍伐,大致在2800 年前左右,岷山熊猫和邛崃山、凉山熊猫因为岷江的阻隔而形成两个分支
⑦我的欲望如许多,而今我却为卑微而繁琐的现实生活所禁锢。我不能出走,不 能挥洒自如地去接近那些向往已久的事物,去和我的欲望合而为一。就在这样的 困顿无奈中,我终于自寻出路,和我的欲望取得了另一种妥协。白日已尽,俗缘 暂失,我在暗中静坐:只见得那许多欲望的精灵都化作实实在在的生命,在我眼 前歌咏不止。暗影幢幢,我竟得和它们玲珑相见,灵犀互通了。它们不再仅是脑 中的幻影;它们是嶙峋高山,是我航行过的大海,是绿得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是 故宫,是荆棘,是一群群劳动者疲乏的脸和枯涩的眼神……我不仅看见,而且我 还倾听:草原风声、浪涛击岸、林中猿啸、民歌悠远、牛羊哞哞……这是一片大 好风景,一片在暗影中更显得清晰的异彩。只在这时,我才真正地无虞匮乏,充 满喜乐;攀登高山,乘风破浪,仿佛都一蹴可就。人生至此,尚复何求呢?而这 样壮观的娱乐,又有什么它物可以取而代之呢? ⑧这样的娱乐,或许要被人讥为“只不过又落入梦幻的陷阱罢了”,而我是不在 乎这些的。那些欲望,对我来说,也不会是永远的幻影。我不知何时能逐一将它 们由幻影化为真实,如今我只知道在每日的暗中静坐里,我能和它们玲珑相见, 灵犀互通。而且我相信在这浑噩尘世里,也有许多人俗缘半生,却也能曲径通幽, 在暗沉沉的黑影里,瞧见那繁复不尽的人间异彩。 (选自《海内外华人名家名篇选》,有删改) 11.从全文看,作者的欲望有哪些?请分点概括。(6 分) 12.第③段写乡村垃圾化为泥土的过程,有什么作用?(6 分) 13.文中④、⑤两段写自己的欲望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4 分) 14.结合文本,就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 分) (1)有人认为本文无非是咏叹事业、理想的失落,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将“暗中静坐”当作一种娱乐,这对你有何启迪? 第Ⅱ卷(表达题,共 84 分) 四、(24 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遨翔/陨石 诤友/鱼水情 奇葩/不可名状 B.收讫/装潢 青睐/邻界点 返聘/煞费苦心 C.挑衅/扉页 和煦/敞篷车 戏谑/流光异彩 D.籍贯/间谍 编纂/掉书袋 屏蔽/纵横捭阖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记者从有关会议获悉,从 1 月 1 日起,长江芜湖至安庆皖河口段 205 公里航 道维护水深将提高 0.5 米,以免确保万吨级货轮可沿江而上直达安庆。 B.今年的两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备受世人瞩目,而以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这一议题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C.近年来,铜陵市不断创新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身体力行农村文化墙建设, 绘如画美景,展万卷文明,把一面面农家院墙变成一道道文化风景。 D.优秀人才之争势必成为旅游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如何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 的营销队伍并发挥其建设性作用,更是旅游企业夙兴夜寐的难题之一。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指出,由于地理隔离和局部森林砍伐,大致在 2800 年前左右,岷山熊猫和邛崃山、凉山熊猫因为岷江的阻隔而形成两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