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课次授课时间第周第节课时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2授课方式安排其他口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存在的意义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任何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离开了人就没有问题。任何问题都是主观问题而不是客观问题,客观无问题。自然界无问题。教学重点及难点:1、存在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价值认定,离不开主观的人,没有人就没有问题,就没有存在,客观没问题。任何存在,任何问题,都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基本内容及时间设计存在是不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存在着两种观(十)世界的存在点:一是存在以人的意识贝克来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有道理吗?存在就是被感知,为转移,一是存在是不以如果没有感知事物,事物就不存在吗?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意识为转移,哪种观陆九渊:“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事、物、理的存点合理?需要比较,需要在都由心来决定吗?没有心,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了吗?典型板书。的主观唯心主义?王阳明:“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客观的宇宙就是主观的心吗?主观的心就是客观的宇审吗?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存在哪里?宇宙存在哪里?知识何以会进入大脑中来?外界的事物何以会进入大脑中来?人所面对的世界,都是经过人的解释和说明了的,理解了的世界,世界的存在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宇宙万物只能展现在人的眼睛之中。而眼睛,却是心灵的窗户,心灵如果关了,窗户也关了,世界就不存在了,它没有存在的地方。对于一个人而言,在他(或她)生前,或者死后,这个世界对于他(她)还存在吗?对于一个人而言,当他(或她)的心死了之后,这个世界对于他(她)还存在吗?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世界存在什么地方?如果说世界存在,一定存在人的视域之中,一定存在人的眼晴里,人眼中的世界,都是
1 第 九 讲 授课时间 第 周 第 节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存在的意义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任何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离开了人就没有问题。任何问题都是主观问题而不是客观 问题,客观无问题。自然界无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存在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价值认定,离不开主观的人,没有人就没有问题, 就没有存在,客观没问题。任何存在,任何问题,都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及时间设计 (十)世界的存在 贝克来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有道理吗?存在就是被感知, 如果没有感知事物,事物就不存在吗?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事、物、理的存 在都由心来决定吗?没有心,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了吗?典型 的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客观的宇宙就是主 观的心吗?主观的心就是客观的宇宙吗?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世界存在哪里?宇宙存在哪里? 知识何以会进入大脑中来?外界的事物何以会进入大脑中 来? 人所面对的世界,都是经过人的解释和说明了的,理解了的世 界,世界的存在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宇宙万物只能展现在人 的眼睛之中。而眼睛,却是心灵的窗户,心灵如果关了,窗户也关 了,世界就不存在了,它没有存在的地方。 对于一个人而言,在他(或她)生前,或者死后,这个世界对 于他(她)还存在吗? 对于一个人而言,当他(或她)的心死了之后,这个世界对于 他(她)还存在吗?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世界存在什么地方?如果说世界存在,一 定存在人的视域之中,一定存在人的眼睛里,人眼中的世界,都是 存在是不是以人的意识 为转移?存在着两种观 点:一是存在以人的意识 为转移,一是存在是不以 人的意识为转移,哪种观 点合理?需要比较,需要 板书
己经被人说明过解释过的世界,人在说明、在解释世界的时候,必以自己的心,以自己的灵明,进行解释和说明,心,灵明,就是人的价值观念。所以离开了人的价值,离开了人的心,离开了人的灵明,世界无法存在。离开了人的心,离开了人的灵明,世界是存在的这个问题都没有了。作业、习题、思考题、辅导等:1、主观看问题还是客观看问题,存在就是被感知,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谁具有合理性?课后小结:学生长期爱机械唯物主义“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左右,对于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必须讲透板书设计:参考教材和文献资料《中外哲学名言》利兴民,莫幼立,李仪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2
2 己经被人说明过解释过的世界,人在说明、在解释世界的时候,必 以自己的心,以自己的灵明,进行解释和说明,心,灵明,就是人 的价值观念。所以离开了人的价值,离开了人的心,离开了人的灵 明,世界无法存在。离开了人的心,离开了人的灵明,世界是存在 的这个问题都没有了。 作业、习题、思考题、辅导等: 1、主观看问题还是客观看问题,存在就是被感知,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 为转移的。谁具有合理性? 课后小结: 学生长期爱机械唯物主义“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左右,对于贝克莱“存 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必须 讲透 板书设计: 参考教材和文献资料 《中外哲学名言》利兴民,莫幼立,李 仪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5 月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