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7004 课程名称:统计学基础 英文名称:Foundationsof Statist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64 学分:4 适用对象: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主要目的 在于教给学生如何运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从数量方面认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规律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统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堂据科学认识事物 量规律性的入门钥匙,并为掌握其他学科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本课 程主要内容有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搜集、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统计指数等。 英文简介 As a science of methodology studying on how to collect data,how to sort out data,how to display data and how to analyze data,Statistics is aiming to make students grasp the quantitative law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things using the statistical theorie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Once students grasp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Statistics,the elementary theories of Statistics and the elementary methods of Statistics,they may acquire the keys to understand the quantitative laws in thing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m to study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other subjects and do well their works after undergraduate.This curriculum mainly contains the follows:some elementary concepts of statistics,data collection,data display with statistical tables and charts,general measurement of data,parameter estimating,hypotheses testing,analysis of variance,analysis of regression, time series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statistical index,and so on
1 《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7004 课程名称:统计学基础 英文名称:Foundations of Statist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64 学 分:4 适用对象: 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主要目的 在于教给学生如何运用科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从数量方面认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规律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统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科学认识事物数 量规律性的入门钥匙,并为掌握其他学科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本课 程主要内容有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搜集、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统计指数等。 英文简介 As a science of methodology studying on how to collect data, how to sort out data, how to display data and how to analyze data, Statistics is aiming to make students grasp the quantitative law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things using the statistical theorie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Once students grasp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Statistics, the elementary theories of Statistics and the elementary methods of Statistics, they may acquire the keys to understand the quantitative laws in thing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m to study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other subjects and do well their works after undergraduate. This curriculum mainly contains the follows: some elementary concepts of statistics, data collection, data display with statistical tables and charts, general measurement of data, parameter estimating, hypotheses testing, analysi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time series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tatistical index, and so 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科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 据的基本能力:具有灵活应用所学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管理领 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统计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2.领会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的含义,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主要内容 了解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学的主要流派 第二节统计学的分科 1.主要内容 统计学的分利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第三节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主要内容 统计学与数学、哲学、管理学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术语 1.主要内容 统计学的基本术语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2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科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 据的基本能力;具有灵活应用所学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管理领 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统计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2.领会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的含义,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1.主要内容 了解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学的主要流派 第二节 统计学的分科 1.主要内容 统计学的分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第三节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主要内容 统计学与数学、哲学、管理学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第四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术语 1.主要内容 统计学的基本术语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体和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标志与指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参数与统计量的区别、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三)思考与实践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参数与统计量的区别、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五)思政内容 用政内容:统计学发展史 思政目标:了解我国统计学发展史,通过中外统计学发展史的比较,有利于我 们总结历史经验,了解国情。 实施过程:(1)课外阅读:(2)课堂讨论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调查的方法和组 织方式 2.领会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数据和变量的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据的计量尺度与类型 1.主要内容 了解不同的计量尺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第二节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一一统计调查 1.主要内容 统计调查的定义、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要点,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根据调查目的编写调查方案 第三节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1.主要内容 3
3 总体和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标志与指标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参数与统计量的区别、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三)思考与实践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参数与统计量的区别、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五)思政内容 思政内容:统计学发展史 思政目标:了解我国统计学发展史,通过中外统计学发展史的比较,有利于我 们总结历史经验,了解国情。 实施过程:(1)课外阅读;(2)课堂讨论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调查的方法和组 织方式 2.领会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数据和变量的类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尺度与类型 1.主要内容 了解不同的计量尺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调查 1.主要内容 统计调查的定义、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要点,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根据调查目的编写调查方案 第三节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1.主要内容
二手数据的收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三)思考与实践 掌握编制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五)思政内容 思政内容:(1)统计调查:(2)生态保护 思政目标:(1)引导学生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求真,培养耐心细 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2)通过问卷的题目,使学生了解中华白海豚的 生存现状,帮助学生建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 实施过程:(1)课外阅读;(2)编制问卷;(3)课堂讨论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数据整理的内容、数据审核与汇 总的技术 2.领会统计分组的概念、关键、统计分组体系及次数分布的类型和特征 3.明确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一一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内容 4.掌握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和统计表(统计图)的编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据整理的一般问题 1.主要内容 了解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数据整理的内容、数据审核与汇 总的技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数据整理的概念、作用,数据整理的流程 第二节数据分组 1.主要内容 如何利用变量进行分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组的原则、关键,分组的作用,组距式分组的相关概念,分组体系 第三节分配数列和次数分布 1.主要内容
4 二手数据的收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三)思考与实践 掌握编制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五)思政内容 思政内容:(1)统计调查;(2)生态保护 思政目标:(1)引导学生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求真,培养耐心细 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2)通过问卷的题目,使学生了解中华白海豚的 生存现状,帮助学生建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 实施过程:(1)课外阅读;(2)编制问卷;(3)课堂讨论 第三章 统计数据整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数据整理的内容、数据审核与汇 总的技术 2.领会统计分组的概念、关键、统计分组体系及次数分布的类型和特征 3.明确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内容 4.掌握统计分组、分配数列和统计表(统计图)的编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整理的一般问题 1.主要内容 了解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数据整理的内容、数据审核与汇 总的技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数据整理的概念、作用,数据整理的流程 第二节 数据分组 1.主要内容 如何利用变量进行分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组的原则、关键,分组的作用,组距式分组的相关概念,分组体系 第三节 分配数列和次数分布 1.主要内容
分配数列的编制,次数分布的类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配数列的定义和类型,分配数列的编制流程,次数分布的类型和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编制分配数列,并能区分相应的分布类型 第四节统计图表 1.主要内容 编制统计图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表的类型与结构,统计图的类型与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应用统计图表分析实际问题 (三)思考与实践 能编制分配数列,并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五)思政内容 思政内容: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开展问卷调查, 撰写分析报告 思政目标:(1)引导学生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实事求是,在撰写调查报告过程中 不出假数。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 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其中,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 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2)根据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 本质,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实施过程:(1)撰写分析报告:(2)课堂讨论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据分布特征(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态和峰态)的测度和描 述方法 2.了解几种平均数的关系 3.掌握各种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场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定 1.主要内容 各种平均数的计算
5 分配数列的编制,次数分布的类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配数列的定义和类型,分配数列的编制流程,次数分布的类型和特 征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编制分配数列,并能区分相应的分布类型 第四节 统计图表 1.主要内容 编制统计图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统计表的类型与结构,统计图的类型与作用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应用统计图表分析实际问题 (三)思考与实践 能编制分配数列,并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五)思政内容 思政内容: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开展问卷调查,撰写分析报告。 思政目标:(1)引导学生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实事求是,在撰写调查报告过程中 不出假数。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 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其中,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 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2)根据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 本质,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实施过程:(1)撰写分析报告;(2)课堂讨论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据分布特征(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态和峰态)的测度和描 述方法 2.了解几种平均数的关系 3.掌握各种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场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定 1.主要内容 各种平均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