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知识 举 与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02的漂白原理 3、酸雨的形成与防治,自主探究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自主探究雨水pH 技能 的测定。 过程 1、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演示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 方法 质 的 情感 1、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科 态度 学研究的态度 价值观 2、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 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难点可逆反应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疏 一人、硫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 都很低。 用何种方法除去沾在试管上的硫单质?(用CS2洗涤,加热升华法) 化合 0 +4 物质FeS、NaS、 SO2、HSO S03、HS04 类别 HeS、H2S NazSO3、NaHSO:NaHSO、NaSO: 2、硫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FetS-A Fes Cu+S= CS(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 2Na+S=Na2S(研磨并轻微爆炸年) Hg+S=gS(除去有毒的Hg的方法) 与非金属反应:H+S△HS ②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S+0,直槛S0 ③自身氧化还原反应3S+6Na0H-=2Na2S+Na2S03+3H20 (仁)二氧化疏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 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 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仙)酸性氧化物-一亚硫酐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 SO2 的漂白原理 3、酸雨的形成与防治,自主探究分析空气污染的原因,自主探究雨水 pH 的测定。 过程 与 方法 1、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演示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 质。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科 学研究的态度 2、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 重 点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难 点 可逆反应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一)、硫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 CS2 ,熔沸点 都很低。 用何种方法除去沾在试管上的硫单质?(用 CS2 洗涤,加热升华法) 化 合 价 -2 0 +4 +6 物质 类别 FeS、Na2S、 HgS、H2S S SO2、H2SO3、 Na2SO3、NaHSO3 SO3、H2SO4、 NaHSO4、Na2SO4 2、 硫的化学性质 ① 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Fe+S △ FeS Cu+S △ Cu2S (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 2Na+S==Na2S (研磨并轻微爆炸) Hg+S==HgS (除去有毒的 Hg 的方法) 与非金属反应:H2+S △ H2S ② 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 S+O2 点燃 SO2 ③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S+6NaOH===2Na2S+Na2SO3 +3H2O (二)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 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 ....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 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0,+H0三S0,(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2 +2 NaOH =Na2S0,+H20 SO2 +NaOH =NaHSO, [SO2 +2 NaOH =Na2S0+H20;Na S0 Ha0 +SO2==2NaHSO3 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02与C02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02+Ca0-CaS03 (2)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02+2HS=3S↓+2H20 (③)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①与卤素单质反应: S02+Br2+2H20=H2S04+2HBm S02+CL2+2H20=H2S04+2HCI ②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04+2H20+5S02=KzS04+2MnS04+2H2S04 SOz除了可以被溴水、酸性KMO:溶液氧化外,还可被HNO、氯气氧气等强氧化剂氧化。 ③S0:的催化氧化 2s0+0,2s0 (④漂白性S02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而生成不稳定的物质,该物质易分解恢复 为原有色物质。 常见漂白剂及其原理比较 漂白HCIO、NaO2、O、HO2 S02 活性炭 、剂 原理 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 与某些有色物质 吸附有色物质 物质氧化成无色 化合成不稳定的 无色物质 特点 不可逆,褪色后颜色不 可逆,受热或放 再复原 置一段时间可复 变化 化学 化学 物理 (5)用途:制HS0.;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如何鉴别S0,和C0,呢? 鉴别SO用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 鉴别CO用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戒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S02中混有C02,不影响对S02的鉴别 但当C02中混有S02时,则需要除去S0: 如何除去C02中的S02呢? 可通过足量澳水(氯水)或酸性KMnO:溶液或饱和NaHCO,溶液(目的是吸收SO2),再 通过品(目的是验证S02是否被除尽) (6)S0,的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NaS0,+H2S0==NaS0,+S02↑+H0
①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 (亚硫酸) ② 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2 + 2 NaOH == Na2SO3 + H2 O ;SO2 + NaOH == NaHSO3 [SO2 + 2 NaOH == Na2SO3 + H2O;Na2SO3 + H2O + SO2 == 2NaHSO3 ] 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 SO2与 CO2 ③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CaO==CaSO3 (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 (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① 与卤素单质反应: SO2 + Br 2 + 2 H2 O = H2 SO4 + 2HBr SO2 + Cl 2 + 2 H2 O = H2 SO4 + 2HCl ② 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 2KMnO4 + 2H2O+ 5SO2 === K2SO4 +2MnSO4 + 2H2SO4 SO2 除了可以被溴水、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外,还可被 HNO3、氯气氧气等强氧化剂氧化。 ③ SO2 的催化氧化 2SO2+O2 催化剂 加热 2SO3 (4) 漂白性 SO2 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而生成不稳定的物质,该物质易分解恢复 为原有色物质。 常见漂白剂及其原理比较 漂白 剂 HClO、Na2O2、O3、H2O2 SO2 活性炭 原理 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 物质氧化成无色 与某些有色物质 化合成不稳定的 无色物质 吸附有色物质 特点 不可逆,褪色后颜色不 再复原 可逆,受热或放 置一段时间可复 原 - 变化 化学 化学 物理 (5) 用途:制 H2SO4 ;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如何鉴别 SO2 和 CO2 呢? 鉴别 SO2 用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 鉴别 CO2 用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 SO2 中混有 CO2,不影响对 SO2 的鉴别 但当 CO2 中混有 SO2 时,则需要除去 SO2 如何除去 CO2 中的 SO2 呢? 可通过足量溴水(氯水)或酸性 KMnO4 溶液或饱和 NaHCO3 溶液(目的是吸收 SO2 ),再 通过品红(目的是验证 SO2 是否被除尽) (6) SO2 的实验室制法 ① 反应原理:Na2SO3 + H2 SO4=== Na2 SO4 +SO2↑+H2O
②制备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③净化干燥装置: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NaHSO,溶液 ⑤检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一变红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⑧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和倒扣漏斗装置防倒吸 (7)S02的污染 酸雨:空气中S0,和NO,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5.6 (三)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氧 化性。 ()与水反应:S03+H,0一HS04放出大量的热)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03+Ca0-=CaS04 (3)与碱反应:S03+Ca(0H)2=CaS04+H20 (四)疏化氢 1、HS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剧毒。 2、实验室制法: 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FeS H2S0.==FeS0+H2S t FeS+2HCI=FeCh+hS↑ FeS+2H=Fe2++H2S↑ 要制得干燥的HS应怎么办? HS是酸性、有强还原性的气体,可选用P2O5和中性千燥剂。 用湿润的Pb(CH000),试纸Pb(CH,000):+HS=PbS↓+2CH000H试纸变黑 3、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HS+30,尴2H0+2S0:2HS+0,槛2H,0+5 当火焰罩上蒸发皿时,有淡黄色粉末出现时,是由于HS不完全燃烧生成S之故。 (2)还原性:HS+X2=2HR+S↓K=C1、Br、) 单质氧化性:Cl>Br2>>S 离子还原性:CI<Br<<S2 (3)不稳定性:S△↑S (4)HS气体的水溶液——氢硫酸 氢硫酸是一种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具有酸的通性。 现有氢硫酸HS)、亚硫酸HSO、亚硫酸钠NaSO)三瓶溶液,它们在空气中易变质。 ()分析变质的原因
② 制备装置: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 ○3 净化干燥装置: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 ○4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 NaHSO3溶液 ○5 检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6 尾气处理:用 NaOH 溶液和倒扣漏斗装置防倒吸 (7) SO2 的污染 酸雨:空气中 SOX和 NOX随雨水下降成为酸雨,pH<5.6 (三) 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2、化学性质:具有酸的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氧 化性。 (1) 与水反应: SO3 + H2O==H2SO4 (放出大量的热) (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3 + CaO==CaSO4 (3) 与碱反应: SO3 +C a(OH) 2 == CaSO4 +H2O (四) 硫化氢 1、H2S 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剧毒。 2、实验室制法: 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FeS + H2SO4 == FeSO4 + H2S ↑ FeS + 2HCl == FeCl2 + H2S ↑ FeS + 2H + == Fe2+ + H2S ↑ 要制得干燥的 H2S 应怎么办? H2S 是酸性、有强还原性的气体,可选用 P2O5 和中性干燥剂。 用湿润的 Pb(CH3COO)2试纸 Pb(CH3COO)2 + H2S == PbS↓ + 2CH3COOH 试纸变黑 3、化学性质 (1) 可燃性 2H2S + 3O2 点燃 2H2O + 2SO2 2H2S + O2 点燃 2H2O +S 当火焰罩上蒸发皿时,有淡黄色粉末出现时,是由于 H2S 不完全燃烧生成 S 之故。 (2) 还原性:H2S + X2 ==2HX +S↓(X=Cl、Br、I) 单质氧化性:Cl2>Br2 >I2>S 离子还原性:Cl― <Br― <I ― <S 2― (3) 不稳定性:H2S △ H2↑+S (4) H2S 气体的水溶液-氢硫酸 氢硫酸是一种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要弱,具有酸的通性。 现有氢硫酸(H2S)、亚硫酸(H2SO3)、亚硫酸钠(Na2SO3)三瓶溶液,它们在空气中易变质。 (1) 分析变质的原因
均有强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食化。 2H2S+02=2S↓+2H202HS03+02=2HS04 2NaSO:+O2=2NaSO4 (2)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发生变质 HS:观察是否有浑浊 HSO:加BaC2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 NaSO: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3)设计实验证明溶液己完全发生变质 HS:加入疏酸钢落液,看是否有黑色沉淀 SO:加入品红溶液,看是否凝色 NSO,:加入酸性高锰酸钟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
均有强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H2S+O2==2S↓+2H2O 2H2SO3+ O2==2H2SO4 2Na2SO3 +O2==2Na2SO4 (2) 设计实验证明是否发生变质 H2S :观察是否有浑浊 H2SO3:加 BaCl2 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 Na2SO3: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 BaCl2 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3) 设计实验证明溶液已完全发生变质 H2S :加入硫酸铜溶液,看是否有黑色沉淀 H2SO3:加入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 Na2SO3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