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射手英雄:感生与化身
第一章太阳鸟族的儿孙 太阳和光明之诗 神话学上有所谓“自然神话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阿 达尔伯特·库恩(Adalbert Kuhn1812-1881)和1在德国出生 的英国学者弗里德利希·麦克斯·缪勒(Fridrich Max Mul- 1er1822一1900)。库恩的主要成绩是印炊比较神话研究。缪勒 则建立了“语言学的神话学”,提出著名的“语言疾病理论”(The- ory of the disease of language),或称“语讹说”。我国古代 也有类似这种学说的理论萌芽,近代学者也多蒙其影响①。缨 勒以太阳神话为核心,论证山于语词的活用和种种修辞手段的 影响,也由于某些语词在流播传承过程里所产生的误解、遗 忘、混乱等等,便产生了“由日出到日落”的形形色色或典型或变 形的太阳神话。太阳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核心。一切神话都是由 太阳神话派生并用来解释太阳神活的。史称“太阳神学说” die Solare Theorie,Solar theory)。缪勒说:“神话是语言 生病的结果,犹如珍珠是蚌生病的结果。”语言的疾病不是造成 ①多见马昌仪《释神与语言疾病说,飞话页文史丛刊第9舞第200号, 1984年,第7-8页。 .◆3●
癌,而是生产出粗野、蛮荒、质始而又璀灿、晶莹的珍珠一在活 体里华长的太阴。太阳在黎明时升起,燃烧着天空,驱逐了黑 暗。于是有人贼道: 看,那发光的在追赶燃烧的! 这是原始的诗一“原诗”,是语言的“元奋症”表现,正如创 造和早慧的天才也是大脑皮质的“病态”一般。发光的是太阳, 燃烧的是黎明。有些后进民族不仅说黎明是太阳的爱人,太阳 每一天清晨还要用“长矛的光线”杀死她。①这种带着野性、神 奇和美妙性质的“言语链”能够自我繁殖和增生,逐渐形成审美 而又残留巫术性的幻想故事,于是我们就有了神话。而“希腊语 表示发光者'的字希力奥斯(Helios),原是亚利安语的‘太阳”, 梵文表示‘燃烧者'的ahana或danana,原是亚里安语的‘黎 明。假定希力奥斯一语,后来与阿波罗(Apo1lo)一语相混,又 假定表示燃烧者'的字,由Daphne变来,而行一种树木(案:例 如月桂树)也因为易于燃烧之故,也叫做Daphne(达夫妮)。这 几个字既然经过这些变化,后来却忘记了,于是乎希腊便生出 ‘阿波罗追赶达夫妮'的传说来。”②“日出一朝霞”引起了感叹, 再由表示“太阳”的语词生发出种种的言语的变化、活用和误解, 形成神奇而美妙的“亩语链”,便催化出太阳神阿波罗追求小河 神达夫妮不遂,后者变成一棵桂树的韵事来(我国早期的神话学 者如茅盾、郑振锋、黄石、林惠祥等都曾以此介绍或解释“桂冠” 的来源)。在这样的语言疾病和诗意的杂沓缤纷的背景之前,缪 勒提出太阳是照亮原始神话世界几乎唯一的光。他认为,“占代 ①参见克罗德世界幼稚时代,商务印书常:1943年,第86。 ②黄右:《神话研究,开明书店,1931华,第6页. e4●
人把整个自然界分为两半,一半是黑暗的,冰冷的,象征着严冬、 衰老、死亡…而另一半则是光明的,温稷的,象征着生命、春天 等等。由于这两部分的相互更迭交替决定于太阳的活动,所以 一切在白然现象的基础上产生的神话,全部都是太阳神话,或者 是与朝霞、晚霞相关的神话”@。 所谓“气象学派”的创始人威廉·施瓦尔茨(W·Schwarz) 也认为:“大量的神话都反映了光明与暗进行斗争的主题”,他 说,“原始人看到乌云遮住了太阳,最后太阳又战胜乌云,看到风 雨雷电同光明进行反复的较量,就必然会产生光明与黑暗殊死 搏斗的观念。”© 茅盾先生曾指出,朱燕的楚辞辩证解释太阳金车的驭手 “羲和”的来源时曾不自觉地运用了“语讹说”国。“此等虚诞之 说,其始止因尧典》‘出日纳日’之文,口耳相传,失其本指,而好 怪之人,耻其谬误,遂乃增饰傅会,必欲使之与经为一而后 已。”④朱熹解释十日代出”、“羿射九日”的神话时也说:“按此 十日,本是白甲至癸耳,而传者误以为十日并出之说”⑥。但是 我国神学界还没有典型而较成熟的“太阳学派”。 “太阳学派”和“语讹说”看似无理,却有它客观上的理论意 义:第一,它揭示出太阳崇拜的普遍性及其对语言、心理的影响, 第二,揭示出神话故事、神名和某些语词的秘密联系,第三,揭示 出某些民族(尤其是印欧民族)神话、语言、心理的趋同性、可比 性。 对应着“太附学派”(Solar School),语言学上也有所谓“居 ①③引自刘魁立欧洲民间文学研究中的第-·个流烹一神话学泳,《民间文 艺索笋3华,上海文艺出版社,192年,第23,2T所 ③参见茅片:✉神话研究,百花文艺片板社,1930年,第161一162页。 ⑥⑥〔宋)朱庶:楚辞樂注,上剂古籍版社,1979年,第179一180、193页。 5
涅士-吉尔(G1nes一Dil)理论”,“居涅土一吉尔”义为“太阳 的话”、:个土耳其学派的理论认为土耳其语言(甚至一切语 言)里最重要、最原始、最易发的元音是a,“经过多次的重泛(a+ a+a…),就产生了忿。于是,ag这个词就是这母开·切语 言)的词根。最初的人曾用这个词(2)去作‘太阳'的标记。… 凡表示运动、水、光、距离、力量等等的词都归根于“太阳”①。赫 罗兹尼也把源于苏美尔文aga的亚述一巴比伦文的agǘ解为“太 阳光冠之神”。这些理论当然都失之偏颇,但是太阳崇拜确实几 乎是全世界原始社会、原始部落所共有的宗教行为。 20世纪初期,与太阳学派相映照,义出现了所谓新自然学派 的太阴神话学派或月神理论。据王孝廉光生介绍:“1906年,在 德国柏林开了-次比较神话学会,发刊了《神话学双书》,属于 这个集团的是西克(E·Siecke)、波克伦(E·Boklen)、胡辛 (G·Hasing)等人的太阴神话学派,他们强调月亮是形成神话 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所有的神话是由发光天体而产生的,发光 天体神话的本原自然是太阳神话和太阴神话,这集团义主张神 话的主体是源于太阴(月亮),太阳是较太阴后期而产生的神话 对象。因此这派自然神话主义者的神话研究有把神话推向单元 论(太阴神诺)的倾向。”@台湾的神话学家杜而未先生就是当代 著名的“太阴神话学派”代表人物。他的多种著作,本书将分别 简介和援用。 不难看出,这两种学派各执一端,不免武断;为了体系的圆 满,总要设法让事实来迁就理论。体系化本身就暗藏背“封闭” ①〔·〕方等:《Ginès一D1哩论的三时问方法的语言学研究与前学观 点,第5页。见〔苏)A.C.提利芭娃:语言学中的历史主义问题,高名凯 译,五年代出版4,1954作,第62贞。 @主款雕:《:'的神无与传说·关于让而未博士的中国神话,联经出版公 司,1981年,台北,架301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