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增城中学、三水中学等六校2015届高三联考试卷 语文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妃嫔傧殡葬龌龊优渥强人所难/强颜欢笑 B.立即既然弥漫奢靡大煞风景煞有介事 C.掠影/虐待舐犊胼胝安步当车/独当一面 D.骠勇剽窃岗位/天罡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近日网上流传着香港的一份要求填上“草菅人命”形容警方才能得分的中文 科测验卷。该试卷一旦流传,就引发了各方的议论,各种言论甚嚣尘上。在一般 人眼中,这份试题的引导性是不言而喻的,资深中文科教师张月卿就直言,该试 卷有很强的既定立场,而且立场失之偏激。但也有教师反问:“假如试卷是要求 学生赞扬警方、贬低示威者,大家又会否同意呢?″占中”引发的问题仍在持续 发酵 A.一旦B.甚嚣尘上C.不言而喻D.偏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18日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并讲话。他强 调,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要抽象提炼、概括总结,揭示深层次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B.教育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 发展的系统改革。因此,髙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 上才出台。 C.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全世界互联网巨头在这 个平台上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探索规律 D.毒品流向分散是我市毒品犯罪的一大特点。既有大量毒品从境外及外省 市流入广州,又有相当数量的毒品从广州流向内地甚至境外。在市内,毒品犯罪 呈现出从中心区域流向周边区域的特征十分明显。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也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外”(《清溪行》)的清冽与安静
广东省增城中学、三水中学等六校 2015 届高三联考试卷 语文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妃嫔/殡葬 龌龊/优渥 强人所难/强颜欢笑 B.立即/既然 弥漫/奢靡 大煞风景/煞有介事 C.掠影/虐待 舐犊/胼胝 安步当车/独当一面 D.骠勇/剽窃 岗位/天罡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近日网上流传着香港的一份要求填上“草菅人命”形容警方才能得分的中文 科测验卷。该试卷一旦流传,就引发了各方的议论,各种言论甚嚣尘上。在一般 人眼中,这份试题的引导性是不言而喻的,资深中文科教师张月卿就直言,该试 卷有很强的既定立场,而且立场失之偏激。但也有教师反问︰“假如试卷是要求 学生赞扬警方、贬低示威者,大家又会否同意呢?”“占中”引发的问题仍在持续 发酵。 A.一旦 B.甚嚣尘上 C.不言而喻 D.偏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 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 18 日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并讲话。他强 调,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要抽象提炼、概括总结,揭示深层次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B.教育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 发展的系统改革。因此,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 上才出台。 C.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全世界互联网巨头在这 个平台上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探索规律。 D.毒品流向分散是我市毒品犯罪的一大特点。既有大量毒品从境外及外省 市流入广州,又有相当数量的毒品从广州流向内地甚至境外。在市内,毒品犯罪 呈现出从中心区域流向周边区域的特征十分明显。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①也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外”(《清溪行》)的清冽与安静
②在李白的诗里,有如丝的黄河,奔涌的大江, ③李白诗歌的中的水,不仅仅是用水的意象装饰自己的诗歌。 ④李白的诗里充盈着水,水即是情,情亦似水;水即是天,亦是归处,是李 白灵感的源泉。 ⑤既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的慨叹, ⑥水的清冽,水的流动,水的生命,渗透到李白的灵魂之中 A.④③⑤①②⑥B.④⑥③②⑤①C.③⑥②⑤①④D.③⑥④②⑤①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 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 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 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口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 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顺治【注】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口明拒守。先 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 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 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 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 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也?我不死,祸 口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憑 能有与人共事而逃于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 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 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 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 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 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 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 以尚也
②在李白的诗里,有如丝的黄河,奔涌的大江, ③李白诗歌的中的水,不仅仅是用水的意象装饰自己的诗歌。 ④李白的诗里充盈着水,水即是情,情亦似水;水即是天,亦是归处,是李 白灵感的源泉。 ⑤既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的慨叹, ⑥水的清冽,水的流动,水的生命,渗透到李白的灵魂之中。 A.④③⑤①②⑥ B.④⑥③②⑤①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⑥④②⑤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 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 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 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 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顺治【注】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明拒守。先 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 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 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 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 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也?我不死,祸 □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 能有与人共事而逃于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 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 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 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 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 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 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 以尚也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 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判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 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节选自汪琬《江天一传》 【注】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 关以来第一位皇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逆:叛逆 B.大帅购天一甚急购:悬赏 C.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执:逮捕 D.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赍:怀着,带着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天一虽以文士知名,口深沉多智 ②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口明拒守 ③我不死,祸口族矣 A.①而②以③之B.①而②为③且 C.①且②为③之D.①因②以③且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闻/天一游淮安A淮安民妇冯氏者封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俵表 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B.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肝活其姑厌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 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C.予闻天一游淮安准安民妇冯氏者/判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 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D.予闻天一游淮安准安民妇冯氏者/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 之欲疏于朝/不果/_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 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 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节选自汪琬《江天一传》) 【注】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 关以来第一位皇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 逆:叛逆 B.大帅购天一甚急 购:悬赏 C.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 执:逮捕 D.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 赍:怀着,带着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①天一虽以文士知名,□深沉多智 ②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明拒守 ③我不死,祸□族矣 A.①而 ②以 ③之 B.①而 ②为 ③且 C.①且 ②为 ③之 D.①因 ②以 ③且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 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B.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 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C.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 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D.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 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江天一安贫乐道,注重品节。他家贫屋坏,置身于漏屋之中,虽日晒雨 淋,却能吟诵自如:更提倡读书人立品为先 B.江天一不畏强敌,敢于担当。他一介诸生,却于乱世挺身而出;清兵下 江南,他县多望风而附,他却率众奋起抗清 C.江天一勇赴国难,至死不屈。他英勇杀敌,义无反顾,兵败城陷后慷慨 就义,并说他如果不死,就一定会再次起兵 D.江天一正直热忱,仗义执言。他为佥事公被杀一案,奔走呼告,上奏朝 廷,又作《吁天说》,最终使得冤案真相大白。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笑谢曰:“焉能有与人共事而逃于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3分) ②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 决焉。(4分) (2)文中称江天一“深沉多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可自己 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 寒食【注】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 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①一、二两句在情与景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4分) ②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6分) (1)幽赏未已,高谈转清。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A.江天一安贫乐道,注重品节。他家贫屋坏,置身于漏屋之中,虽日晒雨 淋,却能吟诵自如;更提倡读书人立品为先。 B.江天一不畏强敌,敢于担当。他一介诸生,却于乱世挺身而出;清兵下 江南,他县多望风而附,他却率众奋起抗清。 C.江天一勇赴国难,至死不屈。他英勇杀敌,义无反顾,兵败城陷后慷慨 就义,并说他如果不死,就一定会再次起兵。 D.江天一正直热忱,仗义执言。他为佥事公被杀一案,奔走呼告,上奏朝 廷,又作《吁天说》,最终使得冤案真相大白。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笑谢曰:“焉能有与人共事而逃于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3 分) ②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 决焉。(4 分) (2)文中称江天一“深沉多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可自己 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 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 寒 食【注】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 食的习俗,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①一、二两句在情与景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4 分) ②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1)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子曰:“志士仁人,_,_。”(《论语》) (3)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_。(毛泽东《沁园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 照《声声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网络“国风”的历史时刻 李明洁 简单比较一下国家语委发布的2008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和《2008年中 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发布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前者是“北京奥运、金融危 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后者为“囧、被自杀、山寨、雷、打酱油的、 是人民在养你们。哪个更接近民众的日常经验和情绪情感,岂不一目了然?当 代中国转型剧烈,思潮激荡,在时代洪流中适应、挣扎着的人们,在网络上“心 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园有桃》)。与体制媒体正面平稳的宏大叙事相比, 以流行语为代表的民间书写在细节叙事间,现实地记录着“有体温的公共记忆”。 数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们就用短歌抒发心中的不平与愤懑,《诗经》305篇中, 《国风》就有160篇。《国风》乃民间直抒胸臆之作,其表达之率直、与时代之 贴近,无以能敌。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ˆ网络流行语虽然不能简单 地解释为“以诗言志”,却毫无疑问地具有“观、怨”的性质。当年的《国风》和现 今的流行语都属非虚构的文学写作,其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一脉相承:“风、雅之 作,皆是一人之言耳。一人美,则一国皆美之;一人刺,则天下皆刺之。” 当下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是不可反讽、不可搞笑、不可谐谑的了,从官方 话语(“河蟹”/和谐)、文艺腔(“赶脚”/感觉),到精英人物(“叫兽'教授) 社会事件(“欺实马”70码),网民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遭遇都通过流行语喜剧 化、消遣掉了。更不要说与流行语和网络段子相关的其他文艺形式了,远的如肇 始于“一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文艺恶搞风潮,近的如雾霾天里北京大学的蔡元培 和李大钊雕塑被戴上口罩这类意味颇深的行为艺术。不会娱乐的中国民众,迸发 出天才的创造力,去摘录、制造、传播和演绎耳闻目睹的生活实践。鲜见一个时 代的文艺创作,如此迫近地来源于真实社会,并被普罗大众如此热切地接受与评 议。然而,“细细思考,却让人感到恐怖之极ˆ,这就是大家“假装在娱乐”之后 心知肚明的意会眼神罢了—“你懂的”。“我爸是李刚”的民间造句比赛,在“恨爹 不成钢,你值得拥有”的疯笑里,对阶层固化以及“二代”之上那个腐败的上层社 会予以了毫不留情的揶揄。由此,流行语从最初集体负面情绪的有感而发,演变 成为具有明显集群性的社会反讽行为。与嘲弄一切、解构一切相对应的,是坊间 弥漫着的虚无氛围。“哥×的不是×,是寂寞”“神马都是浮云”成为热门桥段,2010
(2) 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 (3) 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 照《声声慢》)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网络“国风”的历史时刻 李明洁 简单比较一下国家语委发布的“2008 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和《2008 年中 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发布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前者是“北京奥运、金融危 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后者为“囧、被自杀、山寨、雷、打酱油的、 是人民在养你们”。哪个更接近民众的日常经验和情绪情感,岂不一目了然?当 代中国转型剧烈,思潮激荡,在时代洪流中适应、挣扎着的人们,在网络上“心 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园有桃》)。与体制媒体正面平稳的宏大叙事相比, 以流行语为代表的民间书写在细节叙事间,现实地记录着“有体温的公共记忆”。 数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们就用短歌抒发心中的不平与愤懑,《诗经》305 篇中, 《国风》就有 160 篇。《国风》乃民间直抒胸臆之作,其表达之率直、与时代之 贴近,无以能敌。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网络流行语虽然不能简单 地解释为“以诗言志”,却毫无疑问地具有“观、怨”的性质。当年的《国风》和现 今的流行语都属非虚构的文学写作,其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一脉相承:“风、雅之 作,皆是一人之言耳。一人美,则一国皆美之;一人刺,则天下皆刺之。” 当下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是不可反讽、不可搞笑、不可谐谑的了,从官方 话语(“河蟹”/和谐)、文艺腔(“赶脚”/感觉),到精英人物(“叫兽”/教授)、 社会事件(“欺实马”/70 码),网民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遭遇都通过流行语喜剧 化、消遣掉了。更不要说与流行语和网络段子相关的其他文艺形式了,远的如肇 始于“一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文艺恶搞风潮,近的如雾霾天里北京大学的蔡元培 和李大钊雕塑被戴上口罩这类意味颇深的行为艺术。不会娱乐的中国民众,迸发 出天才的创造力,去摘录、制造、传播和演绎耳闻目睹的生活实践。鲜见一个时 代的文艺创作,如此迫近地来源于真实社会,并被普罗大众如此热切地接受与评 议。然而,“细细思考,却让人感到恐怖之极”,这就是大家“假装在娱乐”之后, 心知肚明的意会眼神罢了—“你懂的”。“我爸是李刚”的民间造句比赛,在“恨爹 不成钢,你值得拥有”的疯笑里,对阶层固化以及“二代”之上那个腐败的上层社 会予以了毫不留情的揶揄。由此,流行语从最初集体负面情绪的有感而发,演变 成为具有明显集群性的社会反讽行为。与嘲弄一切、解构一切相对应的,是坊间 弥漫着的虚无氛围。“哥×的不是×,是寂寞” “神马都是浮云”成为热门桥段,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