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卤族元素 主讲人 马凯 学号 2011501086 重点:氯气的性质:氯气的制法:C的检验:溴、碘的重要性质:氟元素的特性: 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间的递变关系: 重点难点 难点:氯水的成分和性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卤素的性质和原子 结构的关系:萃取和分液操作的方法和原理。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程序 个人增减 上一章我们复习了碱金属元素的知识,从今天起我们将继续复习卤族元素及其 化合物的知识。 卤族元素 一、知识框架 FeFeCl2+H2t AgCI AgNO; CuO_-CuCI2+HxO CaCO:CO+CaCIHO HO-HCH+HCIO NaOH NaCH+-NaCIO+HO Na Ca(OH), NaCl 池解膝食平 ②她解食盐怒 acn0 Cu点燃CuG, Nal 1z+NaC! HCIO光照0, PCIs C NaOH HBr AgNO AgBr 光
1 高三化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卤族元素 主讲人 马凯 学号 2011501086 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的性质;氯气的制法; Cl − 的检验;溴、碘的重要性质;氟元素的特性; 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间的递变关系; 难点: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卤素的性质和原子 结构的关系;萃取和分液操作的方法和原理。 课时安排 4 课时 教 学 程 序 个人增减 上一章我们复习了碱金属元素的知识,从今天起我们将继续复习卤族元素及其 化合物的知识。 卤族元素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解析 1、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溶于水(1·2) 结构特点:氯原子最外层?个电子,场得1个电子显 强氧化性 化 ①与几平所有的金属反应(NaCuFe等) .P.C.S 可大成分的区别 能氧化多种还原性粒子(B 。这+、 )用途:消毒(白来水)、制盐酸、漂白粉、农药,氯仿等 原理:强氧化剂(KMnO,、MnO2KCO,、Ca(C1O)2+ 浓盐被 要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或排 气 盐水法 余氯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 不宜用饱和石灰水 因太稀) 检验:湿润的K1一淀粉试纸 正{电解食盐水 电解熔融的氯化物 @沸 (1)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式: (2)分子结构: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间共用一对电子而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分子式为C2,氯分子电子式可表示为:QC: (3)化学性质: ①案气跟金属反应:生成盐2a+C,2NaC1(做,产生白色的烟。 Cu+CL,-CuCL,(放热,产生棕黄色的烟),2Fe+3Cl2=2FeCL(放热,产 生棕褐色的烟): ②氯气跟非金属反应:H,+C,2C1(憨热,产生苍白色火焰)。 H2+C1,=2HCI(混合物爆炸),2P+3C,(不足)=2PC,(液态,形成白雾) 2P+5CL,(充足)=2PC1,(固体,形成白烟): ③氯气跟水反应:H,0+Cl,=HC1+HC1O(弱酸,不稳定,易见光分 解:强氧化剂,可用于漂白): ④氯气跟碱的反应:氯气+碱号金属氯化物+金属次氯酸盐+水: ⑤还原离子:C,+2厂-2C+(用湿润的K淀粉试纸检验C2的存在》 Cl,+2Fe2=2Fe+2CI(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4)CT的检验方法: 2
2 二、知识点解析 1、氯气 (1)原子结构: ;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式: ; (2)分子结构:氯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间共用一对电子而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分子式为 Cl2,氯分子电子式可表示为: ; (3)化学性质: ①氯气跟金属反应:生成盐。 2 2 2 Na Cl NaCl + = 点燃 (放热,产生白色的烟), Cu Cl CuCl + = 2 2 点燃 (放热,产生棕黄色的烟), 2 3 2 3 2 Fe Cl FeCl + = 点燃 (放热,产 生棕褐色的烟); ②氯气跟非金属反应: 2 2 H Cl HCl + = 2 点燃 (放热,产生苍白色火焰), 2 2 H Cl HCl + = 2 光照 (混合物爆炸), 2 3 2 3 ( ) 2 P Cl PCl + = 点燃 不足 (液态,形成白雾), 2 5 2 5 ( ) 2 P Cl PCl + = 点燃 充足 (固体,形成白烟); ③氯气跟水反应: H O Cl HCl HClO 2 2 + = + 部分反应 (弱酸,不稳定,易见光分 解;强氧化剂,可用于漂白); ④氯气跟碱的反应:氯气+碱 → 常温 金属氯化物+金属次氯酸盐+水; ⑤还原离子: 2 2 Cl I Cl I 2 2 − − + = + (用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检验 Cl2 的存在), 2 3 2 Cl Fe Fe Cl 2 2 2 − − − + = +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4) Cl − 的检验方法:
①试剂:AgNO,溶液和稀硝酸: ②原理:g+CT=AgC1↓(白): ③稀硝酸的作用:排出CO,2对CT的干扰: (5)氯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 O2aC2a+C↑. ②2NaCl+2H,02Na0H+Ca,↑+H,↑ 2)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MhmO,+4HCI(浓)=MnCL,.+CL,↑+2H,0 ②装置设计:雷补体子整体(实验室制0,》块状固体+液体→气体(实 验室制H,C0,),粉末状固体+液体气体(实验室制C,): ③净化:由所制气体化学性质及杂物气体化学性质而选择除杂试剂,通常用汾 ④收集:由所制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和水溶性来决定: 同尾气吸收:有毒气体必须加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氯气的检验:氯气可用润湿的实验室制KI淀粉试纸检验。 2、卤族元素 周期表中位置:周期与族 原子结构示意图:氯1)287 學 电子式:澳 ·: 比较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不点 :电子层数不同 分 1”价,最高正价为“+7”价(除F外》 盘器乌大收每 卤族 程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与水或碱反应 与氢气反应 条件,暗处一光照一加热一边加热边分解 (由易列难) 现象:由剧烈爆炸到现象不明显 生成物:由稳定到不稳定 2P2十 2H2● HF+O 从氟到碘) 膜微溶于水 。+2B 2Naclt Br 置换反应JBr2十2NaI 2下aBr. Clz+2Nal -2NaCl+I2 物理性质」 3
3 ①试剂: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 ②原理: Ag Cl AgCl + − + = (白); ③稀硝酸的作用:排出 2 CO3 − 对 Cl − 的干扰; (5)氯气的制法: 1) 工业制法: ① 2 2 2 NaCl Na Cl = + 电解 熔融 , ② 2 2 2 2 2 2 NaCl H O NaOH Cl H + = + + 电解 ; 2)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 2 2 2 2 MnO HCl MnCl Cl H O 4 ( ) 2 + = + + 粉末状固体 液体 气体 浓 ; ②装置设计:固体+固体 → 气体(实验室制 O2 ),块状固体+液体 → 气体(实 验室制 2 2 H CO , ),粉末状固体+液体 → 气体(实验室制 Cl2 ); ③净化:由所制气体化学性质及杂物气体化学性质而选择除杂试剂,通常用洗 气; ④收集:由所制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和水溶性来决定; ⑤尾气吸收:有毒气体必须加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⑥氯气的检验:氯气可用润湿的实验室制 KI 淀粉试纸检验。 2、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哦@》@》©》 (2)卤族元素的递变性 1)物理性质: F. 颜色 水中溶解性反应 溶解溶解 质一一→溶解度减小 熔沸点 升高 2)化学性质: ①卤素单质与C,一样,都能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等物质发生反应 ②化合价相似,均有-1价,除氟外,均有+1、+3、+5、+7价: ③形成气态氢化物化学式相似,为HX,可溶于水,形成氢卤酸,在空气中可 形成白雾: ④递变性: 单质氧化性 一减弱 卤离子(X)还原性 →增强 气态氢化物(HX)稳定性 一减到 气态氢化物(HX)还原性 ·增强 氢卤酸酸性 →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HXO4)酸性 ·减弱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C,+2-2C+12,C,+2Br=2C+B, Bm,+2I=2Br+12: (3)卤素离子(X)的特性及检验: 离子检验试剂 主要实验现象 有关反应方程式 生成自色沉淀,此沉苗 c1- AgNO,溶液、稀硝酸 不溶于稀硝酸 g+C—Aa+ ①AgNO溶液、稀硝酸 生成淡黄色沉淀,此沉 Ag'+br—Aert Br ②加氯水和CL 2+2Bx-21+Br ①AeNO,溶液、稀硝酸 生成黄色沉淀,此沉淀 入淀粉溶液后滴 Ag+I一AI 氯水 淀粉溶液变基 2+C一20+2 (4)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即能向正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的反应就是可逆反应,具有以下特征:1)必须在同一条件下有正反应也有逆反应 二者同时发生,而且都没有停止:2)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同时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4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卤族元素的递变性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卤素单质与 Cl2 一样,都能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等物质发生反应; ②化合价相似,均有-1 价,除氟外,均有+1、+3、+5、+7 价; ③形成气态氢化物化学式相似,为 HX ,可溶于水,形成氢卤酸,在空气中可 形成白雾; ④递变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2 2 Cl I Cl I 2 2 − − + = + , 2 2 Cl Br Cl Br 2 2 − − + = + , 2 2 Br I Br I 2 2 − − + = + ; (3)卤素离子( X −)的特性及检验: (4)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即能向正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的反应就是可逆反应,具有以下特征:1)必须在同一条件下有正反应也有逆反应, 二者同时发生,而且都没有停止;2)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同时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3.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的方程式 ①Ch与金属反应 2Na+a,点2Nad a+C,直槛cd,2e+30,直尴2r ②Ch与非金属反应 c4+H毫2HCi3a,+2p点2PC,Pa,+G=PC, ③Ch与水反应 c4,+0一H+a02H0装2Ha+0,t ④Ch,与藏反应 Clz+2Na0H=NaCl+NaC10+H0(尾气吸收) 2C1+2Ca(OH)=CaC1+Ca(C10)+2H0(制漂白粉) 3C,+6KOH(浓)△KC10,+5KC+3H,0 Ca(C10)+C0+州H0=CaC0!+2HCI0(日常漂白原理) 3C12+8NH=6NH,C1+W2 ⑤C:与还原性化合物作用 Clz+NaBr=2NaCl+Brz C12+2K1=2KC1+12C1z+2FeC1=2FeC1 3C12+6FeBr=2FeC1+4feBr3(少量C1,)3Cl2+2FeBr,=2FeC1,+2Br2(足量C1z) C1+S0+2H0=lS04+2HC1C12+HS=2HC1+S1 ⑧C2与有机物的作用 C,+CH光cH,a+HC CH,C+C,光CH,C,+Hd CH,c+,CHC,+HC CHC,+cc,+ a+GH:0偶M,cla-c4aa+⊙他⊙-a+Ha 3a+⊙c,a ⑦C:制备 4HCI)+Mn0,Mc+C+ 16HC1(浓)+2KMn0=2KC1+2NMnC12+5Clz↑+8H2O 14HC1()+KCr0,=2KC1+2CC1,+3CL:1+7H0 4HCI (+Ca(CIO)2=CaCl2+Cl2 1+2H20 2N.Cl+2,2NOH++ @G的有关应 A1.0+6HC1=2A1C1,+3H.0 A1(0H,+3HC1=A1C1+3H0 CaCO3+2HCl=CaCl2+CO2 1+H2O CH,CH,+HC雀化剂CH,-CH,d
5 3.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的方程式 ①Cl2 与金属反应 ②Cl2 与非金属反应 ③Cl2 与水反应 ④Cl2 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尾气吸收)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制漂白粉) Ca(ClO2)+CO2+H2O=CaCO3↓+2HClO(日常漂白原理) 3Cl2+8NH3=6NH4Cl+N2 ⑤Cl2 与还原性化合物作用 Cl2+NaBr=2NaCl+Br2 Cl2+2KI=2KCl+I2 Cl2+2FeCl2=2FeCl3 3Cl2+6FeBr2=2FeCl3+4FeBr3 (少量 Cl2) 3Cl2+2FeBr2=2FeCl3+2Br2(足量 Cl2) Cl2+SO2+2H2O=H2SO4+2HCl Cl2+H2S=2HCl+S↓ ⑥Cl2 与有机物的作用 ⑦Cl2 制备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浓)+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4HCl(浓)+Ca(ClO)2=CaCl2+Cl2↑+2H2O ⑧HCl 的有关反应 Zn+2HCl=ZnCl2+H2↑ Al2O3+6HCl=2AlCl3+3H2O Al(OH)3+3HCl=AlCl3+3H2O CaCO3+2HCl=CaCl2+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