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孔子之后,下一个主要的哲学家是墨子。他姓墨名翟。《史记》上没有说他是 哪国人,关于他的生平也说的很少,实际上等于没有说。因而关于墨子是哪国人历 来有意见分歧。有些学者说他是宋(今豫东鲁西)人,另一些学者说他是鲁人。他的 生卒也不能肯定是哪年,大概是在公元前479一前381年以内。研究墨子思想。主 要资料是《墨子》一书,共五十三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 墨子创立的学派名为墨家。在古代,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墨学的影响 也不亚于孔学。把这两个人进行对比,是很有趣的。孔子对于西周的传统制度、礼 乐文献,怀有同情的了解,力求以伦理的言辞论证它们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 相反,认为它们不正当,不合用,力求用简单一些,而且在他看来有用一些的东西 代替之。简言之,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是 它的批判者。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 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孔子之后,下一个主要的哲学家是墨子。他姓墨名翟。《史记》上没有说他是 哪国人,关于他的生平也说的很少,实际上等于没有说。因而关于墨子是哪国人历 来有意见分歧。有些学者说他是宋(今豫东鲁西)人,另一些学者说他是鲁人。他的 生卒也不能肯定是哪年,大概是在公元前479一前381年以内。研究墨子思想。主 要资料是《墨子》一书,共五十三篇,是墨子本人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 墨子创立的学派名为墨家。在古代,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墨学的影响 也不亚于孔学。把这两个人进行对比,是很有趣的。孔子对于西周的传统制度、礼 乐文献,怀有同情的了解,力求以伦理的言辞论证它们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 相反,认为它们不正当,不合用,力求用简单一些,而且在他看来有用一些的东西 代替之。简言之,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正当的,墨子则是 它的批判者。孔子是文雅的君子,墨子是战斗的传教士。他传教的目的在于,把传 统的制度和常规,把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
墨家的社会背景 在周代、天子、诸侯、封建主都有他们的军事专家。当时军队的骨干,由世袭 的武士组成。随着周代后期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些武士专家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 谁雇佣他们就为谁服务,以此为生。这种人被称为“游侠”,《史记》说他们“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列传》)。这些 都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大部分的墨学就是这种道德的发挥。 在中国历史上,儒和侠都源出于依附贵族“家”的专家,他们本身都是上层阶 级的分子。到了后来,儒仍然大都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而侠则不然,更多的是 出身于下层阶级。在古代,礼乐之类的社会活动完全限于贵族:所以从平民的观点 看来。礼乐之类都是奢侈品,毫无实用价值。墨子和墨家,正是从这个观点,来批 判传统制度及其辩护者孔子和儒家。这种批判,加上对他们本阶级的职业道德的发 挥和辩护,就构成墨家哲学的核心 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这个论断有充分的证据。从《墨子》以及同时代的其 他文献,我们知道,墨者组成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纪律极为严格。这个 团体的首领称为“钜子”,对于所有成员具有决定生死的权威。墨子就是这个团体 的第一任钜子,他领导门徒实际进行的军事行动至少有一次,就是宋国受到邻国楚 国侵略威胁的时候,他们为宋国准备了军事防御
墨家的社会背景 在周代、天子、诸侯、封建主都有他们的军事专家。当时军队的骨干,由世袭 的武士组成。随着周代后期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些武士专家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 ,谁雇佣他们就为谁服务,以此为生。这种人被称为“游侠”,《史记》说他们“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列传》)。这些 都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大部分的墨学就是这种道德的发挥。 在中国历史上,儒和侠都源出于依附贵族“家”的专家,他们本身都是上层阶 级的分子。到了后来,儒仍然大都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而侠则不然,更多的是 出身于下层阶级。在古代,礼乐之类的社会活动完全限于贵族;所以从平民的观点 看来。礼乐之类都是奢侈品,毫无实用价值。墨子和墨家,正是从这个观点,来批 判传统制度及其辩护者孔子和儒家。这种批判,加上对他们本阶级的职业道德的发 挥和辩护,就构成墨家哲学的核心。 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这个论断有充分的证据。从《墨子》以及同时代的其 他文献,我们知道,墨者组成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纪律极为严格。这个 团体的首领称为“钜子”,对于所有成员具有决定生死的权威。墨子就是这个团体 的第一任钜子,他领导门徒实际进行的军事行动至少有一次,就是宋国受到邻国楚 国侵略威胁的时候,他们为宋国准备了军事防御
这段情节很有趣,见于《墨子》的《公输》篇。据此篇说,有一位著名的机械 发明家公输般,当时受楚国雇用,造成一种新式的攻城器械。楚国准备用这种新式 器械进攻宋国。墨子听说这件事,就去到楚国,要对楚王进行劝阻。在那里,他和 公输般在楚王面前演习了他们的进攻和防御的器械。墨子先解下他的腰带,用它摆 成一座城,又拿一根小棍棒当作武器。接着公输般使用九种不同的微型进攻器械, 九次都被墨子击退了。最后,公输般用尽了他的全部进攻器械,可是墨子的防御手 段还远远没有用完。于是公输般说:“我知道怎样打败你,但是我不愿意说出来。 墨子回答说:“我知道你的办法,但是我也不愿意说出来。” 楚王问墨子这是什么意思,墨子继续说:“公输般是在想杀我。但是我的弟子 禽滑厘等三百人,早已手持我的防御器械,在宋国的城上等候楚国侵略者,就算杀 了我,你也不能灭绝他们。”楚王听了这番话,嚷了起来:“好啦好啦!我说不要 攻宋了。” 这段故事若是真的,倒是为当今世界解决两国争端,树立了良好榜样。战争不 必在战场上进行。只要两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把他们实验中的攻守武器拿出来较量 一番,战争也就不战而决胜负了! 不管这段故事是真是假,也可以反映出墨者团体的性质,别的书上也说到这种 性质。例如《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
这段情节很有趣,见于《墨子》的《公输》篇。据此篇说,有一位著名的机械 发明家公输般,当时受楚国雇用,造成一种新式的攻城器械。楚国准备用这种新式 器械进攻宋国。墨子听说这件事,就去到楚国,要对楚王进行劝阻。在那里,他和 公输般在楚王面前演习了他们的进攻和防御的器械。墨子先解下他的腰带,用它摆 成一座城,又拿一根小棍棒当作武器。接着公输般使用九种不同的微型进攻器械, 九次都被墨子击退了。最后,公输般用尽了他的全部进攻器械,可是墨子的防御手 段还远远没有用完。于是公输般说:“我知道怎样打败你,但是我不愿意说出来。 ”墨子回答说:“我知道你的办法,但是我也不愿意说出来。” 楚王问墨子这是什么意思,墨子继续说:“公输般是在想杀我。但是我的弟子 禽滑厘等三百人,早已手持我的防御器械,在宋国的城上等候楚国侵略者,就算杀 了我,你也不能灭绝他们。”楚王听了这番话,嚷了起来:“好啦好啦!我说不要 攻宋了。” 这段故事若是真的,倒是为当今世界解决两国争端,树立了良好榜样。战争不 必在战场上进行。只要两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把他们实验中的攻守武器拿出来较量 一番,战争也就不战而决胜负了! 不管这段故事是真是假,也可以反映出墨者团体的性质,别的书上也说到这种 性质。例如《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
死不旋踵。”《墨子》一书的本身,差不多有九篇是讲防御战术和守城器械。这 切表明,当初组成墨家的人是一群武士。 可是,墨子及其门徒。与普通的游侠有两点不同。第一点,普通的游侠只要得 到酬谢,或是受到封建主的恩惠,那就不论什么仗他们都打: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 ,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第二点,普 通的游侠只限于信守职业道德的条规,无所发挥;可是墨子却详细阐明了这种职业 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这样,墨子的社会背景虽然是侠,却同时成为一 个新学派的创建人。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1)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 鬼不悦”。(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 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 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公孟》)。《墨子》的《非儒》篇还说:“累 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 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
死不旋踵。”《墨子》一书的本身,差不多有九篇是讲防御战术和守城器械。这一 切表明,当初组成墨家的人是一群武士。 可是,墨子及其门徒。与普通的游侠有两点不同。第一点,普通的游侠只要得 到酬谢,或是受到封建主的恩惠,那就不论什么仗他们都打;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 ,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第二点,普 通的游侠只限于信守职业道德的条规,无所发挥;可是墨子却详细阐明了这种职业 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这样,墨子的社会背景虽然是侠,却同时成为一 个新学派的创建人。 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l)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 鬼不悦”。(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 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 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公孟》)。《墨子》的《非儒》篇还说:“累 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 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
这些批评显示出儒墨社会背景不同。在孔子以前,早已有些饱学深思的人放弃 了对天帝鬼神的信仰。下层阶级的人,对于天鬼的怀疑、通常是发生得迟缓一些。 墨子所持的是下层阶级的观点。他反对儒家的第一点。意义就在此。第二、第三点 ,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至于第四点。则是不相干的,因为儒家虽然常常讲到 命”,所指的并不是墨子攻击的那种前定的命。前一章已经指出过这一点,就是 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 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 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 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兼爱 儒家的中心观念仁、义,墨子并没有批评;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 仁、义,常讲仁人、义人。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不 同。照墨子的意思,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是 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这种 道德,就是,在他们的团体内“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是后来的侠客常常说的 话)。以这种团体的概念为基础,墨子极力扩大它,方法是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 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墨子》中有三篇专讲兼爱。墨
这些批评显示出儒墨社会背景不同。在孔子以前,早已有些饱学深思的人放弃 了对天帝鬼神的信仰。下层阶级的人,对于天鬼的怀疑、通常是发生得迟缓一些。 墨子所持的是下层阶级的观点。他反对儒家的第一点。意义就在此。第二、第三点 ,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至于第四点。则是不相干的,因为儒家虽然常常讲到 “命”,所指的并不是墨子攻击的那种前定的命。前一章已经指出过这一点,就是 在儒家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 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 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 、无可奈何地接受它。这才是儒家所讲的“知命”的意思。 兼爱 儒家的中心观念仁、义,墨子并没有批评;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 仁、义,常讲仁人、义人。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不 同。照墨子的意思,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是 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这种 道德,就是,在他们的团体内“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这是后来的侠客常常说的 话)。以这种团体的概念为基础,墨子极力扩大它,方法是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 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墨子》中有三篇专讲兼爱。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