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二中2013届高三期末前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 专页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央浼/分娩溺爱/名 剽窃/虚无缥缈 B、栖息/侧 契约/楔子 潜力/扭转乾坤 C、倩影/天堑 俏皮/峭拔 怯弱/扶老挈幼 D、钟磬/磐石 诺言/偌大 朔方/追本溯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世界知识经济不断涌来的新形势,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我们必须 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严格要求。 B、奥运盛会在北京举办的难得机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运动员的昂扬斗志,他们 以无所不至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各项比赛当中且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C、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莱齐奧,23岁时出版小说《诉讼笔录》即引发 关注,这一作品获得了法国龚古尔奖的勒纳多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金 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20多部小说与文集 D、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带来大 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如果胶柱鼓瑟就只能落后且永远没有出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 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 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 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 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一鼓励参观 者留下来吃晚餐。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 的潜在目标,即 A.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 B.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C.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 尽可能多地招徕顾客,希望他们再次来公园游览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 卢新宁
安徽省太湖二中 2013 届高三期末前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 专页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央浼/分娩 溺爱/匿名 剽窃/虚无缥缈 B、栖息/敧侧 契约/楔子 潜力/扭转乾坤 C、倩影/天堑 俏皮/峭拔 怯弱/扶老挈幼 D、钟磬/磐石 诺言/偌大 朔方/追本溯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面对世界知识经济不断涌来的新形势,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我们必须 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严格要求。 B、奥运盛会在北京举办的难得机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运动员的昂扬斗志,他们 以无所不至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各项比赛当中且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C、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莱齐奥,23 岁时出版小说《诉讼笔录》即引发 关注,这一作品获得了法国龚古尔奖的勒纳多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金 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 20 多部小说与文集。 D、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带来大 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如果胶柱鼓瑟就只能落后且永远没有出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 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 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 2013 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 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 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 者留下来吃晚餐。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 一的潜在目标,即 。 A. 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 B. 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C. 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 D. 尽可能多地招徕顾客,希望他们再次来公园游览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 卢新宁
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 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 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 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 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 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 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 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 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 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 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 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 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 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 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 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 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 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 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 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 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 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 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5、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 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 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 比自豪
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 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 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 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 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 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 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 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 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 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 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 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 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 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 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 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 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 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 世界上有 100 多个国家的 2300 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 3000 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 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 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 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 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5、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的一项是(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 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 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 比自豪
6、对文中划线句子“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髙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 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 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 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 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 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 观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 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8-10题。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 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 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 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 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 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 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 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 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 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 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 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 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对文中划线句子“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 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 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 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 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 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 观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 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 8—10 题。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 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 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 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 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 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 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 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 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 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 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 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 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 9、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府史之所蹲 伏 B、惟杉能遂 其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其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D 君以客饮于堂上 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久之,能以 足音辨人 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 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 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 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 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 (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3分) (3)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江月①丹阳湖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这首词作于1162年春,作者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时所作。此前三年, 张孝祥曾两次遭罢官。 (1)上阕中“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简略分析。(4分)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 9、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史之所蹲 伏 B、惟杉能遂 其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 其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D、 君以客饮于堂上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久之,能以 足音辨人 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 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 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 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 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 分) (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3 分) (3)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 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西江月① 丹阳湖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这首词作于 1162 年春,作者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时所作。此前三年, 张孝祥曾两次遭罢官。 (1)上阕中“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简略分析。(4 分)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题)(5分) (1)工欲善其 事 (《论语·卫 灵公》) (2) 思而不学则 殆 (《论语·有教无类》)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荀子《劝学》) (5)昆山玉碎凤凰 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 牧《阿房宫赋》 (7) ,为有源头活水 来处 (朱熹《观书有感》) (8)今宵酒醒何 (柳永《雨 霖铃》)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谢 ①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 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凉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浅黄的花朵时, 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 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气。 ②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 以其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 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③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 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 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乍开的拘谨的小 花,这束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 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④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外还涌动着阴森的寒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题)(5 分) (1)工欲善其 事, 。 (《论语·卫 灵公》) (2) ,思而不学则 殆。 (《论语·有教无类》)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 《孟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荀子《劝学》) (5)昆山玉碎凤凰 叫, 。 (李贺《李凭箜篌引》) (6)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 牧《阿房宫赋》) (7) ,为有源头活水 来。 (朱熹《观书有感》) (8)今宵酒醒何 处? 。 (柳永《雨 霖铃》)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22 分)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谢 云 ①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 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凉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浅黄的花朵时, 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 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气。 ②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 以其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 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③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 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 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乍开的拘谨的小 花,这束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 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④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外还涌动着阴森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