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58504 课程名称:袖样调查理论与方法 英文名称:Theory and Method of Sampling Survey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64 学 分:4 适用对象:统计学类各专业本科生 老核方式:老试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二、课程简介 抽样调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数理统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统计学相 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是对按照一定的程序从总体中抽取(随机)样本 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样本的特征数估计总体的特征数。本课程将介绍有关抽样的 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及实践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内容有: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抽样,等距抽样等。 Sampling survey is a highly applied subject,an important branch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and a major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statist ics.It i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andom)samples extracted from the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certain procedures.and estimate the feature number of the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number of the sample.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sampling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The main contents are:simple random sampling.stratified sampling systematic sampling,cluster sampling,multi-stage sampling,equidistant sampling,etc.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任务,罩握抽样调查的 基本思想和原理,学会撰写抽样调查报告,掌握并运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并运用 获得数据来推断总体的数字特征。要求学生理解各种抽样调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特 点:初步了解怎样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客观实际情况,正确地采用有关的调查方法,组 织搜集准确、及时、有效的统计资料。培养学生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精神,严谨的科 学态度,学会用调查数据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1 《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58504 课程名称: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 英文名称:Theory and Method of Sampling Surve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64 学 分:4 适用对象: 统计学类各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二、课程简介 抽样调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数理统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统计学相 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是对按照一定的程序从总体中抽取(随机)样本 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样本的特征数估计总体的特征数。本课程将介绍有关抽样的 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及实践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主要内容有: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抽样,等距抽样等。 Sampling survey is a highly applied subject, an important branch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a major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statistics. It i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andom) samples extracted from the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certain procedures, and estimate the feature number of the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number of the sample. This course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sampling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simple random sampling, stratified sampling, systematic sampling, cluster sampling, multi-stage sampling, equidistant sampling, etc.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任务,掌握抽样调查的 基本思想和原理,学会撰写抽样调查报告,掌握并运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并运用 获得数据来推断总体的数字特征。要求学生理解各种抽样调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特 点;初步了解怎样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客观实际情况,正确地采用有关的调查方法,组 织搜集准确、及时、有效的统计资料。培养学生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精神,严谨的科 学态度,学会用调查数据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对有关调查的一些知识性问题做简单的讨论 2. 对抽样调查的一些重要概念做稍微深入的分析 3.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抽样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调查与抽样调查 1.主要内容 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定义,抽样调查的类型,抽样调查的作用,抽样调 查与普查的关系,抽样调查的应用领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调查的定义,抽样调查的定义,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获取数据的两种方法,理解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 第二节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的关系,抽样框与抽样单元的定义,总体参数与 统计量的概念,估计量方差、偏差、均方误差,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 差,精度与费用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体,抽样总体,抽样框及其类型,抽样单元,总体参数的四种类型, 常用估计量,方差、偏差、均方误差的定义与关系,抽样误差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总体参数的估计量,理解方差、偏差、均方误差的定义与关系 第三节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1.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系统抽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几种基本抽样方法的概念 第四节抽样调查北娶 1.主要内容 介绍抽样调查的步骤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对有关调查的一些知识性问题做简单的讨论 2. 对抽样调查的一些重要概念做稍微深入的分析 3. 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抽样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调查与抽样调查 1.主要内容 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定义,抽样调查的类型,抽样调查的作用,抽样调 查与普查的关系,抽样调查的应用领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调查的定义,抽样调查的定义,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获取数据的两种方法,理解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 第二节 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的关系,抽样框与抽样单元的定义,总体参数与 统计量的概念,估计量方差、偏差、均方误差,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 差,精度与费用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体,抽样总体,抽样框及其类型,抽样单元,总体参数的四种类型, 常用估计量,方差、偏差、均方误差的定义与关系,抽样误差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总体参数的估计量,理解方差、偏差、均方误差的定义与关系 第三节 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1.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系统抽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几种基本抽样方法的概念 第四节 抽样调查步骤 1. 主要内容 介绍抽样调查的步骤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抽样调查的步骤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抽样调查的步骤,以方便日后实施抽样调查 (三)思考与实践 抽样调查是获取部分实际数据以了解全局实际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应该 树立“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养成严谨的学风和工作作风。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 第二章简单随机抽样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以及常用的估计量 2.掌握简单估计量的性质 3.了解比估计量的构造和性质 4.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主要内容 简单随机抽样的抽取规则,简单随机抽样的三个等价定义,总体特征的 简单估计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体,样品,抽样比,概率抽样、三个等价定义,总体的四个特征及相 应的简单估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三个等价定义,以及实际应用中采用的抽样方式 第二节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1.主要内容 简单估计量的性质,估计量的方差与协方差,方差与协方差的估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简单估计量的无偏性,简单估计量方差与协方差的计算,方差与协方 差的样本估计量,置信区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抽样理论与数理统计之间关于样本均值性质的异同 第三节比估计量及其性质 1.主要内容 辅助变量,比估计量的构造,比估计量的有偏性 3
3 抽样调查的步骤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抽样调查的步骤,以方便日后实施抽样调查 (三)思考与实践 抽样调查是获取部分实际数据以了解全局实际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应该 树立“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养成严谨的学风和工作作风。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 第二章 简单随机抽样 (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以及常用的估计量 2. 掌握简单估计量的性质 3. 了解比估计量的构造和性质 4.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 主要内容 简单随机抽样的抽取规则,简单随机抽样的三个等价定义,总体特征的 简单估计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体,样品,抽样比,概率抽样、三个等价定义,总体的四个特征及相 应的简单估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三个等价定义,以及实际应用中采用的抽样方式 第二节 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1.主要内容 简单估计量的性质,估计量的方差与协方差,方差与协方差的估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简单估计量的无偏性,简单估计量方差与协方差的计算,方差与协方 差的样本估计量,置信区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抽样理论与数理统计之间关于样本均值性质的异同 第三节 比估计量及其性质 1. 主要内容 辅助变量,比估计量的构造,比估计量的有偏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主变量、辅助变量,总体均值和总值的比估计量,比估计量的期望近似 计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比估计量蕴含的思想,即“欲知其人,先观其友”的道理,对已 知的信息不可轻易放过,应加以充分利用。 第五节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 L.主要内容 样本量的确定原理,样本量的确定步骤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影响样本量的四个因素,有效回答率,设计效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确定样本量的公式与步骤 (三)思考与实践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估计某些事物所占的比例,并给出估计的误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 第三章分层随机抽样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分层随机抽样的定义以及相关符号 2.掌握各层样本量的分配方法 3.了解总样本量的确定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主要内容 层、分层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的定义,相关的符号含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层随机抽样的定义,分层抽样的相关符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并熟练掌握分层抽样的相关符号 第二节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1.主要内容 简单估计量的构造,无偏性,方差的计算与估计,总体比例的简单估计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体层权,简单估计量的构造,无偏性的证明,方差的计算,总体比例
4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主变量、辅助变量,总体均值和总值的比估计量,比估计量的期望近似 计算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比估计量蕴含的思想,即“欲知其人,先观其友”的道理,对已 知的信息不可轻易放过,应加以充分利用。 第五节 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 1. 主要内容 样本量的确定原理,样本量的确定步骤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影响样本量的四个因素,有效回答率,设计效应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确定样本量的公式与步骤 (三)思考与实践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估计某些事物所占的比例,并给出估计的误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 第三章 分层随机抽样 (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分层随机抽样的定义以及相关符号 2. 掌握各层样本量的分配方法 3. 了解总样本量的确定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 主要内容 层、分层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的定义,相关的符号含义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层随机抽样的定义,分层抽样的相关符号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并熟练掌握分层抽样的相关符号 第二节 简单估计量及其性质 1. 主要内容 简单估计量的构造,无偏性,方差的计算与估计,总体比例的简单估计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体层权,简单估计量的构造,无偏性的证明,方差的计算,总体比例
的简单估计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通过分析总体比例与均值的关系,掌握总体比例的简单估计量 第五节各层样木量的分配 1.主要内容 各层样本量的分配思路,比例分配,自加权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比例分配,自加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各层样本量的分配应遵循怎样的规则才能使总体均值估计量的方差尽 可能小? 第六节总样本量的确定 1.主要内容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的确定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精度以方差上限的形式给出时,确定的样本量分配和比例分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根据方差计算公式推导样本量的确定方法 (三)思考与实践 为了解我国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实践中为何不用简单随机抽样而是采用分层 随机抽样的方法来实施调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 第四章等概率整群抽样和两阶段抽样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整群抽样和两阶段抽样的定义 2.理解整群抽样与两阶段抽样的关系 3.掌握相关符号的含义与使用 4.掌握简单估计量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主要内容 整群抽样的概念,两阶段抽样的概念,整群抽样的特点,群的划分原 则,相关符号的含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5
5 的简单估计量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通过分析总体比例与均值的关系,掌握总体比例的简单估计量 第五节 各层样本量的分配 1. 主要内容 各层样本量的分配思路,比例分配,自加权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比例分配,自加权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各层样本量的分配应遵循怎样的规则才能使总体均值估计量的方差尽 可能小? 第六节 总样本量的确定 1. 主要内容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量的确定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精度以方差上限的形式给出时,确定的样本量分配和比例分配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根据方差计算公式推导样本量的确定方法 (三)思考与实践 为了解我国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实践中为何不用简单随机抽样而是采用分层 随机抽样的方法来实施调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 第四章 等概率整群抽样和两阶段抽样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整群抽样和两阶段抽样的定义 2. 理解整群抽样与两阶段抽样的关系 3. 掌握相关符号的含义与使用 4. 掌握简单估计量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主要内容 整群抽样的概念,两阶段抽样的概念,整群抽样的特点,群的划分原 则,相关符号的含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