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理论 与方法的演变
美术教学理论 与方法的演变
在读完本章后,你能够: 记住各国美术教学的开端。 描绘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目的、内容与方法,阐述 产生的原因,分析其长处与弊端。 ·阐述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学论产生的背景,描绘其特 点,分析其长处与弊端。 :阐述学科性取向的美术教学论产生的背景和哲学思想 ,描绘其特点,分析其长处与弊端。 ·了解美术教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归纳多元文化艺术教 育、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特点。 讨论各类美术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针对各 自的长处与弊端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并 学会用表格的方式一目了然地列出上述内容
·记住各国美术教学的开端。 ·描绘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目的、内容与方法,阐述 产生的原因,分析其长处与弊端。 ·阐述创造性取向的美术教学论产生的背景,描绘其特 点,分析其长处与弊端。 ·阐述学科性取向的美术教学论产生的背景和哲学思想 ,描绘其特点,分析其长处与弊端。 ·了解美术教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归纳多元文化艺术教 育、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特点。 ·讨论各类美术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特征,针对各 自的长处与弊端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并 学会用表格的方式一目了然地列出上述内容。 在读完本章后,你能够:
§1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1.1各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开端 19世纪下半叶,普通学校美术教育首先在英国开展, 紧接着,芬兰、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逐渐开始在 中小学设置图画或手工的科目。 1.1.1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各国的学校美术教学大 都以图画教学为中心。其教学目的大致为:通过图画教 学,练习眼和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教 学内容大都以描绘现实中存在的物体为主,并普遍采用 教师示范描绘步骤、学生临摹的教学方法,明显呈现出 重视传授描绘技术的倾向
§1 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1.1 各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开端 19世纪下半叶,普通学校美术教育首先在英国开展, 紧接着,芬兰、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逐渐开始在 中小学设置图画或手工的科目。 1.1.1 19世纪末欧美的图画教学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各国的学校美术教学大 都以图画教学为中心。其教学目的大致为:通过图画教 学,练习眼和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教 学内容大都以描绘现实中存在的物体为主,并普遍采用 教师示范描绘步骤、学生临摹的教学方法,明显呈现出 重视传授描绘技术的倾向
11.219世纪末亚洲的图画教学 19世纪末,亚洲各国的图画教育与同时期的欧美各 国的图画教学相似。但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亚洲各 国的图画教学中加入了本国传统绘画的内容。 1881年,日本制定了《小学校教则纲领》。 1904年,中国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1910年,韩国学部编写了普通学校指导书《普通教育 学》
1.1.2 19世纪末亚洲的图画教学 19世纪末,亚洲各国的图画教育与同时期的欧美各 国的图画教学相似。但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亚洲各 国的图画教学中加入了本国传统绘画的内容。 ·1881年,日本制定了《小学校教则纲领》。 ·1904年,中国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1910年,韩国学部编写了普通学校指导书《普通教育 学》
1.220世纪初注重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121苏联的美育 ·1917年,苏联政府在成立之际,就对教育问题非常重视。 20世纪20年代,苏联重视“生活教育”,普及美育活动。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知识灌输教育的影响下,美育一度 有后退的倾向。 苏联美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学校内与学校外共同进行。 1.2.2注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美术教学观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艺术是一种 生活方式”的观点。此时,美术教学已从强调艺术的自我 表现向注重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方向转变了。在东欧的一些 国家中,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引导学生 树立变革社会的意识
1.2 20世纪初注重社会性取向的美术教学 1.2.1 苏联的美育 ·1917年,苏联政府在成立之际,就对教育问题非常重视。 ·20世纪20年代,苏联重视“生活教育” ,普及美育活动。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知识灌输教育的影响下,美育一度 有后退的倾向。 ·苏联美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学校内与学校外共同进行。 1.2.2 注重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美术教学观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艺术是一种 生活方式”的观点。此时,美术教学已从强调艺术的自我 表现向注重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方向转变了。在东欧的一些 国家中,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引导学生 树立变革社会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