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正中学高三年级语文综合测试2011.11 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考生在答题卷和作文卷上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清楚。答 案请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并使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晕厥/谲诈 豇豆/缸盆 拓本/落拓不羁 B.慑服/嗫嚅 跻身/侪辈 精辟/辟举为官 C.疏浚/皴裂 翌日/对弈 殷红/殷切期盼 D.憔悴/淬火 贬谪/嫡系 露宿/凶相毕露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据报道,安徽当涂警方为了进一步完善其作为“李白故里”的投资环境,开展了一系 列整治活动,警方负责人首当其冲坚持工作在第-线,刑事警凊降幅逾三成,三位罪犯落入 法网,整治出租屋、乱摆卖的行动有明显成效,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A.故里 B.首当其冲 焕然一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 取高额的费用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海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 要组成部分。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广州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是大多数 人仍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 D.2009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 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 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境,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培正中学高三年级语文综合测试 2011.11 本试卷共 10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考生在答题卷和作文卷上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清楚。答 案请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并使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晕厥./谲.诈 豇.豆/缸.盆 拓.本/落拓.不羁 B.慑.服/嗫.嚅 跻.身/侪.辈 精辟./辟.举为官 C.疏浚./皴.裂 翌.日/对弈. 殷.红/殷.切期盼 D.憔悴./淬.火 贬谪./嫡.系 露.宿/凶相毕露. 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据报道,安徽当涂警方为了进一步完善其作为“李白故里”的投资环境,开展了一系 列整治活动,警方负责人首当其冲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刑事警情降幅逾三成,三位罪犯落入 法网,整治出租屋、乱摆卖的行动有明显成效,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A.故里 B.首当其冲 C.位 D.焕然一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 取高额的费用。 B.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海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 要组成部分。 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广州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是大多数 人仍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 D.2009 年 8 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 100 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 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境,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原中如此 一景,荒坡中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 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惟其这 ①给高滔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②给浮嚣以宁静,给急躁以清冽 ③世界才显精致④历史才有风貌⑤人生才见灵动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②①⑤③④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 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孑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 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日:“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日:“然。非与?”孔子日 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 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日:“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 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 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日 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 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日:“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颜回日:“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 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日:“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原中如此 一景,荒坡中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 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 。惟其这 样, , , 。 ①给高滔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②给浮嚣以宁静,给急躁以清冽 ③世界才显精致 ④历史才有风貌 ⑤人生才见灵动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②①⑤③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9 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 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 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孔子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 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 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 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 “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 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 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②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病:痛苦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分)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分) A.予一以贯之 B.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C.吾何为于此 D.人之不我信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 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 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 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 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 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 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9.断句、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 ②一以贯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 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类 ...的一项是 (3 分) A.予一以贯之 B.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C.吾何为于此 D.人之不我信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项是 (3 分) 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 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 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 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 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 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 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9.断句、翻译(10 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 分)
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2)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夏日西斋书事①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①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 情感的不同。(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2)山重水复疑无路,_ ,衣冠简朴 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彼童子之 (韩愈《师说》)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不 得 行 绝 粮 从 者 病 莫 能 兴 孔 子 讲 诵 弦 歌 不 衰 (2)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②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夏日西斋书事①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①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 情感的不同。(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2)山重水复疑无路, 。 ,衣冠简朴 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彼童子之 师, , 。 (韩愈《师说》)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三、 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 出道十年,名满天下,仍是后生,韩寒被欣赏他的人开玩笑地称呼为“韩少”。这个 称呼隐含了戏谑的赞许之意,指他风流而自在,有品质,不是乏味的家伙。韩少是个作家, 是中国唯—位场地和拉力赛车的双料年度总冠军,是偶像,还是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博客的 主人。他太有名,人们反而忽视了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是何等不寻常。可是韩少真正成为广 受尊重的韩寒,还是有一天他开通了博客,开始写作社会评论,与时代共振。他的风格不羁 的言论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于是有一天,最古板的人也意识到这不是个胡闹的年轻人, 在那将近3亿的点击量背后,是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 韩寒总是不在规定的框架之内,无论这框架是命令,还是习见。他认为这么做很自然 因为这些人们习焉不察的框架是荒谬的,不对的 2006年3月,他在博客上引发“韩白之争”,攻击文坛的门阀之见,理不糙话糙,于 是被抨击为“红卫兵”,导演陆川甚至拿他的做法与“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再一次抽到我父 亲的脸上”相提并论。韩寒其后的作为证明这只是夸张其辞。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 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就像他在17岁成名时一样,每当他冒犯一个人,就等于冒犯一个有着私人关系和共同 利益的群体。这狂妄本该激起更多愤慨,却再没有人接茬儿。安静,困惑。对这个毛头小子 的轻视不见了。如果说文坛的正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可 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但韩寒已经证明了他的对手是多么虚弱。 这在韩少却是“练手”。这是一个预示,他将用同样的机智去戳破四处弥散而且更沉 重的荒诞泡沫。 几年来,他在博客文章中评论社会热点话题,有“周老虎″事件、火炬传递风波、汶 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事件、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事件等等,也有较少人关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 出道十年,名满天下,仍是后生,韩寒被欣赏他的人开玩笑地称呼为“韩少”。这个 称呼隐含了戏谑的赞许之意,指他风流而自在,有品质,不是乏味的家伙。韩少是个作家, 是中国唯一一位场地和拉力赛车的双料年度总冠军,是偶像,还是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博客的 主人。他太有名,人们反而忽视了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是何等不寻常。可是韩少真正成为广 受尊重的韩寒,还是有一天他开通了博客,开始写作社会评论,与时代共振。他的风格不羁 的言论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于是有一天, 最古板的人也意识到这不是个胡闹的年轻人, 在那将近 3 亿的点击量背后,是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 韩寒总是不在规定的框架之内,无论这框架是命令,还是习见。他认为这么做很自然, 因为这些人们习焉不察的框架是荒谬的,不对的。 2006 年 3 月,他在博客上引发“韩白之争”,攻击文坛的门阀之见,理不糙话糙,于 是被抨击为“红卫兵”,导演陆川甚至拿他的做法与“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再一次抽到我父 亲的脸上”相提并论。韩寒其后的作为证明这只是夸张其辞。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 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就像他在 17 岁成名时一样,每当他冒犯一个人,就等于冒犯一个有着私人关系和共同 利益的群体。这狂妄本该激起更多愤慨,却再没有人接茬儿。安静,困惑。对这个毛头小子 的轻视不见了。如果说文坛的正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可 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但韩寒已经证明了他的对手是多么虚弱。 这在韩少却是“练手”。这是一个预示,他将用同样的机智去戳破四处弥散而且更沉 重的荒诞泡沫。 几年来,他在博客文章中评论社会热点话题,有“周老虎”事件、火炬传递风波、汶 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事件、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事件等等,也有较少人关注