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思想、理论的发展 教学目标及要求:熟悉管理思想、理论的发展脉络及传承关系,把握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最 新动向和前沿问题。 教学内容:中外早期管理思想、西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 理理论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 2.1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1、中国 中国有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如长城、大运河、都江堰等。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是 一个伟大的宝库,其中包含分丰富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世界,特别是对 东方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出现过一批像孔子、管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孙子、 韩非子、商鞅、诸葛亮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称得上是伟大的 管理学家。在他们当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最具有影响力。 与儒家思想同样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和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日美 管理学者研究《孙子兵法》者较多。孙子兵法格言被口本应用到企业管理,在美国作为基层 军人的格言。 2、外国 外国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作为古代文明古国的埃及和巴比伦。 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平均每座要动用230万块石料,10多万劳动力,建筑工期在20年以上, 而月采用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 古代欧洲的希腊和罗马帝国,曾经是奴隶制高度发达的国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 的管理思想。公元前370年,希腊学者色诺芬曾提出过制鞋生产流水化作业的设想,还出现 过像苏格拉底和亚甲士多德那样的一批思想家和哲学家。古罗马帝国最早采用职能式的组织 形式并建立了分级管理的中央集权等级制度。15世纪,意大利著名思想家马基埃维利 (Machiavelli Niccolo)在他的著作《君主论》中,最早提出了有关领导行为和素质的理论。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四项领导原理:()领导者必须得到群众的拥护。有两层含义为:一是群 众要拥护他作为领导者:二是领导者做事要征得群众的同意。(2)领导者必须维持组织的内 聚力。领导者必须有能力把组织的成员团结在一起,使自己和组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③) 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精神意志。领导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能为组织和自己 的生存不断努力奋斗。(④)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西方世界不仪在技术上,而月在社会关系上出现了巨 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诸如效率和效益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 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影响的的思想应运而生。代表人物有: a、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一1790)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他出生前八周,其父 即去世,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亚当·斯密终生未娶,与母亲相伴。在1776年发表了他的 代表作《国富论》。提出了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以 制针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的好处。书中写到:如果一名工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恐怕工作 一天也难以制造出一枚针来(每个人都得拔丝、矫直、切断、敲针头、磨针尖、将针头和针 尖焊在一起)。如果把制针程序分为若干项目,每个工人只分工负责其中一项,这样一来
平均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枚针,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当惊人的。作用体现在: ①分工能增强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②分工减少了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③分工使专 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谷易改良工具和发明高效率的机器。此外,他还提出了硏究经 济问题的出发点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即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支配,人人追求 个人私利,而这种追求客观上也会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这种个人私利的追求者, 就是“经济人”。这种所谓的“经济人”观点认为社会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足点的。这 观点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反映,后来成了整个西方管理的理论基础 b、罗伯特·欧文( Robert owen I771-1858)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 名企业管理改革家。欧文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了人事管理方面的实践与理论。他曾经为工厂 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一系列试验。他倡导在企业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反对将人视为机器。 提出要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的住宅等。希望通过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 并使工厂获得很高的利润。他认为:只要对工人加以训练和指挥,就可以取得50%-100% 的报酬,从而使工厂主的收入大大增加;而花在机器上的支出只能赚到15%的报酬。而且 他的改革实验证明: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史多的利润。山于欧文 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率先在人事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被称为 “人事管理之父” c、查尔斯·巴布(贝)奇( Charles Babbage 1792-1871)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发明家 其性情暴躁,以仝于为了回敬买国街道上比比皆是的管风琴演奏者,他就在他的住房外面吹 起了喇叭,造成一片噪声,以便把他们赶走。他的最著名的发明是1822年制造的世界上第 一台实用机械计算机一一差分札。他将技术方法应用于管理当中,代表作是1832年发表的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除进一步阐述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外,同时 提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主张;劳资关系的协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设计并发 明了一些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的机器、工具。巴布奇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的分配制度, 提出工人的工资应有三部分组成:①固定工资:②利润分享部分:③奖金。后两项是与工人 的劳动生产率直接相关联的。 具有刺激作用的分配制度 早期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有代表性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虫然主要反映在某一个人、某一个 企业的单一的管理实践和个别论述之中,尽管比较混乱,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但 它对促进当时企业生产的发展、加强对早期企业的有效管理和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 2.2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概述 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绎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人们对管理活动有了 初步的认识和见解,形成了一些朴素、零散的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些人又对管理思想加以提烁和概括,找出管理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其作为一种假设, 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形成了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 我们学习的管理理论主要是西方的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建的管理理论,人 们称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山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 政组织体系理论构成。它是以“绎济人”假设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其出发点是经济利益是驱 动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其人:弗雷德甲克·温斯洛·泰罗(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人,出生在
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他的父亲一心指望他山后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律师,希望他子 承父业。年轻的泰罗不负众望,终于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但不久因开夜车得了眼疾而被迫 辍学(泰罗学习刻苦,时常开夜车,是他的健康和视力受损)。1875年,他进入费城一家小 型水泉制造厂当学徒工。22岁转到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先后当过技工、工长、总机械 师、总绘图师。1884年(28岁)被提升为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在业余学习的基础上,于 1883年获得机械工程学位。1898年,它独立开业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以后,他用大部分时 间从事写作、演讲,宣传他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泰罗自幼才华横溢,善于思考。在生产技 术方面,他所完成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不胜枚举,先后获得100多项专利,在机械制造的 高速切削和精密切削方面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1915年因肺炎去世。他一生的研究硕果 累累,著作很多,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车间管理》、《计件工资制》等,其代表作 是191l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泰罗在该书中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 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此被西方管理学界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科 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工作定额原理 泰罗一生大部分时间所关心的主要事情就是提高生产率。在19世纪之前工厂的管理 主要是凭业主的个人经验。企业主为了赚得史多的利润采取的手段不外乎是延长劳动时间或 增强劳动强度。这种方法必然使劳资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工人怠工,资本家制定严格的工作时间,延长工人工作时间。分配问题上工人想多拿,资本 家想少给。工人不知道“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应该300件,可工人认为150件就可以了), 资方不知道“一天合理的报酬”(如应该300元,可给了305元,那么就亏了5元)。泰罗认 为必须先解决好以上两个问题。为了发掘工人们的劳动潜力,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 量定额,即所谓的“合理的凵工作量”。为此,泰罗进行了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时间:选择 合适而技术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下来,加上必要 的休息时间和其他耽误的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总时间。动作:研究工人在干活 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过比较分析后,去掉多余动作,改善必要动作)泰罗在伯利恒 钢铁公司进行了有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该公司有75名工人负责把92磅重的生铁块搬运 30米的距离装到铁路货车上,他们每天平均搬运12、5吨,山工资1、15美元。泰罗挑选 了一名叫施密特的工人进行试验,试验搬运的速度、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对搬运量的影响 以及多长的休息时间为好。经过分析确定装运生铁块的最佳方法和57%的时间用于休息, 使每个工人的山搬运量达到47吨至48吨,同时使工人的山工资提高到1、85美元。通过研 究,找到了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工人的工作量,使资本家和工人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测出 了成本和利润,从而测出了报酬。这样以上两个问题得以解决。 (2)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 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作过一个铁锹试验。当时公司的铲运工人每天上班时都拿着自 家的铁锹,这些铁锹各式各样,大小不等。堆料场中的物料有铁矿石、煤粉、焦炭等,每个 工人的山工作量为16吨。泰罗经过观察发现,山于物料的比重不一样,一铁锹的负载大个 样。如果是铁矿石,一铁锹有38磅;如果是煤粉,一铁锹只有3、5磅。那么,一铁锹到 底在多大才合适呢?经过试验,最后确定一铁锹21磅对于工人是最合适的。根据试验的结 果,泰罗针对不同的物料设计不同形状和规格的铁锹。以后工人上班不用自带铁锹,而是根 据物料情况从公司领取特制的标准铁锹。这种做法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16吨-59吨)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泰罗认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包括
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工人的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另一方面是该工人必须愿意做这种工 作。也就是说,人具有不同的天賦和才能,只要工作对一个人适合,而他又愿意努力去干 他就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例如身强力壮的工人干重活可能是第一流的,但干精细活就不 定是第一流的。而心灵手巧的女工茧然不能干重活,但干精细活却是第一流的。所以要根据 人的能力和天赋把他们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去。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科 学的工作方法,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4)差别计件工资制 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泰罗提出了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在工时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一个合理的定额或标准,根据工人完成定额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如果没有完成 定额,即以正常工资的80%付酬;如果工人超过定额,则全部以正常工资的125%付酬。实 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后效果很明显,使产量增加2-3倍。 (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经验工作方法的特点是工人使用 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方法都根据自己的绎验来定。所以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 操作方法与使用的工具是否合理,以及个人的熟练程度与努力程度。科学工作方法就是在实 验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标准操作方法和采用标准的工具、设备。泰罗认为,工人凭经验很 难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把计划同执行 分离开来。优点:山于职能工长只承担某项职能,所以培训花费时间少:职责明确,效率高。 缺点:一个工人同时接受几个职能工长的领导(多头领导),容易引起混乱,所以这一原则 没有得以推广,但对组织结构划分有相当大的影响。 (6)实行例外原则 泰罗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必须运用例外原则,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把一般的凵常事务授 权给下层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特别好或特别坏的重要事项:超过常规 或标准的各种例外情况,如币大政策的决定,重要人员的任免等)的决策和监督权。例外原 则对于避免高层管理人员陷入繁琐的山常具体事物,以集中精力作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是非 常必要和有利的。 为以后管理上的分权原则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另外,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泰罗认为,雇主和工人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合 作关系。双方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雇主和工人都必须进 行一场精神革命,即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资本家关心的是低成本高利 润,工人关心的是高工资,因此双方就争吵、对立。为了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他认为劳资 双方必须在思想上进行合作。他论述道:“劳资双方在科学管理中所发生的精神革命是,双 方都不把盈余的分配看成头等大事,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加盈余的量上来,直到盈余大到这 样的程度,以全不必为如何分配而进行争吵。…他们共同努力所创造的盈余,足够给工人 大量增加工资,并同样给雇主大量増加利润。”这就是泰罗所说的精神革命。泰勒提出要进 行一场精神上的革命,其核心是劳资双方必须把精力从利益争夺转向共同合作多创利益上, 用合作取代对立。遗憾的是,泰罗所希望的这种精神革命一直没有出现 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泰罗在管理理论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的开拓性工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山于 他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但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个理论不免有 其局限性。泰罗自身条件、背景,使他对较高层次的研究相对较少,理论深度也相应的显得 不足。泰罗的生活绎历决定了其理论偏重于基层管理。最大的不足是,他把工人看成为“经 济人”,视为一个仪仪能够用金钱刺激的群体,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当然, 人是有感情、有自尊心的,在很多情况下,金钱不是力能的,可采用激励鼓励,增强其集体 荣誉感等方法
时势造英雄,在泰罗的同代人当中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出现了一批他的弟子及追随者。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Frank Gilbreth)吉尔布雷斯夫妇在管理发展史上就像居甲夫妇 样显得光彩夺目。他受泰罗学术演讲的溦发,成为其最真诚的追随者。他长期从事动作硏 究与疲劳研究(省略砌砖动作研究,将砌外墙砖动作从18个减少到5个,将砌内墙砖动作 从18个减为2个),力求精简动作,降低疲劳,提高生产率。他把基本动作定义为动素,每 个动紊称之为“ Therblig”,这是 Gilbreth字母次序倒过来组成的,只是“th”这两个字母 次序不变。为了获得进一步的研究资料,他把当时刚刚出现的电影摄影技术用来进行动作摄 影,然后放映,硏究分析哪些是不必要的动作切加以消除。他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种“微动 计时器”。把一个大钟装上一枚长的大秒针,可以录下二千分之一秒,置于拍摄现场,用来 测定工作所需时间的长短。这项硏究的重要性,为动作硏究开辟了道路,现代体育竞技中的 动作研究基本上源于此。因其在动作研究上的成就,被后人誉为“动时研究之父” ·亨利·甘特( Henry gannt)甘特是泰罗在米德维尔钢铁厂工作时的助理,长期与泰罗 合作,也是美国著名的工程师、科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计划和管理技术方面。他设计了 一种生产计划进度表,被称为“甘特图”,有效地控制生产和计划。(即把工作的种类、工作 所需设备、工作进度等放置在一张以时间为坐标的图上,进而使对工作计划的检查和掉制史 加直观、形象)他还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即除了按目支付有保讦的工资外,超额完 成定额的部分另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也可以得到原定的山工资。这种制度比泰罗的“差 别计件工资制”好,可以使工人感到收入有保证,劳动积极性因而提高:他还注意到职工的 培训工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在以泰罗为代表的一些人在美国倡导科学管理的时候,欧洲也出现了一些古典的管理理 论及其代表人物,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法国的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他是以管理过程和 管理组织为重点 法约尔的代表作是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第一次对管理的职能作了明 确的划分,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他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实际创始人,被 誉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企业活动类别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法约尔发现,无论一个企业是大是小,它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划分为六类: 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 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等 3)财务活动—指资本的筹集和运用 4)安全活动—指财产和人员的保护 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核算、统计等 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 管理不同于经营,管理只是整个经营活动的组成部分。法约尔首次把管理活动划分为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揭示了管理的本质。 ②管理的|四条原则 为了使管理者能够史好地履行管理的职能,法约尔总结出管理的丨四条一般原则: (1)劳动分工原则。实行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2)权力与责任原则。管理者必须拥有权力以发布命令,但权利与责任必须对等。 (3)纪律。纪律是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人员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敬方面 所达成的一种协议。纪律的实质是遵守企业内部各方面达成的协议。纪律是领导人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