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7高三联考(一)(2月)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莫高窟创建的历史文化背景 刘进宝 自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原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并生根发芽。同时,由于 敦煌地接西域,交通极为便利,也就较早地接受了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西亚 中亚的文化也随着印度佛教文化的东传而到了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都在这里汇 聚、碰撞和交融。 由于敦煌与河西其他地区都偏处西北,远离中原,因而能避免魏晋以降诸如“八 王之乱”“永嘉之乱”那样的兵祸之灾,保持境内长期安定的环境,从而使大量 避难百姓流亡到此,使河西的文人学士大为增加,并对保留中原先进文化及推动 河西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外,随着汉代对河西的开发,丝绸之路的 畅通,河西文化与河西经济一起迂回上升。一批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士”, 便在西北边陲的河西一隅破土而出因此,自汉以来,河西地区特别是敦煌,已是 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大量涌现 河西地区有重大影响的文士学人,大多都出自敦煌。可以说,没有汉魏以来敦煌 文化的发展,便不可能孕育出像刘昞这样的儒学大师而一些退隐或隐居的知识分 子能够离开中原地区的物质文明,来到敦煌和河西各地,固然有当时政治上的原 因,但也说明当时的敦煌已具有了他们从事著述和讲学的物质条件而这些都说明 汉晋文化传统在河西,尤其是在敦煌已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以敦煌为中心 的五凉文化,不仅继承了汉晋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渐趋成熟。敦 煌佛教艺术,正是在这种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连绵,但佛教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河西地 区,佛教之为流行,并相北朝佛教的广泛传播起了桥梁作用 河西地区佛教的兴盛,首先表现在译经方面。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河西地区出 现了不少髙僧,他们不辞艰辛,跋涉于冰天母地和荒漠沙碛之中,西行求经,瞻 仰圣迹,归来时又携回大量梵文或胡语佛经。在河西境内开窟建寺,或聚徒讲经, 或从事译著,对佛牧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做出了贡献。 河西地区佛教活动的兴盛,还表现在开窟建寺的活动十分活跃,石窟寺是佛教治 动的标志。河西地区现存的石窟寺之多,在全国是少有的。这些石窟寺虽没有兴 盛于汉魏,但若追溯其建窟渊源,则大都产生于十六国时期。 从早期佛教在敦抆传播的历史看,憎人崇尚开窟建寺,静坐修禅,因此选择了鸣 沙山下这片沙漠绿洲。由于它既远离闹市,又能得到人间烟火的供应,在这里凿 窟修禅,的确是很理想的。早在西晋时,就有月氏后裔竺法护在敦煌译经布道。 前凉时,单道开、竺昙猷等髙僧又在敦煌修习禅法到了前秦建元二年,沙门乐傅 便在鸣沙山上开凿了莫髙窟的第一个石窟,敦煌佛教艺术之花从此绽开。 (摘编自《文史知识》,2016年第l1期《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与莫高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敦煌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中原和西亚、中亚文化在相 同时间传播到敦煌并不断汇聚、碰撞和交融
广东省 2017 高三联考(一)(2 月)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莫高窟创建的历史文化背景 刘进宝 自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原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并生根发芽。同时,由于 敦煌地接西域,交通极为便利,也就较早地接受了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西亚、 中亚的文化也随着印度佛教文化的东传而到了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都在这里汇 聚、碰撞和交融。 由于敦煌与河西其他地区都偏处西北,远离中原,因而能避免魏晋以降诸如“八 王之乱”“永嘉之乱”那样的兵祸之灾,保持境内长期安定的环境,从而使大量 避难百姓流亡到此,使河西的文人学士大为增加,并对保留中原先进文化及推动 河西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外,随着汉代对河西的开发,丝绸之路的 畅通,河西文化与河西经济一起迂回上升。一批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士", 便在西北边陲的河西一隅破土而出因此,自汉以来,河西地区特别是敦煌,已是 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大量涌现。 河西地区有重大影响的文士学人,大多都出自敦煌。可以说,没有汉魏以来敦煌 文化的发展,便不可能孕育出像刘昞这样的儒学大师而一些退隐或隐居的知识分 子能够离开中原地区的物质文明,来到敦煌和河西各地,固然有当时政治上的原 因,但也说明当时的敦煌已具有了他们从事著述和讲学的物质条件而这些都说明 汉晋文化传统在河西,尤其是在敦煌已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以敦煌为中心 的五凉文化,不仅继承了汉晋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渐趋成熟。敦 煌佛教艺术,正是在这种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连绵,但佛教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河西地 区,佛教之为流行,并相北朝佛教的广泛传播起了桥梁作用。 河西地区佛教的兴盛,首先表现在译经方面。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河西地区出 现了不少高僧,他们不辞艰辛,跋涉于冰天母地和荒漠沙碛之中,西行求经,瞻 仰圣迹,归来时又携回大量梵文或胡语佛经。在河西境内开窟建寺,或聚徒讲经, 或从事译著,对佛牧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做出了贡献。 河西地区佛教活动的兴盛,还表现在开窟建寺的活动十分活跃,石窟寺是佛教治 动的标志。河西地区现存的石窟寺之多,在全国是少有的。这些石窟寺虽没有兴 盛于汉魏,但若追溯其建窟渊源,则大都产生于十六国时期。 从早期佛教在敦抆传播的历史看,憎人崇尚开窟建寺,静坐修禅,因此选择了鸣 沙山下这片沙漠绿洲。由于它既远离闹市,又能得到人间烟火的供应,在这里凿 窟修禅,的确是很理想的。早在西晋时,就有月氏后裔竺法护在敦煌译经布道。 前凉时,单道开、竺昙猷等高僧又在敦煌修习禅法到了前秦建元二年,沙门乐傅 便在鸣沙山上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敦煌佛教艺术之花从此绽开。 (摘编自《文史知识》,2016 年第 11 期《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与莫高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敦煌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中原和西亚、中亚文化在相 同时间传播到敦煌并不断汇聚、碰撞和交融
B.敦煌与河西其他地区位居偏僻、远离中原使得该地区避免了一些战乱,这种 安定环境对推动河西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C.汉魏以来,敦煌文化发展十分迅速,使得这里产生了很多有着重大影响的文 人学士,更孕育出了如刘昞这样的儒学大师。 D.五凉文化是以敦煌为中心的,它继承了在敦煌打下坚实而深厚基础的汉晋文 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而渐渐趋于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敦煌佛教文化兴盛与其地域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敦煌地接西域,加上 交通的便利就比较早地接受了印度佛教文化 B.敦煌成为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大量涌现是汉代对河西开发、丝绸之路畅 通使得河西文化、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结果。 C.对佛经的翻译也使河西地区佛教得以广泛传播,河西很多髙僧不辞艰辛,西 行求经,回到河西地区后开窟建寺翻译佛经等 D.敦煌地区的佛教传播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竺法护的译经布道,但在敦煌鸣沙 山开凿洞窟的时间要晚些,可追溯到前秦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西地区的安定环境使河西文人学士大量增加,河西地区物质条件的丰富使 些退隐或隐居的中原知识分子来这里著述和讲学 B.十六国时期的社会动荡、连绵战争使得当时的佛教更为迅速发展,河西地区 的佛教更为流行,并影响了南北朝佛教的广泛流行 C.河西地区开窟建寺活动的活跃体现了这个地区佛教活动的兴盛,这里现存的 大多产生于十六国时的石窟寺数量之多也全国少有。 D.僧人们在鸣沙山上开窟建寺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鸣沙山下有一片绿洲, 并且这里远离闹市,但又能够得到人间烟火的供应。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 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 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 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 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 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 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汗办采摘 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 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 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摘编自《中国财经时报》,2016年11月14日) 材料二: 2002年,江西赣州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脐橙。几年后, 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赣州市高度 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 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
B. 敦煌与河西其他地区位居偏僻、远离中原使得该地区避免了一些战乱,这种 安定环境对推动河西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C. 汉魏以来,敦煌文化发展十分迅速,使得这里产生了很多有着重大影响的文 人学士,更孕育出了如刘昞这样的儒学大师。 D. 五凉文化是以敦煌为中心的,它继承了在敦煌打下坚实而深厚基础的汉晋文 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而渐渐趋于成熟。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敦煌佛教文化兴盛与其地域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敦煌地接西域,加上 交通的便利就比较早地接受了印度佛教文化。 B. 敦煌成为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大量涌现是汉代对河西开发、丝绸之路畅 通使得河西文化、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结果。 C. 对佛经的翻译也使河西地区佛教得以广泛传播,河西很多高僧不辞艰辛,西 行求经,回到河西地区后开窟建寺翻译佛经等。 D. 敦煌地区的佛教传播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竺法护的译经布道,但在敦煌鸣沙 山开凿洞窟的时间要晚些,可追溯到前秦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西地区的安定环境使河西文人学士大量增加,河西地区物质条件的丰富使 一些退隐或隐居的中原知识分子来这里著述和讲学。 B. 十六国时期的社会动荡、连绵战争使得当时的佛教更为迅速发展,河西地区 的佛教更为流行,并影响了南北朝佛教的广泛流行。 C. 河西地区开窟建寺活动的活跃体现了这个地区佛教活动的兴盛,这里现存的 大多产生于十六国时的石窟寺数量之多也全国少有。 D. 僧人们在鸣沙山上开窟建寺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鸣沙山下有一片绿洲, 并且这里远离闹市,但又能够得到人间烟火的供应。 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 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 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 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 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 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 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汗办采摘 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 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 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摘编自《中国财经时报》,2016 年 11 月 14 日) 材料二: 2002 年,江西赣州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脐橙。几年后, 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赣州市高度 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 16 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 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
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 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赣州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 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脐 橙产业总产值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如 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5日) 材料三: 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 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 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 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 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 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 应将营养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4日) 材料四: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 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 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 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 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 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 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仼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 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 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摘编自“新闻网”,2016年11月12日)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河北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下如何进行精准扶贫、他们的 “旅游+扶贫”等模式以及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内容。 B.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有关种植脐橙的问题,文段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 数字准确的介绍了赣州种植脐橙的面积、脐橙的产量以及总产值等。 C.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 体原因和表现,然后分析扶贫干部如何财能达到“精准扶贫”的问题 D.材料四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主要从扶贫者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 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告诫人们要正确看待“精准扶贫”问题。 5.河北易县、江西赣州“精准扶贫”工作中有何相同的做法?请结合材料一、 二简要分析。 6.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三、 四说说你的看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 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 0.8 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赣州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 年,全市脐橙种植面 积 157 万亩,脐橙产量 128 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脐 橙产业总产值 105 亿元,70 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 100 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如 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 年 11 月 15 日) 材料三: 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 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 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 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 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 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 应将营养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 年 11 月 14 日) 材料四: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 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 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 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 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 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 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 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 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摘编自“新闻网”,2016 年 11 月 12 日)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河北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下如何进行精准扶贫、他们的 “ 旅游+扶贫”等模式以及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内容。 B. 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有关种植脐橙的问题,文段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 数字准确的介绍了赣州种植脐橙的面积、脐橙的产量以及总产值等。 C. 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 体原因和表现,然后分析扶贫干部如何财能达到“精准扶贫”的问题。 D. 材料四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主要从扶贫者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 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告诫人们要正确看待“精准扶贫”问题。 5. 河北易县、江西赣州“精准扶贫”工作中有何相同的做法?请结合材料一、 二简要分析。 6. 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三、 四说说你的看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公鸡 岑燮钧 杨瑞凤曾是剡剧界的头牌老生。 在舞台上,她气场极大,任是怎样的名角,都得喊她一声“爹爹”或者“老爷 看她行事。她一开腔,声若洪钟,丹田震动,喷口激越,气势磅礴。可是,到了 台下,卸了妆,人们发现她只是一个小老太。 晚年的杨瑞凤已很少登台,因力她身体好,眼睛也不好。 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清一色的女演员。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欢演老生,所以,来杨 瑞凤处拜师的不多 目下倒是有个学生,是自己剧团的,叫李敏。可惜李敏先天不足,长得太秀气, 声音也不够洪亮,时有雌声,是为大忌,这让她很是操心。每次来上课,她都逼 着学生喝人参汤,希望她能长壮些。偏是李敏对气味过敏,捏着鼻子,喝参汤如 喝毒药。渐渐地,她来得不如以前勤了。 杨瑞风一个人过活,住在底楼因为眼晴不好,很少出门一日,天蒙蒙亮,忽听得 公鸡的叫声,她立马来了精神,想起多年前自己模仿公鸡的叫声.对着“狮子短 缸”,(一种盛物的瓷器)练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成剡剧界最苍劲 的老生腔。看来,李敏也得试试这一绝招。 她沿着小区细细探听,原来是不远处的邻居家传来的她一连敲了几次门,都没反 应,直到晚饭时分,才等到主人。 她在院中果然看见了一只金黄威武的大公鸡,原来是邻居家乡下的客人送来的 杨瑞风说明来意,邻居似乎脸有难色。杨瑞凤出了高价,邻居才舍得,她抱到家 里,很是高兴,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大公鸡 没有鸡笼,只得散养。结果,院中到处都是鸡屎。 每天早上,她听到公鸡的鸣叫,就如公鸡看到母鸡而颈毛爹起一样,也是热血上 涌,以至于一度还产生了眩晕公鸡一声长鸣,她也一声长鸣,公鸡听到应和,更 加叫得欢于是,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引得四邻“侧耳 可惜,李敏一直不来上课她等得心急,就打电话过去,那边李敏说,身体不爽, 杨瑞凤只能徒呼奈何 这天晚上,她实在等不住了,看月色如昼,街灯如市,觉得自己固然目力有限, 似乎仍可一试。于是,缚了公鸡,放到藤篮里,一手提着,一手搭着人行道内墙, 摸索前往。一则看看李敏身体怎样,二来也与她深入探讨一下女子老生的唱腔问 题。这些年,偶有她出席的会议,她必振臂高呼剡剧须重视老生当,可惜应者寥 寥。倒不是她难耐寂寞,她是寂寞惯的,只是艺不传人,心有不甘,就仿佛做婆 婆的总不见媳妇肚子大起来心里着急一样。 她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城市平坦的大道上,不敢走路中央,就是人行道也是靠边 站。有几个小孩子看看她古董般的藤篮和一只雄鸡,感觉遇到了魔法世界的巫婆 好不容易总算摸到了李敏家。这一路足足有好几公里吧。“李敏在家吗?李敏 在家吗? 她的喊声在夜空中显得特别铿锵有力,带着舞台腔,完全像一个老头 过了半晌,李敏下来了,脸蛋又是苍白又是红扑扑。“先生,你怎么走来了?” 剡剧界管老师叫先生,无论男女 “我来看看你,你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一只鸡?先生你又破费了
公鸡 岑燮钧 杨瑞凤曾是剡剧界的头牌老生。 在舞台上,她气场极大,任是怎样的名角,都得喊她一声“爹爹”或者“老爷 ”, 看她行事。她一开腔,声若洪钟,丹田震动,喷口激越,气势磅礴。可是,到了 台下,卸了妆,人们发现她只是一个小老太。 晚年的杨瑞凤已很少登台,因力她身体好,眼睛也不好。 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清一色的女演员。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欢演老生,所以,来杨 瑞凤处拜师的不多。 目下倒是有个学生,是自己剧团的,叫李敏。可惜李敏先天不足,长得太秀气, 声音也不够洪亮,时有雌声,是为大忌,这让她很是操心。每次来上课,她都逼 着学生喝人参汤,希望她能长壮些。偏是李敏对气味过敏,捏着鼻子,喝参汤如 喝毒药。渐渐地,她来得不如以前勤了。 杨瑞风一个人过活,住在底楼因为眼晴不好,很少出门—日,天蒙蒙亮,忽听得 公鸡的叫声,她立马来了精神,想起多年前自己模仿公鸡的叫声.对着“狮子短 缸”,(一种盛物的瓷器)练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成剡剧界最苍劲 的老生腔。看来,李敏也得试试这一绝招。 她沿着小区细细探听,原来是不远处的邻居家传来的她一连敲了几次门,都没反 应,直到晚饭时分,才等到主人。 她在院中果然看见了一只金黄威武的大公鸡,原来是邻居家乡下的客人送来的。 杨瑞风说明来意,邻居似乎脸有难色。杨瑞凤出了高价,邻居才舍得,她抱到家 里,很是高兴,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大公鸡。 没有鸡笼,只得散养。结果,院中到处都是鸡屎。 每天早上,她听到公鸡的鸣叫,就如公鸡看到母鸡而颈毛奓起一样,也是热血上 涌,以至于一度还产生了眩晕公鸡一声长鸣,她也一声长鸣,公鸡听到应和,更 加叫得欢于是,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引得四邻“侧耳”。 可惜,李敏一直不来上课她等得心急,就打电话过去,那边李敏说,身体不爽, 杨瑞凤只能徒呼奈何。 这天晚上,她实在等不住了,看月色如昼,街灯如市,觉得自己固然目力有限, 似乎仍可一试。于是,缚了公鸡,放到藤篮里,一手提着,一手搭着人行道内墙, 摸索前往。一则看看李敏身体怎样,二来也与她深入探讨一下女子老生的唱腔问 题。这些年,偶有她出席的会议,她必振臂高呼剡剧须重视老生当,可惜应者寥 寥。倒不是她难耐寂寞,她是寂寞惯的,只是艺不传人,心有不甘,就仿佛做婆 婆的总不见媳妇肚子大起来心里着急一样。 她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城市平坦的大道上,不敢走路中央,就是人行道也是靠边 站。有几个小孩子看看她古董般的藤篮和一只雄鸡,感觉遇到了魔法世界的巫婆。 好不容易总算摸到了李敏家。这一路足足有好几公里吧。 “李敏在家吗?李敏 在家吗? ” 她的喊声在夜空中显得特别铿锵有力,带着舞台腔,完全像一个老头。 过了半晌,李敏下来了,脸蛋又是苍白又是红扑扑。“先生,你怎么走来了? ” 剡剧界管老师叫先生,无论男女。 “我来看看你,你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一只鸡?先生你又破费了
“哈哈,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鸡,这是一只大公鸡,它是先生的先生,是你的太先 生!杨端风说话时带着职业性的舞台夸张。 过了会儿,李敏的老公下来了,让她们落座,看着杨瑞凤忘情地给李敏讲老生唱 腔,他只能讪讪地退下 杨瑞风带着李敏发声,只可惜公鸡还不到报晓时分。她一边自己亲自示范,一边 叮嘱李敏明晨早点起来,观察公鸡怎样发声 你看小小一只公鸡,它的声音这么饱满,可传教里为什么你的声音在舞台上推 送力了不强?我们戏曲界有一句行话,叫字字送听,你要好好练习。 这一教就是三个小时,李敏的老公儿次下来又上去终于,他耐不住了,说今晚就 到这里吧,否则要累着杨老师了 “不妨,不妨!”杨瑞凤依然沉浸在舞台上 “你送送先生吧。”李敏对老公说 送到半路,杨瑞凤不再让李敏老公送,说自己来得就去得,并教育不是剡剧中人 的李敏老公多担待,让李敏多吃些,养胖些,才有力气唱戏。 “杨老师,李敏她怀孕了,吃不下!” 什么,李敏怀孕了?太早了吧…”杨瑞凤想说说什么,终于咽下,“啊哟, 那我应该送一只老母鸡 这一晚,杨瑞凤半夜进的门。 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通过剡剧界头牌老生杨瑞凤用公鸡教徒弟李敏练嗓的事情,写出了剡剧 老生这一优秀传统戏剧行当逐渐衰落,即将失传的严峻现实。 B.当杨瑞凤跟邻居说明想买公鸡的意图后,邻居“脸有难色”,等到杨出了高 价,邻居才肯卖,说明杨的邻居很会借机挣钱。 C.买回公鸡后,“院中到处都是鸡屎”“引得四邻‘侧耳’”说明杨瑞凤尽管 老生唱腔造诣很高,但生活不讲卫生,不会处理邻里关系 D.李敏老公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这个人物的设置既反映出剡剧老生行当 不受重视的现实,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烘托了杨瑞凤的形象 E.小说结尾“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写出小区里无人关 心杨瑞风的生活,侧面写出剡剧老生行当的衰落 8.结合全文,分析概括杨瑞凤的形象特点。 9.小说以“公鸡”为题目,请分析“公鸡”在小说中的作用。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永丰知县。征拜御史,历按淮、 扬、湖广。擢大理寺丞,进右少卿。四十二年夏,进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改 提督军务,巡抚南、赣、汀、漳。与两广提督吴芳讨平河源贼李亚元、程乡贼叶 丹楼,又会师破倭海丰。初,广东大埔民蓝松山、余大眷倡乱,流劫潼、延、兴、 泉间。官军击败之,奔永春。与香寮盗苏阿普、范继祖连兵犯德化,为都指挥耿 宗元所败,伪请抚。百朋亦阳罢兵,而诱贼党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 三巢者,和平李文彪据岑冈,龙南谢允樟据高沙,赖清规据下历。朝廷以倭患棘, 不讨且十年。文彪死,子珍及江月照继之,益猖獗。四十四年秋,百朋进右副都
“哈哈,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鸡,这是一只大公鸡,它是先生的先生,是你的太先 生!杨端凤说话时带着职业性的舞台夸张。 过了会儿,李敏的老公下来了,让她们落座,看着杨瑞凤忘情地给李敏讲老生唱 腔,他只能讪讪地退下。 杨瑞风带着李敏发声,只可惜公鸡还不到报晓时分。她一边自己亲自示范,一边 叮嘱李敏 明晨早点起来,观察公鸡怎样发声。 “你看小小一只公鸡,它的声音这么饱满,可传教里为什么你的声音在舞台上推 送力了不强?我们戏曲界有一句行话,叫字字送听,你要好好练习。 这一教就是三个小时,李敏的老公儿次下来又上去终于,他耐不住了,说今晚就 到这里吧,否则要累着杨老师了。 “不妨,不妨! ”杨瑞凤依然沉浸在舞台上。 “你送送先生吧。”李敏对老公说。 送到半路,杨瑞凤不再让李敏老公送,说自己来得就去得,并教育不是剡剧中人 的李敏老公多担待,让李敏多吃些,养胖些,才有力气唱戏。 “杨老师,李敏她怀孕了,吃不下! ” “什么,李敏怀孕了?太早了吧……”杨瑞凤想说说什么,终于咽下,“啊哟, 那我应该送一只老母鸡! ” 这一晚,杨瑞凤半夜进的门。 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 (选自《2015 中国年度小小说》)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通过剡剧界头牌老生杨瑞凤用公鸡教徒弟李敏练嗓的事情,写出了剡剧 老生这一优秀传统戏剧行当逐渐衰落,即将失传的严峻现实。 B. 当杨瑞凤跟邻居说明想买公鸡的意图后,邻居“脸有难色”,等到杨出了高 价,邻居才肯卖,说明杨的邻居很会借机挣钱。 C. 买回公鸡后,“院中到处都是鸡屎”“引得四邻‘侧耳’”说明杨瑞凤尽管 老生唱腔造诣很高,但生活不讲卫生,不会处理邻里关系。 D. 李敏老公是小说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这个人物的设置既反映出剡剧老生行当 不受重视的现实,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烘托了杨瑞凤的形象。 E. 小说结尾“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写出小区里无人关 心杨瑞凤的生活,侧面写出剡剧老生行当的衰落。 8. 结合全文,分析概括杨瑞凤的形象特点。 9. 小说以“公鸡”为题目,请分析“公鸡”在小说中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百朋,字维锡,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永丰知县。征拜御史,历按淮、 扬、湖广。擢大理寺丞,进右少卿。四十二年夏,进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改 提督军务,巡抚南、赣、汀、漳。与两广提督吴芳讨平河源贼李亚元、程乡贼叶 丹楼,又会师破倭海丰。初,广东大埔民蓝松山、余大眷倡乱,流劫潼、延、兴、 泉间。官军击败之,奔永春。与香寮盗苏阿普、范继祖连兵犯德化,为都指挥耿 宗元所败,伪请抚。百朋亦阳罢兵,而诱贼党为内应,先后悉擒之,惟三巢未下。 三巢者,和平李文彪据岑冈,龙南谢允樟据高沙,赖清规据下历。朝廷以倭患棘, 不讨且十年。文彪死,子珍及江月照继之,益猖獗。四十四年秋,百朋进右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