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绯闻/诽谤 殷红/殷切希望 蓓蕾初绽/果实累累 B.湍急/揣测 强迫/强人所难 风姿绰约/笔耕不辍 C.逮捕/哺育 剥削/瘦削不堪 擢发难数/目光灼灼 D.徇私/殉葬 风靡/靡靡之音 解甲归田/不屑一顾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3分) 韩国大邱田径世锦赛,是刘翔伤愈复出后最重要的赛事,其在刘翔心中所占的分 量之重是丕言而喻的。然而谁能想到这场巅峰对决会以这样出乎意料的演出展 现。这事儿放在谁的身上,可能谁都难以不以为然地一笑而过,但这个经历过人 生大起大落的男人却能坦然面对对手的拥抱。在这一刻,成绩已经无足轻重了 因为这次“剐蹭”事故使他收获了一枚成熟男人的金牌。而这对于不到30岁 今后还有很长人生路的刘翔来说,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A.不言而喻 B.出乎意料 C.不以为然 D.无 足轻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江西电视台在对“西单磕头王”进行播报之后,多家网站纷纷转播,引起了 高度“围观”。据称,该男子在路边磕头乞讨,一个小时磕头最多讨得4000多 B.18日,印度北部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最新消息 印度地震已造成印度和尼泊尔至少19人以上死亡。中国西藏多个地区有震感。 C.1915年,张景盂兄弟在苏州祥符寺巷创办了五洲邮票社,这是私人邮票最早 的中国商店。在张氏兄弟的苦心经营下,这家私人邮票社也仅仅存活了半个世纪 D.9月22日,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公开宣称,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国 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此言一出,众所周知其矛头是直指贵州茅台的虚假宣传。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 二代”更不例外。 。当然, 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 见 ,只是,“富二代” 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 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③①②⑤④ 二、本大题10小题,共4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小题
广东省实验中学 2012 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绯闻/诽谤 殷红/殷切希望 蓓蕾初绽/果实累累 B.湍急/揣测 强迫/强人所难 风姿绰约/笔耕不辍 C.逮捕/哺育 剥削/瘦削不堪 擢发难数/目光灼灼 D.徇私/殉葬 风靡/靡靡之音 解甲归田/不屑一顾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3 分) 韩国大邱田径世锦赛,是刘翔伤愈复出后最重要的赛事,其在刘翔心中所占的分 量之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谁能想到这场巅峰对决会以这样出乎意料的演出展 现。这事儿放在谁的身上,可能谁都难以不以为然地一笑而过,但这个经历过人 生大起大落的男人却能坦然面对对手的拥抱。在这一刻,成绩已经无足轻重了, 因为这次“剐蹭”事故使他收获了一枚成熟男人的金牌。而这对于不到 30 岁、 今后还有很长人生路的刘翔来说,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A.不言而喻 B.出乎意料 C.不以为然 D.无 足轻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江西电视台在对“西单磕头王”进行播报之后,多家网站纷纷转播,引起了 高度“围观”。据称,该男子在路边磕头乞讨,一个小时磕头最多讨得 4000 多 元。 B.18 日,印度北部发生里氏 6.8 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 20 公里。据最新消息, 印度地震已造成印度和尼泊尔至少 19 人以上死亡。中国西藏多个地区有震感。 C.1915 年,张景盂兄弟在苏州祥符寺巷创办了五洲邮票社,这是私人邮票最早 的中国商店。在张氏兄弟的苦心经营下,这家私人邮票社也仅仅存活了半个世纪。 D.9 月 22 日,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公开宣称,汾酒才是 62 年前共和国 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此言一出,众所周知其矛头是直指贵州茅台的虚假宣传。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 二代”更不例外。 , 。当然, 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 见。 , ,只是,“富二代” 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 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⑤④ 二、本大题 10 小题,共 4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小题
王及善,铭州邯郸人也,父君愕。隋末,并州人王君廓掠邯郸,君愕往说君廓曰: “方今万乘失御,英雄竞起,诚宜抚纳遗氓,保全形胜,按甲以观时变。今足下 恣行残忍,窃为足下寒心矣。”君廓从其言,乃屯井陉山。会义师入定关中,乃 与君廓率所部万余人来降。君愕从太宗征辽东,与髙丽战于驻跸山,先锋陷阵, 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 及善年十四,以父死王事,袭爵邢国公。高宗时,太子之居春宫,因宴集命宫官 掷倒,次至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乐官,臣止当守职,此非臣任也。臣将奉 令,恐非殿下羽翼之备。”太子谢而遣之。高宗闻而特加赏慰。寻除右千牛卫将 军,高宗谓曰:“以卿忠谨,故与卿三品要职。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 大横刀在朕侧,知此官贵否?” 后契丹作乱,起授滑州刺史。则天谓曰:“边贼反叛,卿虽疾病,可将妻子日行 三十里,缓步至彼,为朕卧理此州,以断河路也。”因问朝廷得失,及善备陈理 乱之宜十馀道,则天曰:“彼末事也,此为本也,卿不可行。”乃留拜内史。 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 欲赦之,及善执奏曰:“俊臣凶狡不轨,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摇动朝廷。祸 从此始。”则天纳之。[来源:学科网] 及善在官每以清正见知,临事难夺,有大臣之节。时张易之兄弟恃宠,每内宴, 皆无人臣之礼。及善数奏抑之,则天不悦,曰:“卿既髙年,不宜更侍游宴,但 检校阁中可也。”乃上疏乞骸骨,不许。圣历二年,薨,年八十二。废朝三日, 陪葬乾陵。 《旧唐书·列传四十》 [注]①掷倒:翻跟头。②搜辟:搜査清除道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今万乘失御 控制力,统治力 袭爵邢国 公 承继 C.太子谢而遣之 致谢 D.及善数 奏抑之 抵制,压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窃为足下寒心矣 B.以父死王事 为朕卧理此州 以卿忠谨 C.太子之居春宫 D.乃留拜内史 恐非殿下羽翼之备 乃上疏乞骸骨,不许 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王及善“有大臣之节”的一组是(3分) ①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 ②臣 止当守职,此非臣任也 ③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 ④卿虽疾病,可将妻 子日行三十里 ⑤及善备陈理乱之宜十馀道 及善数奏抑之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朝末年,王君廓和王君愕率领所部一万多人来投靠义师,随从太宗征伐辽 东,英勇杀敌
王及善,铭州邯郸人也,父君愕。隋末,并州人王君廓掠邯郸,君愕往说君廓曰: “方今万乘失御,英雄竞起,诚宜抚纳遗氓,保全形胜,按甲以观时变。今足下 恣行残忍,窃为足下寒心矣。”君廓从其言,乃屯井陉山。会义师入定关中,乃 与君廓率所部万余人来降。君愕从太宗征辽东,与高丽战于驻跸山,先锋陷阵, 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 及善年十四,以父死王事,袭爵邢国公。高宗时,太子之居春宫,因宴集命宫官 掷倒①,次至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乐官,臣止当守职,此非臣任也。臣将奉 令,恐非殿下羽翼之备。”太子谢而遣之。高宗闻而特加赏慰。寻除右千牛卫将 军,高宗谓曰:“以卿忠谨,故与卿三品要职。他人非搜辟②不得至朕所,卿佩 大横刀在朕侧,知此官贵否?” 后契丹作乱,起授滑州刺史。则天谓曰:“边贼反叛,卿虽疾病,可将妻子日行 三十里,缓步至彼,为朕卧理此州,以断河路也。”因问朝廷得失,及善备陈理 乱之宜十馀道,则天曰:“彼末事也,此为本也,卿不可行。”乃留拜内史。 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 欲赦之,及善执奏曰:“俊臣凶狡不轨,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摇动朝廷。祸 从此始。”则天纳之。[来源:学科网] 及善在官每以清正见知,临事难夺,有大臣之节。时张易之兄弟恃宠,每内宴, 皆无人臣之礼。及善数奏抑之,则天不悦,曰:“卿既高年,不宜更侍游宴,但 检校阁中可也。”乃上疏乞骸骨,不许。圣历二年,薨,年八十二。废朝三日, 陪葬乾陵。 《旧唐书·列传四十》 [注]①掷倒:翻跟头。②搜辟:搜查清除道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方今万乘失御 控制力,统治力 B.袭爵邢国 公 承继 C.太子谢而遣之 致谢 D.及善数 奏抑之 抵制,压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窃为足下寒心矣 B.以父死王事 为朕卧理此州 以卿忠谨 C.太子之居春宫 D.乃留拜内史 恐非殿下羽翼之备 乃上疏乞骸骨,不许 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王及善“有大臣之节”的一组是(3 分) ①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 ②臣 止当守职,此非臣任也 ③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 ④卿虽疾病,可将妻 子日行三十里 ⑤及善备陈理乱之宜十馀道 ⑥ 及善数奏抑之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隋朝末年,王君廓和王君愕率领所部一万多人来投靠义师,随从太宗征伐辽 东,英勇杀敌
B.高宗对王及善特加信任并委以重任,授予三品要职,让他佩大横刀留在自己 身旁。 C.武则天对王及善极为器重,本来想派他去滑州,但在向他问策后决定把他留 在朝中 D.王及善不满张易之兄弟恃宠而骄、不守臣礼,屡屡上奏,但武则天反倒让他 不要多管此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小题。 王商字子威。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 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 备近臣。繇°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权, 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 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 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 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 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间之 果讹言。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明年,商代匡衡 为丞相,天子甚尊任之。 初,大将军凤连昏杨形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 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 肜,奏果寝不下,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天子以为 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会日有蚀之,太中大夫蜀郡张匡,其人佞巧,上书愿对近臣陈日蚀咎。曰:“窃 见丞相商作威作福,性残贼不仁,天下患苦之。商不尽忠纳善以辅至德,太后前 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商言有固疾,后有耿定事,更诡道因李贵人家内女,执 左道以乱政,诬罔悖大臣节,故应是而日蚀,宜究竟考问。商视事五年,官职陵 夷而大恶著于百姓,甚亏损盛德,有鼎折足之凶。臣愚以为尤宜诛讨不忠。” 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商与先帝 有外亲,未忍致于理。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 谥曰戾侯。而商子弟亲属,皆出补吏,莫得留给事宿卫者。 商死后,连年日蚀地震,直臣京兆尹王章上封事召见,讼商忠直无罪,言凤颛权 蔽主。凤竟以法诛 章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 [注]①繇,you,古同“由”。②颛, zhuan,通“专”,专擅。③冒,覆盖。④ 连昏:“昏”同“婚”,姻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多骄僭 超越本分 B.义足以厚风 俗 加厚 C.自恨失言 悔恨 D.奏果寝不 下 搁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B.高宗对王及善特加信任并委以重任,授予三品要职,让他佩大横刀留在自己 身旁。 C.武则天对王及善极为器重,本来想派他去滑州,但在向他问策后决定把他留 在朝中。 D.王及善不满张易之兄弟恃宠而骄、不守臣礼,屡屡上奏,但武则天反倒让他 不要多管此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小题。 王商字子威。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 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 备近臣。繇①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②权, 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 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 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 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③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 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 果讹言。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明年,商代匡衡 为丞相,天子甚尊任之。 初,大将军凤连昏④杨肜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 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 肜,奏果寝不下,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天子以为 暗昧之过,不足以伤大臣,凤固争,下其事司隶。 会日有蚀之,太中大夫蜀郡张匡,其人佞巧,上书愿对近臣陈日蚀咎。曰:“窃 见丞相商作威作福,性残贼不仁,天下患苦之。商不尽忠纳善以辅至德,太后前 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商言有固疾,后有耿定事,更诡道因李贵人家内女,执 左道以乱政,诬罔悖大臣节,故应是而日蚀,宜究竟考问。商视事五年,官职陵 夷而大恶著于百姓,甚亏损盛德,有鼎折足之凶。臣愚以为尤宜诛讨不忠。” 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商与先帝 有外亲,未忍致于理。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 谥曰戾侯。而商子弟亲属,皆出补吏,莫得留给事宿卫者。 商死后,连年日蚀地震,直臣京兆尹王章上封事召见,讼商忠直无罪,言凤颛权 蔽主。凤竟以法诛 章。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 [注]①繇,yóu,古同“由”。②颛,zhuān,通“专”,专擅。③冒,覆盖。④ 连昏:“昏”同“婚”,姻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行多骄僭 超越本分 B.义足以厚风 俗 加厚 C.自恨失言 悔恨 D.奏果寝不 下 搁置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其郡有灾害十四 商不 尽忠纳善以辅至德 其赦商罪 凤竟以 法诛章 C. 故应是而日蚀 D.官职陵夷而 大恶著于百姓 而商子弟亲属,皆出补吏 未忍致于理 1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凤以晓商曰 B.风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 C.商免相三日 D.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商肃敬敦厚,自小就有很好的名声,而且把父亲的遗产全部分给异母兄弟, 于是被荐入朝为官,得以成为皇帝的近臣。 B.王商得罪了以王凤为首的许多官员,当太中大夫张匡以日食发生因由阴险攻 击王商时,汉成帝便听其谗言罢免王商官职。 C.建始三年秋天,京城传言洪水将至,老百姓极度惊慌,王凤推波助澜,唯独 王商认为这是谣言,后经查证,果如其言。 D.王商死后,忠臣王章对皇上论说王商正直无罪,认为王凤独揽大权,对皇上 隐瞒事情真相。之后,王章被王凤杀害 13.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 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3分) ②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3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嗟乎,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韩愈《师说》)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 有泪, (李商隐《锦瑟》)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杜牧《阿房宫赋》) (4)弦弦掩抑声声 ,说尽心中无限事
A. 其郡有灾害十四 B. 商不 尽忠纳善以辅至德 其赦商罪 凤竟以 法诛章 C. 故应是而日蚀 D. 官职陵夷而 大恶著于百姓 而商子弟亲属,皆出补吏 未忍致于理 1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凤以晓商曰 B.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 C.商免相三日 D.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商肃敬敦厚,自小就有很好的名声,而且把父亲的遗产全部分给异母兄弟, 于是被荐入朝为官,得以成为皇帝的近臣。 B.王商得罪了以王凤为首的许多官员,当太中大夫张匡以日食发生因由阴险攻 击王商时,汉成帝便听其谗言罢免王商官职。 C.建始三年秋天,京城传言洪水将至,老百姓极度惊慌,王凤推波助澜,唯独 王商认为这是谣言,后经查证,果如其言。 D.王商死后,忠臣王章对皇上论说王商正直无罪,认为王凤独揽大权,对皇上 隐瞒事情真相。之后,王章被王凤杀害。 13.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 分) 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 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3 分) ②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3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⑴嗟乎, ,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韩愈《师说》)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 有泪, 。 (李商隐《锦瑟》)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4)弦弦掩抑声声 思, ; ,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 (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 沮 ,斯已矣 (《逍遥游》) (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8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小题。 闲的视镜 汪涌豪 ①“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 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 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影响人的 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 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 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 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②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 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③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 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 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 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 然中的休憩乐趣。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天天 如也”。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一者“善而不倦”,一者 “倦而不亵” ④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 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⑤道家于此,贡献尤巨。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如 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道家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 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 暇,如《庄子·知北游》篇之“今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 月,复往邀之”,《寓言》篇之“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 等等,更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 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篇》有“尝相与无为乎,淡而静 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 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⑥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 意思。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由此
(白居易《琵琶行》) 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 沮, , ,斯已矣。 (《逍遥游》) 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 。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 8 小题,共 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小题。 闲 的 视 镜 汪涌豪 ①“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 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 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影响人的 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 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 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 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②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 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③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 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 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 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 然中的休憩乐趣。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 如也”。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一者“善而不倦”,一者 “倦而不亵”。 ④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 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⑤道家于此,贡献尤巨。道家非“ 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如 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道家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 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 暇,如《庄子·知北游》篇之“今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三 月,复往邀之”,《寓言》篇之“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 等等,更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 “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篇》有“尝相与无为乎,淡而静 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 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⑥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 意思。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