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期末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家国天下,乃是以自我为核心 的社会连续体。每一个自我都镶嵌在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之中,从自我出发,逐 向外扩展,从而在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的连续体中获得同一性 中国的古代社会政治关系,不是用以契约为核心的法来调节,而是以伦理性的礼乐制度 构成基本的社会框架。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西周的分封制。天子封诸侯为立国,诸侯 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卿大夫为立家,进而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所谓家国天下,就是 由这种宗法分封制联为一体的卿大夫、诸侯与天子。天子代表天下(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国), 诸侯代表列国(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卿大夫代表采邑(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家乡) 家国天下之间,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而形成血緣一—文 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 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但家国一体却在大一统的秦汉体制中得以 延续和发扬光大。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 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 度同构,王朝的政治关系是家族伦理关系的放大,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 家国与天下,是肉身与灵魂的关系。天下代表了至真、至美、至善的最高价值,这一价 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通过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肉身,这些制度是由将伦理与政治合 为一体的名教、典章制度和风俗组成,由此,天下价值不远人,就在人间的礼法秩序与日常 生活之中。离开了家国的肉身,天道将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另一方面,宗法秩序的正当性、 国家秩序的合法性,无法自证其身,只能从超越的天下意识,从更高的天命、天道、天理中 获取。家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之所以神圣,之所以具有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乃是因为它是 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 在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家国天下连续体之中,家国不过是中介物,最重要的乃是自我和天 下这两极。天下在古代中国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含义 是普遍的宇宙价值秩序,类似于西 方的上帝意志,与天命、天道、天理等同,是宇宙与自然最高之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和自我 的至善所在;另一个含义是从小康到大同的礼治,是人类社会符合天道的普遍秩序。前一个 天下,因为作为价值体等同于天命、天道、天理,所以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自我便可以与 其沟通,孟子有“天民”之说,此说以后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发扬光大。一个人的内 心因为先天拥有良知,可以直接与天理打通,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自我与天下有直接 的通道,不必经过家国的转手。后一个天下,乃是现实世界中的文化伦理秩序,个人若要与
2018-2019 学年 期末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家国天下,乃是以自我为核心 的社会连续体。每一个自我都镶嵌在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之中,从自我出发,逐 一向外扩展,从而在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的连续体中获得同一性。 中国的古代社会政治关系,不是用以契约为核心的法来调节,而是以伦理性的礼乐制度 构成基本的社会框架。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西周的分封制。天子封诸侯为立国,诸侯 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卿大夫为立家,进而形成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所谓家国天下,就是 由这种宗法分封制联为一体的卿大夫、诸侯与天子。天子代表天下(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国), 诸侯代表列国(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地方),卿大夫代表采邑(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家乡); 家国天下之间,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而形成血缘——文化——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 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但家国一体却在大一统的秦汉体制中得以 延续和发扬光大。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 思想成为两千年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核心,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 度同构,王朝的政治关系是家族伦理关系的放大,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 家国与天下,是肉身与灵魂的关系。天下代表了至真、至美、至善的最高价值,这一价 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通过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肉身,这些制度是由将伦理与政治合 为一体的名教、典章制度和风俗组成,由此,天下价值不远人,就在人间的礼法秩序与日常 生活之中。离开了家国的肉身,天道将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另一方面,宗法秩序的正当性、 国家秩序的合法性,无法自证其身,只能从超越的天下意识,从更高的天命、天道、天理中 获取。家国对于中国人来说之所以神圣,之所以具有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乃是因为它是 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 在以自我为出发点的家国天下连续体之中,家国不过是中介物,最重要的乃是自我和天 下这两极。天下在古代中国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含义:一个是普遍的宇宙价值秩序,类似于西 方的上帝意志,与天命、天道、天理等同,是宇宙与自然最高之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和自我 的至善所在;另一个含义是从小康到大同的礼治,是人类社会符合天道的普遍秩序。前一个 天下,因为作为价值体等同于天命、天道、天理,所以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自我便可以与 其沟通,孟子有“天民”之说,此说以后为宋明理学特别是阳明心学发扬光大。一个人的内 心因为先天拥有良知,可以直接与天理打通,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自我与天下有直接 的通道,不必经过家国的转手。后一个天下,乃是现实世界中的文化伦理秩序,个人若要与
天下打通,必须经过“齐家治国”,才能达致“平天下”,因而家国成为从自我到天下不可缺 少的中间环节。而与出世的佛教、向往天国的基督教不同,儒家的个人良知之实现,必须通 过在家族与王朝的公共事务之中从事道德实践。所谓致良知中的“致”,不仅是对夭理的领悟, 更是对天理的践行。 (节选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天下推崇自我至上,并且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中获得同一性。 B.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后世的历史中已经不复存在。 C.天下代表的最高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依托于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 D.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人们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就能达致“平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揭示了家国天下的内涵,接着阐明了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之间的关系 B.文章借助于具体的历史事实,论述了家国天下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C.文章通过“天下”两种含义的辨析,论证了家国天下连续体中天下和自我的重要。 D.文章开头和尾段都引用孟子的言论,突出了“孟子推重家国天下”这一中心论点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仅仅重视伦理性的礼乐制度,一贯无视以契约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B.中国人认为家国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觉得它具有神圣而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 C.董仲舒“三纲思想”提出后就成了中国封建帝国意识形态核心,政治伦理化更明显 D.儒家“致良知”是在从事家国事务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不只是对天理的领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科学素质一般指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世纪90年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低,严 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2006年国务院领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 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 得了明显成效 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课标进行修订,开展科学教师培训,开发科学课程,科技馆 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快速发展,科普图书、科普报刊、科普影视、科普网站等不断出 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持续开展。10年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 的比例显著提高。上述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升。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 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比2005年的1.6%提高近四倍。 科学素质是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的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公 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推进力度。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 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研究表明,201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 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 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并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
天下打通,必须经过“齐家治国”,才能达致“平天下”,因而家国成为从自我到天下不可缺 少的中间环节。而与出世的佛教、向往天国的基督教不同,儒家的个人良知之实现,必须通 过在家族与王朝的公共事务之中从事道德实践。所谓致良知中的“致”,不仅是对天理的领悟, 更是对天理的践行。 (节选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家国天下推崇自我至上,并且从家国到天下的等级性有机关系中获得同一性。 B.家国一体的礼乐制度来自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后世的历史中已经不复存在。 C.天下代表的最高价值要在人间实现,必须依托于宗法家族和王朝国家的制度。 D.自我与天下有直接的通道,人们不必经过家国的中介,就能达致“平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先揭示了家国天下的内涵,接着阐明了自我、家族、国家和天下之间的关系。 B.文章借助于具体的历史事实,论述了家国天下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之间的联系。 C.文章通过“天下”两种含义的辨析,论证了家国天下连续体中天下和自我的重要。 D.文章开头和尾段都引用孟子的言论,突出了“孟子推重家国天下”这一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仅仅重视伦理性的礼乐制度,一贯无视以契约为核心的法律制度。 B.中国人认为家国是天下价值的人间体现,觉得它具有神圣而不可撼动的现实权威性。 C.董仲舒“三纲思想”提出后就成了中国封建帝国意识形态核心,政治伦理化更明显。 D.儒家“致良知”是在从事家国事务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不只是对天理的领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科学素质一般指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低,严 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2006 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 要(2006-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 得了明显成效。 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课标进行修订,开展科学教师培训,开发科学课程,科技馆、 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快速发展,科普图书、科普报刊、科普影视、科普网站等不断出 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持续开展。10 年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 的比例显著提高。上述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升。据 2015 年中国公民科 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6.2%,比 2005 年的 1.6%提高近四倍。 科学素质是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的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公 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推进力度。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 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研究表明,2015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 30 多个发达 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 10%以上。 到 2020 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并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
10%的目标。 (摘编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 材料 自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平 均增长由2005-2010年的0.33百分点发展到2010-2015年的0.59百分点,再提升到2015-2018 年的0.76百分点,逐步缩小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变化情况 3.27 2.25 20052007 2010 2015 年份 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 群。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10.38%增长到2018年的20.84%,在重点 人群中居首位,保持了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势头: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2.97% 增长到2018年的10.14%;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的0.9%增长到2018年的2.62%。 (摘编自《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 材料三: 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素质的 公民产生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2018年与2015 年相比,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有所下降,在 历次调查中首次出现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下降的状况。这一方面反映出随 着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数也能同比例增长的问题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已进入高位增长和缓慢提升 阶段。 中国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 大学本科及以上 40.47% 37.13% 20.83% 17.83% 高中/中专/技校 1040% 2.28% 2015年 小学及以下 m2018年 5%10%15%20%25%30%35%40%45%50%
10%的目标。 (摘编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 材料二: 自 2006 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平 均增长由2005-2010年的0.33百分点发展到2010-2015年的0.59百分点,再提升到2015-2018 年的 0.76 百分点,逐步缩小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 群。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由 2007 年的 10.38%增长到 2018 年的 20.84%,在重点 人群中居首位,保持了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势头;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水平由 2007 年的 2.97% 增长到 2018 年的 10.14%;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由 2007 年的 0.97%增长到 2018 年的 2.62%。 (摘编自《2018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 材料三: 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素质的 公民产生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2018 年与 2015 年相比,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有所下降,在 历次调查中首次出现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下降的状况。这一方面反映出随 着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数也能同比例增长的问题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已进入高位增长和缓慢提升 阶段
(摘编自《2018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主要调查结果》) 4.下列对材料相关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6.2%,虽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 家有差距,但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支撑 B.2006年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均增长百分点明显提高,按这样 的增长速度,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在2020年有望超过10% C.2007-2018年,从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科学素质水平的比较 来看,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增长率最低,城镇劳动者的增长率最高。 D.对于中国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科学素质2018年与2015年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高中 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都有所下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均有所增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促进了我国中小学课程课标的修订、科技教育和科 普工作的开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我国不同职业、不同地区、 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却越来越大。 C.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 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 D.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再加上高文化程度人群科学素养提升缓慢 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会自然下降。 6.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五九 老舍 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 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 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 批评总结柬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 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 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地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 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摘编自《2018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主要调查结果》) 4.下列对材料相关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5 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 6.2%,虽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 家有差距,但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支撑。 B.2006 年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均增长百分点明显提高,按这样 的增长速度,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在 2020 年有望超过 10%。 C.2007-2018 年,从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科学素质水平的比较 来看,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增长率最低,城镇劳动者的增长率最高。 D.对于中国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科学素质 2018 年与 2015 年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高中 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都有所下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均有所增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06 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促进了我国中小学课程课标的修订、科技教育和科 普工作的开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B.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我国不同职业、不同地区、 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却越来越大。 C.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 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 D.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再加上高文化程度人群科学素养提升缓慢, 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会自然下降。 6.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五 九 老 舍 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 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 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 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 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 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地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 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 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 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 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 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 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頓,没受一点惩罚 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 说,而故意斗他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 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 打了他个嘴巴!” “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 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 ,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 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 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 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 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 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像那小子那样傻,会 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 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 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 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一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 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 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 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 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 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 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 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 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 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 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 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 说,而故意斗他。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 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 打了他个嘴巴!” “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 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 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 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 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 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 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 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像那小子那样傻,会 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 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 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 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 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 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 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 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 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 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